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热流程系统的新型自动排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268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供热流程系统的新型自动排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热载体炉供热流程系统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供热流程系统的新型自动排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有机热载体炉的介质循环供热流程系统中必须安装高位槽(膨胀槽),没有高位槽(膨胀槽)整个有机热载体炉系统就不能运行。有机热载体炉刚开始运行时高位槽(膨胀槽)辅助排气口要打开,正常运行时高位槽(膨胀槽)辅助排气口要关闭, 否则极易造成系统内的有机热载体氧化报废,而这一点却被很多用户误操作或者遗忘从而导致系统的有机热载体氧化,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有机热载体炉,多对高位槽或与之相连的设备进行改进,但上述改进仍然是针对高位槽进行的,即设备中仍设有高位槽。例如,申请号为02234970. 7的发明专利,其在导热油炉的供油、回油管路里安装电磁阀和冷油置换油路,在低位储油槽和循环泵之间安装电磁阀和附加油路,在高位储油槽内安装浮球油位控制开关,在油炉进口处装自动流量计来控制电磁阀的关闭,当发生停电或供油量不足时, 自动启动补充和冷油置换装置,但相应的其结构非常复杂。申请号为200610049182. 7的发明专利,其在高位槽与油气分离器之间串联设置多个储油器,储油器的进油管置于储油器内腔上部,出油管置于内腔下部,但其同样是针对高位槽进行的改进,其热量的利用率仍然不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有机热载体循环供热流程由于使用高位槽(膨胀槽)而产生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用于供热流程系统的新型自动排气阀配合其他部件代替高位槽(膨胀槽),避免了原来复杂的操作流程,杜绝了一些误操作的可能,使供热流程系统更安全、排气自动化、成本低、操作简单、便于运行管理。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用于供热流程系统的新型自动排气阀,主要由自动排气阀主体、与自动排气阀主体相连接的排气口、进气口和进油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气阀内部顶端有密封圈,中间有中空的浮力球,浮力球底部接有配重块,底端有支撑架;所述进气口末端有挡气板。所述密封圈与浮力球接触的一侧有很好的精度,当密封圈与浮力球接触时能够紧密接触,可以防止自动排气阀内部的有机热载体从排气口内排出。所述密封圈是300°C _400°C装配在自动排气阀内部顶端,可以有效地防止密封圈自动脱落。所述支撑架位于自动排气阀内部底端,可以防止浮力球沉落在自动排气阀的最底部,避免堵死进油口阻挡有机热载体进入自动排气阀影响自动排气阀的正常使用。所述浮力球是内部中空的一个球体,配重块连接在浮力球的底部,浮力球的直径大小和配重块的重量根据有机热载体循环供热流程系统设计的,浮力球所受的浮力是配重块重力的I. 5 3倍,配重块的重量m = P agVff,浮力球可以在有机热载体的浮力和配重块重力的相互作用下在自动排气阀内部上下浮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一种用于供热流程系统的新型自动排气阀,结构简单,无易损件,加工制造容易,组装及安装方便;用于供热流程系统,不但可以提供保证系统稳定的压头,而且可以使系统中的排气自动化,系统操作简单化。自动排气阀不需要安装平台,降低了成本。杜绝了客户的一些误操作导致的系统有机热载体氧化使得有机热载体报废,也杜绝了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图I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挡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I、排气口 2、密封圈3、浮力球4、配重块5、支撑架6、自动排气阀主体7、 进油口 8、进气口 9、挡气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I、图2和图3,本发明包括自动排气阀主体6、与自动排气阀主体6相连接的排气口 I、进气口 8和进油口 7,自动排气阀内部顶端有密封圈2,中间有中空的浮力球3,浮力球底部接有配重块4,底端有支撑架5,进气口 8末端有挡气板9。自动排气阀内部顶端密封圈2与浮力球3接触的一侧有很好的精度,当密封圈2 与浮力球3接触时能够很好的起到密封的效果,在有机热载体的浮力作用下密封圈2可以与浮力球3紧密接触,可以防止自动排气阀内部的有机热载体从排气口 I内排出,密封圈2 是在300°C _400°C下装配在自动排气阀内部顶端,有效地防止密封圈2自动脱落。自动排气阀内部底端支撑架5可以防止浮力球3沉落在自动排气阀的最底部,防止堵死进油口 7阻挡有机热载体进入自动排气阀影响自动排气阀的正常使用。自动排气阀内部浮力球3是内部中空的一个球体,浮力球3的直径大小根据有机热载体循环供热流程系统设计的,浮力球所受的浮力是配重块重力的L 5 3倍。配重块4连接在浮力球3的底部,配重块4的重量根据有机热载体循环供热流程系统设计的,配重块的重量叫=P agVff,浮力球3可以在有机热载体的浮力和配重块4重力的相互作用下在自动排气阀内部上下浮动。挡气板9能够防止从进气口 8喷出的气体影响到浮力球3与密封圈2的密封状态, 影响自动排气阀的正常使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自动排气阀安装在有机热载体循环供热流程系统的最高端, 当系统内没有气体时,在压力的作用下,系统管道内的有机热载体通过进油口 7充满自动排气阀主体6内部,此时浮力球3在浮力和压力的作用下与自动排气阀内部顶端的密封圈 2紧密接触,二者良好的密封效果使得有机热载体不能从排气口 I排出,这样就保证了有机热载体循环供热流程系统一直处于密闭的状态。当有机热载体循环供热流程系统有气体时,系统内的气体会从进气口8进入到自动排气阀主体6,当有机热载体循环供热流程系统有大量的气体时,气体会从进气口 8和进油口 7同时进入自动排气阀主体6,挡气板9防止从进气口 8进来的气体直接冲击浮力球 3,使得浮力球3不侧向发生移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随着自动排气阀主体6内部气体的增多,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自动排气阀主体6内部的有机热载体液位下降,液体对浮球3的浮力减小,此时浮力球3与密封圈2脱离并随着有机热载体下降而下降,自动排气阀主体6内部的气体从排气口 I排出系统外;自动排气阀主体6内部的气体排尽后内部压力变小,有机热载体重新充满自动排气阀主体6内部,浮力球3重新与密封圈2紧密接触,使有机热载体循环供热流程系统重新恢复到密闭的状态。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供热流程系统的新型自动排气阀,主要由自动排气阀主体、与自动排气阀主体相连接的排气口、进气口和进油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气阀内部顶端有密封圈,中间有中空的浮力球,浮力球底部接有配重块,底端有支撑架;所述进气口末端有挡气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供热流程系统的新型自动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球所受的浮力是配重块重力的I. 5 3倍,配重块的重量m = P agV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供热流程系统的新型自动排气阀,主要由自动排气阀主体、与自动排气阀主体相连接的排气口、进气口和进油口组成,自动排气阀内部顶端有密封圈,中间有中空的浮力球,浮力球底部接有配重块,底端有支撑架,进气口末端有挡气板;当系统内没有气体时,浮力球在压力的作用下与密封圈紧密接触,保证了系统一直处于密闭的状态;当系统有气体进入到自动排气阀主体时,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内部的有机热载体液位下降,浮力球与密封圈脱离并随着液位下降而下降,气体从排气口排出系统外。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自动排气阀,结构简单,组装及安装方便,不但可以提供保证系统稳定的压头,而且可以使系统中的排气自动化。
文档编号F16K31/20GK102606794SQ20121006020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李俊岐, 李守泉 申请人:山东圣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