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切割机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103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切割机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传动机构,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切割机上使用的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便携式切割机作为一种既能切割各种金属型材、木材和塑料板材和管材的切割工具,具有操作简单、切割速度快、携带方便等优点,市场需求量大,而倍受广大用户的喜爱,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目前使用的便携式切割机动力传递一般采用一级传动,即电机输出轴带动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带动输出轴旋转工作,由于传动扭矩小,负载能力差,切割效率低,输出齿轮直径大,使机器的切割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开发一种在不加大切割片直径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切割深度已成为业内一道难题。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但至今尚未有理想的产品在市场上面世。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便携式切割机传动机构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输出扭矩大、使用安全可靠、切割效率高并能有效提高切割深度的便携式切割机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左右箱体、输出轴、输出齿轮、中间轴、过渡齿轮、齿轮轴、锥齿轮,所述的输出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上,输出齿轮固定在输出轴上,中间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上,过渡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齿轮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上,锥齿轮固定在齿轮轴上,输出齿轮与过渡齿轮啮合,过渡齿轮与齿轮轴啮合,锥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上的锥齿啮合。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由于采用三级传动,在电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输出扭矩大,负载能力强。二是可以有效缩小输出齿轮的直径,在不增大锯片的基础上增加锯片切割深度,从而提高了锯片的利用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其中I左箱体,2输出轴,3中间轴,4过渡齿轮,5输出齿轮,6轴承,7轴套,8右箱体,9锥齿轮,10齿轮轴,11电机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切割机传动机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左右箱体1、8、输出轴2、输出齿轮5、中间轴3、过渡齿轮4、齿轮轴10、锥齿轮9,所述的输出轴2通过两端的轴承6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1、8上,输出齿轮5通过花键固定在输出轴2上,中间轴3通过轴套7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1、8上,过渡齿轮4通过花键固定在中间轴3上,齿轮轴10通过轴承6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1、8上,锥齿轮9通过花键固定在齿轮轴10上,输出齿轮5与过渡齿轮4啮合,过渡齿轮4与齿轮轴10啮合,锥齿轮9与电机输出轴11上的锥齿啮合。工作时,电机输出轴11上的锥齿带动锥齿轮9 一级传动,锥齿轮9带动齿轮轴10旋转,齿轮轴10带动过渡齿轮4 二级传动,过渡齿轮4带动输出齿轮5三级传动,输出齿轮5带动输出轴2及锯片旋转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切割机传动机构,包括左右箱体(1、8)、输出轴(2)、输出齿轮(5)、中间轴(3)、过渡齿轮(4)、齿轮轴(10)、锥齿轮(9),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出轴(2)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1、8)上,输出齿轮(5)固定在输出轴(2)上,中间轴(3)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1、8)上,过渡齿轮(4)固定在中间轴(3)上,齿轮轴(10)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 (1、8)上,锥齿轮(9)固定在齿轮轴(10)上,输出齿轮(5)与过渡齿轮(4)啮合,过渡齿轮(4)与齿轮轴(10)啮合,锥齿轮(9)与电机输出轴(11)上的锥齿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切割机传动机构,包括左右箱体(1、8)、输出轴(2)、输出齿轮(5)、中间轴(3)、过渡齿轮(4)、齿轮轴(10)、锥齿轮(9),所述的输出轴(2)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1、8)上,输出齿轮(5)固定在输出轴(2)上,中间轴(3)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1、8)上,过渡齿轮(4)固定在中间轴(3)上,齿轮轴(10)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右箱体(1、8)上,锥齿轮(9)固定在齿轮轴(10)上,输出齿轮(5)与过渡齿轮(4)啮合,过渡齿轮(4)与齿轮轴(10)啮合,锥齿轮(9)与电机输出轴(11)上的锥齿啮合。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输出扭矩大、使用安全可靠、切割效率高并能有效提高切割深度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H1/20GK202883892SQ2012205446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童玮琪, 王纲礼 申请人:正阳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