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176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在支撑体中设有调距传动装置:主、被动齿轮由平键固定在传动轴上;一个传动轴由调心滚子轴承安装于支撑体的固定点中,另一个则由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支撑体的轨道槽内移动的轴承座中;浮动惰轮通过调心滚子轴承安装于心轴上,轴承两外侧设有透盖;主、被动齿轮两侧均设有定距连杆支架,主、被动齿轮两侧的传动轴上都设有轴套,定距连杆支架的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安装在轴套上,在轴承两外侧设有压板,定距连杆支架的另一端或套装在透盖外侧的心轴上,或套装在透盖内侧的浮动惰轮的中心轴颈上;心轴的端面配有轴端挡板;主、被动齿轮通过两侧的定距连杆支架使它们分别与浮动惰轮常啮合。
【专利说明】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是一种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在高技术化、高生产效率的要求下,不断促进着其生产设备的发展与改进。传动装置做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对其工作及操作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橡塑、石油、冶金及煤矿等行业中均运用到双输出轴的齿轮箱,用来对物料的挤压与成型。“高效率、多功能、智能化”已经成为工业齿轮箱的方向趋势。
[0003]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工业传动装置(如齿轮箱)均不具备中心距可调的功能。若工作机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需要改变自身的安装中心距,则无法通过齿轮箱来进行调整,需要重新设计制造新的齿轮箱,显然不具备生产设备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的特性。虽然在齿轮箱与工作机之间可通过安装联轴器来进行相关的调整且保证动力传递的精度,但可允许调整的中心距范围却极小,同时也增大了整套设备所占用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传动设备中的传动轴系中心距不可调,以及使用联轴器来调整工作机中心距的现状,导致使用过程中可调范围小,操作困难等不足,提供一种新的中心距可调的传动机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包括支撑体、传动轴、主动齿轮、惰轮、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分别与惰轮啮合,支撑体中设有强制润滑油道,所述的传动轴一个为输入轴,一个为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支撑体中设有包括浮动惰轮和定距连杆支架的调距传动装置,具体结构为:
[0006]a)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通过平键固定在相互平行的传动轴上;在两个传动轴中,一个传动轴两端通过调心滚子轴承定位安装于支撑体的固定支撑点中,另一个则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支撑体的轨道槽内移动的轴承座中;两传动轴中一个作为输入轴,另一个作为输出轴;
[0007]b)浮动惰轮通过一对调心滚子轴承安装于心轴上,调心滚子轴承两外侧设有透盖;
[0008]c)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两侧均设有定距连杆支架,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两侧的传动轴上都设有轴套,所述定距连杆支架的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安装在轴套上,在深沟球轴承两外侧设有压板,定距连杆支架的另一端或套装在透盖外侧的心轴上,或套装在透盖内侧的浮动惰轮的中心轴颈上;心轴的端面配有轴端挡板;
[0009]d)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通过两侧的定距连杆支架使它们分别与浮动惰轮常啮合。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体中轨道槽的滑动距离满足输入输出轴中心距的以下调距范围:最小中心距大于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两者半径之和,最大中心距小于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两者半径以及浮动惰轮直径之和;在支撑体中,浮动惰轮的运动侧设有运动空间,在输入输出轴为最小中心距时,运动空间的高度不小于定距连杆支架的实际长度与浮动惰轮半径之和。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输出轴中心距设定后,轨道槽中移动的轴承座通过螺柱和双螺母锁紧。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中,心轴中还设有润滑油通道,油道的出口位于心轴上的两个调心滚子轴承之间,进油口位于一端的轴端挡板中心处,进油口通过输油软管与支撑体中的强制润滑油道对接。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体为齿轮箱的箱体,或传动设备的传动机架。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在工作机安装位置需要平移的情况下,可使支撑体的传动轴中心距可调整的功能实现此要求。由于轴套与连杆支架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使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滑动轴系在支撑体的轨道槽中移动更加顺畅。由于在心轴上设有调心滚子轴承,使得浮动惰轮的轴线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与心轴的轴线允许偏转的角度范围增大,从而提高了浮动惰轮的自偏转能力,使得动力更平稳的传递。由于在心轴内部设有润滑油通道,油道的出口位于心轴上的两个调心滚子轴承之间,进油口位于一端的轴端挡板中心处,并通过输油软管与支撑体中的强制润滑油道连接,从而保证了该浮动轴系内部调心滚子轴承的润滑,使得其运行更加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可调距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图。
[0017]图3是浮动惰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动齿轮;2、轴套;3、深沟球轴承;4、平键;5、输入轴;6、调心滚子轴承;
7、压板;8、定位连杆支架;9、浮动惰轮;10、螺栓;11、防松垫片;12、心轴;13、轴端挡板;14、透盖;15、定位连杆支架;16、输出轴;17、被动齿轮,18、润滑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附图非限制性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0]由图1-3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体、传动轴、主动齿轮1、浮动惰轮9、被动齿轮17,主动齿轮I和被动齿轮17分别与浮动惰轮9啮合,所述的传动轴一个为输入轴5,一个为输出轴16,其中:
[0021]输入轴5和输出轴16相互平行,主动齿轮I通过平键4固定在的输入轴5上,被动齿轮17通过平键4固定在的输出轴16上;在两个传动轴中,一个传动轴两端通过调心滚子轴承6定位安装于支撑体的固定点中,另一个则通过调心滚子轴承6支撑在支撑体的轨道槽移动的轴承座中,浮动惰轮9通过一对调心滚子轴承6安装于心轴12上,调心滚子轴承6两外侧设有透盖14。
[0022]主动齿轮I和被动齿轮16两侧均设有定距连杆支架8、15,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两侧的传动轴上都设有轴套2,定距连杆支架8的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3安装在输入轴5的轴套2上,在深沟球轴承3外侧设有压板7,另一端套装在透盖14外侧的心轴12上,使主动齿轮I与浮动惰轮9常啮合,在心轴12的端面配有轴端挡板13,轴端挡板13通过螺栓10和防松垫片11固定;定距连杆支架15的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3安装在输出轴16的轴套2上,另一端套装在透盖14内侧的浮动惰轮9的中心轴颈上,使被动齿轮17与浮动惰轮9常
口四合。
[0023]具体实施时,输入轴5 (或输出轴16)两端可以通过调心滚子轴承定位安装于支撑体中,输出轴16 (或输入轴5)则可以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支撑体的轨道槽移动的轴承座中。
[0024]具体实施时,支撑体中轨道槽的滑动距离满足输入输出轴中心距的以下调距范围,即:最小中心距大于主动齿轮I与被动齿轮17两者半径之和,最大中心距小于主动齿轮I与被动齿轮17两者半径以及浮动惰轮9直径之和;在支撑体中,浮动惰轮9的运动侧还应该设有运动空间,在输入输出轴为最小中心距时,运动空间的高度不小于定距连杆支架8、15的实际长度与浮动惰轮9半径之和。
[0025]具体实施时,支撑体中还应该设有强制润滑油道,心轴12中的润滑油通道18,油道的出口位于心轴12上的两个调心滚子轴承6之间,进油口位于一端的轴端挡板中心处,进油口通过输油软管与箱体中的强制润滑油道对接。
[0026]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移动的轴承座的前后端均设有螺孔,并配有螺杆和双螺母,实际使用中,当调整好输入输出轴的中心轴距后,分别旋动轴承座前后端的螺杆,使其紧抵于轨道槽的上槽底或下槽底,然后通过双螺母锁紧,螺杆由双螺母锁紧并紧抵后轨道槽的上槽底或下槽底后,阻止轴承座继续在轨道槽中移动。
[0027]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轨道槽两端设有螺孔,并配有螺杆和双螺母,实际使用中,当调整好输入输出轴的中心轴距后,分别旋动轨道槽两端的螺杆,使螺杆紧抵于移动轴承座的前端或后端,然后通过双螺母锁紧,螺杆由双螺母锁紧后,阻止轴承座继续在轨道槽中移动。
[0028]具体实施时,所述的支撑体可以是齿轮箱的箱体,也可以是传动设备中的传动机架。
【权利要求】
1.一种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包括支撑体、传动轴、主动齿轮、惰轮、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分别与惰轮啮合,支撑体中设有强制润滑油道,所述的传动轴一个为输入轴,一个为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支撑体中设有包括浮动惰轮和定距连杆支架的调距传动装置,具体结构为: a)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通过平键固定在相互平行的传动轴上;在两个传动轴中,一个传动轴两端通过调心滚子轴承定位安装于支撑体的固定支撑点中,另一个则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支撑体的轨道槽内移动的轴承座中;两传动轴中一个作为输入轴,另一个作为输出轴; b)浮动惰轮通过一对调心滚子轴承安装于心轴上,调心滚子轴承两外侧设有透盖; c)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两侧均设有定距连杆支架,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两侧的传动轴上都设有轴套,所述定距连杆支架的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安装在轴套上,在深沟球轴承两外侧设有压板,定距连杆支架的另一端或套装在透盖外侧的心轴上,或套装在透盖内侧的浮动惰轮的中心轴颈上;心轴的端面配有轴端挡板; d)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通过两侧的定距连杆支架使它们分别与浮动惰轮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体中轨道槽的滑动距离满足输入输出轴中心距的以下调距范围:最小中心距大于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两者半径之和,最大中心距小于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两者半径以及浮动惰轮直径之和;在支撑体中,浮动惰轮的运动侧设有运动空间,在输入输出轴为最小中心距时,运动空间的高度不小于定距连杆支架的实际长度与浮动惰轮半径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输出轴中心距设定后,轨道槽中移动的轴承座通过螺柱和双螺母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心轴中还设有润滑油通道,油道的出口位于心轴上的两个调心滚子轴承之间,进油口位于一端的轴端挡板中心处,进油口通过输油软管与支撑体中的强制润滑油道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输出轴之间中心距可调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为齿轮箱的箱体,或传动设备的传动机架。
【文档编号】F16H57/04GK203463607SQ201320499434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赵文瑜, 张晓超 申请人:南京宁嘉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