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501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路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软化水处理设备用的多路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生产或生活中端面密封结构的小流量软化水处理设备用控制阀(其水流量一般≤10T/h),其阀芯通常是采用一对端面相互对合密封连接的动阀片和定阀片构成,通过转动动阀片,来控制阀芯内水流的输出和改变水流输出的方向、时间和流量,以分别通过对滤料(如活性炭、石英砂)进行反冲洗、正冲洗或正常工作,实现对水的净化处理;或对滤料(如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反冲洗、吸盐、正冲洗、盐箱注水或正常工作,以达到对水进行软化处理的目的。这样就需要在所述定阀片的密封端面上设有多个流水通孔。其存在不足一是由于每个通孔受其结构尺寸的限制,通孔横截面面积较小,严重地影响了通孔内水流量的输出。所述动阀片的端面上设有一个从中心孔到接近边缘的径向盲孔,由于所述盲孔要与定阀片上设有的多个通孔连通位置相对应,这样就限制了径向盲孔开孔外张的分度角不能过大,导致盲孔流通截面面积减小,在实际工作时,水只能从其中心孔和与其相接的扇形盲孔一边进水,直接造成水流量输出的减少。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生产或生活中大流量用水的需求。二是所述动阀片端面上设有的盲孔在转换工作位置时,其盲孔很容易与定阀片上设有多个通孔的其中两个相邻通孔错位连通,出现未经处理的原水进入净水流道直接向外排出,严重地影响了水处理净化的质量。三是在进行反冲洗工作时,由于受定阀片通孔横截面面积较小的限制,流经通孔的反冲洗水流量明显少于正常工作的水流量,工作时由于多次反冲洗水流量小,冲洗不彻底,使滤料产生堵塞、板结或失效,直接造成水处理出水质量的下降。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软化水处理设备用控制阀,当人们分别对水进行过滤、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浮动床软化或固定床顺流再生软化处理时,只能分别安装具有单一功用的过滤阀、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阀、浮动床软化阀或固定床顺流再生软化阀,专阀专用明显地增加了软化水处理设备用控制阀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既可满足大流量用水需求,又可提高出水质量并实现一阀多用、降低生产成本的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主要包括由连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和排污口的阀体,以及阀杆连接的阀芯置于阀体中构成;其改进在于采用两个阀杆连接的阀芯,分别置于阀体左、右两个阀芯腔中;所述阀芯是分别采用左、右两对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端面相互对合密封构成;所述两只动阀片端面分别与阀杆端面嵌合连接;在所述阀杆的嵌合端面上,设有容积槽;在所述左、右动阀片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从中心孔径向延伸至其边缘的扇形通孔;在所述左定阀片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上布水中孔、扇形进水孔和排污孔;在所述右定阀片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下布水中孔、扇形进水孔、出水孔和排污孔;所述左、右定阀片上的上、下布水中孔,分别通过阀体左、右阀芯腔的上、下布水孔,与阀体内设有布水连接体构成的上、下布水器连接孔连通;所述阀体的原水进口内腔,还分别设有两个进盐口,其中一个进盐口与逆流再生进盐孔连通;另一个进盐口与顺流再生进盐孔连通;所述左、右定阀片固连于阀芯腔底部,其上设有的进水孔、排污孔和出水孔,分别与阀体上设有的原水进口、排污口和净水出口通过流道连接相通;所述左、右动阀片和定阀片端面上设有的全部通孔,均对应配合地分布在同一回转半径上。即构成过滤阀。
本发明在上述过滤阀阀体进盐口处,连有射流器;在所述左动阀片与定阀片相接合的端面上,设有导流盲孔;在所述左定阀片设有扇形进水孔和排污孔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在所述右定阀片设有扇形进水孔和排污孔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即构成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阀。
本发明将上述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阀阀体内的左、右定阀片上的上、下布水中孔,分别通过阀体左、右阀芯腔的上、下布水孔,与阀体内连有布水连接体构成的下、上布水器连接孔连通。即构成浮动床软化阀。
本发明在上述过滤阀阀体进盐口处,连有射流器;在所述右动阀片与定阀片相接合的端面上,设有导流盲孔;在所述左定阀片设有扇形进水孔和排污孔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在所述右定阀片设有扇形进水孔和排污孔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即构成固定床顺流再生软化阀。
本发明通过采取上述左、右两对端面对合密封配合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连接结构,为增大水流量和流通空间,在阀杆嵌合端面上设有容积槽;在动阀片的端面上设有从中心孔径向延伸至其边缘的扇形通孔,并使所述扇形通孔与定阀片端面上设有的大面积扇形通孔相对应连通。首先,在结构尺寸相同的条件下,同现在技术相比,经过处理的水由于受阀杆圆形容积槽的连通作用,使流经动阀片上的扇形通孔为圆周方向进水,实现了定阀片在相同结构尺寸的情况下,减少了通孔的数量,明显增大了水处理流量,其水流量通常≥25T/h,满足了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大流量用水的需要。其次,由于分别在定阀片设有扇形进水孔和排污孔之间的端面上,以及扇形进水孔和出水孔之间的端面上,留有较宽的密封段,彻底消除了现有技术中,转动动阀片易使定阀片上两相邻通孔之间错位连通,杜绝了原水进水通道与净水通道连通现象的发生,有效地保证了水处理的出水质量。第三,在阀杆端面上设有容积槽和分别在动、定阀片端面上设有大面积扇形通孔,在进行反冲洗工作时,其水流量同现有技术相比明显增大,滤料冲洗干净,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滤料易出现堵塞、板结现象,提高了出水质量。
本发明工作时根据不同水处理需要,通过选择连接射流器和更换两对动、定阀片及布水连接体上设有的不同通孔位置,即可分别实现软化水处理设备用的过滤阀、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阀、浮动床软化阀或固定床顺流再生软化阀四种专用阀的用途,实现了一阀四用。同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专阀专用的不足,明显降低了水处理控制阀的生产成本在55%左右。


图1为本发明过滤阀零件装配连接顺序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阀杆(4)的立体剖视放大图;图3为图1中动阀片(5)的一种连接结构仰视立体放大图;图4为图1中动阀片(5)的另一种连接结构仰视立体放大图;图5为图1中动阀片(30)的一种连接结构仰视立体放大图;图6为图1中动阀片(30)的另一种连接结构仰视立体放大图;图7为图1中左定阀片(6)的立体放大图8为图1中右定阀片(29)的立体放大图;图9为图1中阀体(10)的立体放大图;图10为图9的剖面视图;图11为图10的缩小俯视图;图12为图10中阀体A-A向剖视图;图13为阀体上去掉原水进口(11)法兰盘的主视图;图14为图13中阀体B-B向剖视图;图15为本发明图1中立体结构装配图;图16为图13中带有原水进口(11)法兰盘的局部剖视图;图17为本发明作为过滤阀、固定床逆流或顺流再生软化阀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布水连接体(25)立体放大图;图19为图18中布水连接体C-C向剖视20为本发明做为浮动床软化阀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做为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阀左定阀片(6)的立体视图;图22为本发明做为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阀右定阀片(29)的立体视图;图23为本发明做为固定床顺流再生软化阀左定阀片(6)的立体视图;图24为本发明做为固定床顺流再生软化阀右定阀片(29)的立体视图;图25为本发明过滤阀在正常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6为图25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27为图25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28为本发明过滤阀在反冲洗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9为图28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30为图28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31为本发明过滤阀在正冲洗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2为图31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33为图31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34为本发明逆流再生软化阀在正常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5为图34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36为图34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37为本发明逆流再生软化阀在反冲洗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8为图37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39为图37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40为本发明逆流再生软化阀在吸盐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1为图40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42为图40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43为本发明逆流再生软化阀在正冲洗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4为图43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45为图43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46为本发明逆流再生软化阀在盐箱注水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7为图46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48为图46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49为本发明浮动床软化阀在正常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0为图49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51为图49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52为本发明浮动床软化阀在反冲洗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3为图52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54为图52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55为本发明浮动床软化阀在吸盐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6为图55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57为图55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58为本发明浮动床软化阀在正冲洗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9为图58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0为图58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1为本发明浮动床软化阀在盐箱注水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2为图61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3为图61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4为本发明顺流再生软化阀在正常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5为图64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66为图64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7为本发明顺流再生软化阀在反冲洗工作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8为图67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9为图67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70为本发明顺流再生软化阀在吸盐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1为图70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72为图70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73为本发明顺流再生软化阀在正冲洗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4为图73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75为图73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76为本发明顺流再生软化阀在盐箱注水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7为图76中左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图78为图76中右动、定阀片配合状态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图1~图3、图5、图7~图17所示。这种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主要包括由连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和排污口的阀体,以及阀杆连接的阀芯置于阀体中构成;它是由两个阀杆4连接的阀芯,置于阀体10左、右两个阀芯腔中;所述阀芯是分别采用左、右两对动阀片5、30和定阀片6、29的端面相互对合密封构成;所述两只动阀片5、30端面与阀杆4端面,分别是采用凹槽与凸起的嵌合连接(图2-图6所示);为增大水流量和流通空间,在所述两个阀杆4的嵌合端面上,设有容积槽12;在所述动阀片5、30的端面上,设有一个从中心孔径向延伸至其边缘的扇形通孔13(图3、图5所示)。在所述左定阀片6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上布水中孔15,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由于所述进水孔14的扇形横截面面积较大,为增加连接强度,通常在进水孔14的中间,设有加强筋与左定阀片6相连(图7所示)。在所述右定阀片29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下布水中孔17,扇形进水孔14、出水孔18和排污孔16(图8所示)。所述左、右定阀片上的上、下布水中孔15和17,分别通过阀体左、右阀芯腔的上布水孔19和下布水孔20,与阀体内连有布水连接体25构成的上布水器连接孔36和下布水器连接孔21连通(图17所示);所述阀体的原水进口11内腔,还分别设有进盐口31和32(图13、图14所示);所述进盐口31与逆流再生进盐孔33连通;所述进盐口32与顺流再生进盐孔34连通。所述左、右定阀片6和29固连于阀芯腔底部,其端面上设有的进水孔14、排污孔16和出水孔18(图7、图8、图17所示),分别与阀体10上设有的原水进口11、排污口9和净水出口8通过流道连接相通。由陶瓷材料构成的左、右动阀片5、30和定阀片6、29端面上设有的全部通孔,分布在同一回转半径上并相对应配合。上述结构为软化水处理设备用的过滤阀。
实施例二,图1-图2、图4、图5、图9-图17、图21-图22所示。本发明同实施例一相同结构不再赘述。其不同的是在所述阀体的进盐口31和32处,连有射流器27。在所述左动阀片5与定阀片6相接合的端面上,设有导流盲孔26(图4所示);在所述左定阀片6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扇形盐孔28(图21所示);在所述右定阀片29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3(图22所示)。既构成软化水处理设备用的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阀。
实施例三,图1-图2、图4、图5、图9-图16、图18-图22所示。本发明同实施例二相同结构不再赘述。其不同的是所述左、右定阀片上的上、下布水中孔15和17,分别通过阀体左、右阀芯腔的上布水孔19和下布水孔20,与阀体内连有布水连接体25构成的下布水器连接孔21和上布水器连接孔36连通(图18-图20所示)。即构成水处理设备用的浮动床软化阀。
实施例四,图1-图3、图6、图9-图17、图23、图24所示。本发明同实施例一相同结构不再赘述。其不同的是在所述阀体进盐口31、32处,连有射流器27。在所述右动阀片30与定阀片29相接合的端面上,设有导流盲孔26(图6所示)。在所述左定阀片6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8(图23所示)。在所述右定阀片29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3(图24所示)。即构成软化水处理设备用的固定床顺流再生软化阀。
使用时,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确定变换左、右动阀片5、30,左、右定阀片6、29以及布水连接体25上的通孔设定位置(图3-图8、图17-图24所示),将阀体10与罐体24端口相连,置于罐体24内腔的中心管22与阀体的下布水器连接孔21相接(图17所示)。罐体24内置有的滤料27,根据净化原水的需要,通常选用活性炭或石英砂材料。工作可分别采用手动或电动两种操作程序。工业水处理系统通常采用电机带动齿轮2,分别驱动上布水齿轮1和下布水齿轮3转动,同时通过左、右阀杆4拨动左、右动阀片5、30,使之与定阀片6和29相互对应密封配合的端面通孔位置进行变换,以分别实现不同工作状态的切换(图1-图8、图21-图24所示)。
下面结合附图,分别叙述本发明做为过滤阀、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阀、浮动床软化阀或固定床顺流再生软化阀四种水处理控制阀的工作状态(图1-图3、图5、图7-图17所示)。
一、本发明做为过滤阀使用时,其具有正常工作、反冲洗工作和正冲洗工作三种状态。
1、过滤阀正常工作动作原理,图25-图27所示。未经处理的原水,通过阀体原水进口11(图25中箭头所示方向,以下图中箭头标记类同),经其阀体内的流道进入左定阀片6的扇形进水孔14和分别与之密封配合的左动阀片5的扇形通孔13以及阀杆4的容积槽12内,再经左定阀片6的上布水中孔15和阀体左阀芯腔内的上布水孔19,通过上布水器38进入滤料27中进行过滤。经过滤的水通过下布水器39采集,经中心管22进入阀体右阀芯腔内的下布水孔20和右定阀片29的下布水中孔17内,并通过与右定阀片29密封对合相接的右动阀片30的扇形通孔13和阀杆的容积槽12,将大流量的净化水返流进入右定阀片的出水孔18中,通过阀体的净水出口8排出(图17、图25-图27所示)。实现了过滤去除原水中杂质、输出大流量净化水的目的。
2、过滤阀反冲洗工作动作原理,图28-图30所示。当过滤阀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输出的净水由于滤料中含有过多的杂质沉积而堵塞滤料,明显地出现输出净水流量减少和水压力差下降,需对罐体24内的滤料27进行反冲洗。此时操作电机通过齿轮2分别驱动上布水齿轮1和下布水齿轮3,带动左、右两只阀杆4和动阀片5、30转动至反冲洗工作位置。从原水进口11经阀体内流道输入的原水,通过右定阀片29的大面积扇形进水孔14,进入分别与之密封对合相接的右动阀片30的扇形通孔13和阀杆的容积槽12内,并沿右动阀片扇形通孔13返流进入右定阀片的下布水中孔17和阀体右阀芯腔内的下布水孔20内,经中心管22从下布水器39进入滤料27后,对滤料27进行连续不断地大流量反冲洗。经过反冲洗含有杂质的污水,分别通过上布水器38、阀体左阀芯腔的上布水孔19、左定阀片的上布水中孔15,左动阀片扇形通孔13和阀杆容积槽12,返流进入左定阀片的扇形排污孔16中,通过阀体的排污口9排出(图17、图28-图30所示),直到排出的水质清洁为止。
3、过滤阀正冲洗工作动作原理,图31-图33所示。操作电机带动齿轮2分别驱动齿轮1、3,控制左、右动阀片5、30转换至正冲洗工作位置。此时从阀体原水进口11经其阀体内流道输入的原水,分别进入左定阀片6上的进水孔14、左动阀片5上的通孔13、左阀杆容积槽12,再沿左动阀片通孔13,将原水从左定阀片上布水中孔15、左阀芯腔内的上布水孔19,返流至上布水器38进入滤料27中进行正冲洗。经冲洗的污水经过下布水器39的采集,沿中心管22分别通过阀体下布水孔20、右定阀片下布水中孔17,进入右动阀片通孔13和右阀杆容积槽12,将污水返流进入右定阀片的排污孔16,通过阀体的排污口9中排出(图17、图31-图33所示),直至水质达到合格要求为止。尔后控制电机齿轮2,分别带动上、下布水齿轮1、3转动至过滤阀正常工作状态。
二、本发明做为逆流再生软化阀使用时,具有正常工作、反冲洗工作、吸盐工作、正冲洗工作和盐箱注水工作五种状态(图1、图2、图4、图5、图9-图17、图21-图22)。其结构同上述过滤阀相同结构不再赘述。不同在于在过滤阀阀体进盐口31、32处,连有射流器27(图1所示);在所述左动阀片5与定阀片6相接合的端面上,设有导流盲孔26(图4所示);在所述左定阀片6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8(图21所示);在所述右定阀片29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3(图22所示)。
1、逆流再生软化阀正常工作动作原理,图34-图36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过滤阀正常工作动作原理相同(参考图25-图27和图34-图36所示)。
2、逆流再生软化阀反冲洗工作动作原理,图37-图39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过滤阀反冲洗工作动作原理相同(参考图28-图30和图37-图39所示)。
3、逆流再生软化阀吸盐工作动作原理,图40-图42所示。控制电机齿轮2分别带动上、下布水齿轮1、3转动进入吸盐工作位置。此时原水经原水进口11进入左定阀片6的进水孔14,通过动阀片5的导流盲孔26返流进入左定阀片盐孔28、顺流再生进盐孔34,并通过进盐口32(图14所示)进入射流器27内产生负压,将稀释的盐水射流进入阀体进盐口31、逆流再生进盐孔33、右定阀片29上的盐孔23,经右动阀片通孔13和右阀杆容积槽12,再分别通过右定阀片上布水中孔17,阀体上布水孔20、下布水器39进入滤料27中,进行树脂交换再生,盐水替换生成的反应水通过上布水器38,进入上布水孔19和左定阀片上布水中孔15中,再通过左动阀片通孔13、左阀杆容积槽12,返流进入左定阀片排污孔16中,并通过阀体的排污口9排出(图40所示)。
4、逆流再生软化阀正冲洗工作动作原理,图43-图45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过滤阀正冲洗工作动作原理相同(参考图31-图33和图43-图45所示)。
5、逆流再生软化阀盐箱注水工作动作原理,图46-图48所示。待正冲洗水质质量达到标准后,控制电机齿轮2分别带动上、下布水齿轮1、3转至盐箱注水工作位置,此时左定阀片6的盐孔28通过动阀片5上的盲孔26与其进水孔14连通(图47所示);右定阀片29的盐孔23封闭(图48所示)。原水通过阀体的原水进口11进入盐孔32(图46所示),并经射流器27回流至盐箱至水满。再控制电机分别驱动齿轮进入正常工作位置。
三、本发明做为浮动床软化阀使用时,具有正常工作,反冲洗工作、吸盐工作、正冲洗工作和盐箱注水工作五种状态(图1、图2、图4、图5、图9-图22所示)。其结构同上述逆流再生软化阀相同结构不再赘述,其不同在于所述左、右定阀片上的上、下布水中孔15和17,分别通过阀体左、右阀芯腔的上布水孔19和下布水孔20,与阀体内设有布水连接体25构成的下布水器连接孔21和上布水器连接孔36连通(图18-图20所示)。由于布水连接体25的上、下布水连接孔连接位置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原水从阀体原水进口11进入罐体24内经处理后的流出方向。
1、浮动床软化阀正常工作动作原理,图49-图51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逆流再生软化阀正常工作动作原理不同在于原水从阀体进入罐体24内的水流方向和从阀体排出的水流方向反向(参考图34-图36和图49-图51所示)。其它动作原理相同。
2、浮动床软化阀反冲洗工作动作原理,图52-图54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逆流再生软化阀反冲洗工作动作原理不同在于原水从阀体进入罐体24内的水流方向和从阀体排出的水流方向反向(参考图37-图39和图52-图54所示)。其它动作原理相同。
3、浮动床软化阀吸盐工作动作原理,图55-图57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逆流再生软化阀吸盐工作动作原理不同在于原水从阀体进入罐体24内的水流方向和从阀体排出的水流方向反向(参考图40-图42和图55-图57所示)。其它动作原理相同。
4、浮动床软化阀正冲洗工作动作原理,图58-图60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逆流再生软化阀正冲洗工作动作原理不同在于原水从阀体进入罐体24内的水流方向和从阀体排出的水流方向反向(参考图43-图45和图58-图60所示)。其它动作原理相同。
5、浮动床软化阀盐箱注水工作动作原理,图61-图63所示。本实施方式同逆流再生软化阀盐箱注水工作动作原理相同(参考图46-图48和图61-图63所示)。
四、本发明做为顺流再生软化阀使用时,具有正常工作、反冲洗工作、吸盐工作、正冲洗工作和盐箱注水工作五种状态(图1-图3、图6、图9-图17、图23、图24所示)。其结构同上述过滤阀相同结构不在赘述。不同在于在所述阀体进盐口31、32处,连有射流器27(图1所示);在所述右动阀片30与定阀片29相接合的端面上,设有导流盲孔26(图6所示);在所述左定阀片6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8(图23所示);在所述右定阀片29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3(图24所示)。
1、顺流再生软化阀正常工作动作原理,图64-图66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过滤阀正常工作动作原理相同(参考图25-图27和图64-图66所示)。其不同的是,滤料27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材料。
2、顺流再生软化阀反冲洗工作动作原理,图67-图69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过滤阀反冲洗工作动作原理相同(参考图28-图30和图67-图69所示)。
3、顺流再生软化阀吸盐工作动作原理,图70-图72所示。控制电机齿轮2分别带动上、下布水齿轮1、3转动进入吸盐工作位置。此时原水经原水进口11进入右定阀片29的进水孔14,通过动阀片30的导流盲孔26返流进入右定阀片盐孔23、逆流再生进盐孔33,并通过进盐口31(图14所示)进入射流器27内产生负压,将稀释的盐水射流进入阀体进盐口32、顺流再生进盐孔34、左定阀片6上的盐孔28,经左动阀片通孔13和左阀杆容积槽12,再分别通过左定阀片上布水中孔15、阀体上布水孔19、上布水器38进入滤料27中,进行树脂交换再生,盐水替换生成的反应水通过下布水器39采集后,经中心管22从阀体下布水孔20进入右定阀片下布水中孔17中,再通过右动阀片通孔13、右阀杆容积槽12,返流进入右定阀片排污孔16中,并通过阀体的排污口9排出(图70所示)。
4、顺流再生软化阀正冲洗工作动作原理,图73-图75所示。本实施方式同上述过滤阀正冲洗工作动作原理相同(参考图31-图33和图73-图75所示)。
5、顺流再生软化阀盐箱注水工作动作原理,图76-图78所示。待正冲洗水质质量达到标准后,控制电机齿轮2分别带动上、下布水齿轮1、3转至盐箱注水工作位置,此时左定阀片的盐孔28封闭(图77所示);右定阀片的盐孔23开通(图78所示)。原水通过阀体的原水进口11进入盐孔31(图76所示),并经射流器27回流至盐箱至水满。再控制电机分别驱动齿轮进入正常工作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主要包括由连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和排污口的阀体,以及阀杆连接的阀芯置于阀体中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阀杆(4)连接的阀芯,分别置于阀体(10)左、右两个阀芯腔中;所述阀芯是分别采用左、右两对动阀片(5)、(30)和定阀片(6)、(29)的端面相互对合密封构成;所述两只动阀片(5)、(30)端面分别与阀杆(4)端面嵌合连接;在所述阀杆(4)的嵌合端面上,设有容积槽(12);在所述动阀片(5)、(30)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从中心孔径向延伸至其边缘的扇形通孔(13);在所述左定阀片(6)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上布水中孔(15)、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在所述右定阀片(29)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下布水中孔(17)、扇形进水孔(14)、出水孔(18)和排污孔(16);所述左、右定阀片上的上、下布水中孔(15)和(17),分别通过阀体左、右阀芯腔内的上布水孔(19)和下布水孔(20),与阀体内连有布水连接体(25)构成的上布水器连接孔(36)和下布水器连接孔(21)连通;所述阀体的原水进口(11)内腔,还分别设有进盐口(31)和(32);所述进盐口(31)与逆流再生进盐孔(33)连通;所述进盐口(32)与顺流再生进盐孔(34)连通;所述左、右定阀片(6)和(29)固连于阀芯腔底部,其端面上设有的进水孔(14)、排污孔(16)和出水孔(18),分别与阀体(10)上设有的原水进口(11)、排污口(9)和净水出口(8)通过流道连接相通;所述左、右动阀片(5)、(30)和定阀片(6)、(29)端面上设有的全部通孔,均对应配合地分布在同一回转半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进盐口(31)、(32)处,连有射流器(27);在所述左动阀片(5)与定阀片(6)相接合的端面上,设有导流盲孔(26);在所述左定阀片(6)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8);在所述右定阀片(29)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定阀片上的上、下布水中孔(15)和(17),分别通过阀体左、右阀芯腔的上布水孔(19)和下布水孔(20),与阀体内设有布水连接体(25)构成的下布水器连接孔(21)和上布水器连接孔(3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进盐口(31)、(32)处,连有射流器(27);在所述右动阀片(30)与定阀片(29)相接合的端面上,设有导流盲孔(26);在所述左定阀片(6)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8);在所述右定阀片(29)设有扇形进水孔(14)和排污孔(16)之间的端面上,设有盐孔(2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主要由置于阀体(10)内的两对动阀片(5)、(30)和定阀片(6)、(29)的端面相互对合密封构成;在两对密封配合相接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端面上对应设有的通孔,通过阀体内设有的流道和连有的布水连接体(25),与阀体上设有的原水进口、排污口、净水出口、盐口和上、下布水器连接孔对应连通。同现有技术相比增大水处理流量≥25t/h;提高了出水质量。工作时根据不同的水处理需要,只需更换其上设有不同通孔位置的两对动、定阀片或布水连接体,即可分别实现过滤阀、固定床逆流或顺流再生软化阀或浮动床软化阀的功用。一阀四用,明显降低了水处理控制阀的生产成本在55%左右。
文档编号F16K11/10GK101016953SQ20071001356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6日
发明者王承丰 申请人:王承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