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动力吸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6866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宽频动力吸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宽频动力吸振器,包括底座、基本吸振单元以及结构和形状相同、外形尺寸逐步减小的n组吸振组件,所述基本吸振单元及每组吸振组件均由质量块以及连接在其底部的橡胶块构成,所述吸振组件之质量块为杯形结构,n组吸振组件依从小到大的次序套装成一整体后与基本吸振单元和底座连接,即:上一组吸振组件套装在下一组吸振组件的质量块之中,基本吸振单元套装在最内层吸振组件的质量块之中,所述质量块的端面持平,相邻的两质量块之间保留有水平间距D,上述n为2~6之间的任意整数。该一种宽频动力吸振器结构紧凑、设计科学、安装方便,减振效率高、成本低,外形可以根据主系统的外形需求随意制作,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汽柴油车、机械设备中。
【专利说明】宽频动力吸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噪减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车及机械设备的宽频动力吸振器。
【背景技术】
[0002]为了解决机车及机械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噪音,普遍采用动力吸振器,目前应用于各类机车及机械设备的动力吸振器,一般由一块质量块和一块橡胶块组成,此种动力吸振器存在如下不足:
[0003]1.吸振频率单一,只能解决结构单一的模态共振产生的振动噪音;
[0004]2.为了克服主系统在外界可变振动激励下发生多阶模态共振时所产生的振动噪音,往往需要使用多个动力吸振器,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宽频动力吸振器,以克服上述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0006]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宽频动力吸振器,包括底座、基本吸振单元以及结构和形状相同、外形尺寸逐步减小的η组吸振组件,所述基本吸振单元由一块质量块与一块橡胶块构成,所述橡胶块连接在所述质量块的底部,所述每组吸振组件由一块质量块与一块橡胶块构成,所述橡胶块连接在所述质量块的底部,所述吸振组件之质量块为杯形结构,η组吸振组件依从小到大的次序套装成一整体后与所述基本吸振单元和底座连接,即:上一组吸振组件套装在下一组吸振组件的质量块之中,最外层一组吸振组件之橡胶块连接底座,基本吸振单元套装在最内层一组吸振组件的质量块之中,所述基本吸振单元及每组吸振组件之质量块的端面持平,相邻的两质量块之间保留有水平间距D,上述η为2飞之间的任意整数。
[000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橡胶块为板状结构,或采用硫化的方式、或采取粘接的方式与其紧邻的质量块或底座连接。
[0008]其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质量块的横截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或为多边形;与之对应的橡胶块的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或为多边形。
[0009]所述质量块采用铸铁或钢材或铜、铝等金属材料制成。
[001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宽频动力吸振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之宽频动力吸振器通过不同的弹簧刚度K和不同的质量M组合将多个单频吸振器组合起来,吸振频率宽,为结构多阶次模态共振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当主系统在受到外界可变振动激励下,宽频吸振器的不同吸振组件可在各自对应的频率下振动,从而有效缓解共振,避免由于多阶模态发生共振对主系统或与主系统相关的其他系统部件产生危害和破坏;
[0012]2.本实用新型之宽频动力吸振器,减振效率高,可有效吸收汽车、机床启动工作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激励下车身、车架、机床共振所产生的振动能量,降低噪音,保证整车NVH性能和机床的耐久使用,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克服了已有技术必须使用多个单频动力吸振器的弊端,有效降低成本;
[0013]3.本实用新型之宽频动力吸振器结构紧凑、设计科学、安装方便,外形可以根据主系统的外形需求随意制作,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汽柴油车、机械设备中。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宽频动力吸振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之宽频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1—主视图,图2—图1之仰视图;
[0017]图3?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之宽频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主视图,图4一图3之仰视图;
[0019]图5:现有单频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 ]I一底座,Z、Zl、Z2、Z3、Zn—质量块,X、X1、X2、X3、Xn—橡月父块,D—7jC平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一种宽频动力吸振器,包括底座1、基本吸振单元以及结构和形状相同、外形尺寸逐步减小的2组吸振组件,所述基本吸振单元由一块质量块Z与一块橡胶块X构成,所述橡胶块X连接在所述质量块Z的底部,所述每组吸振组件由一块质量块与一块橡胶块构成,所述橡胶块连接在所述质量块的底部,所述吸振组件之质量块为杯形结构,2组吸振组件依从小到大的次序套装成一整体后与所述基本吸振单元和底座连接,即:第一组吸振组件套装在第二组吸振组件的质量块Z2之中,其橡胶块Xl连接第二组吸振组件之质量块的杯底,第二组吸振组件之橡胶块X2连接底座I,基本吸振单元套装在第一组吸振组件的质量块Zl之中,其橡胶块X连接第一组吸振组件之质量块Zl的杯底,所述基本吸振单元及每组吸振组件之质量块Z、Z1、及Z2的端面持平,相邻的两质量块之间保留有水平间距D。
[0024]所述橡胶块为板状结构,采用硫化的方式与其紧贴的质量块或底座连接。
[0025]所述质量块采用铸铁制成,其横截形状为圆形,与之对应的橡胶块的形状为圆形。
[0026]实施例二
[0027]—种宽频动力吸振器,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即:
[0028]包括底座1、基本吸振单元以及结构和形状相同、外形尺寸逐步减小的2组吸振组件,所述基本吸振单元由一块质量块Z与一块橡胶块X构成,所述橡胶块X连接在所述质量块Z的底部,所述每组吸振组件由一块质量块与一块橡胶块构成,所述橡胶块连接在所述质量块的底部,所述吸振组件之质量块为杯形结构,2组吸振组件依从小到大的次序套装成一整体后与所述基本吸振单元和底座连接,即:第一组吸振组件套装在第二组吸振组件的质量块Z2之中,其橡胶块Xl连接第二组吸振组件之质量块的杯底,第二组吸振组件之橡胶块X2连接底座I,基本吸振单元套装在第一组吸振组件的质量块Zl之中,其橡胶块X连接第一组吸振组件之质量块Zl的杯底,所述基本吸振单元及每组吸振组件之质量块Z、Z1、及Z2的端面持平,相邻的两质量块之间保留有水平间距D。
[0029]所述橡胶块为板状结构,采用硫化的方式与其紧邻的质量块或底座连接。
[0030]所述质量块采用铸铁制成。
[0031]所不同的是:所述质量块的横截形状为四方形。
[0032]与作为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变换:
[0033]1.所述吸振组件的数目η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一般η的值为2飞之间的任意整数,当然也可以更大;
[0034]2.所述质量块和橡胶块的形状也可根据需要制成多边形或其他形状;
[0035]3.所述橡胶块也可采用粘接的方式与其紧邻的质量块或底座连接。
[0036]4.所述质量块也可采用钢材或铜、铝等金属材料制成。
[0037]工作原理:
[0038]本实用新型之宽频动力吸振器通过不同的弹簧刚度K和不同的质量M组合,主系统在收到外界可变振动激励下,本身多阶模态发生共振,此时宽频动力吸振器的不同吸振器在各自的对应频率下振动,可以有效缓解共振,避免多阶模态发生共振对主系统或者和主系统其他相关系统部件产生危害。
[0039]质量块:包括质量块Z、Zl、Ζ2,主要提供吸振器质量M的作用;
[0040]橡胶块:包括橡胶块X、X1、Χ2,为系统提供刚度K和用来将吸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
[0041]主系统的低频率模态发生共振时,质量块Ζ、Ζ1、Ζ2同时提供吸振器所需的质量Μ,而橡胶块Χ2提供吸振器所需的刚度K,吸振器开始工作,将主系统的共振能量转化为橡胶块的热能消耗掉。当主系统的较高模态受激发产生共振时,质量块Ζ1、Ζ提供吸振器新的吸振频率所需的质量块Μ,橡胶块Xl提供刚度K,新的吸振器吸收主系统和质量块Ζ2所组成新系统的模态共振能量,依次类推。
[0042]安装
[0043]本专利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螺栓或铆接将底座连接到整车车身、车架或机床的振动部位,当汽车、机床启动工作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的激励车身、车架、机床共振产生较大的振动能量,宽频动力吸振器可将所产生的振动能量吸收、并降低其噪音,以保证整车NVH性能和保证机床的耐久使用,提高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宽频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器包括底座、基本吸振单元以及结构和形状相同、外形尺寸逐步减小的η组吸振组件,所述基本吸振单元由一块质量块与一块橡胶块构成,所述橡胶块连接在所述质量块的底部,所述每组吸振组件由一块质量块与一块橡胶块构成,所述橡胶块连接在所述质量块的底部,所述吸振组件之质量块为杯形结构,η组吸振组件依从小到大的次序套装成一整体后与所述基本吸振单元和底座连接,即:上一组吸振组件套装在下一组吸振组件的质量块之中,最外层一组吸振组件之橡胶块连接底座,基本吸振单元套装在最内层一组吸振组件的质量块之中,所述基本吸振单元及每组吸振组件之质量块的端面持平,相邻的两质量块之间保留有水平间距D,上述η为2飞之间的任意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为板状结构,或采用硫化的方式、或采取粘接的方式与其紧邻的质量块或底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频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的横截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或为多边形;与之对应的橡胶块的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或为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频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采用铸铁或钢材或铜、铝等金属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F16F15/02GK203395080SQ201320412519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1日
【发明者】李健, 李彬, 年猛, 黄红生 申请人:广西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