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导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5424阅读:1950来源:国知局
单向导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导通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设置在容器中的单向导通装置。



背景技术:

单向导通装置常用于管道或容器中,以限制流体的压力或流向。

现有技术中,单向导通装置一般由管道、密封球、弹簧、和锥状结构组成。当管道一端压力大时,顶开锥孔处的球体,使得单向导通装置导通,当逆向压力大时,使得球将锥孔密封,禁止流体通过,完成单向导通。

然而,这种单向导通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泄漏和弹簧失效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向导通装置。该单向导通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向导通装置,用于设置在容器中,包括:

活塞体,活塞体与容器密封式接触以将容器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设置在活塞体上的导通件,导通件具有能穿过设置在活塞体上的安装通孔的导通件本体,在导通件本体上设置有能与第一空间连通的流体通路,在导通件本体的第二端侧壁上设置有与流体通路连通的流体孔,在导通件纵向移动时,流体孔能移出或移入安装通孔而与第二空间选择性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通件本体的第二端构造为锥状,第一端构造为柱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导通件本体的锥状面与安装通孔接触的表面之间设置第四密封件,第四密封件位于流体孔的第二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通件还包括设置在导通件本体的第二端的第二盖板,并在活塞体的第二端设置用于容纳第二盖板的容纳槽,在第二盖板与容纳槽的槽底 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容纳槽的槽底设置凹槽,凹槽的有效直径小于容纳槽的有效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盖板的第二端面不突出容纳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通件还包括设置在导通件本体的第一端的第一盖板,第一盖板能与活塞体的第一端面接触式配合,并且在第一盖板上设置与流体通路连通的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盖板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盖板的截面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通件本体与安装通孔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不大于0.05。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导通件本体的第二端侧壁上设置多个流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单向导通装置通过推动导通件便能实现单向导通或者截止,结构简单。

第二盖板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盖板的截面面积,使得该单向导通装置在截止过程中,响应更快;由于第二盖板的第二端面不突出容纳槽,即便是活塞体的第二端与容器接触,也能实现该单向导通装置的导通,也就是,不论活塞体在容器的什么位置,都能实现单向导通装置的导通;该单向导通装置具有多个流体孔,并设置有凹槽,使得流体通过流体孔后进入凹槽,有助于流体流动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的单向导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的单向导通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的单向导通装置的活塞体。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单向导通装置。如图1所示,单向导通装置包括活塞体2和导通件3。其中,活塞体2用于设置在容器1中,并且活塞体2与容器 1的内壁密封式接触,以将容器3分为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在活塞体2上设置安装通孔9。导通件3具有导通件本体10,导通件本体10能穿过安装通孔9。在导通件本体10上设置有纵向的气体通路11,且在导通件本体10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气体通路11连通的气体孔12。在导通件3纵向移动时,气体孔12能移出或移入安装通孔9,而使得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选择性连通。

由此,在容器1中,第一空间6内的气体作用在导通件本体10上的压力大于第二空间7内的气体作用在导通件本体10上的压力时,在力作用下,导通件3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移动,使得气体孔12由安装通孔9中向外延伸,从而连通了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则气体可以由第一空间6通过气体通路11和气体孔12向第二空间7流动。相反地,当导通件本体10在第一空间6内所受的压力小于在第二空间7内所受的压力时,压力推动导通件3由第二端向第一端方向移动,使得气体孔12进入安装通孔9中,并与安装通孔9的内壁配合,从而截止了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的连通。此时也阻止了气体由第二端向第一端方向流动。此单向导通装置结构简单,依靠导通件3两侧的压力差,推动导通件3移动便能实现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的单向导通和截止。

为了保证单向导通装置的灵敏度,使其在很小压力差的作用下也能响应运动,导通件本体10和安装通孔9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不大于0.05。例如,导通件本体10和安装通孔9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可以为0.03。

导通件本体10可以构造为旋转体,相对应地,安装通孔9的形状与导通件本体10形状匹配。根据本发明,如图1所示,导通件本体10可以构造为其第一端为圆柱状,而第二端为圆锥状,并且,圆锥状处的截面的面积在由第二端向第一端方向上逐渐减小。在导通件本体10与安装通孔9之间可以设置第四密封件13,并且第四密封件13位于流体孔12的第二端。优选地,第四密封件13为O型密封圈。在导通件本体10由第一端向第二端运动的过程中,此形状的导通件本体10的第二端并不妨碍导通件本体10的纵向运动。同时,由于导通件本体10的第一端的部分运动到安装通孔9的锥形部分为间隙配合,从而这种设置减小了导通件本体10与安装通孔9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导通件本体10的运行灵敏度。在导通件本体10由第二端向第一端运动的过程中,导通件本体10的第二端起到了为导通件本体10限位的作用。同时,当导通件本体10运动到位时,第四密封件13起作用以防止气体由活塞体2的第二端向活塞体2的第一端泄露。在运动 过程中,导通件本体10的第二端并不突出于安装通孔9的第二端面。在本发明中,第二端与第二空间7所处的一端相同,而第一端与第一空间6所处的一端相同。

根据本发明,导通件3还包括设置在导通件本体10的第二端的第二盖板14,由图2中可以看出。相对应地,在活塞体2的第二端设置第一容纳槽15,第一容纳槽15用于容纳第二盖板14。为使得加工简单,优选地,第二盖板14构造为横向设置的板件。例如可以为圆形、方形、多边形和椭圆形等中的一种。相对应地,第一容纳槽15的形状与第二盖板14相适应。

另外,在第二盖板14与第一容纳槽15的槽底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16。在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处于截止状态时,第二盖板14与第一容纳槽15的槽底之间密封式配合,以实现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的密封。

在第一容纳槽15的槽底处设置凹槽17。其中,凹槽17的有效直径小于第一容纳槽15的有效直径。在导通件本体10向第二端方向移动时,气体孔12能与凹槽17连通,以便于气体的流动。

优选地,第二密封件16设置在第二盖板14的第一端面上,且第二密封件16在径向上能延伸到凹槽17处。通过这种设置增强了第二盖板14和第一容纳槽15之间的密封。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密封件16为弹性橡胶密封圈。当然,第二密封件16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容纳槽15的槽底上,也能实现第二盖板14和第一容纳槽15之间的密封。

第二盖板14的第二端面不突出第一容纳槽15。也就是,在导通件本体10向第二端方向移动,气体孔12与第二空间7连通时,第二盖板14的第二端面依然处于第一容纳槽15内,而不是轴向突出于第一容纳槽15。由此,即便是活塞体2与容器1的内壁接触的情况下,第二盖板14也并不与容器1的内壁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容器1的内壁不能作用于第二盖板14上,并不影响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的导通。

在导通件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盖板14的情况下,导通件本体10可以设置为圆柱状。这种结构简单,并能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导通件本体10还可以设置为上述的第一端为圆柱状而第二端为圆锥状的结构,虽然这种结构的导通件3略显复杂,但是其摩擦力小,并且还能实现双重密封。

导通件3还包括设置在导通件本体10的第一端的第一盖板18。第一盖板18 构造为径向的板件,并能与活塞体2的第一端面接触式配合。另外,第一盖板18上设置与气体通路11连通的气体入口19。在导通件本体10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移动过程中,第一盖板18起到了为导通件3限位的作用。同时,第一盖板18还能够接受第一空间6内气体所带来的压力,以驱动导通件本体10。

导通件3的第二端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一端的端面面积。以具有第二盖板14和第一盖板18的导通件3为例。即第二盖板14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盖板18的截面面积。优选地,第二盖板14的截面面积与第一盖板18的截面面积比为2:1-5:1。例如,第二盖板14的截面面积与第一盖板18的截面面积比为3:1。通过这种设置,第二盖板14能迅速响应于气体压力变化,而向第一端方向移动。由此,提高了第二盖板14反应于气体压力变化的速度,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

需要说明地是,本发明的导通件3并不限定于具有第一盖板18。而为了限定导通件本体10的纵向行程,还可以将导通件3构造为其它结构形式。例如,可以在安装通孔9的内壁上设置纵向的行程槽(图中未示出),而在导通件本体10的外壁上设置能延伸到行程槽中的凸起,在导通件本体10沿着安装通孔9纵向运动过程中,通过凸起与行程槽的两端槽壁的配合以限定导通件本体10的纵向行程。再例如,还可以在活塞体2的第二端设置用于限定第二盖板14的限位件(图中未示出)。为了不影响气体的流动,限位件可以构造为与活塞体2的端面形状相同的网状结构。在导通件本体10向第二端运动过程中,当导通件本体10的第二端遇到限位件时,导通件本体10的位置被限定。

根据本发明,气体入口19与气体通路11为一体制造的纵向孔,而气体孔12为大体横向布置的通孔。优选地,气体孔12可以为多个,并在导通件本体10的侧壁上均匀布置。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增加了气体流动的平稳性。并且,具有这种结构的导通件3制造简单,易于实现。

根据本发明,可在活塞体2上设置多个安装通孔9,并且安装通孔9在活塞体2的周向上均匀分布,如图3所示。同时,各安装通孔9均匹配有导通件3。

本申请中,用语“纵向”与图1中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方向,而用语“横向”为垂直于“纵向”的方向。用语“第一端”与流体流入的一端相同,而用语“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应且与流体流出的一端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而 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