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059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包括机体、旋转轴及固定盖合于机体下端的防护盖,所述旋转轴包括装设于机体内部的旋转基部及从该旋转基部前端面向前凸伸的转头部,该转头部伸出于机体和防护盖之外,所述旋转基部的前端面向下凸设有环形凸缘,所述防护盖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凸缘在防护盖装配于机体上时嵌入环形凹槽内形成密封通道,该密封通道连通外界与电主轴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通过在电主轴的下端设置密封通道,使得外界的微小颗粒很难进入轴承内部;且在轴承内部往外界排气的过程中,更能在密封通道的出口处形成阻止微小颗粒进入轴承内部的气流屏障,从而达到优良的密封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电主轴是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新技术,它与直线电机技术、高速刀具技术一起,把高速加工推向一个新时代。
[0003]然而,微观来看,高速运转的转轴和轴承之间还是存在一定间隙的,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从加工工件上削下的铁屑、铝屑等细小屑末在加工现场是比较常见的,这些微小颗粒连同空气中的灰尘落入转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便会增大旋转摩擦、损坏转轴和轴承之间的结合面,加快电主轴的损坏速度。
[0004]有鉴于此,急需一种新的结构设计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其能防止外界灰尘、微粒进入轴承内部,从而达到极佳的密封性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包括机体、旋转轴及固定盖合于机体下端的防护盖,所述旋转轴包括装设于机体内部的旋转基部及从该旋转基部前端面向前凸伸的转头部,该转头部伸出于机体和防护盖之外,所述旋转基部的前端面向下凸设有环形凸缘,所述防护盖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凸缘在防护盖装配于机体上时嵌入环形凹槽内形成密封通道,该密封通道连通外界与电主轴的内部。
[0008]所述环形凹槽靠近旋转轴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小孔,该小孔的首尾两端分别连通外界与所述密封通道。
[0009]所述防护盖包括主盖体及环形件,该主盖体的内侧沿径向设有相邻的第一台阶部及第二台阶部,所述环形件固定于第一台阶部上,所述环形凹槽形成于该环形件与第二台阶部之间;所述小孔形成于环形件上。
[0010]所述防护盖上设有连通密封通道的储气腔,该储气腔通过设于防护盖上的输气孔外接气源。
[0011]所述环形凸缘和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均呈方形,二者相互嵌合形成的密封通道呈“弓”字状。
[001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通过在电主轴的下端设置密封通道,使得外界的微小颗粒很难进入轴承内部;且在轴承内部往外界排气的过程中,更能在密封通道的出口处形成阻止微小颗粒进入轴承内部的气流屏障,从而达到优良的密封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的侧向剖视图;[0014]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分解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防护盖的剖视图;
[0016]图4为图1所示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7]其中:10、机体;20、旋转轴;21、旋转基部;211、环形凸缘;22、转头部;30、防护盖;31、环形凹槽;32、小孔;33、主盖体;331、第一台阶部;332、第二台阶部;34、环形件;35、储气腔;36、密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包括机体10、旋转轴20及固定盖合于机体10下端的防护盖30;为表述方便,以下“轴承内部”及“电主轴的内部”皆指旋转轴20和机体10的旋转结合面之间的间隙。
[0020]所述旋转轴20包括装设于机体10内部的旋转基部21及从该旋转基部21前端面向前凸伸的转头部22,该转头部22伸出于机体10和防护盖30之外;所述旋转基部21的前端面向下凸设有环形凸缘211,具体地,该环形凸缘211形成于旋转基部21前端面的边缘,且该环形凸缘211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防护盖30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31,该环形凸缘211在防护盖30装配于机体10上时嵌入环形凹槽31内形成密封通道36,该密封通道36连通外界与电主轴的内部,该密封通道36的侧向截面呈“弓”字状;这种迂状的密封通道,使外界的铁屑、铝屑等微小颗粒很难进入到轴承内部,从而防止轴承受损;并且,电主轴在工作时经常有往外界排气的动作,轴承内部的气流经过密封通道36排出的过程中,可在密封通道36的出口处形成气流屏障,从而阻止外界微小颗粒进入轴承内部。
[0021]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31靠近旋转轴20 —侧的侧壁上还设有小孔32,该小孔32的首尾两端分别连通外界和所述密封通道36,当电主轴往外界排气时,该小孔32可进一步增加密封通道36出口处的气流大小,从而达到更佳的屏障效果,且该小孔32还能加速轴承内气体的排出。
[0022]具体地,所述防护盖30包括主盖体33及环形件34,该主盖体33的内侧沿径向设有相邻的第一台阶部331及第二台阶部332,所述环形件34固定于第一台阶部331上,该环形件34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环形凹槽31形成于该环形件34与第二台阶部332之间,该环形凹槽31的横截面呈方形;装配时,旋转轴20的环形凸缘211嵌入该环形凹槽31内而形成所述密封通道36 ;所述小孔32形成于环形件34上;相比于一体成型的防护盖30,这种将防护盖30分成主盖体33和环形件34相组合的构造,更有利于生产制造。
[0023]优选地,所述防护盖30上设有储气腔35,该储气腔35连通所述密封通道36和小孔32,储气腔35通过设于防护盖30上的输气孔(图未示)外接气源;在电主轴内不往外界排气的时候,还可以往该储气腔35内输送干净气体,气流沿着密封通道36及小孔32排出电主轴,同样可实现在出口处形成气流屏障的目的,从而达到防止微小颗粒进入轴承内部的目的。
[002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通过在电主轴的下端设置密封通道36,使得外界的微小颗粒很难进入轴承内部;且在轴承内部往外界排气的过程中,更能在密封通道36的出口处形成阻止微小颗粒进入轴承内部的气流屏障,从而达到优良的密封效果。
[0025]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旋转轴及固定盖合于机体下端的防护盖,所述旋转轴包括装设于机体内部的旋转基部及从该旋转基部前端中部向前凸伸的转头部,该转头部伸出于机体和防护盖之外,所述机体与旋转基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防护盖与转头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旋转基部的前端边缘向下凸设有环形凸缘,所述防护盖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凸缘与环形凹槽榫接而形成密封通道,该密封通道两端分别衔接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在靠近旋转轴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小孔,该小孔的首尾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间隙及密封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包括主盖体及环形件,该主盖体的内侧沿径向设有相邻的第一台阶部及第二台阶部,所述环形件固定于第一台阶部上,所述环形凹槽形成于该环形件与第二台阶部之间;所述小孔开设于环形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上设有连通密封通道的储气腔,该储气腔通过设于防护盖上的输气孔外接气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主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缘和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均呈方形,所述密封通道呈“弓”字状。
【文档编号】F16J15/40GK203604643SQ20132074082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汤秀清 申请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