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774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减振器,尤其是一种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来自路面的冲击,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及乘客舒适性,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震器,通过减震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使汽车正常使用时,不会因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使人体感到不舒适,疲劳甚至损害健康,为乘客提供舒适、愉快的乘坐环境。而滑动密封环是汽车减振器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密封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公知的滑动密封环的横截面通常为矩形,图1为公知的双筒减振器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中设有公知的滑动密封环,图2为公知的滑动密封环的剖面示意图,图3、图4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3示意性地表示了在复原循环中油液的流动状态,图4示意性地表示了在压缩循环中油液的流动状态。如图1、2所示,公知的双筒减振器具有储液筒12,设置在储液筒12内的缸筒15,连杆I设置在缸筒15内,并延伸至储液筒12的外部。在储液筒12和缸筒15的端部设有导向器13,所述导向器13的扩径部与连杆之间设有衬套14,导向器13的端部与储液筒12之间通过油封16密封。所述连杆I上套设有滑动密封环11,该滑动密封环11设置在衬套14的顶部,能密封导向器13与连杆I之间的主油流通道17。在扩径部的顶面还具有至少一个径向沟槽18。如图3所示,当减振器处于低速复原行程时,滑动密封环11在油压A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其顶面贴紧于导向器13与滑动密封环11配合的上壁,从而阻止油液从导向器13与连杆I之间的主油流通道17流过,只有极小一部油液从所述径向沟槽18与滑动密封环11顶面构成的副油流通道流过,以防止连杆I在上、下移动中卡死。如图4所示,当减振器处于低速压缩行程时,摩擦力B大于油压A,滑动密封环11在摩擦力B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使连杆I与导向器13之间的主油流通道17打开,油液沿箭头C的方向自图中的下部向上部流动,该公知的结构会导致压缩力值不连续,出现迟滞,减振器压缩力值的离散性也增大。另外,油液向上流动而冲击油封16,也使油封16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加速了油封16的磨损,减少了油封的使用寿命。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以减少连杆和衬套之间油液的流动来缩小力值的离散,能够有效地稳定低速力值。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低速压缩阻尼力不连续、力值迟滞、低速力值离散性大的问题的减振器,尤其是一种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具有储液筒,设置在所述储液筒内的缸筒,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缸筒内,并延伸至所述储液筒的外部;一导向器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导向器位于所述储液筒内,并封堵于所述缸筒的端部;所述导向器的一端形成扩径部,一衬套设置在导向器与所述连杆之间,位于所述扩径部内,所述导向器的端部与所述储液筒之间通过油封密封;所述连杆上套设有滑动密封环,该滑动密封环设置在衬套的顶部,所述滑动密封环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导向器扩径部的顶面,封闭导向器与连杆之间的主油流通道;所述扩径部的顶面具有至少一个径向沟槽;其中,所述滑动密封环包括密封环本体,以及自所述密封环本体外周缘向外延伸的挠性密封体,所述挠性密封体的厚度小于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厚度,其外周顶抵于所述导向器扩径部的内周壁面。如上所述的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其中,所述密封环本体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导向器扩径部的顶面,所述密封环本体的顶部与所述径向沟槽之间形成副油流通道。如上所述的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其中,所述滑动密封环的横截面呈横置的T形。如上所述的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其中,所述挠性密封体上沿径向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无论在压缩行程还是复原行程,其内设置的可挠性变性的滑动密封环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低速复原行程和低速压缩行程均能实现密封,克服了采用公知的矩形滑动密封环时仅在复原行程时能起到密封作用,而在压缩行程时将主油流通道全部打开,完全没有密封效果的缺陷。采用该可挠性变形的滑动密封环极大地提高了减振器低速时的力值,从而大大提高了减振器的操控性和车辆的舒适性。因油封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增加了油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适用于主动调节式减振器,半主动式减振器,特别是低速时具有大阻尼力要求的减振器。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图1为公知的双筒减振器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设置在图1中公知的滑动密封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表示低速复原行程时油流状态;图4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表示低速压缩行程时油流状态;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密封环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密封环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表示低速复原行程时油流及滑动密封环的状态;图10是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表示低速压缩行程时油流及滑动密封环的状态。附图标号说明1、连杆11、滑动密封环 12、储液筒13、导向器14、衬套15、缸筒16、油封17、主油流通道18、径向沟槽2、连杆21、滑动密封环211、密封环本体212、挠性密封体213、缺口22、储液筒23、导向器24、衬套25、缸筒26、油封27、主油流通道28、径向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具有储液筒22,设置在储液筒22内的缸筒25,一连杆2设置在缸筒25内,并延伸至储液筒22的外部;一导向器23套设在连杆2上,导向器23位于储液筒22内,并封堵于缸筒25的端部。该导向器23的一端形成扩径部,一衬套24设置在导向器23与所述连杆2之间,位于该扩径部内,导向器23的端部与储液筒22之间通过油封密封26。连杆2上套设有滑动密封环21,该滑动密封环21设置在衬套24的顶部,滑动密封环21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导向器23扩径部的顶面,封闭导向器23与连杆2之间的主油流通道27,且扩径部的顶面还具有至少一个径向沟槽2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可以设置四个径向沟槽28。所述滑动密封环21包括密封环本体211,以及自密封环本体211外周缘向外延伸的挠性密封体212,该挠性密封体212的厚度小于密封环本体211的厚度,其外周顶抵于导向器23扩径部的内周壁面。其中,密封环本体211的顶部能顶抵于导向器23扩径部的顶面,所述密封环本体211的顶部与所述径向沟槽18之间形成副油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挠性密封体212上沿径向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213,通过该缺口 213的设置,可以保证油流能顺利地从主油流通道27或副油流通道28通过。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密封环21的横截面呈横置的T形,如图6所示。只要挠性密封体212的强度低于滑动密封环本体211的强度,装配后能够变形,且其外周能抵接于导向器23扩径部的内周壁面,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就可以。下面对横截呈横置的T形的滑动密封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9所示,在低速复原行程时,在油压A的作用下推动滑动密封环21向上运动,滑动密封环本体211的顶面顶抵于导向器23扩径部的顶面,阻止油液从导向器23与连杆2之间主油流通道27流过,只有从滑动密封环21的挠性密封体212上设置的缺口 213内流过的油流中的极小一部油液经所述径向沟槽28与滑动密封环21顶面构成的副油流通道流过,以防止连杆2在上、下移动中卡死。在此过程中,导向器23的扩径部内壁面挤压挠性密封体212的外周面,起到了密封作用,使滑动密封环21顶面、外周面同时密封,与公知技术相比,进一步提高了减振器在低速复原行程中的密封性能。其中,在导向器23的扩径部顶面设置有径向沟槽28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在减振器处于低速压缩行程时,在摩擦力B的作用下,滑动密封环21向下运动,滑动密封环本体211的顶部离开导向器,导向器23的扩径部内壁面挤压挠性密封体212的外周面,起到了密封作用,使滑动密封环21的外周面密封了大量的油液,使连杆2与导向器23之间的主油流通道27打开的状态下,只有从挠性密封体212上沿径向设置的缺口 213流过的油液能够通过所述主油流通道27,从而控制了油液在连杆与导向器23之间的流动,有效的减少了低速压缩力值不稳定的现象,减少了阻尼力力值迟滞,稳定了低速压缩行程的力值。此外,由于挠性密封体212的密封作用,不会有大量的油液向上流动冲击油封26,从而大大改善了油封26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油封2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无论在压缩行程还是复原行程,其内设置的可挠性变性的滑动密封环21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低速复原行程和低速压缩行程均能实现密封,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连杆2和导向器23之间油液的流动,提高并稳定了低速压缩力值。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内设置了可挠性变形的滑动密封环21,因此最大程度地稳定了减振器的低速力值,从而提高了减振器的操控性和车辆的舒适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具有储液筒,设置在所述储液筒内的缸筒,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缸筒内,并延伸至所述储液筒的外部;一导向器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导向器位于所述储液筒内,并封堵于所述缸筒的端部;所述导向器的一端形成扩径部,一衬套设置在导向器与所述连杆之间,位于所述扩径部内,所述导向器的端部与所述储液筒之间通过油封密封;所述连杆上套设有滑动密封环,该滑动密封环设置在衬套的顶部,所述滑动密封环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导向器扩径部的顶面,封闭导向器与连杆之间的主油流通道;所述扩径部的顶面具有至少一个径向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密封环包括密封环本体,以及自所述密封环本体外周缘向外延伸的挠性密封体,所述挠性密封体的厚度小于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厚度,其外周顶抵于所述导向器扩径部的内周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本体的顶部能顶抵于所述导向器扩径部的顶面,所述密封环本体的顶部与所述径向沟槽之间形成副油流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密封环的横截面呈横置的T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密封体上沿径向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具有可挠性变形滑动密封环的减振器,具有储液筒、缸筒、连杆、导向器;导向器的一端形成扩径部,一衬套位于所述扩径部内,连杆上套设有滑动密封环,该滑动密封环设置在衬套的顶部,滑动密封环的顶部能顶抵于导向器扩径部的顶面。滑动密封环包括密封环本体,以及自所述密封环本体外周缘向外延伸的挠性密封体,挠性密封体的厚度小于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厚度,其外周顶抵于导向器扩径部的内周壁面。无论在低速压缩行程还是低速复原行程,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内设置的可挠性变性的滑动密封环均能实现密封,采用该可挠性变形的滑动密封环极大地提高了减振器低速时的力值,从而大大提高了减振器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文档编号F16F9/36GK202851803SQ20122048417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杨志峰, 李娜 申请人: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