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阀构造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7912发布日期:2018-07-17 23:5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附属于油泵的安全阀构造体。



背景技术:

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具有曲轴和凸轮轴等旋转轴,具有支承旋转轴的轴承并且具有适量地向轴承供油的油泵。

油泵具有安全阀。当排出压力大于规定的压力或开阀压力时,从安全阀释放油,从而实现排出压力的优化。

当排出压力达到规定的压力或开阀压力时,安全阀打开,但仅是该情况的话,有时排出压力的控制过于简单。因此,以往提出了能够更精细地进行开闭的安全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基于图4的(a)、图4的(b)对专利文献1的技术进行说明。

图4的(a)、图4的(b)是对以往的安全阀构造体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如图4(a)所示,在泵体101上形成有吸入端口102、转子室103以及排出端口104。

在转子室103内收纳有内转子105和包围该内转子105的外转子106。

当借助内燃机的曲轴直接或间接地使内转子105旋转时,外转子106跟着旋转。通过该旋转,内转子105与外转子106之间的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通过该变化,产生由吸入、压缩、排出构成的泵作用。

在泵体101上还附属有配置于附图里侧的阀壳体114。与该阀壳体114内相通的第一排出部111、第二排出部112以及泄压孔113设置在泵体101上。

如图4的(b)所示,在阀壳体114中,移动自如地收纳有阀芯115,并且收纳有对阀芯115向规定的方向施力的阀簧116。

通过阀芯115对第一排出部111和第二排出部112进行开闭。

另一方面,泄压孔113是防止阀簧116周围的空间被密闭化的贯通孔,其始终打开。

排出压力经由设置于阀簧116的相反侧的安全流入部117而作用于阀芯115的正面(与阀簧116所按压的后表面相反的面)。

阀芯115是安全流入部117侧开口的带底的筒体,其在筒部分具有径向的贯通孔118。

在图4的(b)中,贯通孔118被阀壳体114的内周面堵塞,因此,油不会从第一排出部111和第二排出部112排出,安全阀关闭。

当排出压力升高时,阀芯115的正面被按压,阀芯115向压缩阀簧116的方向移动。当通过该移动而使得贯通孔118与第一排出部111一致时,排出侧的油经由贯通孔118和第一排出部111而向吸入侧排出,排出压力的上升得到缓和。

当排出压力进一步升高时,阀芯115进一步向压缩阀簧116的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贯通孔118到达超过了第一排出部111的位置。此时,阀簧116周围的油经由泄压孔113而排出,因此阀芯115的移动不会被妨碍。

贯通孔118被阀壳体114的内周面堵塞,油不会从第一排出部111和第二排出部112排出,安全阀成为关闭状态。结果为,排出压力急剧增加。

当排出压力进一步升高时,阀芯115向压缩阀簧116的方向进一步移动。通过该移动,阀芯115的正面到达第二排出部112。这样,排出侧油经由第二排出部112而向吸入侧排出,排出压力的上升得到缓和。

另外,在使用第二排出部112将油排出的情况下,有时要求使排出压力的上升更平稳。并且,有时要求提高使油排出的开阀压力的精度。

若是为了应对该要求而欲增大第二排出部112的开口面积,则在图4的(a)中,两个第二排出部112、112之间的残留壁部119变薄,残留壁部119的强度降低。并且,当第二排出部112的开口面积变大时,第二排出部112的配置(布局)变得困难。

并且,第二排出部112一般通过切削或铸造而形成。切削的话,加工费增加。铸造虽然具有能够节约切削加工费的优点,但尺寸精度容易出现偏差。尺寸精度出现偏差的话,则难以稳定地确保残留壁部119,第二排出部112的截面积扩大变得更难。而且,铸造的话,使油排出的开阀压力出现偏差,难以实现精度高的液压控制。

但是,期望这样的安全阀构造体:能够在要求使排出压力进一步缓和的同时增加油排出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70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如下这样的安全阀构造体:通过增加油排出量而能够进一步缓和排出压力的上升,并且能够减小开阀压力的偏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权利要求1的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阀构造体,其附属于泵体,其中,安全阀构造体具有:阀壳体,其一体地形成于所述泵体;阀芯,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纳于该阀壳体;阀簧,其收纳于所述阀壳体,对所述阀芯朝向规定的方向施力;以及弹簧限制部件,其安装于所述阀壳体的一端,防止所述阀簧的脱落,所述阀芯具有:筒部;底部,其堵塞该筒部的一端并且与所述阀簧抵接;以及贯通孔,其贯通所述筒部,所述阀壳体具有:导入部,其从所述泵体的排出侧将油导入;第一排出部,其在排出压力升高到第一规定的压力而借助从所述导入部导入的油使所述阀芯向所述阀簧收缩的方向移动时与所述贯通孔相通,将所述导入的油向所述泵体的吸入侧排出;第二排出部,其在排出压力升高到比所述第一规定的压力高的第二规定的压力而借助从所述导入部导入的油使所述阀芯向所述阀簧收缩的方向移动时打开,将所述导入的油向所述泵体的吸入侧排出;第三排出部,其在排出压力超过所述第一规定的压力且成为所述第二规定的压力或成为不足该第二排出压力的压力而借助从所述导入部导入的油使所述阀芯向所述阀簧收缩的方向移动时,与所述贯通孔相通,将所述导入的油向所述泵体的吸入侧排出;以及泄压孔,其使所述阀簧周围的油向所述泵体的吸入侧释放,在从所述导入部至所述弹簧限制部件之间,按照所述第二排出部、所述第一排出部、所述第三排出部以及所述泄压孔的顺序进行设置。

在权利要求2的发明中,优选为,第二排出部是铸孔。

在权利要求3的发明中,优选为,第三排出部是切削孔,并且在排出压力成为超过第一规定的压力且不足第二规定的压力的压力时排出油。

在权利要求4的发明中,优选为,第三排出部在排出压力成为第二规定的压力时与第二排出部一同排出油。

发明效果

在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在排出压力达到第二规定的压力时或在这之前,从第三排出部排出油。第二排出部在排出压力达到第二规定的压力时排出油。因此,在排出压力达到第二规定的压力时,除了第三排出部之外,还能够从第二排出部排出油。无需勉强地增大第二排出部。能够抑制第二排出部的大小,因此能够提高布局的自由度。

由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能够通过增加油排出量而进一步缓和排出压力的上升的安全阀构造体。

在权利要求2的发明中,第二排出部是铸孔。第二排出部也可以是切削孔,但加工费会增加。如果是铸孔,则不需要加工费或能够降低加工费。

在权利要求3的发明中,第三排出部是切削孔。切削孔的尺寸精度比铸孔好。由于在第二排出部之前先从精度好的第三排出部排出油,因此能够减小开阀压力的偏差。

在权利要求4的发明中,在排出压力成为第二规定的压力时,从第二排出部和第三排出部双方排出油,因此能够大幅地缓和排出压力的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的安全阀构造体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对安全阀构造体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对安全阀构造体的变更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对以往的安全阀构造体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附图是按照标号的朝向所观察的。

实施例

如图1的(a)所示,在泵体10上形成有吸入端口11、转子室12以及排出端口13。

在转子室12内收纳有内转子14和包围该内转子14的外转子15。由内转子14和外转子15构成的泵被称作内啮合齿轮泵或余摆线泵。

当借助内燃机的曲轴直接或间接地使内转子14旋转时,外转子15跟着旋转。通过该旋转,内转子14与外转子15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发生变化。通过间隙的大小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由吸入、压缩、排出构成的泵作用。

在泵体10上还附属有配置于附图里侧的安全阀构造体20。

如图1的(b)所示,安全阀构造体20具有:阀壳体21,其一体形成于泵体10;阀芯22,其可移动地收纳于该阀壳体21内;阀簧23,其收纳于阀壳体21内,对阀芯22朝向规定的方向施力;以及弹簧限制部件24,其安装于阀壳体21的一端,防止阀簧23的脱落。弹簧限制部件24可以是对阀簧23的一端进行限制的螺塞、打入塞、盖部件或其他部件,种类和形态任意。

阀芯22具有:筒部25;堵塞该筒部25的一端并且与阀簧23接触的底部26;以及沿径向贯通筒部25的贯通孔27。如果在阀芯22的外周面上设置环状槽28并且使贯通孔27的一端面向该环状槽28,则允许阀芯22绕移动轴线旋转。

阀壳体21具有将油从泵体10的排出端口13侧导入的导入部29。第二排出部32、第一排出部31、第三排出部33以及泄压孔34依次配置于从导入部29到弹簧限制部件24之间。

如图1的(a)所示,第二排出部32、第一排出部31、第三排出部33以及泄压孔34在泵体10的吸入端口11侧开口。

接下来描述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安全阀构造体20的作用。

另外,为了方便,当阀簧23在使用范围内最大程度地伸展时,将该情况称作“阀芯22到达了后退极限位置”。

图2的(a)示出了排出压力足够小的情况,从导入部29施加于阀芯22的压力较小,因此,借助阀簧23的施力作用,阀芯22位于后退极限位置。在阀芯22位于该后退极限位置时,贯通孔27位于第一排出部31与第二排出部32的中间,贯通孔27被阀壳体21的内表面堵塞。即,安全阀构造体20处于阀关闭状态。

当排出压力上升时,阀芯22向压缩阀簧23的方向前进。

如图2的(b)所示,当排出压力达到第一规定的压力时,贯通孔27与第一排出部31一致。这样,从导入部29流入的油经由贯通孔27和第一排出部31而排出。通过该排出,排出压力的上升得到缓和。

当排出压力进一步上升时,阀芯22进一步向压缩阀簧23的方向前进。

这样,如图2的(c)所示,贯通孔27位于第一排出部31与第三排出部33的中间,贯通孔27被阀壳体21的内表面堵塞。即,安全阀构造体20成为阀关闭状态。

当排出压力进一步上升时,阀芯22进一步向压缩阀簧23的方向前进。

这样,如图2的(d)所示,到目前为止关闭的第二排出部32打开,油经由第二排出部32而排出。并且,当排出压力达到第二规定的压力时,贯通孔27与第三排出部33一致。这样,从导入部29流入的油经由第二排出部32和第三排出部33而排出。

即,油从第二排出部32和第三排出部33双方排出。通过该排出,排出压力的上升进一步得到缓和。

另外,也可以将图1所示的第三排出部33设置得比图1所示的位置稍微接近第一排出部31。或者,也可以将图1所示的第二排出部32设置得比图1所示的位置稍微接近第一排出部31。

这样,当排出压力成为超过第一规定的压力并且不足第二规定的压力的压力时,能够使油从第三排出部33排出。

在第三排出部33为切削孔的情况下,与铸孔相比,切削孔的尺寸精度更好。由于使油在第二排出部32之前先从精度高的第三排出部33排出,因此能够减小开阀压力的偏差。在第二排出部32采用了铸孔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三排出部33采用切削孔,能够减小第二规定的压力的偏差。

在排出压力达到了第二规定的压力之后,油从第三排出部33和第二排出部32双方排出。

另外,在排出压力达到了第二规定的压力之后油从第三排出部33和第二排出部32双方排出意味着以下内容。在理想情况下,第三排出部33和第二排出部32以第二规定的压力同时排出油,但也包含这样的情况:第三排出部33以比第二排出部32稍高的油压排出油直至弥补制造公差的量。

以往仅从第二排出部32排出油,在本发明中,从第二排出部32和第三排出部33双方排出油。能够大幅地增加油的排出量。并且,由于无需勉强地增大第二排出部32,因此能够通过尺寸精度的公差较大的铸造的方式来形成第二排出部32。如果是铸造,则能够省去基于机械加工的孔加工,从而能够减少加工费用。

并且,从图1的(a)、图1的(b)可以明确,能够使第一排出部31与第二排出部32之间适当地扩大,且能够使第一排出部31与第三排出部33之间适当地扩大,并且能够使第三排出部33与泄压孔34之间适当地扩大,因此,第一~第三排出部31~33和泄压孔34的配置自由度提高。

而且,能够抑制面积最大的第二排出部32的面积。从该点来看,也能够提高配置自由度。

当排出压力进一步上升时,阀芯22进一步向压缩阀簧23的方向前进。

在图2的(e)中,阀簧23周围的油通过泄压孔34而向阀壳体21外释放。阀簧23周围的油没有被阀芯22密封。并且,在阀芯22后退时,阀壳体21外的油向阀簧23周围流入。由此,阀芯22的移动变得平滑。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明确,阀壳体21具有第一排出部31,在排出压力升高到第一规定的压力而借助从导入部29导入的油使阀芯22向阀簧23收缩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排出部31与贯通孔27相通,将所导入的油向泵体10的吸入侧排出(图2的(b))。

此外,阀壳体21具有第二排出部32,在排出压力升高到比第一规定的压力大的第二规定的压力而借助从导入部29导入的油使阀芯22进一步向阀簧23收缩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二排出部32打开,将所导入的油向泵体10的吸入侧排出(图2的(d))。

此外,阀壳体21具有第三排出部33,在排出压力超过第一规定的压力且成为第二规定的压力或成为不足第二排出压力的压力而借助从导入部29导入的油使阀芯22向阀簧23收缩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三排出部33与贯通孔27相通,将所导入的油向泵体10的吸入侧排出(图2的(d))。

接下来,基于图3对第一~第三排出部31~33的形态的变更例进行说明。

在图3的(a)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排出部32、第一排出部31、第三排出部33以及泄压孔34被配置在与图1的(b)相同的位置。第二排出部32由两个矩形的铸孔构成,第一排出部31由两个切削圆孔构成,第三排出部33由一个切削圆孔构成。

在图3的(b)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排出部32、第一排出部31、第三排出部33以及泄压孔34也被配置在与图1的(b)相同的位置。第二排出部32由一个圆孔(铸孔和切削孔中的任意一种均可)构成,第一排出部31由两个切削圆孔构成,第三排出部33由一个切削圆孔构成。

在图3的(c)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排出部32、第一排出部31、第三排出部33以及泄压孔34也被配置在与图1的(b)相同的位置。第二排出部32由两个圆孔(铸孔和切削孔中的任意一种均可)构成,第一排出部31由两个切削圆孔构成,第三排出部33由一个矩形孔(铸孔和切削孔中的任意一种均可)构成。

在图3的(d)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排出部32、第一排出部31、第三排出部33以及泄压孔34也被配置在与图1的(b)相同的位置。第二排出部32由孔径彼此不同的两个圆孔(铸孔和切削孔中的任意一种均可)构成,第一排出部31由两个切削圆孔构成,第三排出部33由一个矩形孔(铸孔和切削孔中的任意一种均可)构成。

由此,第一~第三排出部31~33的形状、形态、大小、制造方法能够任意设定。此外,由于第一~第三排出部31~33以及泄压孔34彼此充分分开,因此第一~第三排出部31~33以及泄压孔34的配置自由度得到提高。

另外,在实施例中,油泵采用了由内转子14和外转子15构成的余摆线泵,但也可以是齿轮泵、罗茨泵或其他泵。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附属于泵体的安全阀构造体。

标号说明

10:泵体;11:吸入端口;13:排出端口;20:安全阀构造体;21:阀壳体;22:阀芯;23:阀簧;24:弹簧限制部件;25:筒部;26:底部;27:贯通孔;29:导入部;31:第一排出部;32:第二排出部;33:第三排出部;34:泄压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