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蜗杆自动消间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0903阅读:2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轮蜗杆自动消间隙机构,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涡轮蜗杆传动机构,特别适用于定位精度要求高的系统。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传动具有大传动比、自锁、结构紧凑等优点,但同齿轮传动类似地,轮齿啮合时存在单侧间隙,在反向啮合时会出现空回现象,从而影响传动机构的精度。蜗轮蜗杆间隙即是限制传动机构精度的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蜗轮蜗杆机构通常采用改变蜗轮或蜗杆的齿形,或通过两部分交错一定角度的蜗杆或蜗轮,使蜗杆齿与蜗轮齿的两面同时接触来减小或消除间隙的影响。改变蜗轮或蜗杆齿形的方法在加工制造上具有一定难度,而轮齿两面同时接触消除间隙只能再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蜗轮蜗杆互相磨损会导致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不断扩大,则需要定期的人工干预来消除间隙的变化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消除了蜗轮蜗杆的间隙,并能够自动补偿温度变化时由于蜗轮蜗杆热膨胀系数差异和磨损导致的间隙变化。本发明结构简单,精度高,安装调节容易,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蜗轮蜗杆自动消间隙机构,包括机架、弹簧、弹簧压圈、第一轴承座、蜗杆、第二轴承座、直线导轨和蜗轮,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蜗杆通过直线导轨连接到机架上,使蜗杆可以沿着直线导轨滑动,弹簧压圈旋紧螺纹压紧弹簧,作用于与蜗杆连成一体的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使蜗杆沿着直线导轨滑动,压紧蜗轮,以消除蜗轮蜗杆轮齿间的间隙。

更进一步的,压紧蜗杆、蜗轮之间间隙的力由弹簧提供,在蜗轮蜗杆机构装配时,调节好弹簧预紧力大小,弹簧能够自动补偿温度变化或机构磨损所带来的间隙变化,弹簧预紧力调整仅需在装配时一次性完成,即能保证蜗轮蜗杆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自动消除间隙,不再需要后续进行定期的人工维护。

更进一步的,在装配时,调整好弹簧预紧力之后,需对弹簧压圈进行点胶以固化螺纹,防止螺纹松动导致弹簧预紧力大小的改变,从而影响蜗轮蜗杆自动消间隙机构的消隙效果。

更进一步的,直线导轨可采用各种结构形式,以适用于蜗轮蜗杆机构的载荷需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的自动消间隙机构,能够自动补偿温度变化时由于蜗轮蜗杆热膨胀系数差异和磨损导致的间隙变化。弹簧预紧力的调整仅需在装配时一次性完成,即能保证蜗轮蜗杆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自动消除间隙,不需要进行定期的人工维护。

(2)、本发明采用的自动消间隙机构,结构简单,安装调节容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为:1为机架,2为弹簧,3为弹簧压圈,4为第一轴承座,5为蜗杆,6为第二轴承座,7为直线导轨,8为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发明。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施。图1是本发明组成结构图,一种蜗轮蜗杆自动消间隙机构包括机架1、弹簧2、弹簧压圈3、第一轴承座4、蜗杆5、第二轴承座6、直线导轨7和蜗轮8。第一轴承座4、第二轴承座6和蜗杆5通过直线导轨7连接到机架1上,第一轴承座4、第二轴承座6和蜗杆5可沿着直线导轨7在图示方向滑动。第二轴承座6为与第一轴承座4功能相同且方向反向的轴承座。

将弹簧压圈3螺纹旋紧,压紧弹簧2,弹簧力作用于与蜗杆5连成一体的轴承座4上,同时,弹簧力也作用于与蜗杆5连成一体的第二轴承座6上,使蜗杆5沿着直线导轨7滑动,压紧蜗轮8,消除蜗轮蜗杆轮齿之间的间隙。

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装配时,调节好弹簧预紧力大小,弹簧2能够自动补偿温度变化或机构磨损所带来的间隙变化。弹簧2预紧力调整仅需在装配时一次性完成,即能保证蜗轮蜗杆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自动消除间隙,不再需要后续定期进行人工维护。

装配完成后,对弹簧压圈3的旋紧螺纹进行点胶固化。防止螺纹松动导致弹簧预紧力大小的改变,从而影响蜗轮蜗杆自动消间隙机构的消隙效果。直线导轨7可采用各种结构形式,以适用于蜗轮蜗杆机构的载荷需求。

蜗轮蜗杆啮合时,弹簧力使蜗轮蜗杆处于压紧状态,当发生温度变化或机械磨损时,弹簧压缩量随之发生改变,并保证蜗轮蜗杆随时处于压紧状态,从而消除蜗轮蜗杆轮齿之间的间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