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189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弹性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轴承。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的工作是依靠滚动体与滚道的滚动配合实现,滚动体与滚道两者之间有严格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以保证滚动轴承的旋转精度,减小滚动阻力,保证轴承的灵活转动和使用寿命。但是,一些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并且会受到很大的轴向冲击及振动,例如在火炮或火箭发射等环境下的轴向定位轴承。若轴向冲击过大,使用过程中会使滚道和滚动体的接触点发生永久性塑性变形,受到冲击后的轴承,在之后需要运转时由于滚道变形,旋转精度遭到破坏,性能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甚至不能转动,无法使用。例如角接触球轴承,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滚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滚动体一般为钢球,使用时钢球滚动支撑在内圈与外圈的对应配合面之间,该配合面为与钢球适配的滚道。外圈具有与钢球滚动配合的外圈滚道和与供适配的外圈支座支撑的外圈支撑端,内圈具有与钢球滚动配合的内圈滚道和供适配转轴上的轴向挡止结构支撑的内圈支撑端,在轴承承受轴向载荷时,外圈支撑端和内圈支撑端分别承受相向的轴向作用力并传递到滚动体处,使滚动体滚动挤压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上。但是,在存在轴向冲击的使用场合,若冲击力过大,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的对应滚道将被钢球挤压产生塑性变形,导致钢球无法正常滚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缓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轴向冲击载荷的弹性轴承。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轴承,包括滚动体、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上均设有与所述滚动体对应的滚道,所述内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滚道与滚道之间或者滚道与用于支撑各自圈体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传递轴向作用力的载荷传递段,内圈和/或外圈的载荷传递段上沿围绕弹性轴承轴线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沿轴向两侧分布的孔壁的长孔,还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开各所述长孔的间隔连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所述孔壁的弹性变形对载荷传递段承受的轴向作用力进行缓冲的弹性缓冲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连接部能够间隔开各长孔,并且能够保持整个外圈与外圈支座的固定或者保持整个内圈与转轴的固定和载荷的传递,长孔与间隔连接部形成的弹性缓冲结构能够在载荷传递段承受轴向作用力时依靠孔壁的弹性变形而缓冲轴向作用力,从而减缓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轴向冲击载荷。所述弹性缓冲结构沿弹性轴承的轴向排列布置有至少两组,相邻的两组弹性缓冲结构中任意一组中的长孔与另一组中的间隔连接部是沿轴向对应设置而使相邻的两组弹性缓冲结构中的长孔沿圆周方向交错分布。上述结构能够使其中一组弹性缓冲结构中的间隔连接部顶压相邻组的长孔,使对应的长孔孔壁在收到冲击时发生缓冲变形,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更好地减缓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冲击力。所述外圈具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两条滚道,所述内圈具有两只并通过两组对应的滚动体分别滚动装配在外圈的对应滚道上,所述弹性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圈的两条滚道之间。采用该结构轴承结构简单,能够承受双向的轴向载荷,并在受到轴向冲击时压缩外圈两端的两对应滚道之间的弹性缓冲结构,起到减缓冲击的作用。所述弹性缓冲结构沿弹性轴承的轴向排列布置有两组,各组弹性缓冲结构中长孔的数量为三个。弹性缓冲结构沿轴向设置两组在发挥缓冲作用的同时,能够保证圈体的结构强度,各组的长孔数量设为三个便于加工,支撑稳定。


图1:本发明中一种弹性轴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本发明中一种弹性轴承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外圈,11长孔,12间隔连接部,2内圈,3钢球,4保持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中一种弹性轴承的一个实施例如图f图2所示,一种弹性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两只成对布置的内圈2、作为滚动体的钢球3、及保持架4。各内圈2均通过一组钢球3分别滚动装配在外圈I轴向两端的两对应滚道配合面上,从而在承受轴向载荷时对滚道配合面施加相向的轴向作用力。外圈I两端的两对应滚道配合面之间为载荷传递段,在弹性轴承承受轴向载荷时,能够向钢球3传递相向的轴向作用力。该载荷传递段上设有弹性缓冲结构,弹性缓冲结构包括沿周向围绕外圈I的一周设置的三个长孔11、沿周向间隔分开各所述长孔11的间隔连接部12 ;各长孔11均具有沿轴向两侧分布的孔壁。弹性缓冲结构沿弹性轴承的轴向间隔分布有两组,共六个长孔、六个间隔连接部。两组弹性缓冲结构中任意一组中的长孔11与另一组中的间隔连接部12是沿轴向对应设置,而使相邻的两组弹性缓冲结构中的长孔沿圆周方向交错分布。各长孔11可以通过圆盘铣刀或者砂轮片磨削等方式切出,加工成本低。使用中,弹性轴承在受到大的轴向冲击载荷时,外圈I中间的弹性缓冲结构中的孔壁出现变形,吸收大部分的冲击能量,钢球3和滚道配合面之间的接触应力增加不大,不会导致钢球3在滚道配合面上压出不能恢复的塑性变形坑,保证承受冲击后轴承仍能够正常运转,有效的解决了轴承不能承受大的轴向冲击载荷的问题。而长孔11的弹性阻尼和刚度可以通过两组弹性缓冲结构中长孔11的轴向距离、各长孔11的圆周开孔角度来调节,弹性变形的有效距离由长孔相对孔壁之间的距离来调节,以满足系统的使用要求。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长孔还可以吸收轴承运转时本身的振动能量,减低轴承振动对主机系统的影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在上述实施例中,内圈2相向成对设置有两个并装配在外圈I的轴向两端,长孔11是设置在外圈I的中部,并且弹性缓冲结构的数量为两组,每组中长孔为三个,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内圈2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此时,内圈和/或外圈可以沿轴向延伸,并在用于传递轴向作用力的载荷传递段设置弹性缓冲结构。而弹性缓冲结构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一组或三组以上,均可以依靠长孔孔壁的变形实现减缓冲击的效果,而各组弹性缓冲结构中长孔的数量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三个,例如可以设置为两个或四个,同样均匀布置,仍然可以满足稳定支撑和减缓冲击的使用要求。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滚动体为钢球,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轴承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滚动体,例如采用圆柱滚子,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弹性轴承,包括滚动体、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上均设有与所述滚动体对应的滚道,所述内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滚道与滚道之间或者滚道与用于支撑各自圈体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传递轴向作用力的载荷传递段,其特征在于:内圈和/或外圈的载荷传递段上沿围绕弹性轴承轴线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沿轴向两侧分布的孔壁的长孔,还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开各所述长孔的间隔连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所述孔壁的弹性变形对载荷传递段承受的轴向作用力进行缓冲的弹性缓冲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结构沿弹性轴承的轴向排列布置有至少两组,相邻的两组弹性缓冲结构中任意一组中的长孔与另一组中的间隔连接部是沿轴向对应设置而使相邻的两组弹性缓冲结构中的长孔沿圆周方向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具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两条滚道,所述内圈具有两只并通过两组对应的滚动体分别滚动装配在外圈的对应滚道上,所述弹性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圈的两条滚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弹性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结构沿弹性轴承的轴向排列布置有两组,各组弹性缓冲结构中长孔的数量为三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弹性轴承。一种弹性轴承,包括滚动体、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上均设有与滚动体对应的滚道,内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滚道与滚道之间或者滚道与用于支撑各自圈体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传递轴向作用力的载荷传递段,内圈和/或外圈的载荷传递段上沿围绕弹性轴承轴线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沿轴向两侧分布的孔壁的长孔,还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开各长孔的间隔连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孔壁的弹性变形对载荷传递段承受的轴向作用力进行缓冲的弹性缓冲结构。长孔与间隔连接部形成的弹性缓冲结构能够在载荷传递段承受轴向作用力时保持载荷的传递并依靠孔壁的弹性变形而缓冲轴向作用力,从而减缓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轴向冲击载荷。
文档编号F16C27/04GK103148099SQ20131007971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葛世东, 臧稳通, 孙北奇, 谢鹏飞, 于晓凯 申请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