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架及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471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架及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架及装设该脚架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脚架泛指可使装设的物固定于某位置或某角度的装置,目前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生活用品中,而现在又以应用在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或显示器里最为常见,其目的为使电子装置或显示器的屏幕可调整至最适人体视线的角度及位置。现有的脚架,其结合装设物的方式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其一为,脚架的装设端枢设在装设物的背盖的中央,抵靠端在使用时支撑平面,然而此种方式在将脚架收纳而使抵靠端贴靠背盖时,脚架由于一端位于背盖中央,因此整体势必会偏向背盖一侧而无法对称背盖的中心,进而影响美感;其二为,脚架的装设端枢设在背盖的中心上方处,此种方式虽可设计成在脚架收纳时,与背盖中心对称,但使用时由于脚架的装设端距离平面较远,因此为了可使装设物撑起一定的角度,所以脚架的长度亦需相对加长,进而使脚架收纳时,脚架与背盖的比例过大,进而同样影响美感。此外,现有的电子装置及显示器,其越来越多功能化,其中有一项功能为,将整台显示器旋转90度后,其屏幕上的图案亦会同时逆向旋转90度,以使屏幕仍然配合使用者原来的观点,然而现有的脚架并无转动上的设计,因此在显示器旋转后,即无法使用。因此无法与装设物的背盖中心对称且同时避免与背盖的比例过大,亦无法相对背盖旋转的脚架,实有待加以改良。有鉴于前述现有脚架无法与装设物的背盖中心对称、与背盖的比例过大及无法相对背盖旋转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脚架,其可设于背盖的中心处,且不会与背盖的比例过大,同时也可相对背盖旋转。为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脚架,其中包括一基盘,其同一侧面上成型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第二枢接部位于第一枢接部的下方;一支撑盘,其同一侧面上成型有一第三枢接部及一第四枢接部,第四枢接部位于第三枢接部的下方;一第一连杆,其一端枢设基盘的第一枢接部,另一端枢设支撑盘的第三枢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杆,其一端枢设基盘的第二枢接部,另一端枢设支撑盘的第四枢接部;其中,第二连杆长于第一连杆。所述的脚架,其中当该支撑盘相对于基盘完全开启时,该第一枢接部、该第三枢接部以及该第四枢接部位于一平面上;[0015]其中,当该支撑盘相对于基盘完全闭合时,该第一接接部、第二枢接部、第三枢接部以及第四枢接部位于一平面上(即侧面观之呈一直线)。通过该第一枢接部、该第三枢接部以及该第四枢接部是位于一平面上(即侧视观之是呈一直线上),故该支撑盘在开启时,可以形成良好的稳定支撑。当该支撑盘相对于基盘完全闭合时,该第一接接部、第二枢接部、第三枢接部以及第四枢接部位于一平面上(即侧面观之呈一直线),因此该支撑盘可以被收纳至与该基盘最贴合靠近的位置,以能缩小收纳后的空间。所述的脚架,其中该脚架更包括一轨道盘,且该基盘可转动地设于该轨道盘上。所述的脚架,其中该轨道盘贯穿成型有至少一轨道,且该基盘上设有可滑动于该轨道上的一轨道柱。所述的脚架,其中该轨道盘的轨道的端部成型为一定位部,以与该轨道柱相可分
离地结合在一起。所述的脚架,其中进一步具有一连杆定位组,连杆定位组夹设于第二连杆及基盘的第二枢接部之间,连杆定位组包含有一第一凹凸轮、一第二凹凸轮及一弹簧,第一凹凸轮结合定位该第二连杆端部,第二凹凸轮结合定位第二枢接部,并与第一凹凸轮相互抵靠,弹簧位于第二凹凸轮及第二枢接部之间,使二凹凸轮相互紧迫。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显示器,其中包含一屏幕;一背盖,其设于屏幕的后方,且凹设成型具有一圆形环槽,环槽位于背盖的中央; 以及一个如前述的脚架;其中,脚架的轨道盘、基盘以及支撑盘的形状大小与背盖的环槽相对应,轨道盘嵌合固定于环槽;其中,当支撑盘闭合于该背盖的环槽中时,该脚架的所有元件被收容于该环槽之中,使该支撑盘与背盖齐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基盘及支撑盘间设置两第一连杆及两第二连杆, 并使连杆带动支撑盘同时平移且旋转,借此动作使支撑盘在收纳时,可位于脚架的中心处, 并与脚架中心对称;此外,连杆的作动可使支撑盘展开时,其支撑盘的上缘接近脚架的中心处,下缘抵靠平面,借此有效降低支撑盘的长度需求。本实用新型借此达到可设于背盖的中心处,且不会与背盖的比例过大,同时也可相对背盖旋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轨道盘上设置轨道,以使基盘可连带其他元件顺着轨道盘的轨道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定位凸缘抵靠位于轨道端部的轨道柱,以避免轨道柱轻易离开端部,并产生定位的效果,而轨道柱受力而欲离开轨道端部时,得以将定位凸缘朝弹性孔挤压及推开,并脱离端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连杆定位组的第二凹凸轮因受到弹簧的推挤而紧密挤压第一凹凸轮,进而使第一凹凸轮连带第二轴转动至特定的角度,并且位于该等特定角度时,无法轻易转动,借此以使支撑盘处于收纳状态时,不会轻易松动而突出于背盖。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元件分解图;[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轨道盘前视图;[003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连杆定位组的元件分解图;[003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的立体外观图;[003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图;[003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第一动作的侧视示意图;[003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第二动作的侧视示意图;[003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第三Ξ动作的侧视示意图;[004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基盘转动前的示意图;[004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基盘转动前的另一示意图;[004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基盘转动中的示意图;[0043]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基盘转动后的示意图;[004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的基盘转动后的另一示意图。[0045]主要元件标号说明[0046]1脚架20轨道盘[0047]21轨道211定位凸缘[0048]212 弹性孔30基盘[0049]31第一枢接部311第一轴[0050]32第二枢接部321外枢接部[0051]322 内枢接部33轨道孔[0052]34轨道柱35支撑柱[0053]36抵靠垫块40支撑盘[0054]41第三枢接部42第四枢接部[0055]421 第四轴43抵靠垫块[0056]50第一连杆51第三轴[0057]52第一孔53第三孔[0058]60第二连杆61第二轴[0059]62第二孔63第四孔[0060]70连杆定位组71第一凹凸轮[0061]72第二凹凸轮73弹簧[0062]8显不器81屏幕[0063]82背盖821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1包含有一轨道盘20、一基盘30、一支撑盘40、两第一连杆50、两第二连杆60及两连杆定位组70。接下来所提及的方向,皆以图2为准。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前述的轨道盘20为一圆环且具有两轨道21,两轨道21贯穿成型于轨道盘20的相对两侧边,各轨道21为四分之一圆,各轨道21接近两端部之处朝轨道盘20圆心外形成勾状的弹性孔212,弹性孔212 及轨道21端部之间为定位凸缘211。前述的基盘30,其面向轨道盘20的面装设于轨道盘20,且可顺着轨道盘20的轨道21移动,基盘30为与轨道盘20形状大小相同的圆环,且贯穿成型有两轨道孔33,两轨道孔33位于基盘30的相对两端,基盘30具有两轨道柱34,轨道柱34为圆柱,各轨道柱34 贯穿轨道盘20上相对应的轨道21,且穿设固定于相对应的轨道孔33 ;基盘30背向轨道盘20的面突出成型有两第一枢接部31、两第二枢接部32、两抵靠柱35及两抵靠垫块36,两第一枢接部31对称位于基盘30的横向两侧,且略低于基盘30 圆心,第一枢接部31突出成型有一第一轴311,两第二枢接部32对称位于基盘30的横向两侧,且位于第一枢接部31的下方,第二枢接部32可分为一外枢接部321及一内枢接部322, 外枢接部321贯穿成型有一穿孔,该穿孔为一圆孔,内枢接部322凹设成型有一圆槽,该圆槽与外枢接部321的穿孔同轴,两抵靠柱35对称位于基盘30的横向两侧,且位于内枢接部 322的下方,两抵靠垫块36对称位于基盘30的横向两侧,且位于第一枢接部31的上方。前述的支撑盘40,其面向轨道盘20的面装设于基盘30,支撑盘40为与轨道盘20 大小相同的圆环,支撑盘40面向轨道盘20的面突出成型有两第三枢接部41、两第四枢接部 42及两抵靠垫块43,两第三枢接部41对称位于支撑盘40的横向两侧,且高于支撑盘40圆心,第三枢接部41凹设成型有一圆槽,两第四枢接部42对称位于支撑盘40的横向两侧,第四枢接部42位于第三枢接部41的下方,且位于基盘30的第一枢接部31的上方,第四枢接部42突出成型有一第四轴421,第四枢接部42与第三枢接部41的高度差小于基盘30的第二枢接部32及第一枢接部31的高度差,两抵靠垫块43对称位于支撑盘40的横向两侧,且位于第三枢接部41的上方。前述的两第一连杆50各具有一第三轴51,且各第一连杆50的下端贯穿成型有一第一孔52,第一孔52套设基盘30的第一轴311,且使第一孔52与第一枢接部31相互枢设; 第一连杆50的上端贯穿成型有一第三孔53,第三轴51贯穿第三孔53,并穿设于支撑盘40 的第三枢接部41的圆槽中,且使第三孔53与第三枢接部41相互枢设。前述的两第二连杆60约呈「N」型,其各具有一第二轴61,且各第二连杆60的下端贯穿成型有一第二孔62,第二孔62位于基盘30的外枢接部321及内枢接部322之间, 第二轴61依序贯穿基盘30的外枢接部321的穿孔及第二孔62,并穿设于内枢接部322的圆槽中,且使第二孔62与第二枢接部32相互枢设;第二连杆60的上端贯穿成型有一第四孔63,第四孔63套设支撑盘40的第四轴421,且使第四孔63与第四枢接部42相互枢设; 第二连杆60长于第一连杆50。请参阅图3及图5所示,前述的各连杆定位组70夹设于相对应的第二连杆60的第二孔62及基盘30的第二枢接部32之间,且套设第二轴61,各连杆定位组70包含有一第一凹凸轮71、一第二凹凸轮72及一弹簧73 ;第一凹凸轮71结合定位第二连杆60的第二孔 62的端部,第二凹凸轮72结合定位内枢接部322,并与第一凹凸轮71相互抵靠,弹簧73位于第二凹凸轮72及内枢接部322之间。[0073]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8包含有一屏幕81、一背盖82 及一前述的脚架1,背盖82设于屏幕81的后方,且凹设成型具有一环槽821,环槽821位于背盖82的中央,且形状大小与脚架1的轨道盘20相对应,脚架1的轨道盘20嵌合固定于背盖82的环槽821,脚架1的基盘30以可转动型态嵌合于背盖82的环槽821。本实用新型的脚架1使用时,首先,脚架1处于收纳的状态,此时支撑盘40位于背盖82的环槽821中,第一连杆50、第二连杆60、基盘30及支撑盘40皆相互平行,并且各连杆50、60的第一孔52、第二孔62、第三孔53及第四孔63位于同一平面上,即侧视观之为在共同一直线上(如图8所示),该因此该支撑盘40在闭合时可被收纳于最贴近基盘30的位置;进一步而言,由于该两第二连杆60约呈「N」型,且其弯曲程度配合基盘30的圆形大小,且该两第一连杆50的弯曲程度也一并配合基盘30的圆形大小,使得支撑盘40被收纳闭合时,该两第一连杆50以及两第二连杆60恰可被收容于环槽821之中;接着施一外力于支撑盘40,并使支撑盘40相对基盘30向外展开,此时第一连杆50及第二连杆60分别以第一孔52及第二孔62为轴转动,而由于第二连杆60位于第一连杆50的下方,且第二连杆 60长于第一连杆50,因此支撑盘40 —边移动一边由下而上逐渐朝基盘30倾斜(如图9所示),各连杆50、60持续转动直到支撑盘40的抵靠垫块43抵靠到第一连杆50,并且第一连杆50的第一孔52、第三孔53及第二连杆60的第四孔63是位于一平面上,但由图10的侧视观之为呈一直线,到此即完全展开,并可将支撑盘40的下缘抵靠在平面上,借以稳定支撑显示器8。而支撑盘40收纳时,仅需施一反向的力于支撑盘40,并使上述程序逆向作动,最后支撑盘40抵靠到基盘30的抵靠柱35,各连杆50、60抵靠到基盘30的抵靠垫块36,且支撑盘40嵌合于背盖82的环槽821中即可。支撑盘40展开的过程中,通过两组连杆50、60的作动以使支撑盘40可同时平移且旋转,并使支撑盘40于收纳时,可与基盘30及轨道盘20重合,并与显示器8的背盖82 中心对称;而完全展开时,支撑盘40的上缘位于基盘30的两第一枢接部31之间,同时亦接近显示器8的背盖82中心,而下缘抵靠平面,借此可完整利用支撑盘40的直径来支撑显示器8,而通过支撑盘40 —侧接近背盖82中心,且完整使用支撑盘40的长度来支撑,以有效缩减支撑盘40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脚架1融合两种现有脚架的装设方式的优点其一为,脚架展开时, 装设端位于背盖中心,以使可降低脚架的长度需求;其二为,脚架收纳时,装设端位于背盖中心上端处,以使收纳时可对称背盖中心。本实用新型的脚架1借以达到可设于背盖82的中心处,且不会与背盖82的比例过大的目的。请参阅图3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1的另一技术特征为连杆定位组70,通过将连杆定位组70的第一凹凸轮71及第二凹凸轮72分别结合定位于第二连杆60的下端部及基盘30的内枢接部322,并且弹簧73位于第二凹凸轮72及内枢接部322之间,以使第二连杆60相对内枢接部322转动时,第二凹凸轮72由于弹簧73的推挤而紧密挤压第一凹凸轮71,进而使第一凹凸轮71连带第二轴60转动至特定的角度,并且当第二凹凸轮71及第二轴60位于该等特定角度时,无法轻易转动,借此以使支撑盘40处于收纳状态时,不会轻易松动而突出于背盖82。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1的另一技术特征为轨道盘20及基盘30,基盘30的两轨道柱34分别贯穿轨道盘20的两轨道21,以使基盘30可顺着轨道盘20 的轨道21转动。以下讲解基盘30相对轨道盘20的转动过程。首先两轨道柱34分别位于两轨道21的相对端部(如图11及图12所示),接着旋转基盘30并使两轨道柱34分别朝各轨道21的另一端部移动(如图13所示),最后轨道柱 34抵达各轨道21的另一端部(如图14及图15所示),此时由于各轨道21为四分之一圆, 因此基盘30刚好转动90度,并连带使各连杆50、60及支撑盘40 —齐转动,借此使显示器 8垂直转动后,本实用新型的脚架1亦可逆向垂直转动以支撑显示器8。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脚架1的另一技术特征为轨道盘20的定位凸缘211及弹性孔 212,位于轨道21端部附近壁面的定位凸缘211,可抵靠位于轨道21端部的轨道柱34,以避免轨道柱34轻易离开端部,进而产生定位的效果;而弹性孔212位于定位凸缘211背向轨道盘20圆心之侧,以让使用者施力于基盘30,而轨道柱34欲离开轨道21端部时,轨道柱 34得以将定位凸缘211朝弹性孔212挤压及推开,并借以脱离端部,之后开始顺着轨道21 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包含一基盘,其同一侧面上成型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枢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下方;一支撑盘,其同一侧面上成型有一第三枢接部及一第四枢接部,所述第四枢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枢接部的下方;一第一连杆,其一端枢设所述基盘的第一枢接部,另一端枢设所述支撑盘的第三枢接部;一第二连杆,其一端枢设所述基盘的第二枢接部,另一端枢设所述支撑盘的第四枢接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杆长于第一连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盘相对于所述基盘完全开启时, 所述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三枢接部以及所述第四枢接部位于一平面上;其中,当所述支撑盘相对于所述基盘完全闭合时,所述第一接接部、第二枢接部、第三枢接部以及所述第四枢接部位于一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更包括一轨道盘,且所述基盘能转动地设于所述轨道盘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更包括一轨道盘,且该基盘能转动地设于所述轨道盘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盘贯穿成型有至少一轨道,且所述基盘上设有能滑动于所述轨道上的一轨道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盘的轨道的端部成型为一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轨道柱能分离地结合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进一步具有一连杆定位组,所述连杆定位组夹设于所述第二连杆及所述基盘的第二枢接部之间,所述连杆定位组包含有一第一凹凸轮、一第二凹凸轮及一能使两所述凹凸轮相互紧迫的弹簧,所述第一凹凸轮结合定位所述第二连杆端部,所述第二凹凸轮结合定位所述第二枢接部,并与所述第一凹凸轮相互抵靠,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凹凸轮及第二枢接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进一步具有一连杆定位组,所述连杆定位组夹设于所述第二连杆及所述基盘的第二枢接部之间,所述连杆定位组包含有一第一凹凸轮、一第二凹凸轮及一能使两所述凹凸轮相互紧迫的弹簧,所述第一凹凸轮结合定位所述第二连杆端部,所述第二凹凸轮结合定位所述第二枢接部,并与所述第一凹凸轮相互抵靠,所述弹簧位于第二凹凸轮及第二枢接部之间。
9.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含一屏幕;一背盖,其设于所述屏幕的后方;一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架,所述脚架的轨道盘装设于所述背盖的中央处。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含一屏幕;一背盖,其设于所述屏幕的后方,且凹设成型具有一圆形环槽,所述环槽位于所述背盖的中央;以及一个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架;其中,所述脚架的轨道盘、基盘以及支撑盘的形状大小与所述背盖的环槽相对应,所述轨道盘嵌合固定于所述环槽;其中,所述支撑盘能闭合于所述背盖的环槽中,所述脚架的所有元件能收容于所述环槽之中,所述支撑盘能与所述背盖齐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使装设物撑起一角度的脚架,其包含有基盘、支撑盘、两第一连杆及两第二连杆,通过在基盘及支撑盘间设置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且使连杆带动支撑盘同时平移且旋转,以使支撑盘在收纳时,可与脚架中心对称,而展开时,支撑盘上缘接近脚架的中心处,下缘抵靠平面,借此有效降低支撑盘的长度需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其包含一屏幕、一背盖及一个如前述的脚架,该背盖设于屏幕的后方,且凹设成型具有一圆形环槽,环槽位于背盖的中央,其中,脚架的轨道盘、基盘以及支撑盘的形状大小与背盖的环槽相对应,轨道盘嵌合固定于环槽。本实用新型借此解决现有脚架无法与装设物的背盖中心对称及与背盖的比例过大的缺点。
文档编号F16M11/24GK202017859SQ201120099218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林育锋, 许智博 申请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