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4670阅读:910来源:国知局
刹车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刹车盘结构,主要是针对双层具有中空区域的双层刹车盘而言,提供一种结合强度高、散热效果好、重量轻,并进一步具有成型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的煞车盘结构;本发明主要是在两摩擦片上分别形成多个散热孔,再使两摩擦片的散热孔相对应,并将一间隔物间隔在该两摩擦片之间,进而将一连接件结合在该两摩擦片的散热孔位置处而连接该两摩擦片,且在该两摩擦片的相对应散热孔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前述连接件并且不凸出于两摩擦片相对应外侧的摩擦面;进一步利用冲压方式可快速成型本发明刹车盘结构。
【专利说明】刹车盘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刹车盘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提高结合强度、散热效果,同时具有重量轻,且可使用冲压成型快速制作的刹车盘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机车是今日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具有行驶速度快、机动性高等优点,借由汽机车的发展而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感,扩展了人们的生活圈。但汽机车是在高速下行驶的,为了因应马路上各种突发状况,最重要的安全机制莫过于能随时将汽机车刹停的刹车机构。
[0003]汽机车刹车原理是利用来令片夹住刹车碟盘,借由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迅速将汽机车行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逸,而将汽机车刹停。
[0004]由前述说明可知刹车碟盘需要承受极高的摩擦力,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并且将汽机车高速行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势必使刹车碟盘需要承受高温,因此高结构强度与高散热速度是刹车碟盘最重要需要具备的两个特性。
[0005]其中刹车碟盘结构例如有中国台湾专利第1274818号:刹车盘,该案揭露在碟盘周围表面的内、外缘间有多道鳍片,至少一对鳍片中具多道流动通道。每一流动通道包含一第一流动通道开口,靠近中央部位做为入口,及一第二流动通道开口,靠近刹车盘周围做为出口。透过前述流动通道的设置使得热对流效应更明显,散热速度更快。另外亦有美国专利第 US5224572 号 Lightweight brake rotor with a thin, heat resistantceramic coating,该案揭露一种轻薄并具有陶瓷涂层辅助散热的刹车碟盘,同时该案揭露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Iy spaced radially spaced cooling aperture是指有多个在圆周方向排列的冷却孔,加速散热速度。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刹车盘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盘结构,其可使双层刹车盘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以及散热效率更佳的特性,以提高刹车机构的安全性。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刹车盘结构,包括有:两摩擦片,该两摩擦片上分别形成多个散热孔,两摩擦片的散热孔相对应,并将一间隔物设置在该两摩擦片之间,而在该两摩擦片之间形成一中空区域,该两摩擦片外周缘之间包含一间隙连通该中空区域,而两摩擦片相对应外侧各为一摩擦面;多个连接件对应结合在该两摩擦片的散热孔位置处而连接该两摩擦片,并且在该两摩擦片的相对应散热孔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其中前述连接件不凸出于前述摩擦面。
[0009]上述间隔物为利用冲压方式在该两摩擦片上冲压出的多个间隔块,前述散热孔同样以冲压方式制作,并且前述散热孔位在前述间隔块上,该两摩擦片的间隔块相接触而隔开该两摩擦片,该两摩擦片的摩擦面在前述间隔块位置处因冲压而内凹形成一凹部。
[0010]在其中一摩擦片上冲压出前述连接件,该连接件位在前述间隔块上以及在前述散热孔周缘,且该连接件自另一摩擦片的散热孔伸出该另一摩擦片的摩擦面外,再弯折该连接件的端部而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该另一摩擦片的摩擦面的凹部。
[0011 ] 上述连接件呈筒状,将前述连接件插置在该两摩擦片的散热孔中,再弯折该连接件两端部而各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前述摩擦面的凹部。
[0012]至少在其中一摩擦片上设置一个以上透孔,在该两摩擦片对应连接时,在该透孔周缘的两摩擦片之间形成一个以上另一间隙连通前述中空区域。
[0013]上述连接件结合在该两摩擦片部分的散热孔位置。
[0014]上述刹车盘结构还包含一垫片,该垫片设置在该两摩擦片之间的中央位置处。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刹车盘结构的优点包括有:
1.本发明刹车盘结构将连接件连接在两摩擦片的散热孔位置处,并在两摩擦片的散热孔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可借以提高两摩擦片的结合强度及散热效果,以提高刹车机构的安全性,同时形成多个中空的散热通道更具有刹车盘轻量化的优点。
[0016]2.本发明刹车盘结构的两摩擦片可透过冲压成型一次制作及结合,生产速度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B是本发明第二摩擦片的局部放大图;
图1C是本发明第一摩擦片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I第一摩擦片 11第一摩擦面 12第一间隔块 13第一散热孔 14连接件141弯折部
15第一透孔16第三间隔块 2第二摩擦片
21第二摩擦面 22第二间隔块 23第二散热孔 24凹部25第二透孔26第四间隔块
3垫片4螺丝5螺帽
IA第一摩擦片 IlA第一摩擦面 12A第一间隔块 13A第一散热孔 14A第一凹部 2A第二摩擦片 21A第二摩擦面 22A第二间隔块 23A第二散热孔 24A第二凹部 3A连接件31A弯折部
A中空区域B散热通道C第一间隙
D第二间隙E散热通道F散热通道。【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20]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A至图1C所示,包括有:
一第一摩擦片1,该第一摩擦片I包含有一第一摩擦面11,由该第一摩擦面11朝其相对面冲压出多个第一间隔块12、多个第一散热孔13及多个连接件14,前述第一散热孔13位在前述第一间隔块12上,前述连接件14位在前述第一间隔块12上以及在前述第一散热孔13周缘,连接件14呈凸起的环状体,在该第一摩擦片I上并冲压出一个以上第一透孔15 ;一第二摩擦片2,该第二摩擦片2包含有一第二摩擦面21,由该第二摩擦面21朝其相对面冲压出多个第二间隔块22及多个第二散热孔23,前述第二散热孔23位在前述第二间隔块22上,该第二摩擦面21上在该第二间隔块22位置处因冲压而内凹形成一凹部24,在该第二摩擦片2上并冲压出一个以上第二透孔25。
[0021]再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第二摩擦片2与该第一摩擦片I相对设置使该第二间隔块22及第一间隔块12接触而隔开该第二摩擦片2及第一摩擦片1,使该第二摩擦片2及第一摩擦片I之间形成一中空区域A,且该第一摩擦片I的连接件14自该第二摩擦片2的第二散热孔23伸出该第二摩擦面21外,再弯折该连接件14形成一弯折部141贴抵在该第二摩擦面21上的凹部24,借此除了连结该第二摩擦片2及第一摩擦片I之外,并且在该第一散热孔13及第二散热孔23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B,其中前述连接件14不凸出于前述第二摩擦面21。同时在该第二摩擦片2及第一摩擦片I对应连接时,该第二摩擦片2及第一摩擦片I外周缘之间保留一第一间隙C连通该中空区域A,且该第一摩擦片I的第一透孔15对应该第二摩擦片2的第二透孔25,并在该第一摩擦片I的第一透孔15周缘及第二摩擦片2的第二透孔25周缘形成一第二间隙D连通前述中空区域A。借此前述第一间隙C、中空区域A及第二间隙D贯通成为热对流通道。
[0022]透过在前述第一摩擦片I的每一个第一散热孔13及第二摩擦片2的每一个第二散热孔23周缘利用前述连接件14相互结合,形成多点式的连结,该第一摩擦片I及第二摩擦片2之间可具有极高的结合强度,可以承受在高速刹车下,该第一摩擦面11及第二摩擦面21与来令片之间的摩擦力而不会变形损坏。另外,前述贯通的第一间隙C、中空区域A及第二间隙D形成热对流通道,借由热对流现象可将前述第一摩擦面11及第二摩擦面21与来令片之间的摩擦力所产生的热能迅速散逸至空气中。而前述第一散热孔13及第二散热孔23之间的散热通道B可以加速热对流现象,使得散热效果更好,并且多散热通道A的结构配合前述第一摩擦片I上挖设该第一透孔15及第二摩擦片2上挖设该第二透孔25,同时也减轻整体刹车盘的重量而达到轻量化的功效。
[0023]透过上述方式,前述第一摩擦片I及第二摩擦片2以冲压成型而一次制作及结合,具有生产速度快的优点。再如图1A,在结合前述第一摩擦片I及第二摩擦片2之前,将一垫片3设置在该第一摩擦片I及第二摩擦片2之间的中央位置处,再利用多个螺丝4穿过前述第一摩擦片1、垫片3与第二摩擦片2,并以一螺帽5锁固在该螺丝4上,增加结合的强度及稳定性。
[002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 在该第一摩擦片I上有部份第一散热孔13位在前述第一间隔块12上,而前述连接件14位在前述第一间隔块12上以及在前述第一散热孔13周缘,在该第二摩擦片2上有部份第二散热孔23位在前述第二间隔块22上。另有部份第一散热孔13在冲压过程形成一第三间隔块16,以及部份第二散热孔23在冲压过程形成一第四间隔块26,在该第一摩擦片I及第二摩擦片2对应结合时,前述第三间隔块16及第四间隔块26对应抵止,而在该部份的第一散热孔13及第二散热孔23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E。本实施例可使用在行驶速度较慢的机踏车上。
[0025]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6所不,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包含有一第一摩擦片IA及一第二摩擦片2A。该第一摩擦片IA包含有一第一摩擦面11A,由该第一摩擦面IlA朝其相对面冲压出多个第一间隔块12A及形成多个第一散热孔13A,且该第一摩擦面IlA上在该第一间隔块12A位置处因冲压而内凹形成一第一凹部14A ;该第二摩擦片2A包含有一第二摩擦面21A,由该第二摩擦面21A朝其相对面冲压出多个第二间隔块22A及形成多个第二散热孔23A,且该第二摩擦面21A上在该第二间隔块22A位置处因冲压而内凹形成一第二凹部24A。该第二摩擦片2A与该第一摩擦片IA相对设置使该第二间隔块22A及第一间隔块12A接触而隔开该第二摩擦片2A及第一摩擦片1A,再以呈筒状的一连接件3A插置在该第一摩擦片IA的第一散热孔13A及该第二摩擦片2A的第二散热孔23A中,再弯折该连接件3A两端部而各形成一弯折部31A贴抵在前述第一凹部14A及第二凹部24A上。借此连结该第二摩擦片2A及第一摩擦片1A,并且在该第一散热孔13A及第二散热孔23A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F。
[0026]透过上述结构而达成相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0027]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摩擦片,该两摩擦片上分别形成多个散热孔,两摩擦片的散热孔相对应,并将一间隔物设置在该两摩擦片之间,而在该两摩擦片之间形成一中空区域,该两摩擦片外周缘之间包含一间隙连通该中空区域,而两摩擦片相对应外侧各为一摩擦面;多个连接件对应结合在该两摩擦片的散热孔位置处而连接该两摩擦片,并且在该两摩擦片的相对应散热孔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其中前述连接件不凸出于前述摩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隔物为利用冲压方式在该两摩擦片上冲压出的多个间隔块,前述散热孔同样以冲压方式制作,并且前述散热孔位在前述间隔块上,该两摩擦片的间隔块相接触而隔开该两摩擦片,该两摩擦片的摩擦面在前述间隔块位置处因冲压而内凹形成一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摩擦片上冲压出前述连接件,该连接件位在前述间隔块上以及在前述散热孔周缘,且该连接件自另一摩擦片的散热孔伸出该另一摩擦片的摩擦面外,再弯折该连接件的端部而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该另一摩擦片的摩擦面的凹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呈筒状,将前述连接件插置在该两摩擦片的散热孔中,再弯折该连接件两端部而各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前述摩擦面的凹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其中一摩擦片上设置一个以上透孔,在该两摩擦片对应连接时,在该透孔周缘的两摩擦片之间形成一个以上另一间隙连通前述中空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连接件结合在该两摩擦片部分的散热孔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垫片,该垫片设置在该两摩擦片之间的中央位置处。
【文档编号】F16D65/847GK103807332SQ201210443493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陈忠诚, 陈忠义, 李盛骞, 陈郁仁 申请人:松璟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