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体式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205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卫浴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体式水龙头。



背景技术:

当今,加热式水龙头具有加热快、结构简单等优点,因此加热式水龙头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电热水龙头的水电分离结构不合理,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电热水龙头的加热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加热装置的加热片上容易沉淀大量水垢,造成电热水龙头加热速度越来越慢。因此,对现有技术应当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体式水龙头,旨在提高水龙头加热速度及其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直体式水龙头,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一端,所述出水管另一端连接于水流开关装置管,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一端,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并穿透加热装置底座,所述加热装置底座上还设有发热片,所述加热装置底座上还设置有感应器装置管,所述水流开关连接并穿过所述加热装置底座,并在其底端设有热水引入口。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加热装置采用硅瓷电阻半导体材料,安全、不结水垢,经久耐用;水电分离的结构设计使电热水龙头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直体式水龙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发热片2,发热片2的底端设有外置电线11,发热片2中部设有加热装置底座15,加热装置底座15的顶端位于发热片2的一侧设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的底端设有进水口17,进水管14的顶端斜置有出水口13,加热装置底座15的顶端位于发热片2的另一侧设有感应器装置管8和水流开关装置管3,感应器装置管8上设有温控器7和感应器5,所述水流开关装置管3的底端设有热水引入口6,水流开关装置管3的中部设有水流开关4,水流开关装置管3的顶端连接有热引水管12,热引水管12顶端设有热水出水口1。所述加热装置底座15的底部设有锁紧圈10,锁紧圈10连接有密封压片16,加热装置底座15的顶部设有密封圈9。

具体使用时,将热引水管12和水龙头的热水出水口密封连接,将出水口13和水龙头的冷出水口连接,再通过锁紧圈10和水龙头上的螺纹配合将加热装置固定在水龙头内。当水龙头把手调至左边打开自来水时,自来水从进水口17进入进水管14再从出水口13流出,进入加热装置与水龙头形成的空腔中,自来水通过热水引入口6进入水流开关装置管3,使水流开关装置管3上的水流开关4随着水流移动,当水流开关4与感应器装置管8上的感应器5对应时,形成的通水通电水流感应装置自动打开,发热片2工作,水被加热以后经过水流开关装置管3再经过出水管12,从水龙头上的热水口流出,流出水的水温根据需要可通过水龙头把手调整,温控器7感知热水温度并反馈给微电脑,水温超出设定温度时微电脑自动停止发热片2的工作,形成超温保护。水龙头开关关闭,水流感应装置自动关闭,发热片停止工作,使用过程中,无水时,水流感应装置无法打开,断水断电,不会出现干烧的情况,无任何安全隐患。当水龙头把手调至右边打开自来水,自来水通过进水管8由出水口13出水,自来水直接通过水龙头的冷出水口,冷热水互不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