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491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离合器,包括肩顶压盘、施力压盘及相互间隔套装在 肩顶压盘的花键轴上的多片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所述的施力压盘有多条 绕轴心线均布的弹簧定位芯,所述的弹簧定位芯穿过肩顶压盘后,套进复位弹 簧,通过连接件将弹簧预压力盘固定在弹簧定位芯上。摩托车离合器工作时, 外力施加于肩顶压盘及施力压盘两外侧,使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相互夹紧, 实现主动摩擦片带动从动摩擦片转动,从而输出动力。当将离合器由结合状态 转换为分离状态时,操纵把手,手柄拉线上的力通过曲柄传递压力至传力杆, 再由传力杆传递到轴承定位压力杆,,轴承定位压力杆作用在弹簧预压力盘上, 使弹簧预压力盘进一步压紧弹簧,使预施加在施力压盘上的力松开,从而使主 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之间处于分离状态,但由于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之 间经常发生油膜形成负压而造成冷粘连,使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之间分离 得不够完全,使摩托车冷车起步时容易出现较强的瞬间前冲,即在起步时经常 会发生合上离合器时车突然往前冲人往后仰的现象,当离合器由分离状态转换
为结合状态时易发出异响,使用时间稍长,会磨损严重,操作转换档齿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传力杆与轴承定位压力杆的中心孔是间隙配合,在运转过程中 影响平稳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之间可 以分离完全的、转换档齿容易、运转平稳的摩托车离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技术方案是包括带有 花键轴的肩顶压盘、与其相对应的施力压盘及相互间隔套装在花键轴上的多片 从动摩擦片和主动摩擦片,所述的施力压盘有N条绕轴心线均布的弹簧定位芯,
N》2,所述的弹簧定位芯穿过肩顶压盘,还包括套在每个弹簧定位芯上的复位
弹簧、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弹簧定位芯上的弹簧预压力盘以及可对弹簧预压力盘 施力的轴承定位压力杆和传力杆,还包括安装在从动摩擦片的内孔、与从动摩 擦片一起重叠相套在花键轴上的环形弹性构件,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的轴向宽 度大于从动摩擦片的厚度,并在施力压盘与肩顶压盘的作用下被压縮至与从动 摩擦片的厚度相等。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是 橡胶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环形弹性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 环形弹性构件的径向截面是圆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环形弹性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 环形弹性构件的径向截面是方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环形弹性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 环形弹性构件的内孔形状与花键轴的形状相适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环形弹性构件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 环形弹性构件是在轴心线的方向上呈波纹形状的弹性挡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弹簧预压力盘是 轴心线与花键轴的轴心线相重合的回转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传力杆与轴承定 位压力杆是一体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采用了上述的 技术方案,安装在从动摩擦片的内孔、与从动摩擦片一起重叠相套在花键轴上 的环形弹性构件,使得离合器由结合状态转换为分离状态时,环形弹性构件由 于加在其上的压力消失而恢复本身的宽度,使得主动摩擦片从贴紧从动摩擦片 的状态被完全顶开,从而达到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之间分离完全的目的, 克服了摩托车冷车起步时发冲的现象,消除了离合器由分离状态转换为结合状 态时易发出异响,延长了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使用寿命;通过对弹簧预压 力盘的形状改进,使其从原来的方形改为绕轴心线的回转体,传力杆与轴承定 位压力杆从原来的间隙配合改为一体件,使摩托车离合器在运转过程屮卞:稳性 大为提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装配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片与环形弹性构件主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主动摩擦片的主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弹簧预压力盘的主视图5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弹簧预压力盘的装配图6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传力杆与轴承定位压力杆一体件的主视
图7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环形弹性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径向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环形弹性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径向径向 截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环形弹性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作更详细的说明。
由图l、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包括包括带有花键轴 31的肩顶压盘3、与其相对应的施力压盘4及相互间隔套装在花键轴31上的多 片从动摩擦片1和主动摩擦片2,所述的施力压盘4有N条绕轴心线均布的弹 簧定位芯41, N》2,所述的弹簧定位芯41穿过肩顶压盘3,还包括套在每个弹 簧定位芯41上的复位弹簧5、通过连接件43固定在弹簧定位芯41上的弹簧预 压力盘42以及可对弹簧预压力盘42施力的轴承定位压力杆45和传力杆44,还 包括安装在从动摩擦片1的内孔、与从动摩擦片1 一起重叠相套在花键轴31上 的环形弹性构件7,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的轴向宽度大于从动摩擦片1的厚度, 并在施力压盘4与肩顶压盘3的作用下被压縮至与从动摩擦片1的厚度相等。 当离合器由结合状态转换为分离状态时,环形弹性构件7由于加在其上的压力 消失而恢复本身的宽度,使得主动摩擦片2从贴紧从动摩擦片1的状态被完全 顶开,达到主动摩擦片2和从动摩擦片1之间分离完全的目的。
由图1所示,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所 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是橡胶圈。
由图7所示,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环形弹性构件7的其中 一款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的径向截面是圆形。
由图8所示,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环形弹性构件7的另一 款实施例,所述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的径向截面是方形。
由图1、图2所示,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环形弹性构件7的 另一款实施例,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的内孔形状与花键轴31的形状相适配。由图9所示,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环形弹性构件7的另一 款实施例,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是在轴心线的方向上呈波纹形状的弹性挡圈。
由图4、图5所示,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 的弹簧预压力盘42是轴心线与花键轴31的轴心线相重合的回转体,由于属于 迴转体的弹簧预压力盘42质量绕花键轴31的轴心线均布,使得转动平稳,克 服了晃动的现象,并且在实践中发现,随着弹簧预压力盘42的重量的增加,转 动的平稳配重稳定性越高。
由图6所示,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传 力杆44与轴承定位压力杆45是一体件。在把手拉线上的力通过曲柄传递压力 至传力杆44,再由传力杆44传递到轴承定位压力杆45,传力杆44与轴承定位 压力杆45作为一体件使摩托车离合器的转动更加平稳。
权利要求1.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包括带有花键轴(31)的肩顶压盘(3)、与其相对应的施力压盘(4)及相互间隔套装在花键轴(31)上的多片从动摩擦片(1)和主动摩擦片(2),所述的施力压盘(4)有N条绕轴心线均布的弹簧定位芯(41),N≥2,所述的弹簧定位芯(41)穿过肩顶压盘(3),还包括套在每个弹簧定位芯(41)上的复位弹簧(5)、通过连接件(43)固定在弹簧定位芯(41)上的弹簧预压力盘(42)以及轴承定位压力杆(45)和传力杆(4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从动摩擦片(1)的内孔、与从动摩擦片(1)一起重叠相套在花键轴(31)上的环形弹性构件(7),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的轴向宽度大于从动摩擦片(1)的厚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 是橡胶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 的径向截面是圆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 的径向截面是方形。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 的内孔形状与花键轴(31)的形状相适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7) 是在轴心线的方向上呈波纹形状的弹性挡圈。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预压力盘(42) 是轴心线与花键轴(31)的轴心线相重合的回转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力杆(44)与轴承定位压力杆(45)是一体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包括带有花键轴的肩顶压盘、与其相对应的施力压盘及相互间隔套装在花键轴上的多片从动摩擦片和主动摩擦片,所述的施力压盘有N条绕轴心线均布的弹簧定位芯,N≥2,所述的弹簧定位芯穿过肩顶压盘,还包括套在每个弹簧定位芯上的复位弹簧、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弹簧定位芯上的弹簧预压力盘以及可对弹簧预压力盘施力的轴承定位压力杆和传力杆,还包括安装在从动摩擦片的内孔、与从动摩擦片一起重叠相套在花键轴上的环形弹性构件,所述的环形弹性构件的轴向宽度大于从动摩擦片的厚度,并在施力压盘与肩顶压盘的作用下被压缩至与从动摩擦片的厚度相等。本实用新型用于一般交通工具摩托车中的离合器。
文档编号F16D13/00GK201281091SQ20082005175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9日
发明者梁业华 申请人:梁业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