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8744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轨和滚轮辅助控制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控制滑轨上滚轮之间间距的凸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轨道以7度的倾斜度进行设置(参见图1),以保证设在轨道上的滚轮能够依次在重力的牵引下进行滚动,但滚轮在滚动过程中必须要设置一个控制装置来有效分隔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让滚轮能够逐个有序地向前滚动,避免了多个滚轮前后相接一同滚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控制装置为凸轮,凸轮存在如下不足A、用凸轮来做为间隔推动,对于滚轮的滑动均以自由滚动或外加汽缸连动的方式,设计上较为复杂,并且联动装置制造较为困难繁琐,同时成本也在无形之中增加许多。B、一般凸轮仅做阻挡滚轮的目的,利用汽缸的往复直线动作,仅产生阻挡滚轮前进的动作,一旦汽压不足时便容易造成间隔后滚轮滚动缓慢,造成2个甚至3个滚轮一起贴合向前滑动,无法有效控制滚轮运动。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凸轮只有阻挡滚轮的作用,容易造成间隔后滚轮滚动缓慢,无法有效控制滚轮之间的间距的一些不足。[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它主要包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体底部设有间隔部件和推动部件。[0005]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同时设有间隔部件和推动部件,既能确保滚轮的向前顺畅滚动,又能有效的控制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同时保证滚轮各自向前滚动的运动能力。 同时简化了整个机构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只需要汽缸提供一个直线动作,就可以使得凸轮同时产生两种功效,其一凸轮底部的间隔部件可分隔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阻隔后一个滚轮停顿片刻,其二凸轮底部的推动部件可以产生一个推动力量,推动前一个滚轮顺利向前滚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阻隔,没有推动滚轮的缺陷。同时当多个滚轮连续通过时,本实用新型也能能确保各个前后滚轮之间的有效间隙,并为每一个经过凸轮分隔的滚轮提供一个向前的推动力,既保障了滚轮之间的间距,又确保了滚轮的滚动速度,可谓一举双的。


[0006]图I为现有技术中滚轮在轨道上的示意图。[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滚轮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状态参考图。[0011]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3]各附图中的标号表示如下1轮体、2间隔部件、3推动部件、4转动轴、5滚轮、6轨道。[001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轮体,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的轮体底部设有间隔部件和推动部件。所述的推动部件呈圆弧形的突起,推动部件与间隔部件之间通过曲线连接。所述的推动部件设置在轮体底部的一侧,间隔部件为一个凸起块,凸起块的端部呈圆弧状。凸轮的上端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转动轴。[0015]在实施中,凸轮底部的间隔部件和推动部件是关键,间隔部件与推动部件之间用曲线连接起来,整个推动部件、曲线和间隔部件之间一起形成一端波浪线。利用双滚轮之间的接触差,两滚轮中接触距离为中心距60MM,因此凸轮的波浪线的中心位置也要与两滚轮之间的中心距相配合,以便使前后滚轮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自然间隔。由于间隔部件呈圆弧形的突起,所以在与滚轮的接触中会对滚轮形成一种下压的压力,产生水平的推力,可让滚轮顺利前行,不仅消除了由于间隔部件对滚轮所造成的阻隔力,还对滚轮施加了更大的向前对动力,保证了滚轮的灵活顺畅滚动。同时简化了整个机构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它主要包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体底部设有间隔部件和推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部件呈圆弧形的突起,推动部件与间隔部件之间通过曲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部件设置在轮体底部的一侧,间隔部件为一个凸起块,凸起块的端部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其特征在于凸轮的上端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转动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滚轮间距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体底部设有间隔部件和推动部件。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同时设有间隔部件和推动部件,既能确保滚轮的向前顺畅滚动,又能有效的控制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同时保证滚轮各自向前滚动的运动能力。同时简化了整个机构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只需要汽缸提供一个直线动作,就可以使得凸轮同时产生两种功效,其一凸轮底部的间隔部件可分隔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阻隔后一个滚轮停顿片刻,其二凸轮底部的推动部件可以产生一个推动力量,推动前一个滚轮顺利向前滚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阻隔,没有推动滚轮的缺陷。
文档编号F16H53/02GK202812050SQ20122050224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秦世兴 申请人:上海轩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