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况密封圈活塞式空气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0456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工况密封圈活塞式空气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采用空气作为其阻尼介质的一种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减震器所采用的阻尼器多为弹簧阻尼器和活塞式空气阻尼器,弹簧阻尼 器产生的震动和反弹在同样条件下强度要比空气阻尼器要大不少,到底端时没有缓冲余 地,力度较大,对端底部产生较大的撞击。空气阻尼器所采用的介质是空气,由于空气的压 缩性较大,因此能承受较大位移。而且空气的粘滞性随温度变化不大,因而性能较稳定。但 目前常用空气阻尼器多采用胶碗式活塞或简单的单工况密封圈,较易损坏,而且在不需阻 尼运动时仍存在一定的阻尼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利用空气为阻尼介质,可以在两种不同的工况 下,产生不同的阻尼效果的活塞式阻尼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工况密封圈活塞式空气阻尼器,包括活塞杆,活塞和活 塞筒,其中的活塞3的外径略小于活塞筒8的内径,在活塞3靠近前端的侧面开有环形凹 槽,凹槽内装有0型密封圈4,其中凹槽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0型密封圈4的直径,0型密封 圈4的外径与活塞筒的内径相同,在活塞3的前端面上开有至凹槽侧壁的通孔5,在凹槽另 一侧壁至活塞3的后端面之间装有阻尼调节螺钉7,在阻尼调节螺钉7内部有一个与凹槽连 通的空腔,在阻尼调节螺钉7外、活塞3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贯穿的调节孔6,调节孔6可穿过 阻尼调节螺钉7的侧壁与其内部的空腔连通,通过旋转阻尼调节螺钉7可以调节从调节孔 6到阻尼调节螺钉7内部空腔的通道大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能量大、使用效果好、性能稳定、寿命长等优 点。特别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两种不同工况下,分别实现有阻尼和没有阻尼两种不同的效 果。而且由于活塞向右移动是受工作台推动和活塞两侧空气压力差同时作用,活塞两侧空 气可以通过调节孔缓慢流动,旋转阻尼调节螺钉7可以改变调节孔6的通过面积,以得到合 适的阻尼。因此工作台和活塞的整体运动平稳、柔和。与常用的弹簧阻尼器相比,更少产生 震动和反弹,工作时的噪音相对也小。和常用的活塞式空气阻尼器相比,由于采用双工况密 封圈密封,密封圈只在密封槽内移位,本身变形很小,因而密封更可靠而且更耐用。

图1为工况1工作台向右运动时,空气产生阻尼示意图;图2为工况2工作台向左运动时,空气不产生阻尼示意图。图中I-工作台2-活塞杆3-活塞[0010] 4-0型密封圈 5-通孔6-调节孔 7-阻尼调节螺钉8-活塞筒9-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双工况密封圈活塞式空气阻尼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工作台1,活塞杆2, 活塞3,0型密封圈4,通孔5,调节孔6,阻尼调节螺钉7,活塞筒8,端盖9。活塞通过活塞杆 2和工作台1连接,当活塞杆置于活塞筒最左端,此时为阻尼器的初始位置,当工作台1向右 移动,通过活塞杆2推动活塞3也向右移动,由于密封圈4此时在密封槽内的靠左位置,活 塞3左右侧空气阻隔,右侧空气只能通过通孔5和调节孔6流向左侧,调节孔6的空气流量 很小,因而右侧空气被压缩产生对活塞3运动的阻力,该阻力随着空气通过调节孔6流向右 侧而逐步减少,从而使工作台能平稳的减速,直到停止,此为第1工况;当工作台1从右端又 向左端移动时,由于活塞杆2的联接作用,活塞3也开始向左侧移动,此时密封圈4在密封 槽内的靠右位置不起密封作用,活塞3两侧空气可以自由流动,对活塞3向左侧移动不产生 阻力,工作台1通过活塞杆2可以很轻松地将活塞3拉至活塞筒8的左侧初始位置,此为第 2工况。本实例中,工作台移动距离为20mm,,移动速度0. lm/s,周期为4s,活塞筒外径 15mm,长度100mm,活塞杆长80mm,,活塞直径13mm,,密封胶圈为耐油丁烃橡胶圈。
权利要求一种双工况密封圈活塞式空气阻尼器,包括活塞杆,活塞和活塞筒,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活塞(3)的外径略小于活塞筒(8)的内径,在活塞(3)靠近前端的侧面开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装有O型密封圈(4),其中凹槽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O型密封圈(4)的直径,O型密封圈(4)的外径与活塞筒的内径相同,在活塞(3)的前端面上开有至凹槽侧壁的通孔(5),在凹槽另一侧壁至活塞(3)的后端面之间装有阻尼调节螺钉(7),在阻尼调节螺钉(7)内部有一个与凹槽连通的空腔,在阻尼调节螺钉(7)外、活塞(3)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贯穿的调节孔(6),调节孔(6)可穿过阻尼调节螺钉(7)的侧壁与其内部的空腔连通,通过旋转阻尼调节螺钉(7)可以调节从调节孔(6)到阻尼调节螺钉(7)内部空腔的通道大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式空气阻尼器,活塞在一个方向上运动时产生阻尼,阻尼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在相反方向运动时阻尼很小,从而实现运动构件在某一方单向运动时的缓冲作用。其技术方案为在活塞上设计有密封圈,密封圈在密封槽内是可左右移动的,即可实现双工况,在一个工况下存在阻尼,另一工况下不产生阻尼作用。同时在有阻尼的工况下活塞上还设计了调节孔,可以缓慢释放空气,实现调节阻尼的大小作用。对比目前常用的阻尼器,本实用新型的阻尼作用更加柔和,更少产生振动和反弹,工作时的噪音相对也小。和目前常用的活塞阻尼器相比,由于密封圈只在密封槽内移位,本身变形很小,因而密封更可靠而且更耐用。
文档编号F16F9/02GK201636257SQ20102010475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
发明者吴涤新, 吴涤非, 周世峰, 邓丽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