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超压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842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防超压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超压减压阀,具有阀体,阀体设有进、出水腔、上下通孔及具有垂直通孔的横向隔墙,阀体内垂直设有具有同一的中心线的螺杆组件和阀杆组件,阀杆组件包括阀杆、活塞和密封座;活塞与阀体的上通孔滑配,密封座上设有密封垫,并与横向隔墙上垂直通孔的下环形刃边组成阀口,阀杆的下端与下阀盖中心垂直设置的下阀盖盲孔滑配;所述活塞有内孔,上面连接有阀杆头,内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包括滑阀、阀座,以及与之配合的若干泄压小孔;当进口腔的压力超过设定值且减压阀的阀口关闭时,通过安全阀的打开,使进口腔的压力向出口腔泄放。
【专利说明】防超压减压阀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防超压减压阀。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减压阀在供水工况下其阀口是打开的,当上游水压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大幅升高时,高压水会通过阀口向下游传播,因此上游管道及阀门进口腔的压力不会大幅升高。但是在下游用户不需要水等情况下,阀口是关闭的。此时上游的高压水无法通过阀口向下游传播,因此将导致上游管道及阀门进口腔压力的大幅升高,造成上游管道承受超压及阀门的泄漏,甚至管道及阀门壳体的破坏,对于塑料管道及采用树脂为壳体的阀门尤甚。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当上游管道及阀门进口腔压力大幅升高,而下游用户不需要供水,阀口关闭等情况下,打开安全阀,向出口腔泄放的防超压减压阀。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防超压减压阀,具
[0005]有阀体,阀体水平方向分别设有中心线一致的进水腔和出水腔,两腔之间设有具有垂直通孔的横向隔墙,阀体上、下具有通孔并设有上阀盖和下阀盖,在阀体和上、下阀盖组成的腔体内垂直设有具有同一的中心线的螺杆组件和阀杆组件,并与进、出水腔的水平中心线垂直相交,所述阀杆组件与膜片相连,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阀杆组件包括阀杆、位于阀杆上方的活塞和位于阀杆中下部的密封座;
[0007]所述活塞与阀体的上通孔滑配,密封座上设有密封垫,并与隔墙上垂直通孔下方的环形刃边组成阀口,阀杆的下端与下阀盖中心垂直设置的下阀盖盲孔滑配;
[0008]所述活塞有内孔,上面连接有阀杆头,内设有安全阀,当进口腔的压力超过设定值且阀口关闭时,通过安全阀的打开,使进口腔的压力向出口腔泄放。
[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0010]作为优选,所述安全阀包括滑阀,滑阀下面设有阀座,以及与之配合的若干泄压小孔;
[0011]所述阀杆上方的活塞内孔底部有一个底部盲孔,底部盲孔四周凸起的环形刃边为安全阀的阀座;
[0012]所述滑阀滑配在活塞的内孔中,底部设有密封垫二,作为安全阀的阀瓣,顶部设有盲孔,外圆上设有若干条纵向槽,顶部的环形面上设有若干与纵向槽相通的径向槽;
[0013]所述阀杆头外圆四周设有若干个阀杆头径向小孔,连通活塞的内孔与出口腔,底部设有阶梯形盲孔;
[0014]在阀杆头与滑阀的盲孔间设有弹簧三,弹簧三安装后有一定预紧力,预紧力按安全阀的打开压力进行设计;[0015]阀杆上方的活塞下底有小圆柱,所述小圆柱四周设有若干小圆柱径向小孔,与底部盲孔相通,在安全阀打开后连通活塞的内孔与进口腔。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在下游不需要水等阀口关闭的情况下,当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进口腔压力大幅升高,达到安全阀的设定值时,高压水将安全阀打开,向出口腔泄放,从而防止了进口腔压力的进一步升高,使进口腔压力控制在管道或阀门允许承受的压力以下,当进口腔压力降低至安全阀的设定压力以下时,安全阀自动关闭,因而防止上游管道及阀门壳体破坏的事故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是图1的阀杆上方安全阀结构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下阀盖,2、阀体,3、弹簧二,4、阀杆,5、O形密封圈一,6、膜片,7、压板,8、弹簧一,9、弹簧座,10、螺杆,11、上阀盖,12、外罩,13、阀杆头,14、弹簧三,15、滑阀,16、密封垫二,17、密封垫一,18、密封座,19、O形密封圈二 ;
[0021]P1、进口腔压力,P2、出口腔压力,A、进口腔,B、出口腔,V、阀口,a、阀杆头径向小孔,b、小圆柱径向小孔,C、纵向槽,d、径向槽,e、内孔,f、底部盲孔,g、垂直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2所示的防超压减压阀,具有阀体2,阀体2水平方向分别设有中心线一致
[0025]的进水腔A和出水腔B,两腔之间设有具有垂直通孔g的横向隔墙,阀体2上、下具有上、下通孔并设有上阀盖11和下阀盖1,在阀体2和上、下阀盖11、1组成的腔体内垂直设有螺杆组件和阀杆组件,所述螺杆组件和阀杆组件具有同一的中心线,并与进、出水腔A、B的水平中心线垂直相交。所述螺杆组件用以调节出口压力,所述阀杆组件包括阀杆4、位于阀杆上方的活塞和位于阀杆中下部的密封座18 ;所述活塞与阀体的上通孔滑配,密封座18上设有密封垫一 17,并与隔墙上垂直通孔下方的环形刃边组成阀口 V,阀杆4的下轴杆与下阀盖中心垂直设置的下阀盖盲孔滑配;阀体2的上通孔与下阀盖I垂直设置的下阀盖盲孔作为阀杆组件运动的导向孔。
[0026]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阀杆上方活塞的内孔e中设有一只安全阀。
[0027]阀杆4上方活塞的内孔e底部有一个盲孔f,盲孔四周凸起的环形刃边作为安全阀的阀座。滑阀15滑配在内孔e中,底部设有密封垫二 16,作为安全阀的阀瓣,顶部设有盲孔,外圆上设有2-4条纵向槽C,顶部的环形面上设有2-4条与纵向槽c相通的径向槽d。
[0028]阀杆头13与阀杆4上方活塞的内孔e螺纹连接,阀杆头外圆四周设有2_4个径向小孔a,连通内孔e与出口腔B,阀杆头底部设有阶梯形盲孔,阀杆头上方的螺杆用螺母与膜片6及压板7固结在一起。在阀杆头13与滑阀15的盲孔间设有弹簧三14,弹簧三14安装后有一定预紧力,预紧力按安全阀的打开压力进行设计。因此,安装后安全阀是紧闭的;阀杆上方的活塞下底有小圆柱,小圆柱四周设有2-4个径向小孔b,与底部盲孔f相通,在安全阀打开后连通内孔e与进口腔A。阀杆4的中下部用螺母将密封垫一 17与密封座18固结在一起,密封垫一 17作为阀门阀口 V的阀瓣。阀体2横向隔墙的中部有一垂直通孔g,下方的环形刃边作为阀门阀口 V的阀座;阀杆4下端的轴杆滑配在下阀盖I中心相应的盲孔中,盲孔下方的2个斜孔是防止阀杆4运动时的气闭现象;上述各零件安装后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并与进出口的水平中心线垂直相交。阀杆4上方活塞的外圆滑配在阀体2上方相应的内孔中,此内孔与下阀盖I中心垂直设置的下阀盖盲孔作为阀杆组件运动的导向孔,在进出口水压及弹簧一 8的共同作用下,阀杆组件可以上下自由移动,以保证输出压力P2保持在设定值;活塞外径沟槽中设有O形密封圈一 5用以防止介质从进水腔向出水腔泄漏。
[0029]在阀口关闭的情况下是如何消除进口腔超压的:
[0030]在下游不需要水等阀口关闭的情况下,当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进口腔压力Pl大幅升高,达到安全阀的设定值时,高压水经小圆柱径向小孔b及底部盲孔f克服弹簧三14的压力,将安全阀打开,然后经纵向槽C、径向槽d到达内孔e,再经阀杆头径向小孔a向出口腔B泄放,由此防止了进口腔压力Pl的进一步升高,使Pl控制在管道或阀门允许承受的压力以下,当进口压力Pl降低至安全阀的设定压力以下时,滑阀15在弹簧三14的压力下复位,安全阀关闭。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超压减压阀,具有阀体(2),阀体(2)水平方向分别设有中心线一致 的进水腔(A)和出水腔(B),两腔之间设有具有垂直通孔的横向隔墙,阀体(2)上、下具有通孔并设有上阀盖(11)和下阀盖(I ),在阀体(2 )和上、下阀盖(11 )、( I)组成的腔体内垂直设有具有同一的中心线的螺杆组件和阀杆组件,并与进、出水腔(A)、(B)的水平中心线垂直相交,所述阀杆组件与膜片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杆组件包括阀杆(4)、位于阀杆上方的活塞和位于阀杆中下部的密封座(18 );所述活塞与阀体(2)的上通孔滑配,密封座(18)上设有密封垫,并与横向隔墙上垂直通孔(g)下方的环形刃边组成阀口(V),阀杆(4)的下端与下阀盖中心垂直设置的下阀盖盲孔滑配; 所述活塞有内孔(e),上面连接有阀杆头(13),内设有安全阀;当进口腔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通过安全阀的作用,使进口腔(A)的压力向出口腔(B)泄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超压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阀包括滑阀(15),滑阀下面设有阀座,以及与之配合的若干泄压小孔; 所述阀杆(4)上方活塞的内孔(e)底部有一个底部盲孔(f),底部盲孔四周凸起的环形刃边为安全阀的阀座; 所述滑阀(15)滑配在活塞的内孔(e)中,底部设有密封垫二(16),作为安全阀的阀瓣,顶部设有盲孔,外圆上设有若干条纵向槽(c),顶部的环形面上设有若干与纵向槽(C)相通的径向槽(d); 所述阀杆头(13)外圆四周设有若干个阀杆头径向小孔(a),连通活塞的内孔(e)与出口腔(B),底部设有阶梯形盲孔; 在阀杆头(13)与滑阀(15)的盲孔间设有弹簧三(14),弹簧三(14)安装后有一定预紧力; 阀杆(4)上方的活塞下底有小圆柱,所述小圆柱四周设有若干小圆柱径向小孔(b),与底部盲孔(f)相通,在安全阀打开后连通活塞的内孔(e)与进口腔(A)。
【文档编号】F16K17/164GK203549028SQ20132067435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柴为民, 陈永新 申请人: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