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650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离合器装置结构件,具体是一种用
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 离合器是内燃机与传动系统间的部件,离合器操纵机构用于汽车起动以及驱动转换的装置。目前,大客车用离合器基本是摩擦式离合器,其操纵机构多为传统的机械式、液压式或气压式操纵机构。这些操纵机构含有的作用于分离轴承的分离拨叉等装置占用较大的空间,为传动系统空间的合理布置带来困难。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1404556A,记载了一种离合器操纵装置,该装置具有电子控制的离合器调节器,包括一个电动机和一个减速调节传动机构,通过螺纹传动连接并在相互间相对转动时得到轴向调节,进而使调节运动传递到离合器轴承上。但该操纵装置采用杠杆式调节作用于离合器分离轴承,所需的空间依然较大,布置上也不够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该装置结构和工艺简单,布置方便,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极大地减小了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布置空间,为传动系统中其它部件的布置带来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分离轴承、楔形块、滚珠和支承端面,其中楔形块位于分离轴承与支承端面之间,滚珠镶嵌在楔形块的底边与支承端面之间,支承端面固定设置于离合器外壳上。 所述的分离轴承的末端为凸球状结构,其功用与传统离合器内的分离轴承一样,即作用于离合器内的分离杠杆使压盘分离,从而脱开动力传动。 所述的滚珠具体镶嵌于楔形块的底边与支承端面之间的楔形块一侧或支承端面一侧,该滚珠的外侧设有一层厚度为0. 4 0. 2mm的润滑油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上的创新之处在于应用了楔形块作为作用于分离轴承的机构,并将分离轴承末端设计为凸球状结构。由于分离轴承的末端为凸起状,楔形块底边与支承端面间镶嵌有滚珠,并涂有润滑油,使得楔形块运动的摩擦阻力较小,传动效率高,同时整个装置的布置非常紧凑、工作时不受车身或车架变形以及发动机振动的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0010] 图2为楔形块的立体图。[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技术背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分离轴承1、楔形块2、滚珠3和支承端面4,其中楔形块2位于分离轴承1与支承端面4之间,滚珠3镶嵌在楔形块2的底边与支承端面4之间,支承端面4固定设置于离合器外壳上。 所述的分离轴承1的末端5为凸球状结构,其功用与传统离合器内的分离轴承1一样,即作用于离合器内的分离杠杆使压盘分离,从而脱开动力传动。 所述的滚珠3具体镶嵌于楔形块2的底边与支承端面4之间的楔形块2 —侧,该滚珠3的外侧设有一层厚度为0. 3mm的润滑油层6。[001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为 1、分离过程作用于楔形块2的力F使得楔形块2往下运动,楔形块2斜边挤压分离轴承1的凸起块,使得分离轴承1向左运动,抵抗离合器内压紧弹簧的作用,从而使得离合器内的分离杠杆旋转,使压盘分离,完成分离过程。 2、分离回位(结合过程)作用于楔形块2的力F逐渐减小,由于离合器内压紧弹簧的作用使得压盘逐渐与发动机飞轮结合,分离杠杆和分离轴承1逐渐回位,楔形块2往上运动,完成分离回位,即结合过程。 综上所述,本装置整体结构和工艺简单,运动摩擦阻力较小,传动效率高,可靠性高,工作时不受车身或车架变形以及发动机振动的影响,制造成本低,同时整个装置的布置非常紧凑,极大地减小了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布置空间,为传动系统中其它部件的布置带来了便利。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轴承、楔形块、滚珠和支承端面,其中楔形块位于分离轴承与支承端面之间,滚珠镶嵌在楔形块的底边与支承端面之间,支承端面固定设置于离合器外壳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轴承的末端为凸球状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滚珠具体镶嵌于楔形块的底边与支承端面之间的楔形块一侧或支承端面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滚珠的外侧设有一层厚度为0. 4 0. 2mm的润滑油层。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领域的用于大客车离合器的楔形操纵装置,包括分离轴承、楔形块、滚珠和支承端面,其中楔形块位于分离轴承与支承端面之间,滚珠镶嵌在楔形块的底边与支承端面之间,支承端面固定设置于离合器外壳上。本实用新型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同时整个装置的布置非常紧凑、工作时不受车身或车架变形以及发动机振动的影响。
文档编号F16D23/14GK201461779SQ2009200750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
发明者兰志波, 张勇, 殷承良, 陈彦雷, 陈燕平, 顾庆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