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径电熔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1654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变径电熔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政管道铺设中,出于对环刚度、强度等性能的要求,通常采用高压塑料复合管材作为埋地供水管,常见的高压塑料复合管材包括连续性纤维增强管、钢丝网骨架管等,连续性纤维增强管是一种内、外层以热塑性塑料为基体材料、中间层以连续性纤维复合材料为增强层的管材,而钢丝网骨架管是一种内、外层以热塑性塑料为基体材料、中间层以钢丝网或者铜丝网为增强层的管材。

电熔接头是一种用来连接埋地塑料管的接头,其工作原理是,使用电熔焊机将电熔接头通电后,利用电熔接头内电热丝通电时产生的热量及膨胀力将塑料管材的外壁与电熔接头熔融连接在一起。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目前市场上常规的电熔接头无法实现对塑料管材的端面处完全密封,由于连续性纤维增强管、钢丝网骨架管等高压塑料复合管材的特殊结构,当管道通水之后,水会慢慢浸入增强层所在夹层,造成管材逐渐变形,严重影响了高压塑料复合管材的使用性能,甚至影响管材连接整体的安全性;尤其对于钢丝网骨架管这样以金属丝网作为增强层的高压塑料复合管材而言,由管材端面浸入的水还会进一步锈蚀金属丝网,造成的安全隐患更大,缩短了管材的使用年限。

此外,在使用管材供水的过程中常会出现需要连接的两段管材口径不匹配的情况,这时就需要用变径接头进行连接。

因此,需要一种针对高压塑料复合管材的特殊结构,能够将管材端面完全密封的变径电熔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高压塑料复合管材的特殊结构,提供一种能够将管材端面完全密封的变径电熔接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变径电熔接头,包括大径段、小径段、连接段,大径段与小径段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大径段的直径大于小径段的直径,连接段为中空的锥形筒状结构,大径段的一端、小径段的一端分别连接连接段的两端形成一体;在大径段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内壁一圈的圆环状第一凸台,大径段内部设置有第一筒体,第一凸台与第一筒体的外壁连接,大径段、第一凸台、第一筒体之间形成向大径段开口方向开放的第一环状凹槽;在小径段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内壁一圈的圆环状第二凸台,小径段内部设置有第二筒体,第二凸台与第二筒体的外壁连接,小径段、第二凸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向小径段开口方向开放的第二环状凹槽;大径段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电接头,小径段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电接头;大径段的壁内、第一凸台的内部、第一筒体的壁内设置有第一电热丝,小径段的壁内、第二凸台的内部、第二筒体的壁内设置有第二电热丝;第一电接头与第一电热丝连接,第二电接头与第二电热丝连接;大径段和小径段的壁厚相同,连接段的壁厚大于大径段和小径段的壁厚。

其中,大径段、小径段以及连接段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其中,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为铜镍合金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变径电熔接头,设置有分别与两段被连接管材的公称直径匹配的第一环状凹槽、第二环状凹槽,使用时将被连接管材分别插入凹槽中,通电熔融后电熔接头将管材的端部完全包裹,提高了管材端面处的密封性能,保证了高压塑料复合管材的使用性能及管材整体连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大径段1、小径段2、连接段3、加强筋4、第一凸台11、第一筒体12、第一电接头13、第一电热丝14、第二凸台21、第二筒体22、第二电接头23、第二电热丝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变径电熔接头,包括大径段1、小径段2、连接段3,大径段1与小径段2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大径段1的直径大于小径段2的直径,连接段3为中空的锥形筒状结构,大径段1的一端、小径段2的一端分别连接连接段3的两端形成一体;在大径段1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内壁一圈的圆环状第一凸台11,大径段1内部设置有第一筒体12,第一凸台11与第一筒体12的外壁连接,大径段1、第一凸台11、第一筒体12之间形成向大径段1开口方向开放的第一环状凹槽;在小径段2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内壁一圈的圆环状第二凸台21,小径段2内部设置有第二筒体22,第二凸台21与第二筒体22的外壁连接,小径段2、第二凸台21、第二筒体22之间形成向小径段2开口方向开放的第二环状凹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环状凹槽的外径即为大径段1的内径,第一环状凹槽的内径即为第一筒体12的外径,同样的,第二环状凹槽的外径即为小径段2的内径,第二环状凹槽的内径即为第二筒体22的外径,第一环状凹槽、第二环状凹槽的公称直径分别与被连接的两段管材的公称直径匹配,凹槽与被连接管材之间为间隙配合,使用时将被连接的两段管材分别插入第一环状凹槽、第二环状凹槽中,通电熔融后电熔接头将两段管材的端部完全包裹,提高了管材端面处的密封性能,保证了连续性纤维增强管的使用性能及管材整体连接的安全性;大径段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电接头13,小径段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电接头23;大径段1的壁内、第一凸台11的内部、第一筒体12的壁内设置有第一电热丝14,小径段2的壁内、第二凸台21的内部、第二筒体22的壁内设置有第二电热丝24;第一电接头13与第一电热丝14连接,第二电接头23与第二电热丝24连接;大径段1和小径段2的壁厚相同,连接段3的壁厚大于大径段1和小径段2的壁厚,可以理解的是,在大径段1和小径段2分别插入被连接管材后,增强了其强度和环刚度,因此连接段3的壁厚应大于大径段1和小径段2的壁厚,保证整体强度的一致性,避免应力集中在连接段3处造成管材的破裂。

优选的,大径段1、小径段2以及连接段3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加强筋4。

优选的,第一电热丝14、第二电热丝24为铜镍合金丝。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径电熔接头,包括大径段(1)、小径段(2)、连接段(3),大径段(1)的一端、小径段(2)的一端分别连接连接段(3)的两端形成一体;在大径段(1)内设置有第一环状凹槽;在小径段(2)内设置有第二环状凹槽;大径段(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电接头(13),小径段(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电接头(23);大径段(1)内设置有第一电热丝(14),小径段(2)内设置有第二电热丝(24)。本发明变径电熔接头,通电熔融后能够将被连接的两段管材端部完全包裹,提高了管材端面处的密封性能,保证了高压塑料复合管材的使用性能及管材整体连接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银萍
技术研发日:2016.08.20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