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分球压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373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分球压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配设备,具体的说是滚动轴承分球压铆机。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多是由内圈、外圈、钢球、保持架等构成,装配时需要将钢球在内圈、外圈 之间均匀分布并由保持架保持。现有的装配方式通常是一次性将钢球均匀分开,即用均分 模直接插入内圈、外圈之间将钢球分开,其间内圈、外圈相对静止,钢球则被迫在内圈滚道 或/和外圈滚道上滑动,容易造成钢球、内圈滚道、外圈滚道的擦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分球时 易造成钢球、内圈滚道、外圈滚道擦伤的缺陷,提供一种轴承分球压铆机。为此,本实用新型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轴承分球压铆机,包括料道、分球装置、压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料道的下方设 有可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来回移动以及可做升降运动的工作滑台,所述的分球装置包括 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自前至后依次排列的归拢机构、二等分机构和均分机构,所述的压 铆装置位于所述均分机构之后。 作为优选,所述的归拢机构包括一个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滑台上的归拢模,所述 的二等分机构包括一个内圈摩擦头和设在所述工作滑台上的与所述内圈摩擦头对应的二 等分模,所述的均分机构包括一个均分模和设在所述工作滑台上的与该均分模对应的均分座。 作为优选,所述的二等分模包括模座、芯轴和二分模,所述的二分模固定在模座
上,所述的芯轴位于所述二分模内侧并经轴承安装在所述的模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圈摩擦头由步进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均分模安装在一个导向柱上并由一个弹簧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柱由步进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料道的下方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设置一导柱,该导柱上设一拖 架,所述拖架上安装升降气缸,所述的工作滑台由所述的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的归拢模由翻 身气缸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归拢模的前侧设置有直立翻身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铆装置包括自前至后依次排列的取架机构、铆钉检测机构、铆 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钢球进行归拢、二等分、均分来分步实现对钢球的均匀分部,避免了用均 分模一次性将钢球分开所造成的擦伤。 2、改变分球时直接插入内圈、外圈的工作方式,而是先将钢球全部归拢到一起,之后再通过转动和插入相结合的方式对钢球进行二等分和均分,使钢球在分球过程中相对内 圈滚道、外圈滚道滚动,有效避免了均分模直接插入内圈、外圈造成的擦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归拢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俯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分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仰视图。 图3C为图3A的A向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二等分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俯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均分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二等分模、均分模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俯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二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B为图8A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三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四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五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六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料道,2-导柱,3-移动汽缸,4-拖架,5-升降气缸,6_归拢模,7-翻身气缸,8_内 圈摩擦头,9- 二等分模,10-模座,11-芯轴,12- 二分模,13-轴承,14-步进电机,15-均分 模,16-均分座,17-导向柱,18-弹簧,19-取架机构,20-工作滑台,21-铆合机构,22-转移 座,23-操控箱,24-转位气缸,25-待分轴承,26-归拢轴承,27- 二等分轴承、28-均分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轴承分球压铆机,包括料道1、分球装置、压铆装置 料道1的下方沿料道延伸的方向设置一由移动汽缸3驱动的导柱2,该导柱2上设 一拖架4,拖架4上安装升降气缸5,工作滑台20由升降气缸5驱动,由此,工作滑台20可 在料道的下方沿料道延伸的方向来回移动以及可做升降运动。 分球装置包括沿料道延伸的方向自前至后依次排列的归拢机构、二等分机构和均 分机构 归拢机构包括一个转动连接在工作滑台20上的归拢模6 (参见图2A、图2B),归拢 模6由翻身气缸7驱动在横向指向与竖向指向之间翻转;[0042] 二等分机构包括一个内圈摩擦头8和设在工作滑台20上的与内圈摩擦头8对应 的二等分模9, 二等分模9 (参见图4A、图4B)包括模座10、芯轴11和二分模12, 二分模 12(参见图3A、图3B、图3C)固定在模座10上,芯轴11位于二分模12内侧并经轴承13安 装在模座10上,内圈摩擦头8由步进电机14驱动而可以转动,二等分模9对轴承内径、外径 及端面进行精准定位,这样保证内、外圈同心,并端面靠在同一平面上,保证了钢球在沟道 内不会因内外圈不同心,端面相对倾斜,而使钢球不受力,由于钢球与内、外圈产生相对滚 动旋转运动,改变了以往钢球在沟道中滑动,由滑动动磨擦变为现在的滚动磨擦,减少钢球 与沟道之间的擦伤(参见图6);为了使二等分模9能够将轴承从料道上将举起来与内圈摩 擦头8配合,将模座IO对应两个料道宽度方向的尺寸限制为小于两个料道之间的距离(如 将模座10的圆柱面进行铣削加工来实现),从而当工作滑台20升降时,模座IO可以随着工 作滑台20在两个料道之间升降来举升轴承; 均分机构包括一个均分模15 (参见图5A、图5B)和设在工作滑台20上的与该均分 模15对应的均分座16,均分模15安装在一个导向柱17上并由一个弹簧18支撑,均分模 15用聚氨酯材料制成,设计可以根据钢球的等分个数定,均布采用模具直接插入式,为避免 模具插入钢球因上道工序不到位产生的擦伤,模具导向柱处加了一根弹簧,使等分模插入 变的更加柔性,当钢球均布分不到位时工序会立即停机报警(参见图6);为了使均分座16 能够将轴承从料道上将举起来与均分模15配合,将均分座16对应两个料道宽度方向的尺 寸限制为小于两个料道之间的距离(如将均分座16的圆柱面进行铣削加工来实现),从而 当工作滑台20升降时,均分座16可以随着工作滑台20在两个料道之间升降来举升轴承。 压铆装置位于均分机构之后,其包括自前至后依次排列的取架机构19、铆钉检测 机构、铆合机构21。 归拢模6的前侧设置有直立翻身机构,用于将轴承翻身呈直立状。 此外,为了便于工件移动,在工作滑台20上设置有等距离的转移座22用于工作滑
台左右移动时将工件从前一个工位移动至后一个工位。 工作时,可以按照下述顺序进行 ①以图7A、7B所示状态为初始状态,工作滑台20位于左下位,归拢模6指向左侧, 此时首先利用轴承直立后钢球本身因自重特点,钢球必归拢在套圈下方,再利用归拢模6 插入套圈,对钢球归拢,偶尔也存在因为清洁度原因,少数钢球落在上方的,通过安装一个 振荡器产生震动,使圈圈中的钢球滚落到圈圈的下方,最终完成归拢; ②如图8A、8B所示,此时工作滑台20位于左下位,归拢模6带着轴承由翻身气缸 7驱动从横向指向翻转至竖向指向; ③如图9所示,工作滑台20在升降气缸5的作用下升高至归拢模6上的轴承高于 料道1而位于左上位,二等分模9、均分座16、转移座22分别将自己上方的轴承托起,在轴 承上升的同时,内圈摩擦头8启动旋转,等轴承上升到位后,内圈摩擦头8与归拢后的轴承 内圈接触产生摩擦旋转,从而使钢球完成二等分(内圈摩擦头由步进电机驱动,可根据不 同产品的游隙与摩擦系数来调整不同的运动速度,可以实现柔性控制),均分模15插入经 过二等分的轴承,将钢球完成均分; 如图10所示,移动汽缸驱动导柱2带着工作滑台20向右移动,将经过归拢、二 等分、均分的轴承向后移动一个工位,工作滑台20位于右上位;
5[0052] ⑤如图11所示,工作滑台20在升降气缸5的作用下下降至初始高度,从而将各个 轴承置放在各个对应的工位,工作滑台20位于右下位; 如图12所示,归拢模6由翻身气缸7驱动从竖向指向翻转至横向指向,工作滑 台20位于右下位;之后由移动汽缸3驱动导柱2带着工作滑台20向左移动至图7A、7B所 示初始状态,即完成一个工件的分球,如此按照①一②一③一—①的顺序可以 逐一将轴承进行分球。 分球后的轴承,进一步输送至压铆装置由压铆装置的取架机构、铆钉检测机构、铆 合机构逐次取放保持架、检验铆钉、铆合即完成对轴承的分球和压铆。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顺序并不限于上述顺序,只要能够顺利的将轴承一
步一步的向下一个工作输送,且令对应各个工位的结构适时进行动作即可,如还可以按照 ①一③一②一①的顺序逐一将轴承进行分球。
权利要求轴承分球压铆机,包括料道(1)、分球装置、压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料道(1)的下方设有可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来回移动以及可做升降运动的工作滑台(20),所述的分球装置包括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自前至后依次排列的归拢机构、二等分机构和均分机构,所述的压铆装置位于所述均分机构之后。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分球压铆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归拢机构包括一个转动连 接在所述工作滑台(20)上的归拢模(6),所述的二等分机构包括一个内圈摩擦头(8)和设 在所述工作滑台(20)上的与所述内圈摩擦头(8)对应的二等分模(9),所述的均分机构包 括一个均分模(15)和设在所述工作滑台(20)上的与该均分模对应的均分座(1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分球压铆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等分模包括模座(10)、 芯轴(11)和二分模(12),所述的二分模(12)固定在模座(10)上,所述的芯轴(11)位于所 述二分模(12)内侧并经轴承(13)安装在所述的模座(10)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轴承分球压铆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圈摩擦头(8)由步 进电机(14)驱动。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分球压铆机,其特征是所述均分模(15)安装在一个导向 柱(17)上并由一个弹簧(18)支撑。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分球压铆机,其特征是所述料道(1)的下方沿所述料 道延伸的方向设置一导柱(2),该导柱(2)上设一拖架(4),所述拖架(4)上安装升降气缸 (5),所述的工作滑台(20)由所述的升降气缸(5)驱动,所述的归拢模(6)由翻身气缸(7) 驱动。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分球压铆机,其特征是所述归拢模(6)的前侧设置有直 立翻身机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分球压铆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压铆装置包括自前至后依 次排列的取架机构(19)、铆钉检测机构、铆合机构(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分球压铆机,属于机械装配设备,现有技术分球时易造成钢球、内圈滚道、外圈滚道擦伤,本实用新型包括料道、分球装置、压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料道的下方设有可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来回移动以及可做升降运动的工作滑台,所述的分球装置包括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自前至后依次排列的归拢机构、二等分机构和均分机构,所述的压铆装置位于所述均分机构之后。其对钢球进行分步分球,避免了用均分模一次性将钢球分开所造成的擦伤;同时改变分球方式,使钢球在分球过程中相对内圈滚道、外圈滚道滚动,有效避免了均分模直接插入内圈、外圈造成的擦伤。
文档编号F16C43/04GK201487067SQ20092019214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1日
发明者俞伟强, 陈军 申请人: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