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位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155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液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进行液位控制的调节阀,目前大多是人工使用dcs控制系统进行调节,这种调节不具备时效,一旦操作频繁,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种是使用自动控制回路,这种调节方式运行成本高、故障率高、危险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位控制装置,运行成本低,不需要人工操作或电器控制就可以达到自动调节液位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设于储液装置,在储液装置中设有浮球,在储液装置的侧壁开设有孔洞,杠杆穿过孔洞,一端与浮球连接,另一端与扇形齿轮连接,扇形齿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气动调节阀动作,气动调节阀设于物料管上,物料管连接于储液装置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和气缸,齿轮组带动气缸内的活塞在缸体内滑动,还设有导气管将气缸的腔体与气动调节阀的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组和平齿轮,所述齿轮组包括外侧齿轮和内侧齿轮,外侧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内侧齿轮与平齿轮相啮合,平齿轮的端部与活塞连接,带动活塞在缸体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气缸上还设有单向进气阀。

优选的,所述孔洞处设有容器法兰。

优选的,所述储液装置内设有限位筒,限位筒与储液装置的内部连通,限位筒的直径略大于浮球的直径;所述限位筒的侧面还开设有供杠杆活动的活动槽。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位控制装置,安全可靠、运行成本低、机械故障少,无需电信号,可使单回路控制摆脱对控制系统或数字控制器的依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储液装置1,浮球2,容器法兰3,杠杆4,扇形齿轮5,气动调节阀6,齿轮组7,外侧齿轮7-1,内侧齿轮7-2,气缸8,活塞9,平齿轮10,单向进气阀11,限位筒12,导气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设于储液装置1,在储液装置1中设有浮球2,在储液装置1的侧壁开设有孔洞,杠杆4穿过孔洞,一端与浮球2连接,另一端与扇形齿轮5连接,扇形齿轮5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气动调节阀6动作,气动调节阀6设于物料管10上,物料管10连接于储液装置1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和气缸8,齿轮组带动气缸8内的活塞9在缸体内滑动,还设有导气管13将气缸8的腔体与气动调节阀6的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组7和平齿轮10,所述齿轮组7包括外侧齿轮7-1和内侧齿轮7-2,外侧齿轮7-1与扇形齿轮5啮合,内侧齿轮7-2与平齿轮10相啮合,平齿轮10的端部与活塞9连接,带动活塞9在缸体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气缸8上还设有单向进气阀11。

优选的,所述孔洞处设有容器法兰3。

优选的,所述储液装置1内设有限位筒12,限位筒12与储液装置1的内部连通,限位筒12的直径略大于浮球2的直径;所述限位筒12的侧面还开设有供杠杆4活动的活动槽。限定浮球的位置。

当液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液面带动浮球2上浮,扇形齿轮5向下旋转,带动齿轮组逆时针旋转,齿轮组上的内侧齿轮7-2带动平齿轮10向左侧移动,平齿轮10的端部从而带动活塞9向左移动,将空气通过导气管13压缩至气动调节阀6,气动调节阀6关闭,停止供料,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下降后同前述原理,活塞9向右侧运动,气动调节阀6失压,阀门开启。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设于储液装置,在储液装置中设有浮球,在储液装置的侧壁开设有孔洞,杠杆穿过孔洞,一端与浮球连接,另一端与扇形齿轮连接,扇形齿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气动调节阀动作,气动调节阀设于物料管上,物料管连接于储液装置的下部。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位控制装置,安全可靠、运行成本低、机械故障少,无需电信号,可使单回路控制摆脱对控制系统或数字控制器的依赖。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华;许志军;吴桂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22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