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拆修的流体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957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易拆修的流体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柔性软管接合到金属管的流体连接器管接头。通常公
知的是一种不易拆修的接头,其可应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这种设计结构可 用于广泛的流体动态/静态应用。它也可用于其它流体系统,例如汽车空调系统 和制冷系统。连接器管接头被认为是不易拆修的接头,因为所述管被锁定于连 接器管接头。
背景技术
当前通常用于高压制动和其它流体系统应用的管和软管之间的配合要求 ^L加工的管端部构造。4几加工的端部形式^:计可见于美国专利No. 6,419,278。 为制造上述公开中的端部形式,管必须进行数次操作,以形成端部形式来将金 属管接合到软管。另一不易拆修的接头公开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5/0285392。它包括密 封于金属管端部中的分隔插件,其用作在柔性软管内的中心支撑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管接头,其用于紧固柔性软管和金属管,并提供 一种在软管和金属管之间的防漏接头。连接器管接头包括两个端部。连接器管 接头的每个端部被构造为保持相关的软管或管配合。连接器管接头的每个端部 通过一夹持接头对所述管或软管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管接头
*允许金属管与弹性软管进行配合,而不使用在管端部形式上的机加 工操作。
*减小端部形式的侧向载荷移动,以减小密封件磨损。*消除对在O形环密封件和外隔离佯之间的特氟隆备用环的需要。在
该设计中外隔离件用作备用环。 *通过使凸出管端部形式紧靠管接头的支承壁进行压配合,就减少了
针对O形环的压力的量。 *将污染物密封在外,以保护密封件并减小腐蚀作用。


图1为与插入管相联结并实施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截面侧视图。
图2为图1的连接器管接头的截面侧视图,其示出夹持到管及软管的连 接器管接头的壳体。图3为图1和2的连接器管接头的改造形式的截面侧视图,该改造形式 也实施本发明。图4为连接器管接头主体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连4妄器管接头主体的端碎见图。图6为图4的连接器管接头主体的截面侧视图。
图7为外隔离件的截面侧视图。图8为图7的外隔离件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示出概括性标注为8的连接器联结组件。它包括壳体或主体9, 其具有两个端部——标注为10的软管端部和标注为12的管状端部。如图2所 示,连接器管接头9的软管端部IO容纳并紧固柔性聚合物软管或橡胶软管14。 管状端部12容纳并紧固刚性金属管13。软管端部10包括外部轴向延伸的圆柱壁或夹持壳体15,该壳体围绕中 心管状元件或圆筒16。轴向延伸的环形孔11限定在壳体15和圆筒16之间。 中心管状元件或圓筒16包括内通道17,该内通道提供软管14和管13之间的 流体连通。[16]软管14定位在孔11中,而中心管状元件或圓筒16定位在软管的内中空 通道内。中心管状元件16 "&置有多个直径减小而凹进的环形部分19。 一旦对 外环形圆柱壁15进行夹持,这些直径减小的环形部分19就与软管的内通道的 表面协作,以将接头保持在管接头和软管之间。采用传统的夹持技术来将连接器管接头8紧固到软管。如图2所示,连 接器管接头8的轴向延伸圓柱壁或壳体15采用传统夹持设备以传统方式夹持到 软管上。软管14被压缩而紧靠中空中心管状元件或圆筒16,从而使连接器联 结圓柱壁15的可延展材料周向地且径向地变形以附于软管上。中心管状元件或 圆筒16乂人软管14的内通道内支撑上述夹持。待紧固于软管14的管13为金属管,其具有外圆柱表面27和沿径向朝向 扩大的法兰或镦粗部26,该镦粗部26在与软管13自由端部28相距给定距离 处形成。所述管如图所示可涂覆以诸如尼龙的聚合物外层29,其提供通常对于 汽车应用较为重要的抗沖击性、抗腐蚀性或其它抵抗性能。该涂层从所述管剥 离,就提供了从自由端部28到镦粗部26正外部的金属表面。管13中空,并且 当连结到连接器管接头8时与软管端部10的中心管状元件或圆筒16的内通道 17流体连通,以提供管13和软管14之间的流体通路。连接器管接头主体9的管状端部12被设计为与金属管13接合。连接器 管接头主体9的管状端部12具有在端部12处的直径减小的圆柱壁21。也就是 说,主体9在管容纳端部附近的部分的外径小于主体其余部分的外径。主体9 限定轴向延伸通道或管容纳孔18,该管容纳孔具有在管容纳端部12处的直径 扩大的孔部分20以及在直径扩大部分20内的直径减小的孔部分22。在此使用 的术语"内部,,或"内侧"表示在主体9内部而又与管状端部12隔开。直径减小部分22与中心管状元件的中空内通道17连通。直径减小部分 22的直径略小于管13的外圓柱表面的直径,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轴向 上最内部的环形壁23为内通道或孔18的终点。环形径向壁24将孔18的直径 扩大部分20和直径减小部分22隔开。孔18从管状端部12到最内部环形壁23 的轴向长度大于从管13的自由端部28到所述管的超出镦粗部26的表面29的距离。管13的外圆柱表面27设置在连接器管接头8的管容纳孔18的直径减小 部分22内。该外表面被引导于直径减小部分22中。管13的自由端部28邻接 轴向最内部环形壁23。当如此定位时,直径减小的外壁覆盖管13的超出镦粗 部26的表面27。镦粗部26容纳在与环形径向壁24空间相关的扩大孔部分20中,并将一 密封件或密封套限定在壁24和镦粗部26之间。形式为弹性O形环密封件的密封元件30定位为围绕管13的外圓柱表面 27,而与镦粗部26隔开。O形环密封件的内外径的尺寸适于提供与管的外圆柱 表面27和扩大孔部分20的内圆柱表面的流体紧密密封。
外隔离件32定位为围绕管13的在O形环密封件30和镦粗部26之间的 外圆柱表面27。它呈环形,而带有内朝向环形表面33和外朝向环形表面34。 它的尺寸适于可滑动容纳在管的外表面上以及扩大孔部分20内。 隔离件32由刚性材料制成。它可为树脂也可为金属。它的尺寸适于在前 向环形表面33和环形径向壁24之间容纳O形环30。后向环形表面34紧靠镦 粗部26。 外隔离件32装配于扩大孔部分20中,并进一步限定O形环密封套区域。 外隔离件限定并维持最外部O形环密封套区域,限定与端部形式或镦粗部26 的引导面相邻接的最内部径向壁,并为呈凸起管端部形式的支岸义表面。 首先通过将隔离件32和O形环密封件30放置在管13的外圆柱表面27 上,来预组装所述管。然后,管自由端部28插入到管容纳孔18中,直至自由 端部28接触轴向最内部环形壁23。管13的外圆柱表面27被引导于孔18的直 径减小部分22内,并且O形环密封件30与管13的外圆柱表面27、管容纳孔 18的扩大孔部分20的内表面、孔18内的环形径向壁24以及外隔离件32的前 向环形表面33流体紧密接触。连接器管接头8的邻近端部12的主体9通过过渡到直径减小壁部分21 而被限定。在将管13插入管容纳孔18后,直径减小圆柱壁部分21通过传统的夹持方法夹持于管13上,以将管13紧固于管容纳孔18内。在夹持期间,弯曲 力矩从最小横截面向外发展而离开管镦粗部26。与较厚的壳体或主体9相比, 较薄壁部分21允许材料在镦粗部26后方流动,从而将其锁定就位,而在镦粗 部的外表面上不会产生不适当的压力或应力。在容纳端部12处的连接器管接头直径咸小圆柱壁部分21被径向夹持, 从而将连接器管接头直径减小圆柱壁部分21靠拢于管上。连接器管接头9的壁 部分21被向下压迫至管上,并将含镦粗部26的凸出管锁定在管容纳孔18内。 凸出管静止于联结孔18内,因为它被抓握在直径减小圓柱壁部分21的径向夹 持部以及与管状端部28接触的最内部环形壁23之间。所述管被锁定就位,而 不允许连接器管接头或管围绕纵向轴转动或轴向移动。这种连接也防止在该接 头处体膨胀,即,原先在高压制动线中经历的情况。所述夹持部也被设计成密 封于管13上的聚合物层29之上,以防止污染物进入壁部分21和管13的外表 面之间。另一重要关系在于,管容纳孔18的直径减小孔部分22的尺寸适于构建 与管13的外圆柱表面27的过盈配合。也就是i兌,管容纳孔18的直径减小孔部 分22的直径比管13的圓柱表面27的外径小千分之几英寸。为将管13组装到 连接器管接头9,需要施加轴向力,以克服过盈配合。通过将外圓柱表面27过 盈配合于直径减小孔部分22,就将管接头8紧固于管13的端部。在直径减小孔部分22的内表面和管13的外圆柱表面27的外径之间的上 述关系允许极限的支承载荷,并支撑管接头的夹持壁,以控制针对O形环密封 件30的径向加载。压配合于孔22内的凸出管圆柱表面27也使针对O形环30 的流体压力的量最小化,从而使紧靠隔离件32径向表面33的O形环上的轴向 载荷最小化。现在转向图3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构造类似于图1和2的实施例的构造, 只是将一额外的密封元件加入到组件中。形式为弹性O形环的密封元件位于镦 粗部26的外侧。O形环36在镦粗部外部围绕所述管,并^皮直径减小圆柱壁部 分21的夹持部压缩。当主体9的直径减小圆柱壁部分21被夹持到管13上时,O形环36紧靠管的外表面密封,并更能抵抗污染物或腐蚀性流体的进入。本发明的不同特征已经结合附图得到显示和描述。然而,必须理解的是, 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构建改造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管接头主体,其将柔性软管连结到刚性管,所述管接头主体包括限定软管容纳孔的一软管端部,限定管容纳孔的一管状端部,在所述软管容纳孔中的一中空圆筒,所述管容纳孔包括与所述管容纳端部相邻的一直径扩大孔部分和在所述直径扩大孔部分内部与所述中空圆筒流体连通的一直径减小孔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软管容纳孔包括 围绕所述圆筒的一环形壁,所述主体包括与所述管容纳端部相邻的一直径减 小外环形壁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管接头主体包括 一径向环形壁,该径向环形壁将所述直径减小孔部分和所述直径扩大孔部分 隔开。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直径减小孔部分 终止于将所述直径减小孔部分和所述直径扩大孔部分隔开的所述环形壁内 部的一轴向最内部环形壁,并且所述直径减小孔部分在所述最内部环形壁处 与所述中空圓筒流体连通。
5、 一种连接器管接头,其将柔性软管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到刚性金属管,该管接头包括具有一端部的一中空柔性软管;一刚性金属管,其具有一自由端部、与所述自由端部隔开的一镦粗部和 在所述自由端部和所述镦粗部之间延伸的一外圆柱表面;所述管接头具有主体,该主体包括限定软管容纳孔的一软管端部,限定管容纳孔的一管状端部,在所述软管容纳孔中的一中空圓筒,所述管容纳孔包括,与所述管容纳端部相邻的一直径扩大孔部分,在所述直径扩大孔部分内 部与所述中空圆筒流体连通的 一直径减小孔部分,并且所述软管设置在所述圓筒上,其中所述软管端部设置在所述软管容 纳孔中,所述管设置在所述管容纳孔中,其中,所述自由端部设置在所述直径减 小孔部分中,而所述外圆柱表面通过过盈配合紧固于所述直径减小孔部分 中,并且所述镦粗部设置在所述直径扩大孔部分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管接头主体的所 述软管容纳孔包括围绕所述圆筒的一环形壁,所述管容纳端部包括与所述管 容纳端部相邻的 一直径减小环形壁部分,所述管接头的所述软管端部的所述环形壁被夹持于所述软管上,并且在 所述管状端部处所述直径减小壁部分被夹持于所述管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管接头包括将所 述直径减小孔部分和所述直径扩大孔部分隔开的一径向环形壁,并且所述直 径减小孔部分以过盈配合容纳所述刚性金属管。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直径扩大孔部分 的尺寸设计为容纳在所述管上的所述镦粗部。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直径减小孔部分终止于与将所述直径减小孔部分和所述直径扩大孔部分隔开的所述环形壁 隔开的一轴向最内部环形壁,并且所述管状端部与所述最内部环形壁部分接 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管在所述夹持部 和所述最内部环形壁部分之间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直径减小孔部分 从所述轴向最内部环形壁部分到所述环形壁部分的长度小于从所述管(13) 的所述自由端部到所述镦粗部的距离,并且所述管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管上 处于所述环形壁部分之间的一密封元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管接头包括一 环形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围绕所述管的所述外圆柱表面并处于所述密封元件 和所述管镦4且部之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 一第二密封元件设 置在所述管上并处于所述镦粗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直径减小环形壁部分的 所述夹持部之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密封元件为一 O形环密封件。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管接头,其中,所述密封元件为多 个O形环密封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易拆修的管接头,其包括带有管容纳端部孔和软管容纳端部孔的主体。所述管包括径向镦粗部,其带有支撑于管上的密封件和隔离件。所述管的外圆柱表面在管容纳端部处被压配合于直径减小孔中,以将管接头连接到管。管接头主体被夹持到管和软管,以将软管和管紧固到管接头。所述管被轴向限制在夹持部和与管端部接触的环形壁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在镦粗部外部的第二密封件用于防止污染物进入。
文档编号F16L13/16GK101307850SQ20081009813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5日
发明者史蒂文·H·冈德森, 吉姆·克林, 雷·布劳米勒 申请人:Ti集团机车系统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