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凸轮式自动限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8310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凸轮式自动限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凸轮式自动限速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机械运动的安全可靠,常常需要对机械运动的速度进行限制,例如对索道滑车、逃生器等进行紧急制动。目前,国内的自动限速器的种类主要包括离心式、间歇冲击式和液体阻尼式。
离心式自动限速器其原理是利用轮系来增速,从而增大离心块的离心力来增加摩擦力矩,减小下落的速度。由于其摩擦力的大小是由离心块的离心力的大小和摩擦状况决定的,所以很难保持匀速下降。此外,由于受摩擦热及摩擦磨损的影响,其恒定的摩擦系数也是难以保证的。
间歇冲击式限速器是通过间歇撞击能来消耗能量。其缺点是噪音大,容易卡住,安全系数不高。
已有的采用液体阻尼式的自动限速器,存在的主要缺点则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内凸轮式自动限速器,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无噪声而且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内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凸轮型腔内设置有一导轨支架,所述的导轨支架的中部横向设置有滑动芯阀,所述的内凸轮型腔的内周壁由若干个依次连续并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拱形曲面组成,两相邻拱形曲面的交接处至内凸轮中心连线的延长线恰好通过延长方向所对的拱形曲面的顶点,所述的滑动芯阀的两端分别向两侧拱起,并始终与内凸轮型腔的内周壁保持接触,所述的导轨支架体内设置有油腔,所述的滑动芯阀两侧对称固定联接有位于油腔内的阻尼片。
当内凸轮驱动滑动芯阀作往复横向移动时,使得油脂从油腔的一侧自缝隙翻越阻尼片流到油腔的另一侧,再从另一侧翻越阻尼片流回油腔的原侧端,在此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阻尼,以此来限制内凸轮的速度。将该内凸轮与任何需要限速的回转件联接,即可达到自动限制该回转件转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内凸轮式自动限速器的显著优点是1.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2.无噪声;3.成本低;4.生产安装及维修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内凸轮式自动限速器,包括一内凸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凸轮型腔2内设置有一导轨支架3,所述的导轨支架的中部横向设置有滑动芯阀4,所述的内凸轮型腔的内周壁由若干个依次连续并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拱形曲面5组成,两相邻拱形曲面的交接处至内凸轮中心连线的延长线L恰好通过延长方向所对的拱形曲面的顶点,所述的滑动芯阀的两端分别向两侧拱起,并始终与内凸轮型腔的内周壁保持接触,所述的导轨支架体内设置有油腔6,所述的滑动芯阀上下侧固定联接有位于油腔内的阻尼片7。
所述的内凸轮的中心轴8穿过内凸轮型腔中心,所述的滑动芯阀的中部设有套置于内凸轮中心轴上的横向槽孔9,滑动芯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滚轮10,以减小滑动芯阀与内凸轮的内侧壁的摩擦,消除噪音。
所述的阻尼片呈梳齿状,以加大油液的爬距,增加阻尼。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内凸轮式自动限速器,包括一内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凸轮型腔内设置有一导轨支架,所述的导轨支架的中部横向设置有滑动芯阀,所述的内凸轮型腔的内周壁由若干个依次连续并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拱形曲面组成,两相邻拱形曲面的交接处至内凸轮中心连线的延长线恰好通过延长方向所对的拱形曲面的顶点,所述的滑动芯阀的两端分别向两侧拱起,并始终与内凸轮型腔的内周壁保持接触,所述的导轨支架体内设置有油腔,所述的滑动芯阀两侧对称固定联接有位于油腔内的阻尼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凸轮式自动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凸轮的中心轴穿过内凸轮型腔中心,所述的滑动芯阀的中部设有套置于内凸轮中心轴上的横向槽孔,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凸轮式自动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片呈梳齿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凸轮式自动限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凸轮型腔内设置有一导轨支架,所述的导轨支架的中部横向设置有滑动芯阀,所述的内凸轮型腔的内周壁由若干个依次连续并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拱形曲面组成,两相邻拱形曲面的交接处至内凸轮中心连线的延长线恰好通过延长方向所对的拱形曲面的顶点,所述的滑动芯阀的两端分别向两侧拱起,并始终与内凸轮型腔的内周壁保持接触,所述的导轨支架体内设置有油腔,所述的滑动芯阀两侧对称固定联接有位于油腔内的阻尼片。将该内凸轮与任何需要限速的回转件联接,即可达到自动限制该回转件转速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F9/10GK2929331SQ20062008452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6日
发明者叶仲和, 张国欣 申请人: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