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控截止阀和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368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气控截止阀和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控截止阀,该气控截止阀包括第一阀体部件(1)、第二阀体部件(2)和阀芯组件(3),所述第一阀体部件(1)和第二阀体部件(2)相互连接且共同围成安装空间,所述阀芯组件(3)安装在安装空间中,所述第一阀体部件(1)和/或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设置有进气口(4)、出气口(5)和控制口(6),其中:当所述控制口(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导通;当所述控制口(6)有压力信号时,所述阀芯组件(3)将所述进气口(4)封闭。此外,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气控截止阀的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气控截止阀具有布置方便、管线整洁、成本较低等优点。
【专利说明】气控截止阀和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控截止阀和具有该气控截止阀的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车起重机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主要采用气控方式。其中一种直接由取力器开关控制,不与手刹关联;另一种由气源、取力器开关、取力器气缸和气控截止阀组成的回路控制。
[0003]图1中显示了一种现有的气控截止阀。如图1所示,该气控截止阀包括由多个部分构成的阀体12,该阀体12上设置有进气口 4、出气口 5、控制口 6和排气口 13,该阀体12的内部设置有阀芯36、活塞杆35、弹簧14、橡胶膜片31和导向片20,弹簧14连接在进气口4和阀芯36之间,橡胶膜片31和导向片20套装在活塞杆35上且通过锁紧螺母15压紧,橡胶膜片31与阀体12密封配合。当工作时,该气控截止阀连接在气源与取力器开关之间或者取力器开关与取力器气缸之间,也就是说,进气口 4与气源或取力器开关连接,出气口 5与取力器开关或取力器气缸连接,控制口 6与手制动阀出气口连接。当手制动阀出气口没高压气体(压力信号)时,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相通,控制取力器打开;当手制动阀出气口有高压气体(压力信号)时,气体推动活塞杆35,使橡胶膜片31发生弹性变形,活塞杆35继而推动阀芯36,阀芯36压缩弹簧14,继而将进气口 4封闭,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无法导通,取力器不打开。此外,在活塞杆35推动阀芯36运动的过程中,橡胶膜片31左侧(如图1中的图面方向所示)的腔体以及出气口 5通过排气口 13或者与出气口 5连接的取力器开关或取力器气缸上的排气口与大气相通,从而使得活塞杆35推动阀芯36的运动比较平顺。由于橡胶膜片31左侧的腔体以及出气口 5也可以通过与出气口 5连接的取力器开关或取力器气缸上的排气口与大气相通,所以排气口 13的设置并不是特别的必要。
[0004]现有气控截止阀存在以下缺陷:1)如图1所示,由于现有气控截止阀的阀体12由多个部分构成,以形成进气口 4、出气口 5、控制口 6和排气口 13,所以导致现有气控截止阀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不规则,难以布置在车架内侧凹槽处,从而需要通过单独的支架16固定在车架横梁处;2)由于现有气控截止阀的形状不规则,所以管路连接较为凌乱;3)现有气控截止阀采用传统的精铸工艺,成本较高;4)由于橡胶膜片3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片20并通过锁紧螺母15压紧,所以在气体推动活塞杆35运动的过程中,橡胶膜片31容易发卡,故障率较高,而且气体容易从三角形腔体17中漏出;5)现有气控截止阀排气口在工作时产生噪音,是一个噪音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规整、小巧轻便的气控截止阀和具有该气控截止阀的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控截止阀,其中,该气控截止阀包括第一阀体部件、第二阀体部件和阀芯组件,所述第一阀体部件和第二阀体部件相互连接且共同围成安装空间,所述阀芯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第一阀体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阀体部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控制口,其中:当所述控制口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导通;当所述控制口有压力信号时,所述阀芯组件将所述进气口封闭。
[0007]优选地,所述气控截止阀整体形成为长方体形。
[0008]优选地,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橡胶膜片、阀芯和复位机构,当所述控制口有压力信号时,所述橡胶膜片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力变形而推动所述阀芯,使所述阀芯将所述进气口封闭;当所述控制口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复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橡胶膜片和所述阀芯复位,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导通。
[0009]优选地,所述控制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部件上,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阀体部件上的与所述控制口连通的第一腔体以及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控制口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所述橡胶膜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且与所述第一腔体密封配合,其中:所述橡胶膜片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腔体开口的凹陷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阀体部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分,当所述控制口有压力信号时,所述橡胶膜片的凹陷部分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力凹陷到所述第二腔体中,使得所述凹陷部分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腔体,从而推动所述阀芯,使所述阀芯将所述进气口封闭;当所述控制口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复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橡胶膜片的凹陷部分和所述阀芯复位,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导通。
[0010]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顶块、弹性件、导向密封件和活塞杆,其中:
[0011]所述顶块位于所述橡胶膜片的与所述控制口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0012]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顶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
[0013]所述弹性件和导向密封件均套装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导向密封件可移动,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顶块与所述导向密封件之间;
[0014]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部件上,所述安装空间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阀体部件上的第三腔体,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导向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阀体部件上且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密封配合共同围成所述第三腔体,所述阀芯伸入所述第三腔体中;
[0015]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导向密封件的压力作用下挤压所述顶块,使所述阀芯处于使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导通的位置;其中:
[0016]当所述控制口有压力信号时,所述橡胶膜片的凹陷部分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压缩所述弹性件而凹陷到所述第二腔体中;当所述控制口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弹性件能够复位,从而驱动所述橡胶膜片的凹陷部分复位。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的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透气孔。
[0018]优选地,所述第二阀体部件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导向密封件安装在该凹槽中。
[0019]优选地,所述导向密封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密封配合的密封部和与该密封部的中心部分相连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活塞杆沿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运动。
[0020]优选地,所述导向密封件的密封部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0021]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手制动阀以及依次连接的气源、取力器开关和取力器气缸,所述气源与所述取力器开关之间或者所述取力器开关与所述取力器气缸之间设置有气控截止阀,所述取力器开关和/或所述取力器气缸具有排气口,其中,所述气控截止阀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控截止阀,所述气控截止阀的控制口与所述手制动阀的出气口连接。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阀体由第一阀体部件和第二阀体部件形成,而且阀体上省去了排气口,所以阀体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简化整个气控截止阀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气控截止阀形成规整的外形,而且小巧轻便,从而可以方便地布置在车架内侧凹槽处,从而省去了支架的设置。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气控截止阀形成规整的外形,所以使得各个气口的管线布置较为规整。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的结构较为简单,外形较为规整,所以可以通过车削工艺形成,成本较低。此外,由于未设置排气口,所以工作时不会产生噪音,从而降低了车辆噪音的影响。
[002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是现有气控截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控截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第一阀体部件2:第二阀体部件
[0029]3:阀芯组件 31:橡胶膜片
[0030]31a:凹陷部分 31b:连接部分
[0031]32:顶块32a:顶板
[0032]32b:套筒33:弹性件
[0033]34:导向密封件34a:密封部
[0034]34b:导向部 35:活塞杆
[0035]36:阀芯37:密封圈
[0036]38:紧固件 39:压圈
[0037]4:进气口5:出气口
[0038]6:控制口7:第一腔体
[0039]8:第二腔体 9:第三腔体
[0040]10:凹槽11:透气孔
[0041]12:阀体13:排气口
[0042]14:弹簧15:锁紧螺母
[0043]16:支架17:三角形腔体
[0044]18:螺栓19:螺母
[0045]20:导向片【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控截止阀,该气控截止阀包括第一阀体部件1、第二阀体部件2和阀芯组件3,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和第二阀体部件2相互连接且共同围成安装空间,所述阀芯组件3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和/或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设置有进气口 4、出气口 5和控制口 6,其中:当所述控制口 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进气口 4与所述出气口 5导通;当所述控制口 6有压力信号时,所述阀芯组件3将所述进气口 4封闭。
[0048]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阀体由第一阀体部件I和第二阀体部件2形成,而且阀体上省去了排气口,所以阀体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简化整个气控截止阀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气控截止阀形成规整的外形,而且小巧轻便,从而可以方便地布置在车架内侧凹槽处,从而省去了支架的设置。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气控截止阀形成规整的外形,所以使得各个气口的管线布置较为规整。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的结构较为简单,外形较为规整,所以可以通过车削工艺形成,成本较低。此外,由于未设置排气口,所以工作时不会产生噪音,从而降低了车辆噪音的影响。
[0049]气控截止阀的整体外形可以适当选择,只要外形规整,方便加工即可,例如所述气控截止阀可以整体上形成为规整的长方体形。
[0050]阀芯组件3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为了能够方便地将进气口 4封闭,优选地,所述阀芯组件3包括橡胶膜片31、阀芯36和复位机构,当所述控制口 6有压力信号时,所述橡胶膜片31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力变形而推动所述阀芯36,使所述阀芯36将所述进气口 4封闭;当所述控制口 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复位机构驱动所述橡胶膜片31和所述阀芯36复位,使所述进气口 4与所述出气口 5导通。
[0051]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口 6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上,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上的与所述控制口 6连通的第一腔体7以及与所述第一腔体7连通的第二腔体8,所述第一腔体7位于所述控制口 6与所述第二腔体8之间,所述橡胶膜片3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7中且与所述第一腔体7密封配合,其中:所述橡胶膜片31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腔体8开口的凹陷部分31a和与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分31b,当所述控制口 6有压力信号时,所述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力凹陷到所述第二腔体8中,使得所述凹陷部分31a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腔体7,从而推动所述阀芯36,使所述阀芯36将所述进气口 4封闭;当所述控制口 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复位机构驱动所述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和所述阀芯36复位,使所述进气口 4与所述出气口 5导通。根据上述结构,当控制口 6有压力信号时,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平稳地凹陷到第二腔体8中,而不容易出现发卡的现象,故障率较低。
[0052]控制口 6可以设置在第一阀体部件I的适当位置,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口 6设置在第一阀体部件I的端面的中心位置。此外,第一腔体7和第二腔体8也分别关于第一阀体部件I的中心线中心对称,第一腔体7形成为圆锥台形,而控制口 6和第二腔体8则形成为圆柱形。橡胶膜片31可以通过例如紧固件38固定安装在第一腔体7中。此外,为了使橡胶膜片31能够更加牢靠地固定而且避免橡胶膜片31损伤,优选地,紧固件38通过压圈39将橡胶膜片31固定在第一阀体部件I上。如图2所示,凹陷部分31a形成为与第一腔体7的形状相对应的圆锥台形,连接部分31b形成为凹陷部分31a外周的凸缘。
[0053]复位机构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复位机构包括顶块32、弹性件33、导向密封件34和活塞杆35,其中:
[0054]所述顶块32位于所述橡胶膜片31的与所述控制口 6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0055]所述活塞杆35的一端与所述顶块32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35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36固定连接;
[0056]所述弹性件33和导向密封件34均套装在所述活塞杆35上,所述活塞杆35相对于所述导向密封件34可移动,所述弹性件33位于所述顶块32与所述导向密封件34之间;
[0057]所述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所述安装空间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的第三腔体9,所述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均与所述第三腔体9连通,所述导向密封件34安装在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且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密封配合共同围成所述第三腔体9,所述阀芯36伸入所述第三腔体9中;
[0058]所述弹性件33在所述导向密封件34的压力作用下挤压所述顶块32,使所述阀芯36处于使所述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导通的位置;其中:
[0059]当所述控制口 6有压力信号时,所述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压缩所述弹性件33而凹陷到所述第二腔体8中;当所述控制口 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弹性件33能够复位,从而驱动所述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复位。
[0060]具体地,当控制口 6有压力信号时,通过控制口 6通入的高压气体挤压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使凹陷部分31a朝向第二腔体8移动,进而推动顶块32以及与顶块32连接的活塞杆35和阀芯36朝向进气口 4移动,同时顶块32压缩弹性件33,最终凹陷部分31a凹陷到第二腔体8中,而阀芯36将进气口 4封闭,使得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不导通;而当控制口 6没有压力信号时,弹性件33复位,同时弹性件33推动顶块32以及与顶块32相连的活塞杆35和阀芯36复位,使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导通,进而推动凹陷部分31a回复到第一腔体7中。
[0061]根据上述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复位机构,通过设置导向密封件34,可以在密封第三腔体9的同时简化阀体的整体结构(即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将阀体形成为多个部分,使阀体形成不规整的形状)。此外,通过设置顶块32,可以将橡胶膜片31的作用力平稳地传递到阀芯36,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将橡胶膜片套装在活塞杆上,从而避免发卡现象,故障率较低。
[0062]此外,为了防止气体从导向密封件34与活塞杆35之间的间隙泄露,优选地,当所述控制口 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阀芯36抵靠在所述导向密封件34上。
[0063]为了使第二腔体8中的气压保持大气压的水平,从而在高压气体推动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凹陷到第二腔体8中的过程中,使橡胶膜片31只需要克服弹性件33的弹力,而不需要克服第二腔体8中压缩气体的作用力,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8的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体8连通的透气孔11。透气孔11的个数可以适当选择,例如,透气孔11可以为一个。
[0064]导向密封件34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安装在第二阀体部件2上,为了方便导向密封件34的安装,优选地,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形成有凹槽10,所述导向密封件34安装在该凹槽10中。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凹槽10设置在第二阀体部件2的与进气口 4所在端面相对的另一端面上。此外,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阀体部件I和第二阀体部件2通过螺栓18和螺母19的相互配合而固定连接。同时,第一阀体部件I的与控制口6所在端面相对的另一端面还阻挡导向密封件34,防止导向密封件34从凹槽10中脱出。
[0065]导向密封件34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为了方便导向密封件34对第二阀体部件2进行密封并且方便导向密封件34对活塞杆35进行引导,优选地,所述导向密封件34包括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密封配合的密封部34a和与该密封部34a的中心部分相连的导向部34b,所述导向部34b用于引导所述活塞杆35沿所述活塞杆35的轴向方向运动。在图2所不的实施方式中,导向部34b为两个,该两个导向部34b分别位于密封部34a的两端且与密封部34a的两个端面连接。导向部34b可以与密封部34a形成为整体结构或者采取焊接的方式与密封部34a连接。
[0066]为了提高导向密封件34的密封性能,优选地,所述导向密封件34的密封部34a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7。
[0067]活塞杆35的两端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与顶块32和阀芯36固定连接,为了方便活塞杆35与顶块32和阀芯36的连接并且方便调整活塞杆35的长度,优选地,所述活塞杆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块32和所述阀芯36螺纹连接。顶块32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例如顶块32可以包括顶板32a和与该顶板32a连接的套筒32b,活塞杆35的一端与顶块32的套筒32b螺纹连接。顶板32a例如采取焊接的方式与套筒32b连接。此外,顶板32a与橡胶膜片31有较大的接触面,从而有利于橡胶膜片31稳定地推动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顶块32、活塞杆35以及阀芯36运动。
[0068]弹性件33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形式,例如螺旋弹簧的形式。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可以设置在第二阀体部件2的适当位置,例如进气口 4可以与控制口 6相对应地设置在第二阀体部件2端面的中心位置,而且进气口 4也可以设置为常规的圆柱形。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出气口 5设置在第二阀体部件2的侧面。此外,第三腔体9也形成为圆柱形,且关于第二阀体部件2的中心线中心对称。
[0069]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手制动阀以及依次连接的气源、取力器开关和取力器气缸,所述气源与所述取力器开关之间或者所述取力器开关与所述取力器气缸之间设置有气控截止阀,所述取力器开关和/或所述取力器气缸具有排气口,所述气控截止阀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控截止阀,所述气控截止阀的控制口 6与所述手制动阀的出气口连接。
[0070]当气控截止阀设置在气源与取力器开关之间时,气控截止阀的进气口 4与气源连接,出气口 5与取力器开关连接;当气控截止阀设置在取力器开关与取力器气缸之间时,气控截止阀的进气口 4与取力器开关连接,出气口 5与取力器气缸连接。
[0071]所述手制动阀、气源、取力器开关和取力器气缸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此外,上述手制动阀、气源、取力器开关、取力器气缸以及气控截止阀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0072]下面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控截止阀设置在取力器开关与取力器气缸之间的情况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控截止阀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说明。[0073]如图2所示,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件33在所述导向密封件34的压力作用下挤压所述顶块32,使所述阀芯36处于使所述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导通的位置,气体通过进气口4进入第三腔体9中,然后通过出气口 5进入取力器气缸,执行打开取力器的动作;当控制口 6有压力信号(高压气体)时,则表明手制动为解除状态,此状态起重机可能处于或将处于行驶状态,为确保安全取力器不允许挂上,此时,高压气体通过控制口 6通入第一腔体7中,通过控制口 6通入的高压气体挤压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使凹陷部分31a朝向第二腔体8移动,进而推动顶块32以及与顶块32连接的活塞杆35和阀芯36朝向进气口 4移动,同时顶块32压缩弹性件33,最终凹陷部分31a凹陷到第二腔体8中,而阀芯36将进气口 4封闭,使得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不导通,从而使取力器无法挂上,提高安全性能,在凹陷部分31a朝向第二腔体8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腔体8通过透气孔11与大气相通,第三腔体9通过与出气口 5连接的取力器气缸上的排气口与大气相通,使凹陷部分31a的运动更加平顺;当控制口 6的压力信号解除时,弹性件33复位,同时弹性件33推动顶块32以及与顶块32相连的活塞杆35和阀芯36复位,使进气口 4和出气口 5导通,进而推动凹陷部分31a回复到第一腔体7中。
[007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控截止阀具备以下优势:
[0075]I)由于阀体由第一阀体部件I和第二阀体部件2形成,而且阀体上省去了排气口,所以阀体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以简化整个气控截止阀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气控截止阀形成规整的外形,从而可以方便地布置在车架内侧凹槽处,从而省去了支架的设置;
[0076]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气控截止阀形成规整的外形,所以使得各个气口的管线布置较为规整;
[0077]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的结构较为简单,外形较为规整,所以可以通过车削工艺形成,成本较低;
[0078]4)由于未设置排气口,所以工作时不会产生噪音,从而降低了车辆噪音的影响;
[0079]5)通过设置顶块32,可以将橡胶膜片31的作用力平稳地传递到阀芯36,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将橡胶膜片套装在活塞杆上,从而避免发卡现象,故障率较低;
[008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控截止阀的密封性较好,不会出现气体泄漏的现象。
[00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控截止阀可以用于底盘取力器的控制,尤其是汽车起重机底盘取力器的控制。
[008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8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84]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气控截止阀,其特征在于,该气控截止阀包括第一阀体部件(I)、第二阀体部件(2)和阀芯组件(3),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和第二阀体部件(2)相互连接且共同围成安装空间,所述阀芯组件(3)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和/或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设置有进气口(4)、出气口(5)和控制口(6),其中:当所述控制口(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导通;当所述控制口(6)有压力信号时,所述阀芯组件(3 )将所述进气口( 4 )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截止阀整体形成为长方体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3)包括橡胶膜片(31 )、阀芯(36 )和复位机构,当所述控制口( 6 )有压力信号时,所述橡胶膜片(31)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力变形而推动所述阀芯(36),使所述阀芯(36)将所述进气口(4)封闭;当所述控制口(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复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橡胶膜片(31)和所述阀芯(36)复位,使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控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口(6)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上,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上的与所述控制口(6)连通的第一腔体(7)以及与所述第一腔体(7)连通的第二腔体(8),所述第一腔体(7)位于所述控制口(6)与所述第二腔体(8)之间,所述橡胶膜片(3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7)中且与所述第一腔体(7)密封配合,其中:所述橡胶膜片(31)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腔体(8)开口的凹陷部分(31a)和与所述第一阀体部件(I)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分(31b),当所述控制口(6)有压力信号时,所述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力凹陷到所述第二腔体(8)中,使得所述凹陷部分(31a)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腔体(7),从而推动所述阀芯(36),使所述阀芯(36)将所述进气口(4)封闭;当所述控制口(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复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和所述阀芯(36)复位,使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控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顶块(32)、弹性件(33 )、导向密封件(34 )和活塞杆(35 ),其中: 所述顶块(32)位于所述橡胶膜片(31)的与所述控制口(6)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活塞杆(35)的一端与所述顶块(32)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35)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36)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件(33)和导向密封件(34)均套装在所述活塞杆(35)上,所述活塞杆(35)相对于所述导向密封件(34 )可移动,所述弹性件(33 )位于所述顶块(32 )与所述导向密封件(34)之间; 所述进气口(4)和出气口(5)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所述安装空间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的第三腔体(9),所述进气口(4)和出气口(5)均与所述第三腔体(9)连通,所述导向密封件(34)安装在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且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 )密封配合共同围成所述第三腔体(9 ),所述阀芯(36 )伸入所述第三腔体(9 )中; 所述弹性件(33)在所述导向密封件(34)的压力作用下挤压所述顶块(32),使所述阀芯(36)处于使所述进气口(4)和出气口(5)导通的位置;其中: 当所述控制口(6)有压力信号时,所述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压缩所述弹性件(33)而凹陷到所述第二腔体(8)中;当所述控制口(6)没有压力信号时,所述弹性件(33)能够复位,从而驱动所述橡胶膜片(31)的凹陷部分(31a)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控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8)的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体(8)连通的透气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控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上形成有凹槽(10),所述导向密封件(34)安装在该凹槽(10)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控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密封件(34)包括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密封配合的密封部(34a)和与该密封部(34a)的中心部分相连的导向部(34b),所述导向部(34b)用于引导所述活塞杆(35)沿所述活塞杆(35)的轴向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控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密封件(34)的密封部(34a)与所述第二阀体部件(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7)。
10.一种底盘取力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手制动阀以及依次连接的气源、取力器开关和取力器气缸,所述气源与所述取力器开关之间或者所述取力器开关与所述取力器气缸之间设置有气控截止阀,所述取力器开关和/或所述取力器气缸具有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截止阀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控截止阀,所述气控截止阀的控制口(6)与所述手制动阀的出气口连接。
【文档编号】F16K1/32GK203442275SQ201320550676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陈建军, 冯华玲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