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针保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485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针保持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凸轮推杆的运输乃至组装作业时使用的滚针保持件,该凸轮推杆构成以降低机动车用发动机等的燃料消费率为目的被组装在发动机的气门机构中的凸轮推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在包含机动车用发动机的发动机的气门机构部分产生的摩擦阻力、提高该发动机的燃费性能,把构成该气门机构的凸轮推杆(圆筒状辊)通过向心滚针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被设置在摇臂上的支撑轴上,该技术被记载在日本特开平3-92621号公报、特开2002-39201号公报、实开平5-14643号公报等中,并被广泛实施。图9表示被记载在特开2002-39201号公报中的现有构造的一例。在图示的例子中,摇臂I随着凸轮轴2的旋转以间隙调整装置3的端头部为中心进行往复摇动,使阀杆4在轴向位移。支撑轴5的两端部支撑固定在摇臂I的中间部,作为外径侧部件的圆筒状的凸轮推杆6通过向心滚针轴承7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支撑轴5的周围。因此,在凸轮推杆6上形成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中心孔,在凸轮推杆6的内周面与支撑轴5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构成向心滚针轴承7的多根滚针9。而且,使该凸轮推杆6的外周面与固定设置在凸轮轴2上的凸轮8的外周面滚动接触。当这样的凸轮推杆6从轴承厂家出厂时,预先用润滑脂把多根滚针9粘贴在凸轮推杆6的内周面上。此时,如图10所示那样,把滚针保持件11以轻微的过盈配合嵌合在滚针9的内径侧。其理由是,为了防止粘贴在凸轮推杆6的内周面上的滚针9在从轴承厂家运往凸轮推杆单元的组装工厂的途中、或在进行气门机构的组装作业时脱落。这样,在出厂时,把凸轮推杆6、滚针9、滚针保持件11组合而构成凸轮推杆单元12。在组装气门机构时,如图10所示,把凸轮推杆单元12配置在构成摇臂I的一对侧板部10之间,而且,把形成在各个侧板部10上的支撑孔13与存在于滚针9的内径侧的圆柱状空间的两端开口对合。而且,把支撑轴5在这些支撑孔13及圆柱状空间中插通。滚针保持件11随着该支撑轴5的插通作业的进行而从存在于插通方向前方(图10的右方)的支撑孔13朝摇臂I的外侧被推出。此后,在把支撑轴5的两端部嵌插在双方的支撑孔13中的状态下,通过凿密(模锻)等把支撑轴5固定在侧板部10上,构成凸轮推杆装置。这样的滚针保持件11通过把合成树脂等注射模塑成形而一体形成,设有圆筒状部14和加强板部15。圆筒状部14被推入存在于滚针9的内径侧的圆柱状空间。而且,力口强板部15在圆筒状部14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从该内周面朝径向内方突出,并且,跨径向整体把圆筒状部14的内径侧的空间堵住。进而,在将圆筒状部14的内周面的加强板部15夹住的两侧部分中的轴向一方侧的轴向中间部形成有突条部16。、[0007]这样的滚针保持件11采用图11所示那样的模具装置17制造。模具装置17由彼此对接的第一模具18、第二模具19、在第一模具18内侧插通的第三模具20构成。在第三模具20的端头部外周面上形成有凹槽21。当把滚针保持件11注射模塑成形时,把这些模具18 20组合成图11所示的状态,把熔融树脂送入由此形成的空腔22内。而且,通过使该熔融树脂冷却及固化,在形成滚针保持件11之后,使第一模具18与第二模具19分离,而且把第三模具20从滚针保持件11拔出。由于第三模具20与滚针保持件11由凹槽21和突条部16卡合,所以,滚针保持件11不会与第二模具19 一起移动,能够将滚针保持件11稳定地取出。但是,为了稳定地取出这样的滚针保持件11,必须把突条部16的高度尺寸进行某种程度的加大。但是,如果突条部16的高度尺寸加大,则当把第三模具20从滚针保持件11的圆筒状部14拔出时,有可能会对刚刚完成还比较软的突条部16造成损伤。这样,在突条部16损伤了的情况下,因该损伤而产生的小片会残留在空腔22内,有可能使其后制造的滚针保持件11的品质恶化。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3-9262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3920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实开平5-1464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形提出,目的在于实现能够以良好的品质稳定地制造的滚针保持件的构造。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保持件设有通过将合成树脂、橡胶、乙烯等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的圆筒状部和加强板部。其中的圆筒状部能够被推入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根滚针的内径侧,该多根滚针沿圆周方向配置在设于凸轮推杆等外径侧部件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孔的内周面。而且,所述加强板部被设置成,在该圆筒状部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从该内周面朝径向内方突出。尤其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保持件中,在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将所述加强板部夹住的两侧部分都不存在朝径向突出的突条部。而且,所述两侧部分中的轴向一端侧部分对把用来将所述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塑成形的模具脱模的阻力,小于所述两侧部分中的轴向另一端侧部分对把用来将所述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塑成形的模具脱模的阻力。更为具体来说,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向一端侧部分为第一锥面,所述第一锥面沿内径随着从靠该加强板部的内端侧朝向所述圆筒状部的一端侧开口而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对此,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向另一端侧部分为第二锥面,所述第二锥面沿内径随着从靠该加强板部的内端侧朝向所述圆筒状部的另一端侧开口而逐渐变小的方向倾斜。或者,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向一端侧部分,为沿内径随着从靠该加强板部的内端侧朝向所述圆筒状部的一端侧开口而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的锥面。对此,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向另一端侧部分,为内径在轴向无变化的圆筒面。该场合的轴向另一端侧部分不包括该部分中的靠所述加强板部的内端周缘部的倒角部分。或者,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的所述两侧部分都由内径在轴向无变化的圆筒面构成。该场合的两侧部分不包括这些部分中的靠所述加强板部的内端周缘部的倒角部分。而且,所述两侧部分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为,所述轴向一端侧部分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于所述轴向另一端侧部分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0018]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场合,优选为,所述圆筒状部的外周面为复合曲面,该复合曲面由圆筒面和一对导向锥面构成,该圆筒面存在于轴向中间部且外径在轴向无变化,该一对导向锥面存在于将该圆筒面夹住的轴向两侧部分且沿外径随着从该圆筒面离开而逐渐变小的方向倾斜。关于上述加强板部的形状,可以为将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径侧的空间跨径向整体堵住的圆盘状,或者也可以为将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径侧的空间中靠外径的部分堵住的圆环状。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保持件,无需设置在圆筒状部的内周面朝径向突出的突条部,即可通过使圆筒状部的内周面对把注射模塑成形时的模具脱模的阻力在加强板部的两侧部分的轴向一端侧与轴向另一端侧不同,从而达成与设置了该突条部的场合同样的效果。因此,在脱模时不会收到突条部损伤的影响,可以稳定地制造品质良好的滚针保持件。

图I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第一例的注射模塑成形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第二例的注射模塑成形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三里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第三例的注射模塑成形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截面图。图8是表示第四例的注射模塑成形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9是表不组装有凸轮推杆的发动机气门机构的一例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使用现有的滚针保持件把凸轮推杆组装到摇臂上时的状态的图,是与图9的A-A截面相当的图。图11是表示现有的滚针保持件的注射模塑成形时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图I和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本例的滚针保持件Ila通过将合成树脂、橡胶、乙烯等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设有圆筒状部14a和加强板部15a。圆筒状部14a的外周面,由截面形状为部分圆弧状的曲面将圆筒面23与一对导向锥面24圆滑连接,形成复合曲面。圆筒面23存在于圆筒状部14a的外周面的轴向中间部,外径在轴向无变化。另一方面,一对导向锥面24存在于圆筒状部14a的外周面的靠轴向两端的部分,沿外径随着从圆筒面23离开而逐渐变小的方向倾斜。具有这样的外周面形状的圆筒状部14a,能够容易地推入沿圆周方向排列配置的多根滚针9 (参照图9及图10)的内径侧,该多根滚针9沿作为外径侧部件的凸轮推杆6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中心孔的内周面排列配置,并用润滑脂粘贴保持于该内周面。即,圆筒状部14a中,圆筒面23的自由状态下的外径,与把多根滚针9各自的滚动面与凸轮推杆6的中心孔的内周面抵接时的内切圆直径相同,或者比其稍大。另一方面,导向锥面24各自的外周面的外端部的外径小于多根滚针9的内切圆直径。但是,也可把该圆筒状部的外周面构成为将圆筒面与设置在轴向两端部(外端部)的倒角部组合成的构造,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样的外周面的形状。加强板部15a在圆筒状部14a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从该内周面朝径向内方突出地形成。本例的场合,加强板部15a为将圆筒状部14a的内径侧的空间跨径向整体堵住的圆盘状。而且,对从圆筒状部14a的内周面中的设有加强板部15a的部分离开的部分,以加强板部15a为界被一分为二地分为轴向一端侧部分(图I和图2的右侧部分)和轴向另一端侧部分(图I和图2的左侧部分)。这样,在被加强板部15a—分为二的圆筒状部14a的内周面中的夹着加强板部15a的两侧部分,都没有设置现有构造中所设有的、比在轴向邻接的部分更朝径向内方较大地突出,即,以超过基 于形成锥面的倾斜的部分的方式突出的突条部16 (参照图10和图11)。但是,在本例的场合,被加强板部15a—分为二的圆筒状部14a的内周面都形成为内径在轴向上逐渐变化的锥面。但是,对于圆筒状部14a的内周面的上述两侧部分,这些锥面的倾斜方向分别以加强板部15a为界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即,把圆筒状部14a的内周面中的比加强板部15a更靠轴向一端侧部分形成为第一锥面25,该第一锥面25如在图I和图2中将倾斜角度夸张表示的那样,沿着使内径随着从靠该加强板部15a的内端侧朝向圆筒状部14a的一端侧开口而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对此,把比加强板部15a更靠轴向另一端侧部分形成为第二锥面26,该第二锥面26如在图I和图2中将倾斜角度夸张表示的那样,沿着使内径随着从靠加强板部15a的内端侧朝向圆筒状部14a的另一端侧开口而逐渐变小的方向倾斜。本例的滚针保持件Ila用图2所示那样的模具装置17a制造。模具装置17a由彼此对接的第一模具18a、第二模具19a,和在第一模具18a的内侧插通的第三模具20a构成。第三模具20a的端头部外周面(除了端头外周缘部分的倒角部分),如图2中将倾斜角度夸张表示的那样,是向着外径随着朝向端头表面而变大的方向倾斜的、局部圆锥状的凸曲面。在该凸曲面上没有设置用来形成突条部的凹槽,即,与轴向的邻接部分相比较,没有设置以超过上述外径所发生变化的程度朝径向内方凹入的凹槽。当将滚针保持件Ila注射模塑成形时,朝通过把各个模具18a 20a组装成图2所示状态而形成的空腔22a内,送入加热了的热塑性的合成树脂等熔融树脂。而且,通过将该熔融树脂在该空腔22a内冷却及固化,而形成滚针保持件11a。在形成之后,把滚针保持件Ila从模具装置17a取出时,首先,使第二模具19a朝图2的右方退让。此时,基于第三模具20a的端头部外周面与第二锥面26的卡合,滚针保持件Ila留在第一模具18a和第三模具20a那一侧。换言之,滚针保持件Ila不会跟第二模具19a —起朝图2的右方位移。接着,把第一模具18a朝图2的左方退让,然后,把滚针保持件I Ia从第三模具20a的周围朝轴向拔出。在该状态下,在圆筒状部14a的于内周面具有第二锥面26的、轴向另一端侧部分的周围不存在第一模具18a。而且,第二锥面26的倾斜角度例如为1° 2°左右、再大也不过是5°左右的小角度值,无需具有图I和图2中夸张表示的那样大程度的倾斜角度。即,为了容易把第二模具19a从滚针保持件Ila的内径侧拔出,而使第一锥面25具有2° 5。左右的脱模坡度,对此,使第二锥面26具有加大把第三模具20a从滚针保持件Ila的内径侧拔出时的阻力的方向的坡度。因此,即便第二锥面26的倾斜角度为上述那样的小角度值,在构成用来将滚针保持件Ila注射模塑成形的模具装置17a的模具18a 20a中,也能使把第一模具18a及第三模具20a与滚针保持件IIa分离时的阻力明显大于把第二模具19a与滚针保持件Ila分离时的阻力。如上所述,当把滚针保持件Ila从第三模具20a的周围拔出时,使圆筒状部14a的轴箱另一端侧部分的直径弹性扩开的量稍有一点即可。因此,能够使圆筒状部14a的轴向另一端侧部分的直径弹性扩开,而把不费力地第三模具20a从圆筒状部14a的轴向另一端侧部分拔出。因此,不论针对滚针保持件Ila的哪个部分,都可以用轻度的力、不费力地进行第三模具20a与滚针保持件Ila的分离作业。结果,能够在不损伤滚针保持件Ila的情况下,稳定地把刚刚注射模塑成形后的滚针保持件Ila从模具装置17a取出。包含本例的滚针保持件Ila在内的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保持件的大小以及形状,是根据适用的外径侧部件及配置在其内径侧的滚针的大小、形状等任意决定的。即,滚针保持 件的外径被设计成与配置在所适用的外径侧部件的内侧的多根滚针的内径侧的圆锥状空间的大小相当,通常,使圆筒状部(本例中,圆筒状部的外周侧的圆筒面)在自由状态下的外径与多根滚针的内切圆的直径一致,或者,设计成稍大,而能够把滚针保持件嵌插在被配置在外径侧部件的内径侧的滚针的内径侧。对于圆筒状部以及加强板部的厚度(圆筒状部的径向幅度、加强板部的轴向幅度),也是对应于所适用的外径侧部件,基于能够把用于该外径侧部件的滚针不致脱落地进行保持的强度的观点出发,适当地决定。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保持件不被具体的大小以及形状所限定。(实施方式的第二例)图3和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在本例的场合,把构成滚针保持件Ilb的加强板部15b形成为圆环状。即,用加强板部15b仅仅堵住圆筒状部14b的内径侧的空间中的靠外径的部分。即,在加强板部15b的径向中央部设有沿轴向贯通该加强板部15b的通孔31。基于这样的构造,本例的滚针保持件Ilb于第一例的滚针保持件Ila相比较,可以谋求更轻量化。为了把设有这样的加强板部15b的滚针保持件Ilb注射模塑成形,在构成模具装置17b的第三模具20b的端头表面中央部设置圆形凸部27,注射模塑成形时使圆形凸部27的端头表面与第二模具19a的端头表面抵接。其它部分的构造以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所以省略其重复说明。(实施方式的第三例)图5和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三例。在本例的滚针保持件Ilc的场合,把夹着圆筒状部14c的内周面的加强板部15a的两侧部分中的、比加强板部15a更靠轴向一端侧部分(图5和图6的右侧部分)形成为锥面28,该锥面28朝着使内径随着从靠该加强板部15a的内端侧朝向圆筒状部14c的一端侧开口而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对此,把比加强板部15a更靠轴向另一端侧部分(图5和图6中的左侧部分,是除了内端外周缘的倒角部的部分)形成为圆筒面29,该圆筒面29的内径不随着从靠该加强板部15a的内端侧朝向圆筒状部14c的另一端侧开口而发生变化。用来将本例的滚针保持件Ilc注射模塑成形的成形装置17c的构造,关于第一模具18a以及第二模具19a的形状,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以及第二例相同。尤其在本例的场合,作为第三模具20c,使用单纯的圆柱状模具,其除了端头外周缘的倒角部分之外,直至端头部为止的外径尺寸不发生变化。[0047]在本例的场合,在第二模具19a与锥面28之间存在脱模坡度,因此,能够将第二模具19a与滚针保持件Ilc顺畅地分离。对此,由于滚针保持件Ilc与第三模具20c之间不存在脱模坡度,所以,滚针保持件Ilc与第三模具20c的分离会产生某种程度的阻力。因此,在本例的场合,也能够在不损伤滚针保持件Ilc的情况下,在刚刚注射模塑成形之后把滚针保持件Ilc以固定的取出方向从模具装置17c取出。关于其它部分的构造以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所以省略其重复说明。(实施方式的第四例)图7和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四例。在本例的滚针保持件Ild的场合,圆筒状部14d的内周面中的夹着加强板部15a的两侧部分都为圆筒面29a、29b,该圆筒面29a、29b的内径除了内端周缘部的倒角部分之外,随着从靠加强板部15a的内端侧朝向圆筒状部14d的一端侧开口及另一端侧开口不发生变化。而且,与作为比加强板部15a更靠轴向一端侧部分的内周面的圆筒面29b的表面粗糙度的值相比较,作为轴向另一端侧部 分的内周面的圆筒面29a的表面粗糙度的值更大。本例的用来注射模塑成形滚针保持件Ild的成形装置17d的构造为,第一模具18a的形状与之前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第三例的相同。尤其在本例的场合,第二模具19b中用来形成圆筒面29b的圆形凸部30部分,以及用来形成圆筒面29a的第三模具20d的端头部,除了端头外周缘的倒角部之外都形成为外径尺寸无变化的形状。但是,在第三模具20d的端头部外周面上实施了喷丸等用来加大表面粗糙度的值的处理。对此,第二模具19b的圆形凸部30的外周面通过研磨加工而形成平滑表面。在本例的场合,由于圆形凸部30的外周面为平滑表面,所以对应的圆筒面29b的内周面也形成为平滑表面,使其表面粗糙度变小。因此,可以将设有圆形凸部30的第二模具1%与滚针保持件I Id顺畅分离。对此,第三模具20d的端头部外周面为表面粗糙度的值较大的粗糙面,所以,对应的圆筒面29a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也大。所以,会在第三模具20d与滚针保持件Ild分离时产生某种程度的阻力。因此,本例的场合,也可以在不损伤滚针保持件Ild的情况下稳定地把刚刚注射模塑成形之后的滚针保持件Ild从模具装置17d取出。其它部分的构成以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所以省略其重复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的第三例以及第四例的场合,也可以使第二模具18a与第三模具20c、20d成为一体。另外,也可以把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和第三例所示的使圆筒状部的内周面的两侧部分的倾斜角度不同的实用新型,和第四例所示的使圆筒状部的内周面的两侧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实用新型加以组合地进行实施。在该场合,通过加大因倾斜角度而造成拔出阻力大的那一侧的表面粗糙度,而能够更加难以拔出,从而能更加顺畅地把模具从滚针保持件拔出。(工业上的可利用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保持件组装凸轮推杆的摇臂的构造无特别要求。可以适用于组装图9所示的设置在纵向中间部的构造,也可以适用于组装设置在纵向端部的构造。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保持件不限于适用在凸轮推杆的场合,也可以广泛适用于向心滚针轴承的外圈、其它与向心滚针轴承的外圈相当的部件,该部件为在内径侧配置有用来构成向心滚针轴承的多根滚针的状态下从轴承厂家出厂的产品。附图标记说明[0057]I 摇臂2 凸轮轴3 间隙调整装置4 阀杆5 支撑轴6 凸轮推杆7 向心滚针轴承8 凸轮 9 滚针10 侧板部11、11a、lib、11c、Ild 滚针保持件12 凸轮推杆单元13 支撑孔14、14a、14b、14c、14d 圆筒状部15、15a、15b 加强板部16 突条部17、17a、17b、17c、17d 模具装置18、18a 第一模具19、19a、19b 第二模具20、20a、20b、20c、20d 第三模具21 凹槽22、22a、22b 空腔23 圆筒面24 导向锥面25 第一锥面26 第二锥面27 圆形凸部28 锥面29、29a、29b 圆筒面30 圆形凸部31 通孔
权利要求1.一种滚针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保持件设有圆筒状部和加强板部,所述圆筒状部通过将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该圆筒状部能够被推入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根滚针的内径侧,该多根滚针沿圆周方向配置在设于外径侧部件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孔的内周面;所述加强板部以在该圆筒状部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从该内周面朝径向内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将所述加强板部夹住的两侧部分都不存在朝径向突出的突条部,而且,所述两侧部分中的轴向一端侧部分对把用来将所述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塑成形的模具脱模的阻力,小于所述两侧部分中的轴向另一端侧部分对把用来将所述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塑成形的模具脱模的阻力。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针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向一端侧部分由第一锥面构成,所述第一锥面沿内径随着从靠该加强板部的内端侧朝向所述圆筒状部的一端侧开口而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向另一端侧部分由第二锥面构成,所述第二锥面沿内径随着从靠该加强板部的内端侧朝向所述圆筒状部的另一端侧开口而逐渐变小的方向倾斜。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针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向一端侧部分,由沿内径随着从靠该加强板部的内端侧朝向所述圆筒状部的一端侧开口而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的锥面构成;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向另一端侧部分,由内径在轴向无变化的圆筒面构成。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针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周面的所述两侧部分都由内径在轴向无变化的圆筒面构成,所述轴向一端侧部分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小于所述轴向另一端侧部分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值。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针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部的外周面由复合曲面构成,该复合曲面由圆筒面和一对导向锥面构成,该圆筒面存在于轴向中间部且外径在轴向无变化,该一对导向锥面存在于将该圆筒面夹住的轴向两侧部分且沿外径随着从该圆筒面离开而逐渐变小的方向倾斜。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针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部为将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径侧的空间跨径向整体堵住的圆盘状。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滚针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部为将所述圆筒状部的内径侧的空间中靠外径的部分堵住的圆环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滚针保持件,能够实现能以良好的品质稳定地制造的滚针保持件的构造。滚针保持件通过把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设有圆筒状部(14a)和加强板部(15a)。在圆筒状部(14a)的内周面不存在朝径向突出的突条部,而且,通过使圆筒状部(14a)的内周面的夹着加强板部(15a)的两侧部分的内周面倾斜角或表面粗糙度不同,而使用来将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塑成形的模具拔出时轴向一端侧部分的阻力小于轴向另一端侧部分的阻力。
文档编号F16C19/46GK202468701SQ2012200629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斋藤稔, 根布谷真树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