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197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支撑装置,尤指一种具有高度调整功能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数码相框或是平板计算机等类型的电子产品,其主体为一具有显示屏幕的壳体, 壳体后侧面固定至一支撑架上。使用者可透过支撑架来调整壳体的倾斜角度以及高度,然 后舒适地观看显示屏幕所显示的内容。上述的支撑架的实现方式有许多种,例如下列的中国台湾专利I303698、M271186 及M371369。虽然上述专利所揭露的支撑架皆具有可调整屏幕高度的机构,但是该些高度调 整机构具有使用不便等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人有感于公知技术仍有改善的空间,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 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公知技 术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其具有使用较方便的高度调整机 构。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其具有两直杆,该两 直杆的内侧面各设有棘条;滑动件,其具有壳体及两棘爪,该壳体可滑动地设置于该两直杆 之间,该两棘爪各具有固定部、钩爪部及扳动部,该两固定部固定于该壳体中,该两钩爪部 的一端分别与该两固定部连接,该两钩爪部的另一端伸出该壳体外并且分别可分离地接触 相邻的该两棘条,该两扳动部的一端分别与该两钩爪部连接,该两扳动部的另一端各具有 斜面,该两斜面分别朝向相邻的该两棘条;以及操控件,其具有施力部、两枢接部及两压动 部,该两枢接部分别设置于该施力部的相对两端并且分别枢接于该壳体中,该两压动部的 一端分别与该两枢接部连接,该两压动部的另一端分别可分离地接触该两扳动部的斜面。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棘爪与棘条接触时,不会干涉滑 动件的向上滑动,只会干涉滑动件的向下滑动,因此使用者可自由地向上调高滑动件的高 度。而使用者欲向下降低滑动件的高度时,只要操作该操控件而让棘条与棘爪分离,滑动件 就可自由地向下移动。等到滑动件降到预期的高度后,使用者放开该操控件,滑动件就可以 保持在调整后的高度。整个高度调整流程简单,容易实施。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 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前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另一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又一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与一显示器连接的示意图。符号说明[0017]10支撑件11直杆[0018]12后板体13棘条[0019]14滑槽20滑动件[0020]21壳体22棘爪[0021]221固定部222钩爪部[0022]223扳动部2231斜面[0023]23延伸板30操控件[0024]31施力部32枢接部[0025]33压动部40滑块[0026]50弹性件6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该支撑装置 主要可包括组件如下一支撑件10、一滑动件20及一操控件30,上述各组件的技术内容依 序说明如下。该支撑件10可放置或固定于于一支撑面(例如桌面或墙面)上,不会轻易地变形 或相对支撑面滑动。该支撑件10可具有两直杆11及一后板体12,直杆11的上端与后板 体12的上端枢接,使得两直杆11可相对该后板体12转动,藉此调整直杆11与支撑面的夹 角。并且,该两直杆11与后板体12的枢接之处具有一个枢扭机构(hinge,未标号),藉此 让直杆11与后板体12保持在转动后的相对位置。上述的直杆11与后板体12也可为固定 地连接或是一体成型,两者不是必然要能相互转动。该两直杆11的内侧面另外各设有一棘条(ratchet rack) 13,该两棘条13的每一 齿(teeth)都有一个朝下的斜面及一个朝上的平面,藉此定义出棘条13的作用方向,也就 是棘条13只能限制后述的棘爪22的向下移动。接着说明滑动件20。该滑动件20主要具有一壳体21及两棘爪22,该壳体21可 为多件式组装结构,且壳体21内为中空,可供该两棘爪22放置其中。该壳体21可滑动地 设置于该两直杆11之间,而该两棘爪22会跟着该壳体21 —起滑动。达成该壳体21与该两直杆11相对滑动的方式有多种,且会因应支撑件10的形状 或构造而改变,本实施例列举一个较佳的方式该两直杆11分别设有一前后贯穿该直杆11 的滑槽14,支撑装置另包括两滑块40,该两滑块40可滑动地设置于该两滑槽14中;该壳体 21的两侧各向外延伸出一连接板23,该两连接板23位于该直杆11之前并且分别与该两滑 块40相连接。如此,该壳体21即可在该两直杆11之间上下地滑动。该两棘爪22各具有一固定部221、一钩爪部222及一扳动部223。该固定部221
4用以与该壳体21固定,其可为水平的板体,并且其可透过干涉配合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 于该壳体21中而不能相对该壳体21移动。该钩爪部222用以与该棘条13相互作用,其可 为倾斜的板体。该钩爪部222的一端(上端)与该固定部221连接,该钩爪部222的另一 端(下端)伸出该壳体21外并且可分离地接触相邻的该棘条13,也就是指左边的钩爪部 222可分离地接触左边的棘条13。该钩爪部222接触棘条13时,棘爪22只能沿着棘条13 往上滑动,而不能往下滑动。扳动部223用以向内扳动钩爪部222,其形状可为平躺的『L』状。该扳动部223的 一端(外端)与该钩爪部222连接,该扳动部223的另一端(内端)具有一斜面2231,而 该斜面2231朝向相邻的该棘条13,也就是指左边的斜面2231朝向左边的棘条13。扳动部 223向内移动时,钩爪部222的另一端(下端)会连动而被往内扳动,造成钩爪部222与棘 条13分离。本实施例的该斜面2231可为平面,也可为圆弧面(图未示)。接着说明操控件30。该操控件30具有一施力部31、两枢接部32及两压动部33。 该施力部31用以供使用者施力于其上,其形状可为『U』状,其部分位于该壳体21中,其一 部分伸出该壳体21外。该两枢接部32用以与该壳体21枢接,藉此让整个操控件30可相 对该壳体21转动。该两枢接部32分别设置于该施力部31的相对两端,并且分别枢接于壳 体21中。该压动部33用以挤压该扳动部223而迫使该扳动部223向内移动。该两压动部 33的一端(下端)分别与该两枢接部32连接,而该两压动部33的另一端(上端)分别可 分离地接触该两扳动部223的斜面2231。请参阅图4至图6,当使用者要调降壳体21的高度时,使用者可向前拉动施力部 31的下端,带动压动部33朝向扳动部223转动。压动部33会对斜面2231施力,该力会产 生一向内的分力,而使得扳动部223向内移动。钩爪部222的下端因此被向内扳动而脱离 该棘条13。此时,使用者可向下拉动施力部31,带动壳体21与棘爪22 —起向下移动至另 一高度。最后,使用者停止施力于施力部31,扳动件223及钩爪部222会往外移动至原位, 使得钩爪部222再度接触该棘条13。如此,壳体21可保持在调整好的高度不会因重力而自 己向下移动。请参阅图2所示,为了让使用者停止施力后,操控件30与棘爪22能够更容易地恢 复至原始的位置,该支撑装置可包括至少一弹性件50。该弹性件50位于该壳体21中,该弹 性件50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21及该施力部31。藉此,当操控件30被施力而转动后,弹 性件50会随之变形而储存恢复力,当施力解除后,弹性件50的恢复力会让操控件30反转 而恢复至原位,棘爪22也因为没有被压动部33挤压而恢复至原位。该弹性组件50可为螺 旋弹簧等。当使用者要调升壳体21的高度时,使用者可向上推动施力部31或壳体21,壳体 21与棘爪22可自由地向上移动,不会被棘条13限制其运动。当调整到所需高度后,使用者 停止施力,壳体21即会保持在该高度。请参阅图7,该壳体21的前侧面可连接一显示器60。如此,壳体21的高度调整时, 显示器60的高度也可随之调整。通过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高度调整机制容易操作,且容易 实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其具有两直杆,该两直杆的内侧面各设有棘条;滑动件,其具有壳体及两棘爪,该壳体可滑动地设置于该两直杆之间,该两棘爪各具有固定部、钩爪部及扳动部,该两固定部固定于该壳体中,该两钩爪部的一端分别与该两固定部连接,该两钩爪部的另一端伸出该壳体外并且分别分离地接触相邻的该两棘条,该两扳动部的一端分别与该两钩爪部连接,该两扳动部的另一端各具有斜面,该两斜面分别朝向相邻的该两棘条;以及操控件,其具有施力部、两枢接部及两压动部,该两枢接部分别设置于该施力部的相对两端并且分别枢接于该壳体中,该两压动部的一端分别与该两枢接部连接,该两压动部的另一端分别可分离地接触该两扳动部的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斜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斜面为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弹性件,该弹性 件位于该壳体中,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及该施力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螺旋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两滑块,该两直杆各设 有滑槽,该两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该两滑槽中,该壳体的两侧各延伸出连接板,该两连 接板分别与该两滑块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弹性件,该弹性件位于该 壳体中,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及该施力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螺旋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为多件式组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前侧面连接显示ο
专利摘要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其具有两直杆,其内侧面各设有棘条;滑动件,其具有可在两直杆之间滑动的壳体及位于壳体中的两棘爪,两棘爪分别可分离地接触两棘条且具有朝向棘条的斜面;以及枢接于壳体中的操控件,其一端可分离地接触两棘爪的斜面。藉此,棘爪与棘条接触时,不会干涉滑动件的向上滑动,使用者可自由调高滑动件的高度。而使用者欲降低滑动件的高度时,只要操作操控件去挤压棘爪的斜面而让棘爪与棘条分离,滑动件可降低至预期的高度,之后使用者放开操控件而让棘爪与棘条再度接触,滑动件可保持在调整后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可以方便的调整高度,并且操作流程简单,容易实施。
文档编号F16M11/04GK201661824SQ20102013657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8日
发明者叶建成, 胡仲诚 申请人: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