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片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026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盲片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涉及排水管【技术领域】的盲片组件,包括:盲片本体,所述盲片本体上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的孔中轴线始终低于所述盲片本体的盲片中轴线;堵头,包括塞头和与塞头固定连接的盖板,所述塞头插入所述轴向通孔中,所述塞头的直径等于所述轴向通孔的直径,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轴向通孔的外端口上。本实用新型的盲片组件,实现了在管道的末端直接排水排污,减少了管配件,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且安装方便。
【专利说明】盲片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盲片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管道排水排污是在管道的末端通过法兰连接阀门或其他组件来控制排水排污的过程,如图1所示,管道5的末端通过卡箍6与法兰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法兰8的另一端与阀门9固定连接,通过阀门9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管道5排水排污。这种控制管道排水排污的结构所需的管路配件较多,成本较高。
[0003]现有的盲片一般用于封堵管道的末端,如何通过对现有的盲片结构的改进,实现利用较少的管路配件控制排水排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片组件,用于解决现有的控制管道排水排污的结构所需的管路配件较多,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盲片组件,包括:盲片本体,所述盲片本体上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的孔中轴线始终低于所述盲片本体的盲片中轴线;堵头,包括塞头和与塞头固定连接的盖板,所述塞头插入所述轴向通孔中,所述塞头的直径等于所述轴向通孔的直径,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轴向通孔的外端口上。
[0006]优选地,所述轴向通孔设有内螺纹,所述塞头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
[0007]优选地,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轴向通孔的外端口的直径。
[0008]优选地,所述盖板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
[0009]优选地,所述盲片本体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2-8寸。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盲片本体的径向圆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延伸至所述盲片本体的第一端面,所述卡槽与连接所述盲片本体与管道的卡箍的夹紧端相适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盲片本体的第二端面上设有凹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通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I寸。
[0013]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盲片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I)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盲片组件,只需要旋转调节块使堵头向外旋出,轴向通孔即可排水排污,旋转调节块使堵头向内旋入,轴向通孔即被封堵住,塞头和轴向通孔采用螺纹连接实现锁紧效果,盖板能够完全覆盖轴向通孔实现密封效果。
[0015](2)本实用新型的盲片组件,实现了在管道的末端直接排水排污,减少了管配件,降低了成本。
[0016](3)本实用新型的盲片组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且安装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现有的管道通过法兰连接阀门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盲片组件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盲片组件的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
[0021]I盲片本体
[0022]11盲片中轴线
[0023]12径向圆周面
[0024]13卡槽
[0025]14第一端面
[0026]15第二端面
[0027]16凹槽
[0028]2轴向通孔
[0029]21孔中轴线 [0030]3堵 头
[0031]31塞头
[0032]32盖板
[0033]4调节块
[0034]5管道
[0035]6卡箍
[0036]61夹紧端
[0037]7垫圈
[0038]8法兰
[0039]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1]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42]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盲片组件包括:盲片本体1,所述盲片本体I上设有轴向通孔2,所述轴向通孔2的孔中轴线21始终低于所述盲片本体I的盲片中轴线11 ;堵头3,包括塞头31和与塞头31固定连接的盖板32,所述塞头31插入所述轴向通孔2中,所述塞头31的直径等于所述轴向通孔2的直径,所述盖板32覆盖在所述轴向通孔2的外端口上。
[0043]所述轴向通孔2设有内螺纹,所述塞头31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轴向通孔2和塞头31啮合。
[0044]所述盖板32的直径大于所述轴向通孔2的外端口的直径。
[0045]所述盖板3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4。
[0046]所述盲片本体I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2-8寸。
[0047]所述盲片本体I的径向圆周面12上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延伸至所述盲片本体I的第一端面14,所述卡槽13与连接所述盲片本体I与管道5的卡箍6的夹紧端61相适配。卡箍6内设有垫圈7,用于全圆周压紧所连接的盲片本体I和管道5。
[0048]所述盲片本体I的第二端面15上设有凹槽16。
[0049]所述轴向通孔2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I寸。
[005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塞头31对准轴向通孔2,旋转调节块4使塞头31和盖板32同步转动,塞头31的外螺纹和轴向通孔2内螺纹啮合,将塞头31旋入轴向通孔2中,直至盖板32与轴向通孔2的外端口贴合且完全覆盖轴向通孔2的外端口,由于塞头31和轴向通孔2的啮合实现了锁紧效果,盖板32完全覆盖轴向通孔2的孔口实现了密封效果,所以,管道5内的水不会溢出。盲片本体I与管道5通过卡箍6连接。
[0051]当需要排水排污时,旋转调节块4使塞头31和盖板32冋步转动,将塞头31完全旋出轴向通孔2,排放工作即可进行。盲片本体I的轴向通孔2设置于盲片中轴线11的下方,当塞头31完全旋出轴向通孔2时,管道5内的水即使处于管道5的底部也能够完全流出。
[0052]盲片本体I的侧面12上设有卡槽13,卡箍6的夹紧端61压在卡槽13上,连接管道5和盲片本体I。
[0053]盲片本体I的第二端面15上设有凹槽16,该凹槽16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节约盲片本体I的材料,凹槽16的深度结合盲片本体I的结构强度确定。凹槽16的设置使本组件在达到技术指标的同时,结构更轻巧。
[0054]轴向通孔2的圆孔的直径为I寸,该尺寸是应用中的常用尺寸。
[0055]本实用新型的盲片组件,提供了可靠而安全的机械组装结构,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工作压力1.5MPa,试验压力IOMPa ;抗弯曲力SO-1559N-M ;200-15326Ν_Μ。
[0056]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管道5的末端直接排水排污,减少了管配件,降低了成本。
[005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且安装方便。
[00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盲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盲片本体(1),所述盲片本体(I)上设有轴向通孔(2),所述轴向通孔(2)的孔中轴线(21)始终低于所述盲片本体(I)的盲片中轴线(11); 堵头(3),包括塞头(31)和与塞头(31)固定连接的盖板(32),所述塞头(31)插入所述轴向通孔(2)中,所述塞头(31)的直径等于所述轴向通孔(2)的直径,所述盖板(32)覆盖在所述轴向通孔(2)的外端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孔(2)设有内螺纹,所述塞头(31)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2)的直径大于所述轴向通孔(2)的外端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片本体(I)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2-8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盲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片本体(I)的径向圆周面(12)上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延伸至所述盲片本体(I)的第一端面(14),所述卡槽(13)与连接所述盲片本体(I)与管道(5)的卡箍(6)的夹紧端(61)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盲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片本体(I)的第二端面(15)上设有凹槽(1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盲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孔(2)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I寸。
【文档编号】F16L55/10GK203718270SQ20142002236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袁勇 申请人:上海瑞孚管路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