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4097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简单又实用的螺栓连接方式被更加广泛地使用,螺栓连接容易松动的缺陷虽然得到一些改善,但在油脂较多和高频振动的环境下使用的螺栓连接,还没有达到让人完全放心的程度,时常因为螺栓的松动给人们带来很多烦恼,甚至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目前很多先进的螺栓连接的防松方法都是在螺栓和螺母的螺纹上采取防松措施,增加其间的摩擦力来达到防止松动的目的,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螺栓连接容易松动的实质问题。有一个专利名称是《防松螺栓组件》,申请号是:CN201020636044其螺栓连接的防松方法,是在螺帽和螺母上与构件连接一侧设置了与旋紧方向相反的防滑齿,期望达到螺栓连接的防松目的,其方法是想通过增加连接构件与螺母、螺帽间的摩擦力解决螺栓连接的松动问题,其效果不是很好,螺栓和螺母在拧紧过程中不是在轴向简单地挤压构件,螺母或螺栓要通过旋转才能将螺栓拧紧,没旋转一侧摩擦力较大一些,旋转一侧的摩擦力就没有明显地增加多少,一侧松动后就都松动了。目前在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大六角高强螺栓、小六角高强螺栓也存在松动问题,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是根据螺栓连接所采用的不同防松连接的结构形式,通过有选择地对螺栓、螺母做相应的防松设置,使螺栓和螺母通过螺栓组件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在螺栓和螺栓组件之间、在螺栓组件和螺栓组件之间、在螺栓组件和螺母之间均设置为在螺栓的轴向可以相对滑动,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的连接形式;由在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螺母防松套管和防松连接套管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螺母把紧后,将与把紧的螺母外侧的正六边形配套使用的,内侧为正六边形的螺母防松套管,沿上述防松螺栓的轴向滑动,使螺母防松套管的内侧插到把紧的螺母的外侧,在周向因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的连接使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螺母防松套管上的另一连接部位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沿上述防松螺栓的轴向滑动插入到螺母防松套管的内侧,和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在防松螺栓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使上述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在螺母防松套管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在防松螺栓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使上述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螺母和螺母防松套管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螺母防松套管和防松连接套管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和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把紧的螺母与上述防松螺栓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

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在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带螺母的防松套管和防松连接套管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把紧后,带螺母的防松套管另一连接部位的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沿上述防松螺栓的轴向滑动插入到带螺母的防松套管的内侧和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在上述防松螺栓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使两连接件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带螺母的防松套管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在上述防松螺栓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使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和防松连接套管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和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与上述防松螺栓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

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在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和防松连接套管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螺母把紧后,将与把紧的螺母外侧的正六边形配套使用的内侧为正六边形的防松连接套管的相应一端,沿上述防松螺栓的轴向在把紧的螺母的外侧滑动,使防松连接套管的内侧插到把紧的普通螺母的外侧,在周向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连接,使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防松连接套管的另一连接部位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沿上述防松螺栓的轴向相对滑动,使两连接件上的齿条在周向相互连接,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螺母和防松连接套管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和上述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把紧的螺母与防松螺栓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

一种永不松动的埋头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在埋头螺栓的螺帽周边设置一个螺帽防松段的防松埋头螺栓,在被防松埋头螺栓连接固定的外侧设备件上,在防松埋头螺栓连接孔的外侧周边,设置一个和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在把紧的防松埋头螺栓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之间,设置一个与其配套使用的防松连接套管,通过防松埋头螺栓的螺帽防松段和防松连接套管之间的连接、防松连接套管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之间的连接,使防松埋头螺栓和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在周向间接地固定连接;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的螺帽防松段和防松连接套管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之间,均设置为在防松埋头螺栓的轴向可以相对滑动,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的连接形式;由在埋头螺栓的螺帽上设置有螺帽防松段的防松埋头螺栓、防松连接套管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构成;当上述防松埋头螺栓把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把紧后,在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的内侧与上述防松埋头螺栓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沿上述防松埋头螺栓的轴向插入到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的内侧,和上述防松埋头螺栓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上述防松埋头螺栓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设置的多个齿条,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对滑动配合,在周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的内侧设置的正六边形,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对滑动配合,在周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连接,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上述防松埋头螺栓和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

按照权利要求1、2、4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防松连接套管上的两个连接部位的连接形式均为正多边形连接。

按照权利要求1、2、4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防松连接套管上的一个连接部位的连接形式为正多边形连接,另一个连接部位的连接形式为齿条连接。

按照权利要求1、2、4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防松连接套管上的两个连接部位的连接形式均为齿条连接。

按照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松连接套管与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连接形式为正多边形连接。

按照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松连接套管与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连接形式为齿条连接。

按照权利要求1、2、3、4、8、9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松连接套管在与其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间插入连接时,其中一个连接部位先连接,另一个连接部位后连接。

按照权利要求1、2、3、4、8、9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松连接套管在与其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间插入连接时,两个连接部位基本同时连接。

按照权利要求1、2、3、4、8、9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防松连接套管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数存在以下等式关系及相关意义:B=NA+C------(1)B=NA-C------(2)两式中:A为防松连接套管一个连接部位在周向设置的基本齿、边数,为正整数;N为设置使用的倍数,是自然数1、2、3...;C为设置的齿、边数,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在基本齿、边数的连 接部位的任何一个齿、边在沿与其相连接的另一连接件上的齿、边依次配合插入一周,共计A次,防松连接套管上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的齿、边沿周向经A次转动的非整数齿、边的数量之和,也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在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的任何一个齿、边在沿与其相连接的另一连接件上的齿、边依次配合插入一周,共计B次,防松连接套管上基本齿、边数的连接部位的齿、边沿周向经B次转动的非整数齿、边的数量之和,C<A为正整数;B为防松连接套管另一个连接部位的周向经计算得出的导出齿、边数,为正整数。

按照权利要求1、2、3、4、8、9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防松连接套管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位的连接件之间可选择性地设置间隙配合。

按照权利要求1、2、3、4、8、9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防松连接套管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位的连接件之间可选择性地设置斜齿连接。

按照权利要求1、2、3、4、8、9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断面连接形式,可配套使用电动扳手将防松螺栓拧紧。

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松螺栓、螺母防松套管和防松连接套管基本为同一个轴心。

按照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松螺栓、带螺母的防松套管和防松连接套管基本为同一个轴心。

按照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松螺栓和防松连接套管基本为同一个轴心。

按照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松埋头螺栓、防松连接套管和螺帽防松套管基本为同一个轴心。

按照权利要求1、2、3、4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垫片的厚度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防松螺栓的安装效果。

按照权利要求1、2、3、中所述的任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端部设置一个安装开口销的孔。

按照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组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防松埋头螺栓的螺帽防松段的端部设置一个安装开口销的孔。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基本实现了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螺栓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的方法是通过螺栓组件与螺栓和螺母的机械连接,使螺栓和螺母在周向间接地连接固定,在螺栓的端部设置了安装开口销的孔,防止螺栓组件在轴向移动发生脱落,也便于螺栓组件拆、装使用;螺栓组件的构成数量较少,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方便检修过程的拆、装操作,可常态重复使用;因螺栓组件连接实现了永不松动的连接特性,从根本上解决了螺栓连接的松动问题,适合在有油脂的、高频振动的环境下、及其它重要的环境和特殊的条件下使用,不会因螺栓连接的松动而造成财产损失及人身伤亡事故,对高强螺栓的使用将开辟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是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1-1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2-2断面示意图。

图4、图5、图6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是正六边形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5是图4的3-3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4的4-4断面示意图。

图7、图8、图9是以结构连接形式示意的,使用带螺母的防松套管连接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是正六边形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8是图7的5-5俯视示意图,图9是图7的6-6断面示意图。

图10、图11、图12是以结构连接形式示意的,使用带螺母的防松套管连接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 是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7-7俯视示意图,图12是图10的8-8断面示意图。

图13、图14、图15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内侧与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为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9-9俯视示意图,图15是图13的10-10断面示意图。

图16、图17、图18、图37、图38是以结构连接形式示意的,使用带螺母的防松套管连接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是齿条连接的双头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11-11侧视示意图,图18是图16的12-12断面示意图,图37是图16的13-13侧视示意图,图38是图16的14-14断面示意图。

图19、图20是以设备件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设置为正六边形连接的埋头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20是图19的15-15俯视示意图。

图21、图22是以设备件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设置为齿条连接的埋头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22是图21的16-16俯视示意图。

图23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转动示意图之一。

图24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转动示意图之二。

图25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转动示意图之一。

图26是与防松连接套管相连接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采用间隙配合示意图。

图27是与防松连接套管相连接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采用间隙配合示意图。

图28、图29、图30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内侧是斜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29是图28的17-17俯视示意图,图30是图28的18-18断面示意图。

图31、图32、图33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是斜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32是图31的19-19俯视示意图,图33是图31的20一20断面示意图。

图34、图35、图36是以结构连接形式示意的,使用电动扳手拧紧螺栓示意图,图35是图34的21-21俯视示意图,图36是图34的22-22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采用如下方案解决螺栓连接防松不彻底的问题:

图1、图2、图3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的外侧是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1-1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2-2断面示意图,防松螺栓1埋设在混凝土6内,安装斜垫板7,达到设计标高后安装设备底座8,安装垫圈9,把紧螺母2,为了防止螺栓连接后出现松动,设置了如下螺栓组件连接:由在地脚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1、螺母防松套管3和防松连接套管4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1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螺母2把紧后,将与把紧的螺母2外侧的正六边形配套使用的,内侧为正六边形的螺母防松套管3,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使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插到把紧的螺母2的外侧,在周向因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的连接使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4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插入到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和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4的内侧设置的正六边形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在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连接,使上述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防松连接套管4的外侧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在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设置的多个齿条,在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使上述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螺母2和螺母防松套管3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螺母防松套管3和防松连接套管4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4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把紧的螺母2与上述防松螺栓1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

螺栓组件安装时,要在螺母安装之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必要时可调整垫圈9的厚度,安装效果会 更好,在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端部设置的开口销孔5内安装上开口销,防止螺栓组件轴向移动后滑落;拆卸螺栓组件前,先拆掉已安装的开口销,使用锤子轻敲防松连接套管4的凸台部位,使防松连接套管4在连接的螺栓组件中抽出来拆掉。

在以上叙述中,在防松连接套管4插入之前,实际安装的防松螺栓1的螺栓螺杆段的齿、边在周向的位置是随机的,螺母防松套管3的齿、边在周向的位置也是随机的,在此情况下,防松连接套管4能插入连接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使用下面的方法解决在与防松连接套管4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位的连接件的齿、边在周向的位置都是随机的情况下,防松连接套管4的插入问题:

提出齿、边数的概念,在与防松连接套管4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位中的任一部位的周向起连接作用的齿条数量或正多边形边的数量,称为防松连接套管4在该连接部位的齿、边数,当防松连接套管4上的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数确定后,与防松连接套管4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上的齿、边数就相应确定了,确定了齿、边数,再选择其连接方式,其实正多边形相邻的两条边所形成的角的数量与该正多边形的边的数量是相等的,也可以理解是一种特殊的齿条,因正多边形和齿条都能满足沿防松螺栓的轴向可相对滑动的特性、在周向相互连接、相互固定的特性。

与防松连接套管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数存在以下等式关系及相关意义:B=NA-C------(1)B=NA+C------(2)在(1)、(2)两等式中:A为防松连接套管上的一个连接部位在周向设置的基本齿、边数,为正整数;N为设置使用的倍数,是自然数1、2、3...;C为设置的齿、边数,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在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任何一个齿、边在沿与其相连接的另一连接件上的齿、边依次配合插入一周,共计A次,防松连接套管上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的齿、边在周向对应A次转动的非整数齿、边的转动数量之和,也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在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任何一个齿、边在沿与其相连接的另一连接件上的齿、边依次配合插入一周,共计B次,防松连接套管上基本齿、边数的连接部位的齿、边在周向对应B次转动的非整数齿、边的转动数量之和,C<A为正整数;B为防松连接套管上的另一个连接部位的周向经计算得出的导出齿、边数,为正整数。

利用等式:B=NA+C------(2)设置及计算防松连接套管的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数,及当防松连接套管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任何齿、边沿与其相连接的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上的基本齿、边依次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的转动具有一定的规律:

在如图1、图2、图3所示的螺栓组件的连接形式,设置防松连接套管4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为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设置A=5,N=1,C=1,按上述等式:B=NA+C------(2)计算防松连接套管4上与螺母防松套管3相连接的导出齿、边数B=NA+C=1×5+1=6,经计算后得出防松连接套管4与螺母防松套管3相连接部位的导出齿、边数为6,在图23中表述的是在以上设置及计算条件下的防松连接套管4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的转动情况示意图:

如图23所示的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转动示意图之一,图中所示的是在防松连接套管2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相连接的基本齿、边数为5,防松连接套管2与螺母防松套管3相连接的导出齿、边数为6的连接断面示意图中,以防松连接套管2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为正五边形连接,防松连接套管2与螺母防松套管3为正六边形连接为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2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上的任何一条边沿与其相连接的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的正五边形的边依次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转动情况示意图:

防松连接套管2和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连接部位为正五边形连接,a1、a2、a3、a4、a5是防松连接套管2上正五边形的边线交点,防松连接套管2和螺母防松套管3的连接部位为正六边形连接,b1、b2、b3、b4、b5、b6是防松连接套管2上正六边形的边线交点,当将oa1、oa2、oa3、oa4、oa5分别设置为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的齿条中心线时,该连接部位就是五个齿条连接,当将ob1、ob2、ob3、ob4、ob5、ob6分别设置为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齿条中心线时,该连接部位就是六个齿条连接,所以说齿条连接与正多边形连接在按上述等式(1)、(2)设置及计算防松连接套管2的齿、边数,及防松连接套管2上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的移动关系是相同的,为了便于示意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齿、边的转动情况,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两个连接部位的连接方式均按正多边形连接画出齿、边的转动情况: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a2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 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b1-b6转动到b1.1-b6.1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转动了一个角度α1,如图23所示的b1.1-o-b2所对应的角度α1;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最初a3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b1-b6转动到b1.2-b6.2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2,如图23所示的b1.2-o-b3所对应的角度α2;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最初a4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b1-b6转动到b1.3-b6.3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3,如图23所示的b1.3-o-b4所对应的角度α3;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最初a5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b1-b6转动到b1.4-b6.4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4,如图23所示的b1.4-o-b5所对应的角度α4;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最初a1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b1-b6转动到b1-b6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5,如图23所示的b1-o-b6所对应的角度α5;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的齿、边在周向转动一周后回到最初的连接位置。

上述的齿、边转动说明了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上的任何一条边,沿与其相连接的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的正五边形的边依次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均依次增加转动一个角度α1,α2=2α1,α3=3α1,α4=4α1,α5=5α1,5α1等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一个正六边形的边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

上述的齿、边移动说明了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任何齿、边每次沿与其相连接的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的齿、边插入时,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均转动一个角度α1,α2=2α1,α3=3α1,α4=4α1,α5=5α1,5α1等于一个导出齿、边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

在B=NA+C------(2)的等式两边同除以A得:B/A=N+C/A等式左侧是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与基本齿、边数的比,以上计算时设置N=1,C=1,A=5,所以B/A=1+1/5,在防松连接套管2上,如果考虑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整数齿、边数的转动时,可以解读为,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一个齿、边对应6/5个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即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转动一个齿、边,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转动6/5个齿、边;其实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整数齿、边的转动,只是齿、边与齿、边的换位,整数齿、边在转动前和转动后的投影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在不考虑整数齿、边数的转动时,B/A=1+1/5就可以解读为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一个齿、边对应1/5个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如图23所示的就是在不考虑整数齿、边转动的情况下画出的非整数齿、边转动示意图。

在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任何齿、边依次沿与其相连接的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齿、边插入5次,完成一周的插入过程中,相对应的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出现5次跳跃式的不同周向位置的与螺母防松套管3相连接的连接状态。

利用等式:B=NA-C------(1)设置及计算防松连接套管的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数,及当防松连接套管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任何齿、边沿与其相连接的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上的基本齿、边依次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的转动具有一定的规律:

在如图1、图2、图3所示的螺栓组件的连接形式,设置防松连接套管与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为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设置A=6,N=1,C=1,按上述等式B=NA-C------(1)计算防松连接套管上与螺母防松套管3相连接的导出齿、边数B=NA-C=1×6-1=5,经计算后得出防松连接套管与螺母防松套管连接部位的导出齿、边数为5,在图24中表述的是在以上设置及计算条件下的防松连接套管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的转动情况示意图:

如图24所示的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转动示意图之二,图中所示的是在防松连接套管2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相连接的基本齿、边数为6,防松连接套管2与螺母防松套管 3相连接的导出齿、边数为5的连接断面示意图中,以防松连接套管2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为正六边形连接,防松连接套管2与螺母防松套管3为正五边形连接为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2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上的任何一条边沿与其相连接的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的正六边形的边依次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的边转动情况示意图:

防松连接套管2和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连接部位为正六边形连接,a1、a2、a3、a4、a5、a6是防松连接套管2上正六边形的边线交点,防松连接套管2和螺母防松套管3的连接部位为正五边形连接,b1、b2、b3、b4、b5是防松连接套管2上正五边形的边线交点,当将oa1、oa2、oa3、oa4、oa5、oa6分别设置为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的齿条中心线时,该连接部位就是六个齿条连接,当将ob1、ob2、ob3、ob4、ob5分别设置为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齿条中心线时,该连接部位就是五个齿条连接,所以说齿条连接与正多边形连接在按上述等式(1)、(2)设置及计算防松连接套管2的齿、边数,及防松连接套管2上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的转动关系是相同的,为了便于示意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齿、边的转动情况,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两个连接部位的连接方式均按正多边形连接画出齿、边的转动情况: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a2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的边b1-b5转动到b1.1-b5.1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在周向转动了一个角度α1,如图24所示的b1.1-o-b2所对应的角度α1;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最初a3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的边b1-b5转动到b1.2-b5.2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2,如图24所示的b1.2-o-b3所对应的角度α2;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最初a4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的边b1-b5转动到b1.3-b5.3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3,如图24所示的b1.3-o-b4所对应的角度α3;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最初a5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的边b1-b5转动到b1.4-b5.4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4,如图24所示的b1.4-o-b5所对应的角度α4;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最初a6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的边b1-b5转动到b1.5-b5.5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5,如图24所示的b1.5-o-b1所对应的角度α5;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周边拔出,让a1对准最初a1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的边b1-b5转动到b1-b5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6,如图24所示的b1-o-b2所对应的角度α6;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的连接部位的齿、边在周向转动一周后回到最初的连接位置。

上述的齿、边移动说明了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上的任何一条边,沿与其相连接的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的正六边形的边依次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的边均依次增加转动一个角度α1,α2=2α1,α3=3α1,α4=4α1,α5=5α1,α6=6α1,6α1等于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一条正五边形的边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

利用等式:B=NA-C------(1)设置及计算防松连接套管上的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数,及当防松连接套管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任何齿、边沿与其相连接的螺母防松套管上的导出齿、边依次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的转动具有一定的规律:

在如图1、图2、图3所示的螺栓组件的连接形式,设置防松连接套管与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为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设置A=6,N=1,C=1,按上述等式B=NA-C------(1)计算防松连接套管上与螺母防松套管3相连接的导出齿、边数B=NA-C=1×6-1=5,经计算后得出防松连接套管与螺母防松套管连接部位的导出齿、边数为5,在图25中表述的是在以上设置及计算条件下的防松连接套管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的转动情况示意图:

如图25所示的是防松连接套管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转动示意图之一,图中所示的是在 防松连接套管2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相连接的基本齿、边数为6,防松连接套管2与螺母防松套管3相连接的导出齿、边数为5的连接断面示意图中,以防松连接套管2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为正六边形连接,防松连接套管2与螺母防松套管3为正五边形连接为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上的任何一条边沿与其相连接的螺母防松套管3上的正五边形的边依次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2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转动情况示意图:

防松连接套管2和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连接部位为正六边形连接,a1、a2、a3、a4、a5、a6是防松连接套管2上正六边形的边线交点,防松连接套管2和螺母防松套管3的连接部位为正五边形连接,b1、b2、b3、b4、b5是防松连接套管2上正五边形的边线交点,当将oa1、oa2、oa3、oa4、oa5、oa6分别设置为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的齿条中心线时,该连接部位就是六个齿条连接,当将ob1、ob2、ob3、ob4、ob5分别设置为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齿条中心线时,该连接部位就是五个齿条连接,所以说齿条连接与正多边形连接在按上述等式(1)、(2)设置及计算防松连接套管2的齿、边数,及防松连接套管2上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的转动关系是相同的,为了便于示意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齿、边的转动情况,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两个连接部位的连接方式均按正多边形连接画出齿、边的转动情况: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螺母防松套管3的周边拔出,让b1对准b2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a1-a6转动到a1.1-a6.1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转动了一个角度α1,如图25所示的a1.1-o-a2所对应的角度α1;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螺母防松套管3的周边拔出,让b1对准最初b3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a1-a6转动到a1.2-a6.2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2,如图25所示的a1.2-o-a3所对应的角度α2;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螺母防松套管3的周边拔出,让b1对准最初b4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a1-a6转动到a1.3、a6.3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3,如图25所示的a1.3-o-a4所对应的角度α3;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螺母防松套管3的周边拔出,让b1对准最初b5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a1-a6转动到a1.4-o-a6.4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如图25所示的a1.4-o-a5所对应的角度α4:

将防松连接套管2从螺母防松套管3的周边拔出,让b1对准最初b1的位置插入后,防松连接套管2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a1-a6转动到a1-a6的位置,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在周向累计转动了一个角度α5,如图25所示的a1-o-a6所对应的角度α5;防松连接套管2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转动一周后回到最初的连接位置。

上述的齿、边移动说明了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五边形上的任何一条边,沿与其相连接的螺母防松套管3上的正五边形的边依次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2上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正六边形的边均依次增加转动一个角度α1,α2=2α1,α3=3α1,α4=4α1,α5=5α1,5α1等于防松连接套管2上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一个正六边形的边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

在B=NA-C------(1)的等式两边同除以A得:B/A=N-C/A等式左侧是防松连接套管2上导出齿、边数与基本齿、边数的比,以上计算时设置A=6,N=1,C=1,所以B/A=N-C/A=1-1/6,在防松连接套管2上,如果考虑防松连接套管2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整数齿、边数的转动时,可以解读为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一个齿、边对应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5/6个齿、边,即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转动一个齿、边,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转动5/6个齿、边;其实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整数齿、边的转动只是齿、边与齿、边的换位,齿、边在转动前和转动后的投影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在不考虑整数齿、边数的转动时,B/A=1-1/6就可以解读为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一个齿、边对应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1/6个齿、边,如图23、图24、图25所示的齿、边转动,就是在不考虑整数齿、边转动情况下画出的非整数齿、边转动示意图。

通过在防松连接套管上的连接部位的基本齿、边数的设置,导出齿、边数的计算,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在周向的转动,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齿、边在周向的转动的分析,发现防松连接套管上连接部位的齿、边在周向的转动的角度是可以控制的,当基本齿、边数A的数值较大时,导出齿、边数B 的数值也较大时,以防松连接套管上的一个连接部位的任何齿、边依次插入与其相连接的连接件上的齿、边,完成一周的插入配合时,防松连接套管上的另一个连接部位的齿、边在周向转动的角度较小,移动的弧长也较小,齿、边转动位置就更多,就更容易完成防松连接套管同时与其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位的连接,其不足就是在防松连接套管上的另一个连接部位的齿、边的连接状态是跳跃的,不连续的,防松连接套管在与其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间插入时,其插入的概率还是较小的。

设置间隙配合的方法,解决防松连接套管在与其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间插入时,一侧的连接状态是跳跃的,不连续的连接问题;在与防松连接套管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位有选择地设置间隙配合,在连接件间设置一定的间隙,其间系的大小应使连接件间产生一定的相对转动角度。

如图26所示的是防松连接套管2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采用间隙配合示意图,防松连接套管2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是正四边形连接形式的,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与防松连接套管2的连接部位采用间隙配合,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外侧设置的正四边形,与防松连接套管2的内侧设置的正四边形相连接,并存在一定的间隙,oa是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断面图的十字中心线与防松连接套管2的断面图的十字中心线相重合时的一条中心线,此时对应的防松连接套管2的内侧设置的正四边形的断面位置如A1、A2、A3、A4所示,A所示的是多个齿条中心线;在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与防松连接套管2间设置了一定的间隙,连接件间可以相对转动,其一侧的相对转动端的中心线为ob,B所示的是多个齿条中心线,此时对应的防松连接套管2的内侧设置的正四边形的断面位置如B1、B2、B3、B4所示;其另一侧的相对转动端的中心线为oc,C所示的是多个齿条中心线,此时对应的防松连接套管2的内侧设置的正四边形的断面位置如C1、C2、C3、C4所示;在与防松连接套管2相连接的基本齿、边数连接部位的连接件的齿、边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后,两连接件间产生相对转动,两个转动端的夹角为α,α≥α1,如图23、图24、所示的角度α1。

如图27所示的是防松连接套管2的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采用间隙配合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是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与防松连接套管2的连接部位是正四边形连接,为基本齿、边连接部位,防松连接套管2与螺母防松套管3连接部位是齿条连接,为导出齿、边数连接部位;当防松连接套管2的十字中心线与螺母防松套管3的十字中心线重合时,oa是两重合十字中心线中的一条中心线,此时对应的螺母防松套管3上的齿条的中心线在A所示的位置,在防松连接套管2和螺母防松套管3间设置了一定的间隙,连接件间可以相对转动,其一侧的相对转动端的齿条中心线为B所示的位置,其另一侧的相对转动端的齿条中心线为C所示的位置,两个转动端的夹角为β,β≥α1,α1如图23、图24所示。

在螺栓组件间采用间隙配合,使防松连接套管上的两个连接部位的齿、边的不连续连接中的空白连接位置,由在连接部位设置的齿、边的间隙配合所产生的齿、边转动而完整地填补上了,防松连接套管在转动一周的插入过程中,至少有一次可以自由地插入到两连接件之间。

螺栓组件连接采用间隙配合后,防松连接套管的插入问题解决了,不足是易造成防松螺母与防松连接套管间、防松连接套管与防松螺栓的螺栓防松段间的连接,在间隙配合范围内的松动问题,可采用如下斜齿的连接方法给予解决:

如图28、图29、图30所示的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4的内侧是斜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29是图28的17-17俯视示意图,图30是图28的18-18断面示意图,防松螺栓1埋设在混凝土6内,安装斜垫板7,达到设计标高后安装设备底座8,安装垫圈9,把紧螺母2,为了防止螺栓组件连接后出现在间隙配合范围内的松动问题,在防松连接套管4上设置了斜齿连接;由在地脚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1、螺母防松套管3和防松连接套管4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1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螺母2把紧后,将与把紧的螺母2外侧的正六边形配套使用的,内侧为正六边形的螺母防松套管3,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使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插到把紧的螺母2的外侧,在周向因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的连接使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螺母防松套管3的另一个连接部位的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4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插入到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4的内测,在周向设置的多个斜齿条,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斜齿条相互连接,斜齿条的倾斜方向如图29所示,OS是该斜齿条距离上述防松螺栓1端部较近的一端的齿条 端部中心线,OX为该斜齿条距离上述防松螺栓1端部较远的一端的齿条端部中心线,SOX夹角为α,α<α1,如图23、图24、图25中所示的角度α1,在防松连接套管4的外侧与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连接部位,设置为正六边形连接;当防松连接套管4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在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测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插入时,防松连接套管4的内测的斜齿条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上的斜齿条向右旋转,防松连接套管4的外侧与螺母防松套管3间设置为正六边形连接,两连接件间只能沿轴向滑动,此时在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齿条和螺母防松套管3之间存在一种作用力,该作用力使螺母防松套管3向右转动,使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向左转动,随着上述的转动,使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外侧的齿条与防松连接套管4内测的齿条连接之间,防松连接套管4的外侧为正六边形与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测为正六边形的连接之间,因采用间隙配合,连接件的齿条间、连接件的正六边形之间存在的间隙被强制靠紧,有效地防止连接件的齿条间、连接件的正六边形间因存在间隙而造成螺栓连接的松动问题。使防松螺栓1和螺母2紧密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在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端部设置的开口销安装孔5内安装好开口销。

如图31、图32、图33所示的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4的外侧是斜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32是图31的19-19俯视示意图,图33是图31的20-20断面示意图,防松螺栓1埋设在混凝土6内,安装斜垫板7,达到设计标高后安装设备底座8,安装垫圈9,把紧螺母2,为了防止螺栓组件连接后出现在间隙配合范围内的松动问题,在防松连接套管4上设置了斜齿连接;由在地脚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1、螺母防松套管3和防松连接套管4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1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螺母2把紧后,将与把紧的螺母2外侧的正六边形配套使用的,内侧为正六边形的螺母防松套管3,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使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插到把紧的螺母2的外侧,在周向因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的连接使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螺母防松套管3的另一个连接部位的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4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插入到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4的外测,在周向设置的多个斜齿条,与螺母防松套管3另一个连接部位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斜齿条相互连接,斜齿条的倾斜方向如图32所示,OS是斜齿条距离上述防松螺栓1端部较近的一端的齿条端部中心线,OX为同一根斜齿条距离上述防松螺栓1端部较远的一端的齿条端部中心线,SOX夹角为α,α<α1,如图23、图24中所示的角度α1,在防松连接套管4的内侧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连接部位,设置为正四边形连接;当防松连接套管4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在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测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插入时,防松连接套管4的外测的斜齿条沿螺母防松套管3上的斜齿条向左旋转,防松连接套管4内侧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间设置为正四边形连接,两连接件间只能沿轴向滑动,此时在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和螺母防松套管3之间存在一种作用力,该作用力使螺母防松套管3向右转动,使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向左转动,随着上述的转动,使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外侧的正四边形与防松连接套管4内测的正四边形连接之间,防松连接套管4外侧的齿条与螺母防松套管3内测的齿条连接之间,因采用间隙配合,连接件的齿条间、连接件的正四边形之间存在的间隙被强制靠紧,有效地防止连接件的齿条间、连接件的四边形间因存在间隙而造成螺栓连接的松动问题。使防松螺栓1和螺母2紧密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在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端部设置的开口销安装孔5内安装好开口销。

为了便于螺栓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拆、卸方便,在防松连接套管的端盖周边部位设置了凸台。

为了便于螺栓组件安装,可按以下叙述的方法使用电动扳手拧紧螺栓:

如图34、图35、图36所示的是以结构连接形式示意的,使用电动扳手拧紧螺栓示意图,图35是图34的21-21俯视示意图,图36是图34的22-22断面示意图,防松螺栓1和螺母2将连接件6、连接件7和垫圈8固定在一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施工质量,可选择使用电动扳手拧紧螺栓,将与防松螺栓1的螺杆防松段上设置的齿条配套使用的电动扳手内套4的内测滑动插入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因齿条间的相互配合使其连接部位在周向基本相互固定;将与螺母2配套使用的电动扳手外套3的内测滑动插入到螺母2的外侧,因两连接的正六边形间的相互配合使其连接部位在周向基本相互固定,转动电动扳手的外套3,使螺母2向拧紧方向转动,终柠扭距应达到螺栓安装的技术要求。拧紧螺母后,便可安装螺母防松套管和防松连接套管;在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端部设置的开口销孔5内安装好开口销, 防止螺栓组件在轴向滑落。

如图4、图5、图6所示的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4的外侧是正六边形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5是图4的3-3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4的4-4断面示意图,防松螺栓1埋设在混凝土6内,安装斜垫板7,达到设计标高后安装设备底座8,安装垫圈9,把紧螺母2,为了防止螺栓连接后出现松动,设置了如下螺栓组件连接:由在地脚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1、螺母防松套管3和防松连接套管4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1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螺母2把紧后,将与把紧的螺母2外侧的正六边形配套使用的,内侧为正六边形的螺母防松套管3,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使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滑动插到把紧的螺母2的外侧,在周向因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的连接使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螺母防松套管3的另一个连接部位的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4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插入到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4的内测,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在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使上述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防松连接套管4的外侧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与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在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连接,使上述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普通螺母2和螺母防松套管3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螺母防松套管3和防松连接套管4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4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把紧的普通螺母2与上述防松螺栓1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端部设置了安装开口销的孔5。

与防松连接套管4的两个连接部位相关的论述详见以上所述。

如图7、图8、图9所示的是以结构连接形式示意的,使用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连接的,防松连接套管3的外侧是正六边形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8是图7的5-5俯视示意图,图9是图7的6-6断面示意图,构件7和构件8使用螺栓连接,在构件7和构件8的连接孔两侧分别设置有垫圈5和垫圈6,为了防止螺栓连接后出现松动,设置了如下螺栓组件连接:由在普通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1、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和防松连接套管3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1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把紧后,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的另一连接部位的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3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插入到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的内侧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3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在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使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与在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在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连接,使上述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和防松连接套管3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与上述防松螺栓1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端部设置了安装开口销的孔4。

与防松连接套管3的两个连接部位相关的论述详见以上所述。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的是以结构连接形式示意的,使用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连接的,防松连接套管3的外侧是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7-7俯视示意图,图12是图10的8-8断面示意图,构件7和构件8使用螺栓连接,在构件7和构件8的连接孔两侧分别设置有垫圈5和垫圈6,为了防止螺栓连接后出现松动,设置了如下螺栓组件连接:由在普通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1、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和防松连接套管3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1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把紧后,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的另一连接部位的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3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插入到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的内侧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3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 正六边形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在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的相互连接,使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在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在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使上述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和防松连接套管3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与防松螺栓1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端部设置了安装开口销的孔4。

与防松连接套管3的两个连接部位相关的论述详见以上所述。

如图13、图14、图15所示的是以地脚螺栓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3的内侧与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为齿条连接的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9-9俯视示意图,图15是图13的10-10断面示意图,防松螺栓1埋设在混凝土5内,安装斜垫板6,达到设计标高后安装设备底座7,安装垫圈8,把紧螺母2,为了防止螺栓连接后出现松动,设置了如下螺栓组件连接:由在螺栓的螺丝杆的端部设置一个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1和防松连接套管3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螺母2把紧后,将与把紧的螺母2外侧的正六边形配套使用的内侧为正六边形的防松连接套管3的相应一端,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在把紧的螺母2的外侧相对滑动,使螺母防松套管3的内侧插到把紧的螺母2的外侧,在周向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连接,使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防松连接套管3另一连接部位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相对滑动,使两连接件上的齿条在周向相互连接,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螺母2和防松连接套管3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把紧的螺母2与防松螺栓1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端部设置了安装开口销的孔4,防止防松连接套管3在轴向移动后滑落。

与防松连接套管3的两个连接部位相关的论述详见以上所述。

如图16、图17、图18、图37、图38所示的是以结构连接形式示意的,使用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连接的,防松连接套管3的外侧是齿条连接的双头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11-11侧视示意图,图18是图16的12-12断面示意图,图37是图16的13-13侧视示意图,图38是图16的14-14断面示意图,构件8和构件9使用螺栓连接,在构件8和构件9的连接孔两侧设置有垫圈6和垫圈7,为了防止螺栓连接后出现松动,设置了如下螺栓组件连接:由在双头螺栓的两端分别设置螺栓防松段的防松螺栓1,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防松连接套管3、带螺母的防松套管4和防松连接套管5构成,当上述防松螺栓1的一端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拧紧后,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的另一连接部位的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1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3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插入到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的内侧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对应端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3内侧,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对应端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在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的相互连接,使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当上述防松螺栓1的另一端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4拧紧后,带螺母的防松套管4的另一连接部位的内侧与把紧的上述防松螺栓1的对应端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5沿上述防松螺栓1的轴向滑动插入到带螺母的防松套管4的内侧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对应端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5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与上述防松螺栓1的对应端的螺栓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在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连接,使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5的外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在带螺母的防松套管4的内侧,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在防松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齿条间的相互滑动配合,在周向通过两连接件的齿条间的相互连接,使上述两连接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和防松连接套管3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对应端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2与防松螺栓1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4和防松连接套管5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5和上述防松螺栓1的对应端的螺栓防松段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把紧的带螺母的防松套管4与防松螺栓1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防松螺栓1的两个螺栓 防松段的端部分别设置了安装开口销的孔10和孔11。

与防松连接套管3或防松连接套管5的两个连接部位相关的论述详见以上所述。

如图19、图20所示的是以设备件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3的外侧设置为正六边形连接的埋头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20是图19的15-15俯视示意图,设备件5和设备件2使用螺栓连接,在设备件5和设备件2之间设置有垫片6,为了防止螺栓连接后出现松动,设置了如下螺栓组件连接:在埋头螺栓的螺帽周边设置一个螺帽防松段的防松埋头螺栓1,在被防松埋头螺栓1连接固定的外侧设备件上,在防松埋头螺栓1连接孔的外侧周边,设置一个和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在把紧的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之间,设置一个与其配套使用的防松连接套管3,通过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和防松连接套管3之间的连接、防松连接套管3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之间的连接,使防松埋头螺栓1和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间接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和防松连接套管3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3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之间,均设置为在防松埋头螺栓1的轴向可以相对滑动,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的连接形式;由在埋头螺栓的螺帽上设置有螺帽防松段的防松埋头螺栓1、防松连接套管3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构成;当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把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把紧后,在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的内侧与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3沿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轴向滑动插入到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的内侧和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3的内测,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与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设置的多个齿条,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对滑动配合,在周向为两连接件齿条间的相互连接,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的外测,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的内侧设置的正六边形,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对滑动配合,在周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连接,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上的螺帽防松段和防松连接套管3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防松埋头螺栓1和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端部设置了安装开口销的孔4,防止防松连接套管3在轴向移动后滑落。

与防松连接套管3的两个连接部位相关的论述详见以上所述。

如图21、图22所示的是以设备件连接形式示意的,防松连接套管3的外侧设置为齿条连接的埋头螺栓组件防松设置示意图,图22是图21的16-16俯视示意图,设备件5和设备件2使用螺栓连接,在设备件5和设备件2之间设置有垫片6,为了防止螺栓连接后出现松动,设置了如下螺栓组件连接:在埋头螺栓的螺帽周边设置一个螺帽防松段的防松埋头螺栓1,在被防松埋头螺栓1连接固定的外侧设备件上,在防松埋头螺栓1连接孔的外侧周边,设置一个和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在把紧的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之间,设置一个与其配套使用的防松连接套管3,通过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和防松连接套管3之间的连接、防松连接套管3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之间的连接,使防松埋头螺栓1和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在周向间接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和防松连接套管3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3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之间,均设置为在防松埋头螺栓1的轴向可以相对滑动,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的连接形式;由在埋头螺栓的螺帽上设置有螺帽防松段的防松埋头螺栓1、防松连接套管3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构成;当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把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把紧后,在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的内侧与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在周向相互对应,将防松连接套管3沿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轴向插入到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的内侧和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之间,在防松连接套管3的内测,在周向设置的正六边形与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外侧设置的正六边形,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对滑动配合,在周向为两连接件的两个正六边形间的相互连接,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的外测,在周向设置的多个齿条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的内侧设置的多个齿条,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轴向为两连 接件的齿条间的相对滑动配合,在周向为两连接件的齿条间的相互连接,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上的螺帽防松段和防松连接套管3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防松连接套管3和被固定的与外侧设备件为一体的螺帽防松套管2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使防松埋头螺栓1和被固定的外侧设备件在周向基本相对固定。在上述防松埋头螺栓1的螺帽防松段的端部设置了安装开口销的孔4,防止防松连接套管3在轴向移动后滑落。

与防松连接套管3的两个连接部位相关的论述详见以上所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