新型高炉煤气交换旋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0124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高炉煤气交换旋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是炼焦炉高炉煤气或发生炉煤气管道用的新型交换旋塞。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一些冶金企业,炼焦炉的高炉煤气或发生炉煤气管道所用的两通钟罩式旋塞,是由二通式壳体和钟罩式芯子构成。由于过去这种旋塞结构是直通式的,每个煤气蓄热室需两个交换旋塞,同时还需要与之配套的2个调节旋塞,一座65孔焦炉则需要134套交换旋塞和调节旋塞,所以用量较大,费用较高。此外,应用这种钟罩式交换旋塞,外漏煤气将进入焦炉下降气流的分烟道、总烟道,由烟囱排入大气,即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又伤害人体健康,而且容易造成烟道爆炸事故,影响焦炉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高炉煤气交换旋塞易漏煤气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炉煤气交换旋塞,是由三通式壳体和二通式芯子构成。该交换旋塞结构新颖、独特,即能有效地防止煤气泄漏,又能节省一半的旋塞用量,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交换旋塞是由三通式铸铁加工研磨件的外壳、90度二通式芯子等部件组成。主要技术特征是,在旋塞两端油沟的外侧设有负压槽,在壳体的对应位置设有软体管接头,以胶管与分烟道立壁的新设负压管道连接,旋塞如有外漏煤气随时导入端部煤气蓄热室入炉燃烧,回收热能,供焦炉加热,以降低炼焦耗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型交换旋塞为两个煤气蓄热室共用一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节省总数量一半的交换旋塞、煤气孔板盒和调节旋塞,一座65孔焦炉只需要67套交换旋塞和调节旋塞。同时又节省一套交换传动装置、液压交换机及控制系统。另外,还能有效防止煤气外漏,消除环境污染,保护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达到安全生产和操作方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无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位一体的效果尤为显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
图1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中1.外壳,2.芯子,3.弹簧,4.压盖,5.螺栓,6.油杯,7.交换搬杆,8.截流槽,9.软体管接头,10.油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外壳(1)采用三通式铸铁加工研磨件,芯子(2)采用90度二通式,在旋塞两端油沟(10)的外侧设有截流槽(8),旋塞芯子(2)的两端设有截流槽(8),在壳体(1)的对应位置设有丝扣软体管接头(9),以胶管与分烟道立壁的负压管道连接。其结构还包括弹簧(3)、压盖(4)、螺栓(5)、油杯(6)、交换搬杆(7)。
新型高炉煤气交换旋塞实现负压操作原理是,壳体与芯体的接触面外漏煤气进入两端负压槽内,通过软体管接头、胶管进入负压管道,再通过换向旋塞和管道随时导入上升气流煤气蓄热室入炉燃烧,回收热能,供焦炉加热,以降低炼焦耗热量。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高炉煤气交换旋塞,是由外壳(1)、芯子(2)、弹簧(3)、压盖(4)、螺栓(5)、油杯(6)、交换搬杆(7)、油沟(10)构成;其特征是在旋塞两端油沟(10)的外侧设有截流槽(8),在壳体(1)的对应位置设有丝扣软体管接头(9),以胶管连接在负压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炉煤气交换旋塞,其特征在于外壳(1)是采用三通式铸铁加工研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炉煤气交换旋塞,其特征在于芯子(2)采用90度二通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炉煤气交换旋塞,是由三通式铸铁加工研磨件的外壳、90度二通式芯子、弹簧、压盖和螺栓等部件构成。在旋塞两端设有截流槽,在壳体的对应位置设有软体管接头,以胶管连接在负压管道上。旋塞如有外漏煤气随时导入端部煤气蓄热室入炉燃烧,回收热能,供焦炉加热,以降低炼焦耗热量。该交换旋塞结构新颖、独特,既能有效地防止煤气泄漏,又能节省一半的旋塞用量,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F16K11/02GK2864263SQ20052014602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9日
发明者蒋少有, 邢佳宁 申请人:邢佳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