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式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619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膜片式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装置,具体讲是一种安装在气体管道上的膜片式减压阀。
技术背景膜片式减压阀是一种将进入其内部的高压气体减压至某一稳定低压气体的阀门装置。现有膜片式减压阀的阀体上一般都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以及控制通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之间设置的活门用于控制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的通断,设置在出气通道与控制通道之间的膜片用来推动活门以使活门开启,而活门的关闭则是依靠顶在自身上部的弹簧来实现的,当活门关闭后,活门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紧压在阀体内腔中的密封端面上,为 了防止漏气,活门上一般都装有密封垫圈进行密封,密封垫圈通常由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制成。上述采用密封垫圈这种软密封结构的膜片式减压阀一般只能用在进口压力小于35MPa的气体管道中,如果将其装在气体压力为45MPa的气体管道上后,密封垫圈承受的压力较大,极易发生老化,从而大大缩短膜片式减压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能够应用在气体压力为45MPa的气体管道上,而且使用寿命较长的膜片式减压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膜片式减压阀包括阀体、膜片、导向盘、顶杆、活门以及第一弹簧,阀体包括下阀体、连接在下阀体顶部的上阀体以及连接在上阀体顶部的进口法兰,进口法兰上设有进气通道,上阀体上设有与进气通道相通的出气通道,下阀体上设有控制通道,下阀体和上阀体之间设有膜片腔,膜片腔顶部与出气通道相通,膜片腔底部与控制通道相通,膜片位于膜片腔中部且其边缘处夹在下阀体和上阀体之间,膜片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上分别贴有上夹板和下夹板,导向盘位于膜片腔内并与上阀体连接,顶杆插在导向盘上并可沿导向盘上下滑动,并且顶杆的一端顶在活门上,顶杆另一端顶在上夹板上,上夹板与导向盘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下夹板与下阀体之间设有第三弹簧,其中,还包括位于进气通道内的活门座和压盖,活门座由底盘和位于底盘顶部的圆筒组成,底盘上设有轴向通孔,圆筒外周壁下部设有径向通孔,底盘连接在进口法兰与上阀体之间,压盖连接在圆筒顶部,活门位于圆筒内腔中且其上部可在压盖内腔中上下滑动,第一弹簧顶在压盖与活门之间,活门下端设有环形尖部,环形尖部紧压在轴向通孔周边的底盘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膜片式减压阀,其中,上阀体上连接有安全阀,安全阀顶部开口用于与控制通道相通,安全阀的底部开口与出气通道相通。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膜片式减压阀在活门上安装密封垫圈这种软密封不同,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的活门下端设有环形尖部,且环形尖部紧压在轴向通孔周边的底盘上,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是采用环形尖部直接与底盘紧贴合来进行密封的,这种金属与金属直接贴合的密封在行业上称之为硬密封,硬密封的采用不但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能装在气体压力为45MPa的气体管道上,而且避免了密封垫圈因发生老化而缩短膜片式减压阀使用寿命的问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的剖视结构图;图2是图I中活门、第一弹簧、压盖、活门座以及顶杆部分的剖视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包括阀体、膜片13、导向盘10、顶杆11、活门5、第一弹簧22、活门座以及压盖2,阀体包括下阀体14、连接 在下阀体14顶部的上阀体19以及连接在上阀体19顶部的进口法兰1,进口法兰I上设有进气通道3,上阀体19上设有与进气通道3相通的出气通道18,下阀体14上设有控制通道17,下阀体14和上阀体19之间设有膜片腔15,膜片腔15顶部与出气通道18相通,膜片腔15底部与控制通道17相通,膜片13位于膜片腔15中部且其边缘处夹在下阀体14和上阀体19之间,膜片13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上分别贴有上夹板8和下夹板9,导向盘10位于膜片腔15内并与上阀体19通过螺钉连接,顶杆11插在导向盘10上并可沿导向盘10上下滑动,并且顶杆11的一端顶在活门5上,顶杆11另一端顶在上夹板8上,上夹板8与导向盘1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6,下夹板9与下阀体14之间设有第三弹簧12,活门座和压盖2位于进气通道3内,活门座由底盘6和位于底盘6顶部的圆筒4组成,底盘6上设有轴向通孔20,圆筒4外周壁下部设有径向通孔21,底盘6连接在进口法兰I与上阀体19之间,压盖2连接在圆筒4顶部,活门5位于圆筒4内腔中且其上部可在压盖2内腔中上下滑动,第一弹簧22顶在压盖2与活门5之间,活门5下端设有环形尖部23,环形尖部23紧压在轴向通孔20周边的底盘6上,上阀体19上连接有安全阀7,安全阀7顶部开口用于与控制通道17相通,安全阀7的底部开口与出气通道18相通。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安全阀7为常规现有技术,故不再此赘述。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进气通道3与45MPa的高压气体管道接通,出气通道18与减压后的低压气体管道接通,此时,活门在第一弹簧22及45MPa高压气体的作用下紧贴在活门座的圆盘6上,这时,进气通道3与出气通道18断开,出气通道18无压力,当控制通道17与控制气源接通后,控制气体会进入到膜片腔15的底部,这时膜片13会产生变形,下夹板9、上夹板8和膜片13在控制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动顶杆11,顶杆11再推动活门5,活门5与底盘6之间便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45Mpa的高压气体经过此缝隙时受到节流,压力降低并从出气通道18流出。调高控制气体的压力,就可以调高活门5开启的高度,活门5与底盘6之间的缝隙随之增大,出气通道18内的压力也跟着增大,当出气通道18内的气体达到设定的压力值时,关闭控制通道17,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便会持续不断地通过出气通道18向减压后的低压气体管道供入设定值的压力气体。在此过程中,当出气通道18内的气体压力因某中原因(如进气通道3内的压力下降)而降低时,出气通道18内的气体压力对膜片13向下的作用力也减小,膜片13在膜片腔15的底部预留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向上运动,通过顶杆11将活门5顶得更开,活门5与底盘6之间的缝隙更大,这时,出气通道18内的气体压力又恢复到原来的气体压力设定值,反之,当出气通道18内的气体压力升高时,活门5在第一弹簧22复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活门5与底盘6之间的缝隙减小,出气通道18内的压力也会跟着减小,因此,活门5与底盘6之间的缝隙总是处在一种动平衡状态,保持出气通道18内的气体压力稳定。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膜片式减压阀,包括阀体、膜片(13)、导向盘(10)、顶杆(11)、活门(5)以及第一弹簧(22),所述阀体包括下阀体(14)、连接在下阀体(14)顶部的上阀体(19)以及连接在上阀体(19)顶部的进口法兰(1),所述进口法兰(I)上设有进气通道(3),所述上阀体(19)上设有与进气通道(3)相通的出气通道(18),所述下阀体(14)上设有控制通道(17),所述下阀体(14)和上阀体(19)之间设有膜片腔(15),所述膜片腔(15)顶部与出气通道(18)相通,所述膜片腔(15)底部与控制通道(17)相通,所述膜片(13)位于膜片腔(15)中部且其边缘处夹在下阀体(14)和上阀体(19)之间,所述膜片(13)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上分别贴有上夹板⑶和下夹板(9),所述导向盘(10)位于膜片腔(15)内并与上阀体(19)连接,所述顶杆(11)插在导向盘(10)上并可沿导向盘(10)上下滑动,并且顶杆(11)的一端顶在活门(5)上,顶杆(11)另一端顶在上夹板(8)上,所述上夹板(8)与导向盘(1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6),所述下夹板(9)与下阀体(14)之间设有第三弹簧(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进气通道(3)内的活门座和压盖(2),所述活门座由底盘(6)和位于底盘(6)顶部的圆筒(4)组成,所述底盘(6)上设有轴向通孔(20),所述圆筒(4)外周壁下部设有径向通孔(21),所述底盘(6)连接在进口法兰(I)与上阀体(19)之间,所述压盖(2)连接在圆筒(4)顶部,所述活门(5)位于圆筒(4)内腔中且其上部可在压盖(2)内腔中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弹簧(22)顶在压盖(2)与活门(5)之间,所述活门(5)下端设有环形尖部(23),所述环形尖部(23)紧压在轴向通孔(20)周边的底盘(6)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膜片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9)上连接有安全阀(7),所述安全阀(7)顶部开口用于与控制通道(17)相通,所述安全阀(7)的底部开口与出气通道(18)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膜片式减压阀,属于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膜片、导向盘、顶杆、活门以及第一弹簧,阀体包括下阀体、上阀体以及进口法兰,进口法兰上设有进气通道,上阀体上设有出气通道,下阀体上设有控制通道,膜片边缘处夹在下阀体和上阀体之间,膜片上分别贴有上夹板和下夹板,顶杆的一端顶在活门上,顶杆另一端顶在上夹板上,上夹板与导向盘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下夹板与下阀体之间设有第三弹簧,其中,还包括活门座和压盖,活门座由底盘和圆筒组成,底盘上设有轴向通孔,圆筒外周壁下部设有径向通孔,活门下端设有环形尖部,环形尖部紧压在轴向通孔周边的底盘上。本实用新型膜片式减压阀不但能够应用在气体压力为45MPa的气体管道上,而且使用寿命较长。
文档编号F16K1/00GK202493684SQ20122009121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李先辉, 汪秀勇, 郑波, 高飞 申请人: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