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514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为提供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省力及扭力小的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为现有螺栓结构的立体图,而螺栓结构主要包括有一螺栓本体2, 该螺栓本体2 —端设有一头部20,而该螺栓本体2另一端设有数个螺牙21。然而上述螺栓结构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锁入混凝土时因螺牙21间距过大,因此能达到省力效果,但容易在施工时栓歪螺栓产生偏颇,进而影响施工作业效率及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经由第一螺牙部 37° —43°的夹角设计以利于切削水泥组织达到省力作用,再者通过第二螺牙部的多螺牙及不对称的夹角设计,以增加与水泥组织的咬合力,使其锁固更为稳固。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其主要由一杆体所构成,该杆体设有锁固部及接触部,而该杆体于邻近该接触部形成至少一第一螺牙部,该第一螺牙部与该杆体呈 37° —43°夹角,而该第一接触部与该锁固部间形成数个第二螺牙部,该第二螺牙部设有一顶端、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及该第二斜面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假想线及第二假想线,第二假想线与顶端的垂直基准线呈15° -20°夹角,第一假想线与垂直基准线呈40° -45°夹角,其中该第一螺牙部与该杆体呈40°夹角。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一杆体,其顶部设有一锁固部,而该杆体底部设有一接触部,且该杆体于邻近该接触部形成至少一第一螺牙部,该第一螺牙部与该杆体呈37度至43度,而该第一螺牙部与该锁固部间形成数个第二螺牙部,该第二螺牙部设有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其中各该第二螺牙部顶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垂直基准线,而该第一斜面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假想线,且该第二斜面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假想线;其中该第二假想线与该垂直基准线呈15度至20度夹角;其中该第一假想线与该垂直基准线呈40度至45度夹角;其中该第一螺牙部与该杆体呈40度夹角;其中该锁固部于邻近该第二螺牙部一面形成数个抵持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螺牙部呈37° — 43°夹角及第二螺牙部不对称的夹角设计,以供螺栓锁入更为方便,锁固时达到省力的实用目的。

图1为现有螺栓结构的立体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运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侧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杆体1,其顶部设有一锁固部10,而该杆体1底部设有一接触部 11,且该杆体1于邻近该接触部11形成至少一第一螺牙部100,该第一螺牙部100与该杆体 1呈37° — 43°夹角,而该第一螺牙部100与该锁固部10间形成数个第二螺牙部101,该第二螺牙部101设有第一斜面102及第二斜面103,其中各该第二螺牙部101顶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垂直基准线1010,而该第一斜面102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假想线1020,且该第二斜面103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假想线1030,该第二假想线1030与该垂直基准线1010呈15° — 20°夹角,而该第一假想线1020与该垂直基准线1010呈40° —45°夹角,该锁固部10于邻近该第二螺牙部101 —面形成数个抵持部104。其中该第一螺牙部100与该杆体1呈40°夹角。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如附图3及附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及实施运作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第一螺牙部100设于该杆体1前端三个螺牙部,当螺栓于锁入水泥时,藉由第一螺牙部100呈37° —43°的夹角设计因较为尖锐以利于切削水泥组织达到省力目的, 其中各该第一螺牙部100上更进一步设有3条齿沟12使人员施工锁固时得以缓冲达到减轻扭力的目的,当第一螺牙部锁入水泥后,再通过第二螺牙部101的多螺牙设计,得以辅助人员施工时的平衡避免栓歪螺栓,此外第二螺牙部101具有螺牙的不对衬性,以增加杆体1 与水泥组织咬合力使锁固更加稳固,藉由上述的实施作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省力与扭力小的特性,使螺栓于施工时更为省力。此外,本实用新型经由热处理以增加螺栓表面的硬度可轻易拆除并不易伤至杆体1而可重复使用,进而提升螺栓的使用价值,达到实用进步性。
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杆体,其顶部设有一锁固部,而该杆体底部设有一接触部,且该杆体于邻近该接触部形成至少一第一螺牙部,该第一螺牙部与该杆体呈37度至43度的夹角,而该第一螺牙部与该锁固部间形成数个第二螺牙部,该第二螺牙部设有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螺牙部顶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垂直基准线,而该第一斜面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假想线,且该第二斜面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假想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假想线与该垂直基准线呈15度至20度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假想线与该垂直基准线呈40度至45度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螺牙部与该杆体呈40度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锁固部于邻近该第二螺牙部一面形成数个抵持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于一种水泥螺栓的改良结构,属于机械类,其主要由一杆体所构成,该杆体设有锁固部及接触部,而该杆体于邻近该接触部形成至少一第一螺牙部,该第一螺牙部与该杆体呈37°—43°夹角,而该第一接触部与该锁固部间形成数个第二螺牙部,该第二螺牙部设有一顶端、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其中该第一斜面及该第二斜面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假想线及第二假想线,第二假想线与顶端的垂直基准线呈15°—20°夹角,第一假想线与垂直基准线呈40°—45°夹角;藉此,于锁固时经由第一螺牙部及第二螺牙部的夹角及多螺牙设计,以减轻锁固的力量达到省力目的。
文档编号F16B35/04GK202228512SQ20112029866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余盆章 申请人:余盆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