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结合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371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板结合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将面板结合于侧板的 面板结合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抽屉,是利用于收纳或收藏物品,抽屉以可活动的关系容置于一柜 体中,抽屉具有一门板与多个侧板,门板固设于侧板,以构成一抽屉结构。
传统的门板与侧板的结合方式,其脱离不出卡固、黏合或装订等,然前述 的结合方式有其一定的繁复性与不便性,为了简化结合方式, 一种面板结合构 件被提供。
面板结合构件包括有一支撑件、 一固持件与一结合件,支撑件固设于侧板 处,固持件设置于支撑件处,固持件具有一调整片、 一前后调整弹簧、 一上下 调整钮与一钩设部,调整片以可活动的关系设置于固持件,前后调整弹簧以可 活动的关系设置于调整片,上下调整钮穿透调整片与固持件,且以偏心移动的 关系使得调整片相对于固持件上下移动,钩设部连接前后调整弹簧。
结合件固设于门板处,结合件的一端具有一导臂,导臂具有一钩孔,当导 臂延伸至调整片处,钩设部钩设于钩孔,且前后调整弹簧拉动钩设部以迫使结 合件相对于固持件前后移动,结合件具有一左右调整钮,当左右调整钮被转动 时,左右调整钮的端部推抵调整片以使结合件为此相对于固持件左右移动。
由于面板与侧板之间需要紧密地配合,因此,必须由前后调整弹簧提供一 拉力,以使面板与侧板得以紧配合。由于前后调整弹簧具有一定的张力与拉力, 故需要相当的外力方能致动前后调整弹簧,而使其不易被致动, 一但钩设部钩 设于钩孔后,因前后调整弹簧的拉力的因素,而使面板不易被拆卸更换,且现 有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组成较多,且各结构过于繁复,所以于使用上有其相当的 不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面板结合构件,因其前后调整弹簧具有一定的张力与拉力, 一但钩设 部与结合件结合后,面板就不易由侧板处拆卸更换,而且现有面板结合构件的
构件组成较多,造成其结构过于繁复,让其有使用上的不便性。鉴于以上的问 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结合构件,可以使得面板与侧板的 结合与分离得以简易化,同时,减少面板结合构件的组成,简化其结构,而使 其于使用时有其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板结合构件,用以将一面板组 装于一侧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固持件,该固持件装设于该侧板,该固持件包含有一壳体及一第一轴向 偏心作动体,该壳体至少具有一第一入口,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能够旋转地 设置于该壳体中且对应于该第一入口,而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中具有一非等 径曲面的中空腔室,且该非等径曲面一端延伸有一开口及一卡槽;以及
一结合件,该结合件装设于该面板,该结合件具有一固定部及一导臂,且 该导臂前端具有一卡扣结构;
其中,以该导臂插入该第一入口,该导臂并由该开口伸入于该非等径曲面, 使该卡扣结构进入该非等径曲面,当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被旋转,该卡扣结 构穿透过作动体上的卡槽并沿着该非等径曲面移动而产生一行程,进而拉动该 面板结合于该侧板上。
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还具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装设于该侧板, 且该固持件装设于该支撑件处,其中该支撑件具有一第三轴向导孔,且该面板 结合构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三轴向作动体,该第三轴向作动体能够旋转地设置于 该壳体中,该第三轴向作动体具有一卡抵部,该卡抵部卡抵于第三轴向导孔, 当该第三轴向作动体被转动,该第三轴向作动体拉动该壳体,以使该壳体相对 于该支撑件移动。
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该壳体具有一第三穿孔,该第三轴向作动体 位于该第三穿孔中,以露出于该壳体外部。
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该支撑件具有一第二轴向导孔,该第二轴向 导孔延伸至该壳体中;该面板结合构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二轴向作动体,该第二 轴向作动体能够旋转地设置于该壳体中,该第二轴向作动体具有一偏心部,该
6偏心部的周缘接触该第二轴向导孔的内壁,该第二轴向作动体被转动,该偏心 部推抵该第二轴向导孔的内壁,以使该壳体相对于该支撑件移动,且该壳体进 一步具有一第二挡部及一第二穿孔,该第二轴向作动体具有一突部,该突部能 够选择性卡抵该第二挡部,该第二轴向作动体位于该第二穿孔中,以露出于该 壳体外部。
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该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挡部,该第一轴向偏 心作动体具有多个挡齿,该挡齿能够选择性卡抵该第一挡部。
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该壳体具有一第一穿孔,该第一轴向偏心作 动体位于该第一穿孔中,以露出于该壳体外。
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该固持件还具有一活动臂及一压縮弹簧,该 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具有一连接端,该活动臂连接于该连接端,并能够与该第 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一并连动,该压縮弹簧二端分别连接于该连接端及该活动 臂,用以拉动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产生旋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面板结合构件,用以将一面板 组装于一侧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固持件,该固持件装设于该侧板,该固持件包含有一壳体及一第一轴向 偏心作动体,该壳体具有一入口,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能够旋转地设置于该 壳体中且对应 于该入口,而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具有一非等径曲面,且该作 动体具有一开口及与该开口相连的一卡扣钩;
一结合件,该结合件装设于该面板,该结合件具有一固定部及一导臂,该 导臂前端设有一卡扣机构,且该卡扣机构具有一卡扣孔;
其中,该导臂的卡扣孔勾扣于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的该非等径曲面的该 卡扣钩,当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被转动,该导臂沿着该非等径曲面的该卡扣 钩移动而产生一行程,进而拉动该面板结合于该侧板上。
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该结合件具有贯通的一第三轴向调整孔;以

该面板结合构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三轴向作动体,该第三轴向作动体设置于 该第三轴向调整孔中,且该第三轴向作动体的一端部接触该壳体的内壁面,当 该第三轴向作动体被转动,该端部推抵该内壁面,以使该结合件相对于该壳体 移动。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进一步具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装设于该侧 板,且该固持件装设于该支撑件处,其中该支撑件具有一孔,该壳体具有一偏 位孔,且该面板结合构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二轴向偏位片与一螺丝,该第二轴向 偏位片具有一偏孔,该螺丝贯穿该偏孔,并螺固于该孔处,转动该第二轴向偏 位片,以使该壳体相对于该支撑件移动。
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该壳体具有一穿孔,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 位于穿孔中,以露出于该壳体外。
上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中,该固持件还具有一活动臂及一压縮弹簧,该 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具有一连接端,该活动臂连接于该连接端,并能够与该第 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一并连动,该压縮弹簧二端分别连接于该连接端及该活动 臂,用以拉动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产生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面板结合构件,由具有非等径曲面的作动体与结 合件的卡扣机构相互结合,当作动体被转动时,令结合件产生一行程,进而使 面板与侧板得以紧密结合;而反转作动体时,结合件产生一逆行程,而使面板 与侧板得以分离,为此非等径曲面的设计取代现有的前后调整弹簧,进而使得 面板与侧板的结合与分离得以简易化,同时,减少面板结合构件的组成,简化 其结构,而使其于使用时有其便利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一实施例结合一门板与一侧板的 立体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二实施例结合一门板与一侧板的 立体示意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IOA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以及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支撑件
U第三轴向导孔
12弯折片
13第二轴向导孔
20固持件
21壳体
210第一入口
211第二入口
212第一穿孔
213第二穿孔
214第三穿孔
215第一盖体
216第二盖体
217第一挡部
218第二挡部
219结合柱
22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
220中空腔室
221开口
222非等径曲面
223卡槽
224连接端
23第三轴向作动体
9230卡抵部24第二轴向作动体240偏心部241突部242垫片25活动臂251导轨26压縮弹簧27锁固件30结合件31固定端32导臂33卡扣结构34颈部35导斜面41面板50支撑件51第二轴向导槽52孔60固持件61壳体610入口611穿孔613偏位孔614导位突块615第一盖体616第二盖体62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621卡扣钩630偏孔631辅助片632贯孔633螺丝70结合件71固定端72导臂73卡扣机构730卡扣孔74第三轴向调整孔75第三轴向作动体41面板620非等径曲面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如图1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所标示的X、 Y、 Z与轴向分别为第一轴向、第三轴向与 第二轴向,第三轴向、第二轴向与第一轴向为相互垂直。面板结合构件应用于 一侧板40与一面板41,面板结合构件包括有一支撑件10、 一固持件20与一 结合件30。支撑件10装设于侧板40,支撑件10具有一第三轴向导孔11,支撑件IO 的一端具有一弯折片12,弯折片12具有一第二轴向导孔13。固持件20包括有一壳体21、 一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 一第三轴向作动 体23与一第二轴向作动体24。壳体21装设于支撑件10,壳体具有21 —有一第一入口 210与一第二入 口211,第二入口211使弯折片12得以经由第二入口211进入壳体21中,壳 体21具有一第一穿孔212、第二穿孔213与第三穿孔214,第一穿孔212相邻ii于且相通第一入口210,第二穿孔213相邻于且相通第二入口 211,第三穿孔 214位于第一穿孔212与第二穿孔213之间且相对于第三轴向导孔11,壳体 21为一第一盖体215与一第二盖体216所组成。壳体21具有至少一第一挡部 217与至少一第二挡部218,第一挡部217相邻于第一入口 210,且位于第一 盖体215,第二挡部218相邻于第二穿孔213,且位于第二盖体216。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21中,且对应第一入口 210, 并位于第一穿孔212之间,以露出于壳体21夕卜,而便于调整,第一轴向偏心 作动体22中具有一中空腔室220、 一开口 221、及与开口 221相连接的一卡槽 223。中空腔室220内部具有一非等径曲面222,非等径曲面222的一端延伸 至开口 221及卡槽223,以避免作动体22被转动时超过其所设计。第三轴向作动体23设于壳体21中,且位于第三穿孔214中,以露出壳体 21夕卜,而便于调整,第三轴向作动体23具有一卡抵部230,卡抵部230卡抵于第三轴向导孔ll。第二轴向作动体24可选转地设置壳体21中,且对应第二入口211,并于 第二穿孔213之间,以露出于壳体21夕卜,而便于调整,第二轴向作动体24 的一端部穿越一垫片242,且设置第二穿孔213中,第二轴向作动体24具有 一偏心部240,偏心部240的中心与第二轴向作动体24的中心是非同圆心, 偏心部240的周缘接触第二轴向导孔13的内壁,第二轴向作动体24的一端具 有一突部241,突部241可选择性卡抵第二挡部213,以避免第二轴向作动体 24被转动超过其所设计。结合件30的一端具有一固定端31,固定端31固设于面板41,结合件30 的另端具有一导臂32,导臂32的前端具有卡扣机构33,使得卡扣机构33与 固定端31之间呈一颈部34。如图2、图3A及图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一实施 例的示意图。当导臂32插入第一入口 210,且由开口 221伸入于非等径曲面 222,以使卡扣机构33穿过卡槽223进入非等径曲面222中,旋转第一轴向偏 心作动体22,卡扣机构33穿过卡槽223沿着中空腔室220的非等径曲面222 移动而产生一行程,进而拉动面板41结合于侧板40,即使结合件30相对于 第一轴向移动。当第二轴向作动体24被转动时,偏心部240推抵第二轴向导孔2B,以使壳体21相对于第二轴向移动,而当第三轴向作动体23被转动时,壳体21 会受到第三轴向作动体23的拉动,以使壳体21相对于第三轴向移动,即壳体 21相对于支撑件10移动。如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至少一个转钮,即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 22、第二轴向作动体24与第三轴向作动体23的转动,而达到结合侧板40与 面板41,并同时调整面板41相对于侧板40的第三轴向、第二轴向与第一轴 向的位置,且其一转钮具有非等径曲面的设计,使面板可相对侧板产生一行程, 且面板与侧板得以轻易地紧密结合与分离,由此一非等径曲面转钮的设计,以 减少面板结合构件的零件的数量,且简化各构件的繁复性,而使其具有使用上 的便利性。如图5及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面板结合构件包括有一支撑件50、 一固持件60与一结合件70。支撑件50装设于一侧板80,支撑件50具有一第二轴向导槽51及一孔52。固持件60具有一壳体61、 一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62与一第二轴向偏位 片63,壳体61的一端具有一入口 610,壳体61具有一穿孔611,壳体61的 另端具有一偏位孔613,壳体61具有一导位突块614,导位突块614突伸至第 二轴向导槽51中,以使壳体61遵循第二轴向方向移动,壳体61为一第一盖 体615与一第二盖体616所组成。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62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61且对应入口 610,并于穿 孔611中,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62具有一非等径曲面620,非等径曲面620 上设有一开口及与开口相连的一卡扣钩621 。第二轴向偏位片63可偏心旋转地设置于偏位孔613中,第二轴向偏位片 63的周缘推抵于偏位孔613的内壁,第二轴向偏位片63具有一偏孔630,偏 孔630与第二轴向偏位片的中心为非同圆心,另有一辅助片631,辅助片631 具有一贯孔632,贯孔632与辅助片631的中心为非同圆心, 一螺丝633贯穿 贯孔632与偏孔630,并螺固于孔52处,以使第二轴向偏位片63装置于支撑 件50处。结合件70的一端具有一固定端71,固定端71固设于一面板81,结合件 70的另端具有一导臂72,导臂72的前端具有一卡扣机构,并于卡扣机构上设 有一卡扣孔73,结合件70于导臂72与固定端71之间具有一第三轴向调整孔1374,另有一第三轴向作动体75设置于第三轴向调整孔74中。如图6、图7A及图7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示意图。 当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62被转动时,非等径曲面620上设有卡扣钩621,用 以钩设结合件70的卡扣孔73,并使导臂、2沿着非等径曲面620上的卡扣钩 621产生一行程,即结合件70相对于第一轴向移动,进而拉动面板81结合于 侧板80。当第三轴向作动体75被转动时,第三轴向作动体75的端部推抵于壳体 61的内壁面,以使结合件70相对于壳体61移动,即结合件70相对于第三轴 向移动,而当第二轴向片63被转动时,其周缘与偏位孔613的内壁相互推抵, 以使壳体相对于第二轴向移动。如上所述,当第三轴向作动体75、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62与偏位片63 分别被转动时,面板81相对于侧板80进行第三轴向、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的 移动,进而结合面板80与侧板80以及调整面板81相对于侧板80的第三轴向、 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的位置。请参阅图9至图10B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用新 型第三实施例的面板结合构件的组件组成与第二实施例相似,然第三实施例所 增加的组件是为了令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旋转并连动结合件自动复归,方便使 用者的操作。以下仅针对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及功效进行描 述。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固持件20具有一活动臂25及一压縮弹簧26, 而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具有一连接端224。活动臂25 —端与连接端224相 连结,另一端具有一导轨251, 一锁固件27穿过导轨251并锁合于壳体21的 结合柱219,以限制活动臂25于壳体21内的活动行程。压縮弹簧26二端分 别连接于连接端224及活动臂25,且压縮弹簧26具有一压縮状态及一释放状 态。如1图0A所示,当结合件30尚未完全縮入壳体21内时,锁固件27的a 点、连接端224的b点、及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的c点皆位于力平衡轴线 A-A上,以令压縮弹簧26呈压縮状态,此时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与压縮弹 簧26是呈力平衡关系。如图10B所示,当结合件30縮入壳体21内并以其导斜面35推抵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时,使得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被迫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使得锁固件27的a点与连接端224的b点是位于一力平衡轴线A'-A'上,而 连接端224的b点与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的c点则是位于另一轴向的力平 衡轴线B,-B'上,由于此时a点、b点、及c点已非位于同一力平衡轴在线, 导致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与压縮弹簧26的力平衡关系将被破坏,压縮弹簧 26即回复至释放状态,并拉动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自行产生旋转,同时结 合件30将一并连动,使用者无须持续旋转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即可达到 自动复归的效果。
反之,若欲将结合件30自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中脱离时,即可使用手 工具,例如为螺丝起子(screwdriver),转动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以逆时针方 向旋转,以使结合件30脱离于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而此时锁固件27的a 点、连接端224的b点、及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的c点皆位于力平衡轴线 A-A上,以令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22与压縮弹簧26保持力平衡的关系。
综合以上的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利用非等径曲面222上的卡槽223或非 等径曲面620上的卡扣钩621以与结合件30、 70相互结合,而使面板41与侧 板40得以轻易地紧密结合与分离,同时,此以减少面板结合构件的组成,并 使其结构简单化,而让本实用新型有其使用上的便利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面板结合构件,用以将一面板组装于一侧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固持件,该固持件装设于该侧板,该固持件包含有一壳体及一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该壳体至少具有一第一入口,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能够旋转地设置于该壳体中且对应于该第一入口,而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中具有一非等径曲面的中空腔室,且该非等径曲面一端延伸有一开口及一卡槽;以及一结合件,该结合件装设于该面板,该结合件具有一固定部及一导臂,且该导臂前端具有一卡扣结构;其中,以该导臂插入该第一入口,该导臂并由该开口伸入于该非等径曲面,使该卡扣结构进入该非等径曲面,当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被旋转,该卡扣结构穿透过作动体上的卡槽并沿着该非等径曲面移动而产生一行程,进而拉动该面板结合于该侧板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支撑件, 该支撑件装设于该侧板,且该固持件装设于该支撑件处,其中该支撑件具有一 第三轴向导孔,且该面板结合构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三轴向作动体,该第三轴向 作动体能够旋转地设置于该壳体中,该第三轴向作动体具有一卡抵部,该卡抵 部卡抵于第三轴向导孔,当该第三轴向作动体被转动,该第三轴向作动体拉动 该壳体,以使该壳体相对于该支撑件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 三穿孔,该第三轴向作动体位于该第三穿孔中,以露出于该壳体外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具有一 第二轴向导孔,该第二轴向导孔延伸至该壳体中;该面板结合构件进一步具有 一第二轴向作动体,该第二轴向作动体能够旋转地设置于该壳体中,该第二轴 向作动体具有一偏心部,该偏心部的周缘接触该第二轴向导孔的内壁,该第二 轴向作动体被转动,该偏心部推抵该第二轴向导孔的内壁,以使该壳体相对于 该支撑件移动,且该壳体进一步具有一第二挡部及一第二穿孔,该第二轴向作 动体具有一突部,该突部能够选择性卡抵该第二挡部,该第二轴向作动体位于 该第二穿孔中,以露出于该壳体外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挡部,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具有多个挡齿,该挡齿能够选择性卡抵该 第一挡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 一穿孔,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位于该第一穿孔中,以露出于该壳体外。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固持件还具有 一活动臂及一压縮弹簧,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具有一连接端,该活动臂连接 于该连接端,并能够与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一并连动,该压縮弹簧二端分别 连接于该连接端及该活动臂,用以拉动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产生旋转。
8、 一种面板结合构件,用以将一面板组装于一侧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固持件,该固持件装设于该侧板,该固持件包含有一壳体及一第一轴向 偏心作动体,该壳体具有一入口,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能够旋转地设置于该 壳体中且对应于该入口,而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具有一非等径曲面,且该作动体具有一开口及与该开口相连的一卡扣钩;一结合件,该结合件装设于该面板,该结合件具有一固定部及一导臂,该 导臂前端设有一卡扣机构,且该卡扣机构具有一卡扣孔;其中,该导臂的卡扣孔勾扣于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的该非等径曲面的该 卡扣钩,当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被转动,该导臂沿着该非等径曲面的该卡扣 钩移动而产生一行程,进而拉动该面板结合于该侧板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具有贯 通的一第三轴向调整孔;以及该面板结合构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三轴向作动体,该第三轴向作动体设置于 该第三轴向调整孔中,且该第三轴向作动体的一端部接触该壳体的内壁面,当 该第三轴向作动体被转动,该端部推抵该内壁面,以使该结合件相对于该壳体 移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支 撑件,该支撑件装设于该侧板,且该固持件装设于该支撑件处,其中该支撑件 具有一孔,该壳体具有一偏位孔,且该面板结合构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二轴向偏 位片与一螺丝,该第二轴向偏位片具有一偏孔,该螺丝贯穿该偏孔,并螺固于该孔处,转动该第二轴向偏位片,以使该壳体相对于该支撑件移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穿 孔,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位于穿孔中,以露出于该壳体外。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结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固持件还具有 一活动臂及一压縮弹簧,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具有一连接端,该活动臂连接 于该连接端,并能够与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一并连动,该压縮弹簧二端分别 连接于该连接端及该活动臂,用以拉动该第一轴向偏心作动体产生旋转。
专利摘要一种面板结合构件包括有一固持件与一结合件,固持件装设于一侧板,固持件具有一作动体,作动体内部为一非等径曲面的中空腔体,结合件装设于一面板,结合件具有一卡扣机构,当卡扣机构进入作动体中空腔体室内且作动体被转动时,卡扣机构与作动体相结合,卡扣机构沿作动体内侧部的非等径曲面移动而产生一行程,进而拉动面板结合于侧板。由此作动体内部非等径曲面与卡扣机构结合的设计,使面板与侧板得以紧密结合,且易于分离。
文档编号F16B5/00GK201407255SQ20092000949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
发明者杨瑞链 申请人:世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