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

文档序号:569485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首先设置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系统,包括杆状体、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凸起、条状导出棍以及条状的导出端,所述的杆状体同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的一头相连,条状导出棍也同条状的导出端相铆接,而条状导出棍铆接在第二片状体之中,凸起连接于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的底部,第二片状体套接在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外壁。这样结合步骤方法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无准确的导出系统来实施凹槽的倾斜处的高度的导出、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塑料连接头的吻合度差以及使得开有凹槽的塑料连接头的通信功效不高的缺陷。
【专利说明】 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凹槽的导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面向通信方面的开有凹槽的塑料连接头,由于经常凹槽不大并且要求的公差非常小,很多生产车间在实施凹槽头部的倾斜部位加工期间,仅仅能够在操纵好倾斜度的条件下,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熟练度来实施倾斜处的高度操纵,而现在面向凹槽不大的倾斜处的高度的导出,还无准确的导出系统来实施凹槽的倾斜处的高度的导出,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塑料连接头的吻合度差,从而使得开有凹槽的塑料连接头的通信功效不高。
[0003]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首先设置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系统,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系统包括杆状体、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凸起、条状导出棍以及条状的导出端,所述的杆状体同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的一头相连,条状导出棍也同条状的导出端相铆接,而条状导出棍铆接在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之中,凸起连接于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的底部,另外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套接在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外壁。这样结合步骤方法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无准确的导出系统来实施凹槽的倾斜处的高度的导出、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塑料连接头的吻合度差以及使得开有凹槽的塑料连接头的通信功效不高的缺陷。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0006]一种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步骤如下:
[0007]步骤1:首先设置包括杆状体1、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3、凸起7、条状导出棍4以及条状的导出端5,所述的杆状体I同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的一头相连,条状导出棍4也同条状的导出端5相铆接,而条状导出棍4铆接在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3之中,凸起7连接于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3的底部,另外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3套接在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外壁;
[0008]步骤2:选择需要导出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塑料连接头,凭借塑料连接头的凹槽结构,把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条状的导出端5换成条状的导出端5的头部的纵向跨度比塑料连接头的凹槽的纵向跨度多出0.004mm,然后对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原点位置实施矫正,把需要导出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塑料连接头放在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头部,并把凹槽倾斜处面向该头部,使得凹槽中心线恒定为横向,并把条状的导出端与条状导出棍的中心线和凹槽中心线一致,并使得需要导出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凹槽的横截面同条状的导出端的纵截面成九十度夹角,恒速移动条状导出棍,直到无法移动时停止,然后获取尺寸标识,这时的尺寸就是凹槽倾斜处高度。
[0009]所述的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的后壁附设着与条状导出棍4轮廓形状和大小一样的洞眼8。
[0010]所述的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的尺寸标识的最大值是60mm。
[0011]所述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导出范围是1-5_。
[0012]所述的条状的导出端5的一头形状为圆台体6,并且圆台体6的头部的纵向跨度同所需要导出的凹槽倾斜处的纵向跨度一致,圆柱体6的尾部的纵向跨度大小是5_,条状导出棍4的纵向跨度为4mm。
[0013]所述的条状的导出端5采用不锈钢材料。
[0014]本发明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整体构造不复杂并且准确度高,操作不难,能够准确的导出凹槽倾斜处高度,这样就能数值化的对凹槽倾斜处高度实时操纵,使得塑料连接头的吻合度好,并且使得开有凹槽的塑料连接头的通信功效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的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部分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步骤1:首先设置包括杆状体1、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3、凸起7、条状导出棍4以及条状的导出端5,所述的杆状体I同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的一头相连,条状导出棍4也同条状的导出端5相铆接,而条状导出棍4铆接在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3之中,凸起7连接于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3的底部,另外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3套接在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外壁;
[0018]步骤2:选择需要导出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塑料连接头,凭借塑料连接头的凹槽结构,把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条状的导出端5换成条状的导出端5的头部的纵向跨度比塑料连接头的凹槽的纵向跨度多出0.004mm,然后对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原点位置实施矫正,把需要导出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塑料连接头放在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头部,并把凹槽倾斜处面向该头部,使得凹槽中心线恒定为横向,并把条状的导出端与条状导出棍的中心线和凹槽中心线一致,并使得需要导出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凹槽的横截面同条状的导出端的纵截面成九十度夹角,恒速移动条状导出棍,直到无法移动时停止,然后获取尺寸标识,这时的尺寸就是凹槽倾斜处高度。所述的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的后壁附设着与条状导出棍4轮廓形状和大小一样的洞眼8。所述的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2的尺寸标识的最大值是60mm。所述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导出范围是1-5_。所述的条状的导出端5的一头形状为圆台体6,并且圆台体6的头部的纵向跨度同所需要导出的凹槽倾斜处的纵向跨度一致,圆柱体6的尾部的纵向跨度大小是5mm,条状导出棍4的纵向跨度为4mm。所述的条状的导出端5采用不锈钢材料。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技术实质,在本实用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首先设置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系统,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系统包括杆状体、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凸起、条状导出棍以及条状的导出端,所述的杆状体同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的一头相连,条状导出棍也同条状的导出端相铆接,而条状导出棍铆接在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之中,凸起连接于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的底部,另外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二片状体套接在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外壁; 步骤2:选择需要导出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塑料连接头,凭借塑料连接头的凹槽结构,把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条状的导出端5换成条状的导出端5的头部的纵向跨度比塑料连接头的凹槽的纵向跨度多出0.004mm,然后对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原点位置实施矫正,把需要导出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塑料连接头放在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头部,并把凹槽倾斜处面向该头部,使得凹槽中心线恒定为横向,并把条状的导出端与条状导出棍的中心线和凹槽中心线一致,并使得需要导出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凹槽的横截面同条状的导出端的纵截面成九十度夹角,恒速移动条状导出棍,直到无法移动时停止,然后获取尺寸标识,这时的尺寸就是凹槽倾斜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的后壁附设着与条状导出棍轮廓形状和大小一样的洞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尺寸标识的长方形片状的第一片状体的尺寸标识的最大值是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的导出范围是l_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状的导出端的一头形状为圆台体,并且圆台体的头部的纵向跨度同所需要导出的凹槽倾斜处的纵向跨度一致,圆柱体的尾部的纵向跨度大小是5mm,条状导出棍的纵向跨度为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倾斜处高度的导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状的导出端采用不锈钢材料。
【文档编号】F16B1/00GK104329327SQ201410456671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陈素素 申请人:陈素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