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275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金属制挠性管连接设置于气体供给侧的末端的软 管末端部与设备类之间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
背景技术
由制造地供给消费者(例如住户)管道煤气(以下只称为气体)等燃
料气体时,以规定压力整压的气体经过煤气表从连接于集管(header)的 供给管供给给气体器具或气体栓等。以往, 一直采用如下连接构造气体 器具或气体栓的末端设置有称为软管末端(hose end)的竹笋状的金属件
(参照非专利文献l),将橡胶软管(供给管)插入其中,通过夹子或带子 等紧固金属件压接其前端。
近年的气体配管在施工性或安全性等的方面, 一般作为供给管使用由 以不锈钢为代表的具有耐腐蚀性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波纹管,使用具有挠性
(容易弯曲自如)的挠性管(以下只称为金属挠性管),气体栓和供给管 的连接使用机械接头(参照非专利文献2)。根据该机械接头可知,将一端 安装有螺母且内置有衬垫的接头主体的另一端旋入气体栓中,将金属挠性 管插入到接头主体的内部,旋入螺母,由此能够进行金属挠性管与气体栓 的连接。
另外,存在如下构造使用金属挠性管连接气体设备和气体供给管时, 螺母的内部形成锥部,将金属挠性管插入到螺母的一端部,然后使该端部 与锥部扩管为同一形状而形成扩口 (flare)部,将螺纹接头旋入螺母的另 一端部,由此由锥部和螺纹接头端面夹置扩口部(参照专利文献O。
可是,金属挠性管的耐久性优于橡胶软管,但配管空间狭小时,存在 因曲率半径小的局部的弯曲变形而容易破损的难题,所以提出了在橡胶软 管的内侧配置有皱纹管的复合软管(参照专利文献2)。该橡胶软管通过在
皱纹管的各个端部,插入到螺纹接头内而固定,在间隙嵌合部设置具有扩 口加工部的管状部分,由螺纹接头和在此处旋入的转接器夹持该扩口加工 部,并且将橡胶软管的各端部分在设于其外侧的管接头和螺纹接头之间夹 持,由此与接头金属件连接。
非专利文献1发明协会公开技报公技番号93 — 11732号非专利文献2石黑隆文、「基于挠性管的新屋内配管工法的开发」、
日本气体协会杂志、昭和57年9月、第35巻、第10号、临时增刊、p93
一99
专利文献1实公平1—31839号公报(第2页、图1)专利文献2特开平3—33588号公报(第2页、图1)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复合软管,尽管能够防止皱纹管的曲
率半径小的局部的弯曲变形,但由于软管自身的制造成本增加,所以存在
无法供予实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施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配管成本比以往还要低且安全 性高的软管末端部的连接构造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是在至少 一方的端部连接软管末端的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金属挠性管, 其端部具有扩口部;接头主体,其两端具有外螺纹;第一螺母,其通过与 该接头主体的一方的外螺纹螺合,在与接头主体的端部之间夹置所述扩口 部;第二螺母,其与另一方的外螺纹螺合;和圆筒状衬垫,其内装于所述 第二螺母,将该衬垫在与所述接头主体的端面之间压縮,并压接于软管末 端。再有,在上述中,螺母可为盖形螺母状(以下相同)。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是在至少一方的端部连 接软管末端的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金属挠性管,其端部具有扩 口部;螺母,其一端具有内螺纹;压环,其与所述螺母的内螺纹螺合;和 圆筒状衬垫,其内装于所述螺母,在所述衬垫的端面与所述压环的端面之 间夹置所述扩口部,并且使衬垫压接于软管末端。
可在上述衬垫的所述软管末端插入侧的端部附近设置朝向内径侧伸
出的突出部。另外,该衬垫可在一方的端面设置识别用显示部。
另外,可以在上述的衬垫设置与所述软管末端的缩径部嵌合的突出部 对于上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可在所述衬垫的端面与所述第 二螺母之间设置与所述衬垫抵接的垫圈、和夹置于该垫圈与所述第二螺母 之间的碟形弹簧状构件。
另外,在上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中,优选构成为所述接头 主体或所述压环的内部形成壁,在插入所述软管末端时,通过该软管末端 的前端与所述壁的抵接,限制软管末端的插入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金属挠性管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由于形成于此的 扩口部夹置于螺母与接头主体的一端部之间或者衬垫与压环的一端部之 间,使得发挥密封性连接于接头主体,所以仅通过旋入螺母或压环的作业 就能够可靠地密封连接部。另外,由于设有圆筒状的衬垫,所以仅通过在 此插入软管末端部的作业就能够以使软管末端部和接头主体的连接部嵌 合的状态压接,从而能够可靠地密封。另外,软管末端部的长度短于规定 时,由于无法进行螺母的旋入,所以能够防止规定外的软管末端的连接于 未然。根据如上所述,即使气体器具周围的配管空间狭窄,也能够以少于 以往的作业工时实现安全性高的配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半剖
视图2是放大图1的局部的剖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半剖 视图4是图3中表示另一连接部的例子的半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 局部的剖视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半 剖视图,(a)是插入软管末端紧固螺母之前的状态,(b)是紧固螺母连接 后的状态;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使用的衬垫的另一 例的半剖视图。
图中,1、 1A、 1B —配管构件;2 —金属挠性管;21—波纹加工部; 22 —直管部;23 —扩口部;3 —接头主体;31、 33 —外螺纹;32 —锥形外 面;34 —端面;4一第一螺母;41 —内螺纹;42 —锥形内面;43 —插入口; 5 —第二螺母;51 —内螺纹;52 —衬垫收容部;53 —折缘部;6、 6A、 6B 一衬垫;61、 61A —突出部;62 —衬垫的锥形外面部;7 —软管末端部;71
一前端部;72—圆弧部;73 —突起;74—外螺纹部;75_端面;76—内螺 纹部;8 —碟形弹簧状构件;9 —垫圈;IO —压环构件;ll一外螺纹;12 — 锥形外面;30、 40 —转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 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半剖视图,为了容易理解
右侧的连接部分省略了剖面线。图2是放大了图1的一方的(面向纸面观 察时的下侧)端部的剖视图,但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金属挠性管2。
如图l所示,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以下有时只称为配管构件。)
1具有气体从一端(朝向纸面观察时的上侧)朝向另一端流动的金属挠 性管2;安装于金属挠性管2的两端的接头主体3;和旋入接头主体3中
的第一螺母4及第二螺母5。再有,气体的供给侧省略了图示,但例如构 成为与集管连接,从该集管分支出多个金属挠性管,从而能够对多个气
体器具供给气体。
再参照图2对上述的配管构件1的各部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金属 挠性管2例如使用由以SUS304为代表的奥氏体系不锈钢等具有耐腐蚀性
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原材料(钢带)来造管,对该直管波纹加工为环状(每 一个独立的山形状)或螺旋状,对获得的原管实施热处理,在其表面被覆 热固性树脂,进而根据需要由热塑性树脂(例如氯乙烯)被覆而制作。该
金属挠性管2的波纹加工部21的一方的端部形成规定长度的直管部22, 插入第一螺母4的内部后其前端部扩开而形成扩口部23。同样地,波纹加
工部21的另一方的端部也形成规定长度的直管部22,插入第一螺母4的 内部后其前端部扩开而形成扩口部23 。
一方的(朝向图1的纸面观察时的下侧)接头主体3具有空出规定 间隔而形成的两个外螺纹31、 33;和形成于一方的外螺纹31的前端部, 朝向端面形成下斜的锥形外面32。第一螺母4具有旋入于接头主体3 的外螺纹31的内螺纹41;与锥形外面32 —同接受挠性管2的前端部的锥 形内面42;和插入挠性管2的插入部43。第二螺母5具有旋入接头主 体3的外螺纹33的内螺纹51;保持圆筒状的衬垫6的衬垫收容部52;和 端部朝向内侧折弯而形成的折缘部53。衬垫收容部52的长度设定为在 此以基本上非压縮状态安装了衬垫6时,从内螺纹51的中途到折缘部53 之间收纳衬垫6。上述的螺纹部(外螺纹或内螺纹)为了防止气体的泄漏 而由管用锥螺纹(JISB0203)形成。
该衬垫6在插入有软管末端部(参照图2) 7的前端部71时,其内径 侧的一部分具有咬入前端部71的縮径的部分的内径,并且处于软管末端 插入侧的折缘部53附近的内径侧具有圆环状的突出部61,该突出部61 具有楔状的截面形状。另外,为了在将衬垫6安装于螺母5时,能够使突 出部61可靠地位于折缘部侧,优选在衬垫6的端面的一方(例如与折缘 部53面对侧的端面)设置用于识别突出部61存在的一侧的端面与否的标 记(例如凸部或凹部或者着色等,省略图示)。
挠性管2的另一方的一侧(朝向纸面观察时的上侧)具有与上述同样 的构造,所以省略其说明。再有,挠性管2的另一方的一侧只要根据接受 其的构件选择连接形式即可,例如既可将接头主体的外螺纹使用于设备连 接用,或者也可在此形成内螺纹。当然也可以是如上地将螺母旋入接头主 体以外的连接形式。
制造上述的配管构件1时,首先,预先将设于挠性管2的一端(左端) 的直管部22的长度设定为稍微长于第一螺母4的插入部43,从第一螺母 4的插入部43插通该直管部22,通过工具(省略图示)将从此处露出的 部分扩开为圆锥(喇叭)状,由此在直管部22的前端形成扩口部23。然 后,将接头主体3的外螺纹31旋入第一螺母4的内螺纹41,由规定扭矩 紧固,由此在第一螺母4的锥形内面42与接头主体3的锥形外面32之间
夹持扩口部23,结束挠性管2和接头主体3的连接作业(参照图1)。根 据该接头构造,由于以金属接触密封件连接挠性管2和接头主体3,所以 能够确保高的密封性。然后,将安装有衬垫6的第二螺母5仅以规定量旋 入接头主体3的外螺纹部33,由此第二螺母5被组装到接头主体3上(参 照图1)。并且,对于挠性管2的另一端(右端)侧也按与上述同样的顺序 进行组装。
然后,对于连结气体供给侧(例如集管)和气体器具,将上述第二螺 母5插入于软管末端部7的前端部71,插进至衬垫6的突出部61与形成 于前端部71的根部的圆弧部72嵌合(参照图2的上半部分)。最后,将 第二螺母5旋入至接头主体3的深处,由此在与接头主体的端面之间压縮 衬垫,压接在软管末端从而密封,结束配管作业(参照图2的下半部分)。 该软管末端部7的另一端侧(与前端部相反侧)具有外螺纹部74,通过将 外螺纹部74旋入气体器具内,与气体栓或气体器具结合,不过当然也可 是除此之外的构造(例如软管末端部7与气体器具一体化的构造)。
在上述的连接作业中,若软管末端部7的前端部71被插入到衬垫6 内,则衬垫6在半径方向上被压縮的同时,其一部分咬入前端部71,所以 呈现该前端部71与衬垫6紧贴的状态,从而能够确保良好的密封性。另 外,若软管末端部7被插入至衬垫6的深处,则衬垫6的突出部61嵌入 软管末端部7的圆弧部72时的感觉或声音传达给作业者,所以能够直接 确认插入的结束。此外,通过紧固第二螺母5,衬垫6被夹置于接头主体 3的端面34及螺母5的折缘部53的内面之间,轴向上也被明显地压缩, 所以能够产生大的密封表面压力,从而能够保证安全性高的配管。
另外,作为衬垫也可使用图7所示的衬垫6A。该衬垫6A的至少软管 末端插入侧形成为前端部比较顺利地插入的内径,大致中央部设有圆环状 的突出部61A。突出部61A形成为与前端部71的縮径的部分的沟底部嵌 合的位置和尺寸。因此,插入软管末端的前端部71时,能够以比上述例 的衬垫6更轻的力顺利地插入,若进一步插入,则縮径部分的高峰越过突 出部61A达到沟底部时"恰好"嵌入,能够获得咔嗒感。由此能够确认插 入进行得顺利的结果。之后,与上述同样地通过紧固第二螺母5,突出部 61A在轴向上也被明显地压縮,所以贯穿整体能够产生大的密封表面压力。
下面,结合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 是表示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另一例的半剖视图,表示软管末端连接 前。该例中, 一方的端部(左侧)设为软管末端连接部,另一方侧设为设 备连接部。图4是表示另一方的端部(右侧)的再一个连接部方式的半剖 视图。
该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1B相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配管构件 1A是减少了部件的构造,但还存在共通部分,所以只对不同的结构进行 说明。首先,配管构件1B的一端构成了软管末端连接部,由一端具有内 螺纹51的螺母5、具有旋入该内螺纹51的外螺纹11的压环10、和配置 于螺母5的衬垫收容部52的圆筒状衬垫6B构成。并且,衬垫6B的一端 侧形成为锥形外面62,压环10的端面形成为锥形内面12。因此,在衬垫 的锥形外面62与压环10的锥形内面12之间夹置金属挠性管2的扩口部 23形成为密封的构造。
与由虚线表示的软管末端7的连结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将螺母5插入 软管末端7的前端部71,将压环10旋入至螺母5的深处,由此夹置扩口 部23并且在半径方向上也压縮衬垫,在软管末端的前端部71的径向上压 接而结束配管作业。再有,当然也可使用上述的带有突出部61的衬垫。
另一方面,另一端侧的连接部形成为,螺母4、和一端具有旋入所述 螺母4的外螺纹,另一端具有气体设备(例如热水器)连接用的内螺纹41 的转接器40。并且,金属挠性管2的扩口部23夹置于螺母4的锥形内面 与转接器40的锥形外面之间,具有密封性而连接。
再有,图4表示转接器的另一例,转接器30的另一端具有气体设备 连接用等的外螺纹31。 [实施方式3]
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并不限于上述,能够设为如下 构造。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 的局部的剖视图,上半部分表示连接前的状态,下半部分表示连接后的状 态,与图2同一功能部分由同一参照符号表示。
该配管构件使用内径侧不具备突出部的衬垫6且在软管末端部7的根
部形成具有楔状截面的环状的突起73 (但是,还存在该突起73预先形成 于软管末端部7的根部的情况。),并且,除了在衬垫6与第二螺母5的折 缘部53之间,介入安装有具有小于突起73的外径的内径的碟形弹簧状构 件8和用于保护衬垫6的垫圈9之外,具有与图2同样的构造。再有,为 了容易理解,与图2同样的部分省略其说明。根据图5所示的配管构件, 能够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顺序进行配管作业,但若紧固第二螺母5,则 碟形弹簧状构件8弹性变形(反转),其内径侧越过处于软管末端部7的 根部的突起73,所以碟形弹簧8成为由安装在衬垫6的端面的垫圈9和折 缘部53夹置的状态。因此,能够由比图2的构造(衬垫上设置突出部) 大的感觉或声音,将完成旋入的情况传达给作业者。而且,由于碟形弹簧 状构件8的复原力作用于衬垫6,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密封性,并且 即使软管末端或挠性管上施加无端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阻止挠性管的 拔出力。 [实施方式4]
图6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局部的半剖视 图,(a)表示连接前,(b)表示连接后。图6相当于图2,同一功能部分 由同一参照符号表示,省略说明。
该实施例在接头主体3的软管末端插入侧的内部形成壁35,插入软管 末端部时,使其前端面74抵接该壁而止动,由此限定插入量。对于软管 末端的前端部71的长度,縮径部(参照图6 (b)的711)的长度有所规 定,根部(参照图6 (b)的712)的长度未作规定。因此,前端部71的 整体长度有长有短。长的情况下能够使衬垫6压接于前端部71的縮径部 分711,但短的情况下缩径部分的前端侧从衬垫脱落,紧固螺母时衬垫向 内径侧变形,产生无法获得可靠的密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无法保障长 期的安全性。在这一点上,本例中即使长的情况下,也被设定为在仅插入 适当的长度时,前端面74与壁35抵触,所以通过抵接动作限定适当的插 入量。另外,通过与壁35抵接而无法继续插入的事实,能够确认是否为 规定长度的正常的软管末端部。另一方面,前端部71的长度短的情况下, 无法与壁35抵接,之前螺母5的折缘部53与软管末端部的端面75抵接, 所以无法继续插入。由此能够明确前端部的长度短于规定长度,从而,可
以中止连接作业,或者切换为其它的连接机构。如上所述,能够防止衬垫
的密封不良于未然,确保长期的安全性。再有,壁35的纵深长度(位置) 综合接头主体和衬垫、螺母的组装状态、前端部71的规定长度和容许值 及螺母的紧固量适当设定。
构成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配管构件的各部件(除去挠性管)例如可由 如下材料形成。接头主体30和螺母4、 5考虑耐旋入的机械强度及耐腐蚀 性,可由以青铜(例如JISH5111规定的BC—6)或黄铜(BS)为代表的 铜合金形成。例如青铜(BC—6)无季裂或除锌腐蚀,而且即使与通常的 挠性钢管(SUS304)接合时,不易产生基于电位差的腐蚀引起的锈的问题, 所以有效。衬垫6优选由耐老化性优异的丁腈橡胶(例如NBR)形成。碟 形弹簧8及垫圈9由通常的弹簧钢或构造用钢形成即可,但机械强度大且 要求高的耐腐蚀性的情况下优选由奥氏体系不锈钢(SUS304等)形成。实施例
图1中,准备由环氧树脂被覆口径13A (mm)的SUS304钢管的挠 性管2、由黄铜形成的接头主体30及螺母4、 5、和由NBR形成的衬垫6, 按所述的顺序组装配管构件1。对于该配管构件,进行气密试验(343kPa XI分)及耐压试验(784kPaX0.5分),进而作为热老化促进试验放入到 ll(TC的电炉内后,进行气密试验(3kPaX2分)的结果,完全未检测出漏 气。另夕卜,确认到配管作业时间相比于不使用挠性管的情况,能够降低到 大约1/3以下。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构造,可进行各种变更。代替在软管末端 部的根部设置縮径部,通过预先将竹笋状的前端部着色为不同于其它的色 彩(红色),也能够由目视确认第二螺母的插入的结束。
权利要求1.一种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在至少一方的端部连接软管末端,该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特征在于,具有金属挠性管,其端部具有扩口部;接头主体,其两端具有外螺纹;第一螺母,其通过与该接头主体的一方的外螺纹螺合,在与接头主体的端部之间夹置所述扩口部;第二螺母,其与另一方的外螺纹螺合;和圆筒状衬垫,其内装于所述第二螺母,将该衬垫在与所述接头主体的端面之间压缩,并压接于软管末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在所述软管末端插入侧的端部附近具有朝向内径侧伸出的突出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衬垫的一方的端面设有识别用显示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具有与所述软管末端的縮径部嵌合的突出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衬垫的端面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与所述衬垫抵接的垫圈、和夹置于该垫圈与所述螺母之间的碟形弹簧状构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头主体或所述压环的内部形成壁,在插入所述软管末端时,通过该软管末端的前端与所述壁的抵接,限制软管末端的插入量。
7. —种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在至少一方的端部连接软管末端, 该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的特征在于,具有金属挠性管,其端部具有扩口部;螺母,其一端具有内螺纹;压环, 其与所述螺母的内螺纹螺合;和圆筒状衬垫,其内装于所述螺母,在所述 衬垫的端面与所述压环的端面之间夹置所述扩口部,并且使衬垫压接于软 管末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在所述软管末端插入侧的端部附近具有朝向内径侧伸出的 突出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衬垫的一方的端面设有识别用显示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具有与所述软管末端的縮径部嵌合的突出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衬垫的端面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与所述衬垫抵接的垫圈、和夹置于该垫圈与所述螺母之间的碟形弹簧状构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头主体或所述压环的内部形成壁,在插入所述软管末端时,通过该软管末端的前端与所述壁的抵接,限制软管末端的插入量。
专利摘要一种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具有至少一方的端部具有扩口部(23)的金属挠性管(2);两端具有外螺纹部(31)、(33)的接头主体(3);旋入于一方的外螺纹部(31)并夹置扩口部(23)的第一螺母(4);旋入于另一方的外螺纹部(33)的第二螺母(5);和内装于第二螺母(5)且在与接头主体(3)的端面之间被压缩的圆筒状的衬垫(6)。可在衬垫(6)的安装螺母(5)的一侧的端部附近设置朝向内径侧伸出的突出部(61)。另外,还可在衬垫(6)的一方的端面设置识别用显示部。从而,提供能够以低于以往的成本形成安全性高的配管的软管末端连接用配管构件。
文档编号F16L33/26GK201062698SQ20062013309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
发明者森下照政, 石部文和, 荒木悟 申请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