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504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矩形基础元件的储物装置,其中该矩形基础元件包括基本平坦的底板和四个与之垂直布置的具有无障碍内截面的插套,每个插套中均可拆卸地接纳具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杆,以支持储物平台,支撑杆的外截面与插套的内截面一致。
背景技术
例如,在DE20213719.8中公开了一个这种类型的储物装置,该储物装置特别适用于储藏、浇灌及运输植物。这种类型的储物装置基本上包括三个不同组件,即基础元件、四个支撑杆及若干储物平台,所述储物平台以限定的竖向距离安装在支撑杆上。
实践已经证明这类储物装置是很有用的,但是在以空的未装载状态运输及储存时,与它们自身的重量相比,这类储物装置占据相对大的空间,所以需要能够以节约空间的方式储存或运输大量的储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改进普通类型储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于第一定中装置形成在至少一个插套的下端区域内,以便以对中方式与另一基础元件的插套上端配合,还提供第二定中装置,以使至少一个插套的下端与另一储物装置的支撑杆的上端配合。
能够提供的是,在插套的下端区域中形成第二定中装置。
该定中装置具有确保储物装置之间配合的功能,以防止水平方向的移动,这样两个或多个储物装置能够放在另一个例如具有叉式提升转向架(fork lift truck)储物装置的顶部上,或者多个基础元件能够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进行叠加;通过相应部件以有效装配的方式接合,实现配合以防止水平方向的移动。针对本发明目的的这种定中装置不需要通常必须的两个接合部件间的精确装配,而是当然地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隙,只要不将它们在竖直方向上先提升一个预定最小距离而彼此分离,而确保两个竖直邻接的储物装置或者基础元件不能彼此相对水平移动到一个不受限制的程度。
插套优选地提供为具有正方形的内截面。
支撑杆可以具有L、U或者C形截面。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设想,第一定中台肩应形成第一定中装置,第一定中台肩安装在插套下端并且从插套下端延伸,第一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插套的内截面一致。
在一个不同的实施例中,能够提供的是,定中插套形成第一定中装置,定中插套安装在插套下端并且从插套下端延伸,定中插套的内截面与插套外截面一致。
能够提供的是,第二定中台肩形成第二定中装置,第二定中台肩安装在第一定中台肩上并且从第一定中台肩延伸,第二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支撑杆的内截面一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能够提供的是,定中台肩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定中台肩安装在插套下端并且从插套下端延伸,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支撑杆内截面一致。
在另外一种改进中,能够提供的是,定中台肩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定中台肩安装在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并且从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延伸,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支撑杆的内截面一致。
在另一种改进中,本发明提供的是,插套下端部分和固定在其中的止块形成第二定中装置,止块可以与插套下端隔开。
另外,固定在支撑杆一端的定中插套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定中插套的内截面与第一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一致。
本发明方便地提供的是由中空结构的截面形成定中台肩和/或止块。
基础元件可以设计为托盘状并且可以包括外围封闭的侧壁和至少一个溢流件。
优选地设想的是,基础元件在底侧设有滚轮,例如两个固定轮及两个转向轮,或者四个转向轮。
每个插套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在其纵向延伸的并且在其上端以开口结束的切口。
适当的是,支撑杆设置有间隔的插入凹口以将储物平台悬挂在其中。
优选地每个储物平台都包括四个用于插入支撑杆中的安装件。
本发明还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储物装置的基础元件,基础元件具有基本平坦的底板和四个与之垂直布置的且具有无障碍内截面的插套,呈中空结构形式的支撑杆被可拆卸地容纳在每一个插套中以支持储物平台,支撑杆的外截面与所述无障碍内截面一致,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中装置形成在至少一个插套下端的区域中,以通过对中的方式与另一个基础元件的插套的上端配合,设置第二定中装置以使至少一个插套的下端与另一储物装置的支撑杆的上端配合。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的是,在插套的下端区域中形成第二定中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是,第一定中台肩形成第一定中装置,第一定中台肩安装在插套的下端并且从插套下端延伸,第一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插套的内截面一致。
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是,定中插套形成第一定中装置,所述定中插套安装在插套的下端并且从插套的下端延伸,定中插套的内截面与插套的外截面一致。
能够提供的是,第二定中台肩形成第二定中装置,所述第二定中台肩安装在第一定中台肩上并且从第一定中台肩延伸,第二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支撑杆的内截面一致。
还能够提供的是,定中台肩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定中台肩安装在插套下端并且从插套下端延伸,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支撑杆的内截面一致。
本发明还能够的是,插套的下端部分以及固定在其中的止块形成第二定中装置,止块与插套的下端隔开一段距离。
有利地提供的是,定中台肩和/或止块由中空结构截面形成。
基础元件可以设计成托盘状,并且可以包括外围封闭的侧壁和至少一个溢流件。
基础元件优选地在底侧设有滚轮,如两个固定轮及两个转向轮,或者四个转向轮。
每个插套还适当地具有至少一个沿其纵向延伸的并且在其上端以开口结束的切口。
从接下来结合附图对各种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会更清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储物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储物装置的基础平台的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储物平台的拐角部分的顶视平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拐角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储物装置的支撑杆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1所示的储物装置的储物平台的透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储物平台的插入端部的放大图;图8是根据图3和4所示的基础平台拐角部分的剖面图;图9是图2所示的基础平台的变型的拐角部分的剖面图;图10是根据图2的基础平台的另一个变型的拐角部分的剖面图;图11是根据图2的基础平台的另一个变型的拐角部分的剖面图;和图12是根据图2的基础平台的另一个变型的拐角部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储物装置1的透视图,储物装置1具有基本为矩形的基础元件或基础平台2,在基础平台2的底侧设有四个滚轮4,例如两个小脚轮及两个固定轮或者四个小脚轮,其中至少一个滚轮具有制动装置。基础平台2包括基本平坦、水平的底板8。底板8可以用作支承面,例如用于植物盆。基础平台被设计成托盘形并且包括例如几厘米高的外围封闭侧壁10。溢流件12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窄边的边缘部分;溢流件的高度可调从而能够调整底板8上的液位的高度。溢流件12均位于从另外的矩形底板8凸起的区域14中,从而形成其中没有设置溢流件的矩形的支承面,如图2用窄边15所示。该凸起14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形状,如矩形、多边形、圆形的一部分或者任意形成的形状。
在基础平台2的四个拐角区域中的每一个内,均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插套16(图3、4),该插套16的目的是可拆卸地容纳支撑杆20。每个插套16均包括在其下端的止块22,在这种情况下止块22是具有较小截面的正方形套管。止块22的高度和位置确定了支撑杆20能够插入插套16的深度。在根据图1到图4和图8的第一实施例中,止块22从插套16向下伸出,从而能够以对中的方式将多个基础平台2一个放在另一个上进行叠加,详见参照图8的解释。第二定中元件24与止块22邻接,该止块22还作为第一定中装置,第二定中元件24作为第二定中装置。第二定中元件的外截面与支撑杆20的内截面一致,是中空的结构形式,这一点下面将要解释。
每个插套16在插套上端区域的两个相邻的端部的每一个中都设有切口30,两个切口呈垂直地延伸且在顶部以开口结束。
基础平台2的底板8在侧壁10下面在纵向侧上设置有加强肋18,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多个储物平台40可拆卸地安装在四个支撑杆20上,在图6中很详细地描述了一个这样的储物平台。储物平台40具有基本平坦的底板41及在底板周围使其呈托盘状的侧壁44。在每一个窄边43的区域中,储物平台具有凸起54,与基础平台的情况一样,凸起54用来安装溢流件(未示出-所示出的只是用来安装溢流件的底板41中的孔),以使不包括溢流件的矩形支承面无阻碍地保持可用,如窄边4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凸起54是圆形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是需要的任何其它形状。
每个储物平台40均装配有插入支撑杆20中的四个钩状安装元件42。在该实施例中,安装元件42位于储物平台窄边43区域中的拐角部分内。各安装元件42均包括一个插入端部46,在该实施例中插入端部46分别自由地终止于储物平台的相邻纵向边50的方向上。在这里未示出的不同结构中,插入端部与纵向边50平行地端接。
各插入端部46设有两个凹口48、48a,它们能够以有效装配的方式插入支撑杆20。图7是插入端部的放大图。凹口48a使倒置悬挂和储物平台40成为可能(底板41朝下)。
图5是由中空结构形成的支撑杆20。该中空结构形状是C型截面且具有支承板部60、两个由支承板部延伸的翼部61以及两个边缘部62。两个翼部61与支承板部垂直且互相平行,两个边缘部62从翼部转弯延伸并指向对方。在支撑杆20的每个端部,均包括两个连接件70,两个连接件是相互隔开的且分别位于边缘部62之间。
在支撑杆20的整个长度上,互相隔开的第一插入凹口28.1设置在支承板部60中,而在相对侧在边缘部62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槽26,槽26除了连接件70外在贯穿支撑杆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在支撑杆20的整个长度上,互相隔开的第二插入凹口28.2设置在翼部61中,它们的尺寸、形状和互相间隔基本与第一插入凹口28.1一致。但是,由于长度的原因,当沿支撑杆的纵向看时,第一插入凹口和第二插入凹口是交错的。即沿纵向看时,一个第一插入凹口28.1位于两个第二插入凹口28.2之间,反之亦然,这样中空结构不至于太薄弱。
相对于支撑杆20的纵轴21,插入凹口28.1和28.2与槽26彼此分别呈转过90°和180°布置。
如果适合,可以在中空结构的所有三个壁部,在支承板部60和两个翼部61中均设置插入凹口。这些凹口根据需要沿纵向看时是交错的并且相对于纵轴彼此分别呈转过90°和180°布置。
如图3和4所示,第一插入凹口28.1和第二插入凹口28.2互相呈转过90°的两列布置是有好处的,即除了根据图6的储物平台40,如图1所示其插入端部46与储物平台的纵向呈横向地端接之外,插入端部在储物平台的纵向方向上端接的储物平台也能够悬挂在一个和同一个储物装置上。
另外,在支撑杆长度的中间,每个支撑杆都能够以与连接件70相同的方式设置另一个连接件(未示出)或者设置分布在支撑杆长度上的多个连接件(根据支撑杆的长度确定适当的数目)。
接下来参考图8,现在将更加详细地解释根据图1到4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8是穿过基础平台2、底板8和侧壁10的竖直剖面图,底板8和侧壁10在图8中示意性地表示。
插套16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正方形的内截面和外截面且在其下端16a设有止块22,该止块22也可以作为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第一定中装置并且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具有正方形内截面和外截面的插套元件而且焊接到插套16的下端16a上。可选择地,紧靠着插套16的下端16a,能够固定一个定中元件,该定中元件的外截面与插套16的内截面一致,而且还可以是实心的或者具有需要的任何内截面。
第二定中装置24固定在止块2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中装置24是具有正方形内外截面的插套元件。第二定中装置24的外截面与支撑杆20的内截面一致,在本实施例中也与第一定中装置22的内截面一致。
第一定中装置22使得能够以对中方式以及以有效装配的方式将多个基础平台2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地直接叠加,在每种情况下基础平台2的第一定中装置22均从上方接合在位于其下方的以虚线表示的基础平台2的插套16的上端16b中。这样,这两个或多个基础平台2就保持在一起以防止移动并且能够进行储藏、运输或者作为叠加件移动。同样,通过将第一定中装置接合在同样用虚线表示的支撑杆20中,第二定中装置24能够叠加储物装置。
在根据图8的实施例中,重要的是,定中装置22、24的外截面或者外轮廓一方面必须与支撑杆20的插套16的内截面或内轮廓一致,另一方面必须稍小于后者,以使它们能够容易地互相配合。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定中插套80形成第一定中装置,该定中插套80与插套16的下端16a连接例如与其焊接,定中插套80的无障碍内截面与插套16的外截面一致。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中装置相一致的第二定中装置24同样地连接到下端16a并且如定中插套80那样延伸到下端16a之外。
当多个基础平台2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进行叠加时,作为第一定中装置的定中插套80在下基础平台的插套16的上端16b的上方分别延伸,而当多个储物装置1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地进行叠加时,定中装置24接合在图9中用虚线表示的下储物装置的支撑杆20中。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象图9那样通过定中插套80形成第一定中装置,而插套16下端部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在插套16中固定一止块84,止块84与插套16的下端隔开一段距离例如焊接在插套16中。
在该实施例中,当一个储物装置位于另一个上时,支撑杆20的上端因此可被接纳在插套16中到止块84允许的程度,当一个基础平台位于另一个基础平台上时,如图10的虚线所示,定中插套80包围插套16的上端16b。
图11表示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如前述实施例那样,定中插套80形成第一定中装置,而在插套16中只设置一个止块82,止块82的终端或者与插套16的下端齐平,如图9和11所示,或者该止块位于内缩位置,如图10所示。
与前面所述的实施例不同,这里定中台肩86形成第二定中装置,该定中台肩例如通过与其焊接而牢固地连接到支撑杆20’的一端。定中台肩86的外截面与支撑杆20’的内截面基本相同,以确保当两个储物装置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叠加时,它们能够以有效装配的方式插入,如图11的虚线所示(下支撑杆20或20’)。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型中,即使止块82的终端与插套16的下端齐平,也能够省略定中台肩86,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台肩86的对中效果的大部分由定中插套80承担,而只是产生一个很小程度的侧向间隙(横向于支撑杆20’的纵向)。在至少为0.5m×1.0m大小的基础平台中,这种只有大约几毫米(对应于插套16的壁厚)的间隙在实际中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图12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第一定中装置22的形成与如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定中插套88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定中插套88例如通过与其焊接固定在支撑杆20”的一端上。定中插套88的内截面与定中元件22的外截面一致,并且有利地也与支撑杆20”的外截面一致,而如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定中元件22的外截面与插套16的内截面一致。在图11和12中所示的变型中,具有一个有利的可能性,即将支撑杆20’、20”设计成可分离的,因为两个或多个支撑杆20’、20”能够插在一起,从而形成由多部分组成的支撑杆。
附图标记列表1储物装置2基础平台(基础元件)4滚轮8底板10 侧壁12 溢流件14 凸起15 窄边16 插套16a 下端16b 上端20、20’、20” 支撑杆21 纵轴22 止块/第一定中台肩(第一定中装置)24 第二定中台肩26 槽
28.1、28.2 插入凹口30 切口40 储物平台41 底板42 安装元件43 窄边44 侧壁46 插入端部48、48a 凹口50 纵向边54 凸起60 支承板部61 翼部62 边缘部70 连接件80 定中插套(第一定中装置)82 止块84 止块(第二定中装置)86 定中台肩(第二定中装置)88 定中插套(第二定中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矩形基础元件(2)的储物装置(1),基础元件(2)包括基本平坦的底板(8)和四个与之垂直布置的且具有无障碍内截面的插套(16),呈中空结构形式的支撑杆(20、20’、20”)被可拆卸地容纳在每一个插套中以支持储物平台(40),支撑杆的外截面与插套(16)内截面一致,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中装置(22、80)形成在至少一个插套(16)下端(16a)的区域中,以通过对中的方式与另一个基础元件(2)的插套(16)的上端(16b)配合,设置第二定中装置(14、86、88)以使至少一个插套(16)的下端(16a)与另一储物装置的支撑杆(20、20’、20”)的上端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插套(16)的下端(16a)区域中形成第二定中装置(24、8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套(16)具有正方形内截面。
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中台肩(22)形成第一定中装置,第一定中台肩(22)安装在插套(16)的下端并且从插套下端延伸,第一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插套的内截面一致。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中插套(80)形成第一定中装置,所述定中插套安装在插套(16)的下端并且从插套的下端延伸,定中插套的内截面与插套的外截面一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中台肩(24)形成第二定中装置,所述第二定中台肩(24)安装在第一定中台肩(22)上并且从第一定中台肩(22)延伸,第二定中台肩(24)的外截面与支撑杆(20)的内截面一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中台肩(24)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定中台肩(24)安装在插套(16)下端并且从插套(16)下端延伸,定中台肩(24)的外截面与支撑杆(20)的内截面一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中台肩(86)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定中台肩(86)安装在各支撑杆(20’)的一端并且从各支撑杆(20’)的一端延伸,定中台肩(86)的外截面与支撑杆(20’)的内截面一致。
9.如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套(16)的下端部分以及固定在其中的止块(82、84)形成第二定中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止块(84)与插套(16)的下端(16a)隔开一段距离(d)。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支撑杆(20”)一端的定中插套(88)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定中插套(88)的内截面与第一定中台肩(22)的外截面一致。
12.一种用于如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储物装置(1)的基础元件(2),基础元件(2)具有基本平坦的底板(8)和四个与之垂直布置的且具有无障碍内截面的插套(16),呈中空结构形式的支撑杆(20、20’、20”)能被可拆卸地容纳在每一个插套中以支持储物平台(40),支撑杆的外截面与所述无障碍内截面一致,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中装置(22、80)形成在至少一个插套(16)下端(16a)的区域中,以通过对中的方式与另一个基础元件(2)的插套(16)的上端(16b)配合,设置第二定中装置(24)以使至少一个插套(16)的下端(16a)与另一储物装置(1)的支撑杆(20、20’、20”)的上端配合。
13.如权利要求12的基础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插套(16)的下端(16a)区域中形成第二定中装置(24、86)。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基础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中台肩(22)形成第一定中装置,第一定中台肩(22)安装在插套(16)的下端并且从插套下端延伸,第一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插套的内截面一致。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基础件,其特征在于定中插套(80)形成第一定中装置,所述定中插套安装在插套(16)的下端并且从插套的下端延伸,定中插套的内截面与插套的外截面一致。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础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中台肩(24)形成第二定中装置,所述第二定中台肩(24)安装在第一定中台肩上并且从第一定中台肩延伸,第二定中台肩的外截面与支撑杆(20)的内截面一致。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础件,其特征在于定中台肩(24)形成第二定中装置,定中台肩(24)安装在插套(16)下端并且从插套(16)下端延伸,定中台肩(24)的外截面与支撑杆(20)的内截面一致。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础件,其特征在于插套(16)的下端部分以及固定在其中的止块(82、84)形成第二定中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础件,其特征在于止块(84)与插套(16)的下端(16a)隔开一段距离(d)。
20.如权利要求12到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础件,其特征在于定中台肩(22、24、86)和/或止块(82、84)由中空结构截面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矩形基础元件的储物装置,基础元件包括基本平坦的底板和四个与之垂直布置的且具有无障碍内截面的插套,每一个插套都可拆卸地容纳呈中空结构形式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外截面与插套内截面一致以固定储物平台,其中,在至少一个插套下端的区域中,形成第一定中装置以对中的方式与另一个基础元件的插套的上端配合,设置第二定中装置以使至少一个插套的下端与另一储物装置的支撑杆的上端配合。
文档编号F16B5/00GK1915768SQ20061011564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8日
发明者赫尔曼·科尔特, 鲁道夫·舒马克, 赖因霍尔德·特林采克 申请人:赫尔曼·科尔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