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453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电子装置在摆放时可调整不同的放置角度,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气垫与第一气垫。第一气垫由第一气室、第二气室与一第三气室构成,第二气室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进气孔设置于第一气垫的表面,进气孔用以导通第一气垫中的气体;第一气室、第二气室与第三气室分别设置于第二气垫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外,气体调节阀设置于第一气室与第一侧面之间,气体调节阀用以阻绝或导通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的气体的流通。
【专利说明】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观看电子装置角度的支撑装置。【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装置的快速发展,使得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或平板计算机等电子装置可以在更小的体积中也能达到更佳的效能。因此使用者可以随身携带电子装置,并且欣赏所欲观看的内容。
[0003]由于长时间的握持电子装置,使用者会持续的维持同一种姿势。特别是将电子装置摆放低于视线水平之下时,这样长时间维持相同的动作会造成使用者的颈部或脊椎部分产生伤害。举例来说,长时间的低头观看会引起椎间盘突出、颈痛或产生骨刺等问题。如果将电子装置以高举的方式观看,使用者也要长时间的将手臂举高。这样而言,对于使用者的手臂也是一大负担。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电子装置在摆放时可调整不同的放置角度。
[0005]本发明所揭露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气垫与第一气垫。第一气垫由第一气室、第二气室与一第三气室构成,第二气室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进气孔设置于第一气垫的表面,进气孔用以导通第一气垫中的气体;第一气室、第二气室与第三气室分别设置于第二气垫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外,气体调节阀设置于第一气室与第一侧面之间,气体调节阀用以阻绝或导通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的气体的流通。
[0006]其中,使用者可以控制气体调节阀的阻绝与导通,藉以控制第一气垫与第二气垫的充气状态。当气体调节阀被关闭时,使用者仅能对第一气垫进行充气加压的处理。当气体调节阀开启时,气体可以经由第一气垫注入第二气垫中。使用者可以根据所欲观看的角度调整支撑装置的第一气垫或第二气垫的充气状态,使得电子装置被抬高或降低。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状况进而调整第一气垫或第二气垫的充气情况,使得电子装置被抬高或降低。
[000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外观示意;
[0010]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0011]图3A为本发明的第一气垫在减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0012]图3B为本发明的第一气垫在加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0013]图4A为本发明的第二气垫在减压状态的立体图;
[0014]图4B为本发明的第二气垫在加压状态的立体图;[0015]图4C为本发明的第二气垫在加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5A为本发明的气体调节阀关闭时的加压的示意图;
[0017]图5B为本发明的气体调节阀开启时的加压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架构示意图;
[0019]图7A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架构示意图;
[0020]图7B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架构示意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
[0022]支撑装置10
[0023]电子装置20
[0024]第一气垫100
[0025]第一气室110
[0026]第二气室120
[0027]第三气室130
[0028]进气孔140
[0029]第二气垫200
[0030]上表面211
[0031]第一侧面221
[0032]第二侧面222
[0033]第三侧面223
[0034]第四侧面224
[0035]气体调节阀300
[0036]连接座400
[0037]承载座500
[0038]抽气模块610
[0039]弹性元件710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41]请参考图1与图2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外观示意图与爆炸图。本发明的支撑装置10包括第一气垫100、第二气垫200、气体调节阀300、连接座400与承载座500。第一气垫100是由第一气室110、第二气室120与第三气室130构成,而第一气室110、第二气室120与第三气室130之间是为连通。第一气室110、第二气室120与第三气室130的外观可以是但不限定为圆柱或柱状等。第二气室120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气室110与第二气室120。因此第一气垫100的俯视外观是呈现「Π」字形。第一气垫100的外表面设置进气孔140,使得第一气垫100内部、外部的气体可以经由进气孔140进行流通。在本发明中是将进气孔140设置在第一气室110的外侧,如图1所示。使用者可以通过吹气的方式或是用打气筒等方式进行气体的注入或抽出。
[0042]第一气垫100环绕且设置于第二气垫200的外侧。第二气垫200具有上表面211、下表面与外围侧面。为清楚说明外围侧面与第一气室110、第二气室120与第三气室130的相对关系,所以进一步定义第一侧面221、第二侧面222、第三侧面223与第四侧面224。而第二侧面222与第三侧面223请参考图5A所示。第一侧面221是相对于第一气室110,且与第一气室110的距离最近。同理,第二侧面222与第三侧面223分别相对于第二气室120与第三气室130。第一侧面221与第三侧面223是相对于第二气垫200的两侧面,第二侧面222与第四侧面224是相对的两侧面。在本发明的上表面211可设置连接座400,连接作用以连接承载座500。承载座500用以置放电子装置20。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将电子装置20直接置放在上表面211。
[0043]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各种操作,所以分别定义加压状态与减压状态。而第一气垫100与第二气垫200均具有加压状态与减压状态。加压状态是将气体注入第一气垫100或第二气垫200之中。减压状态是将第一气垫100或第二气垫200中的气体抽出。气体调节阀300用以阻绝或导通第一气垫100与第二气垫200的气体的流通。气体调节阀300可设置于第一气室110及第一侧面221之间、第三气室130及第三侧面223之间。
[0044]请参考图3A与图3B所示,其是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气垫100在减压状态与加压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当第一气垫100与第二气垫200均为减压状态时,第一气垫100与第二气垫200的高度是接近相同。当第一气垫100在加压状态且第二气垫200在减压状态时,第一气垫100的高度大于第二气垫200的高度。请参考图4A、图4B、图4C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二气垫在减压状态与加压状态的立体图及剖视图。当第一气垫100与第二气垫200均为加压状态时,第二气垫200的高度大于第一气垫100的高度。
[0045]当第一气垫100与第二气垫200均为减压状态时,代表第一气垫100与第二气垫200之中并无气体,因此第一气垫100与第二气垫200的高度可以视为相同。当气体调节阀300关闭时,进气孔140所流入的气体将使得第一气垫100进入加压状态,如图5A所示。因此第一气垫100充气后的高度大于第二气垫200的高度。在第一气垫100充气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将气体调节阀300打开,使得第一气垫100的气体流入第二气垫200,如图5B所示。使用者可以在通过进气孔140将外部气体再次注入第一气垫100或第二气垫200中,如图5B所示。当第二气垫200进行充气时,第二气垫200的高度也会随着增加,使得第二气垫200的高度将会高于第一气垫100的高度。而且在第二气垫200在加压状态时,第四侧面224的高度小于第二侧面222的高度。
[0046]当第一气垫100在加压状态且第二气垫200在减压状态时,使用者可以握持第一气垫100或将支撑装置10摆放在任意平面上。当第一气垫100与第二气垫200均为加压状态时,使用者可以根据欲观看的角度对第二气垫200注入(或释放)适量的气体,使得电子装置20可以被调整到相应的位置。
[0047]除了上述的实施例外,本发明更可以有下列的变化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包括:抽气模块610、第一气垫100、第二气垫200、气体调节阀300、连接座400与承载座500。抽气模块610设置于第一气垫100的中。抽气模块610可以通过自身的马达将气体从第一气垫100外注入,也可以将第一气垫100中的气体抽出,请参考图6所示。
[0048]第三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气垫100、第二气垫200、气体调节阀300、连接座400与承载座500。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二气垫200内部更设置一弹性元件710。弹性元件710的种类可以是但不限定为海绵或弹簧。为清楚描述弹性元件710的所在,因此在图7A、图7B中以网状结构代表弹性元件710在第二气垫200中的位置。而第二气垫200的第二侧面222也可以改以风箱结构,使得第二侧面222可以随着加压状态的不同进而调整高度。当第二气垫200在加压状态下,第二气垫200会随着弹性元件710的回复力而撑高。而且在第二气垫200在加压状态时,第二侧面222的高度高于第四侧面224的高度,请参考图7A与图7B所示。
[0049]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10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状况进而调整第一气垫100或第二气垫200的充气情况,使得电子装置20被抬高或降低。
[0050]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在摆放时可调整不同的放置角度,其特征在于,该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包括: 一第一气垫,其由一第一气室、一第二气室与一第三气室构成,该第二气室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该第一气室与该第三气室,一进气孔设置于该第一气垫的表面,该进气孔用以导通该第一气垫中的气体;以及 一第二气垫,该第一气室、该第二气室与该第三气室分别设置于该第二气垫的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与一第三侧面外,一气体调节阀设置于该第一气室与该第一侧面之间,该气体调节阀用以阻绝或导通该第一气垫与该第二气垫的气体的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气垫的一上表面设置一连接座,该连接座连接于一承载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用以容置该电子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气室与该第二气垫间设置另一该气体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垫与该第二气垫均具有一加压状态与一减压状态,该加压状态是将气体注入该第一气垫或该第二气垫,该减压状态是将该第一气垫或该第二气垫中的气体抽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气垫内更具有一弹性元件,在该减压状态时该第二气垫压缩该弹性元件,在该加压状态时该弹性元件撑开该第二气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垫在该加压状态时的高度小于该第二气垫在该加压状态时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垫在该减压状态的高度高于或等于该第二气垫在该减压状态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气垫更包括一第四侧面,该第二侧面相对于该第四侧面,该第二气垫在该加压状态时,该第四侧面的高度小于该第二侧面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抽气模块,该抽气模块连接于该进气孔并将该第一气垫中的气体抽出或将气体注入该第一气垫中。
【文档编号】F16M11/04GK103791206SQ201210421615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王兆明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