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0615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蜗轮蜗杆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转向系统中,常采用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器连接来实现减速增扭矩,再将运动传递给转向管柱。现有结构中,蜗杆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减速器的壳体上,蜗杆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相连;蜗轮与转向管柱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向管柱的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减速器壳体上。当电机旋转时通过联轴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与蜗轮啮合将动力传至转向管柱输出轴,实现了转向助力功能。
[0003]蜗轮蜗杆在传动过程中长期受力的作用会产生间隙;间隙的产生会造成蜗轮蜗杆传动不平稳,出现传动比波动以及传动噪声,最终导致蜗轮蜗杆失效。

【发明内容】

[0004]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可以对蜗轮和蜗杆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以消除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
[000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且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其中:
[0006]蜗杆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撑在壳体上,第一轴承外部套有调节套,调节套内设有可供第一轴承径向活动的调节区;壳体上位于调节套的下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的旋进方向垂直于第一轴承在调节区内径向活动方向,调节螺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啮合部,啮合部位于蜗杆的下方,啮合部为圆台体,啮合部的外周设有螺旋齿,且啮合部上螺旋齿的齿根圆直径由远离调节螺杆的一端向靠近调节螺杆的一端逐步递增,啮合部上的螺旋齿局部与蜗杆啮合。
[0007]优选地,第二轴承为调心轴承。
[0008]优选地,调节螺杆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设有调节手柄。
[0009]优选地,调节套内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宽度与第一轴承的外径适配,导向槽的长度大于第一轴承的外径,第一轴承装配在导向槽内,调节区由导向槽长度向大于第一轴承外径的部分形成。
[0010]优选地,沿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导向槽的一端设为弧形,另一端设为矩形。
[0011]优选地,导向槽内设有压块,压块的上方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与导向槽的矩形端连接,第一轴承设置在导向槽内且位于压块和弧形端之间。
[0012]优选地,压块上与第一轴承相对的面设为弧形。
[0013]本发明中,蜗杆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设置在蜗杆其中一端的轴承外部套有调节套,调节套内设有可供第一轴承径向活动的调节区;壳体上位于调节套的下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的旋进方向垂直于第一轴承在调节区内径向活动方向,调节螺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啮合部,啮合部位于蜗杆的下方,啮合部为圆台体,啮合部的外周设有螺旋齿,且啮合部上螺旋齿的齿根圆直径由远离调节螺杆的一端向靠近调节螺杆的一端逐步递增,啮合部上的螺旋齿局部与蜗杆啮合;当蜗轮和蜗杆之间间隙过大,有噪音产生时,调节螺杆向壳体内部旋进,设置在调节螺杆上的啮合部也随着向内旋进,由于啮合部上螺旋齿的齿根圆直径由远离调节螺杆的一端向靠近调节螺杆的一端逐步递增,因此,啮合部向前旋进会使蜗杆向上移动,从而使蜗杆与蜗轮间的径向距离减小,径向距离减小使得蜗杆与蜗轮之间的间隙减小;同理,当需要增大蜗杆与蜗轮之间的间隙时,将调节螺杆向壳体外侧旋出,设置在调节螺杆上的啮合部也随着向外旋出,蜗杆向下移动,使蜗杆与蜗轮间的径向距离增大,径向距离增大使得蜗杆与蜗轮之间的间隙增大;本发明通过啮合部的旋进和旋出达到对蜗杆蜗轮径向间隙调整的目的。
[0014]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轴承外部套装调节套,在调节套内设置可供第一轴承径向活动的调节区,使轴承可以在调节套内进行径向活动调节,再利用设置在调节套下方的调节螺杆和设置在调节螺杆一端且与蜗杆啮合的啮合部与调节套进行配合实现对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以消除不利于蜗轮蜗杆传动的间隙,使蜗轮蜗杆可以平稳传动,避免传动比波动以及传动噪声问题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中调节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8]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中调节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参照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包括:壳体I和设置在壳体I内且相互啮合的蜗轮2、蜗杆3,其中:
[0020]蜗杆3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支撑在壳体I上,其中,第二轴承5为调心轴承,第一轴承4外部套有调节套5,调节套5内设有导向槽51,导向槽51的宽度与第一轴承4的外径适配,导向槽51的长度大于第一轴承4的外径,导向槽51长度向大于第一轴承4外径的部分形成有供第一轴承4径向活动的调节区,沿着导向槽51的长度方向,导向槽51的一端设为弧形,另一端设为矩形,且为了使第一轴承4可以平稳传动,在导向槽51内设有压块8,压块8的上方连接有压缩弹簧(9),压缩弹簧(9)与导向槽51的矩形端连接,第一轴承4设置在导向槽51内且位于压块8和弧形端之间。
[0021]壳体I上位于调节套5的下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杆6,且调节螺杆6的旋进方向垂直于第一轴承4在调节区内径向活动方向,调节螺杆6位于壳体I外侧的一端设有调节手柄10,调节螺杆6位于壳体I内的一端设有啮合部7 ;啮合部7位于蜗杆3的下方,啮合部7为圆台体,啮合部7的外周设有螺旋齿,且啮合部7上螺旋齿的齿根圆直径由远离调节螺杆6的一端向靠近调节螺杆6的一端逐步递增,啮合部7上的螺旋齿局部与蜗杆3啮合。
[0022]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当蜗轮2和蜗杆3之间间隙过大,有噪音产生时,调节螺杆6向壳体I内部旋进,设置在调节螺杆6上的啮合部7也随着向内旋进,由于啮合部7上螺旋齿的齿根圆直径由远离调节螺杆6的一端向靠近调节螺杆6的一端逐步递增,因此,啮合部7向前旋进会使蜗杆3向上移动,从而使蜗杆3与蜗轮2间的径向距离减小,径向距离减小使得蜗杆3与蜗轮2之间的间隙减小;同理,当需要增大蜗杆3与蜗轮2之间的间隙时,将调节螺杆6向壳体I外侧旋出,设置在调节螺杆6上的啮合部7也随着向外旋出,蜗杆3向下移动,使蜗杆3与蜗轮2间的径向距离增大,径向距离增大使得蜗杆3与蜗轮2之间的间隙增大;本发明通过啮合部7的旋进和旋出达到对蜗杆3蜗轮2径向间隙调整的目的。
[0023]本发明通过在轴承外部套装调节套5,在调节套5内设置可供第一轴承径向活动的调节区,使轴承可以在调节套5内进行径向活动调节,再利用设置在调节套5下方的调节螺杆6和设置在调节螺杆6 —端且与蜗杆3啮合的啮合部7与调节套5进行配合实现对蜗轮2蜗杆3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以消除不利于蜗轮2蜗杆3传动的间隙,使蜗轮2蜗杆3可以平稳传动,避免传动比波动以及传动噪声问题的产生。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I)和设置在壳体(I)内且相互啮合的蜗轮(2)、蜗杆(3),其中: 蜗杆(3)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支撑在壳体(I)上,第一轴承(4)外部套有调节套(5),调节套(5)内设有可供第一轴承径(4)向活动的调节区;壳体(I)上位于调节套(5)的下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的旋进方向垂直于第一轴承(4)在调节区内径向活动方向,调节螺杆(6)位于壳体(I)内的一端设有啮合部(7);嗤合部(7)位于蜗杆(3)的下方,啮合部(7)为圆台体,啮合部(7)的外周设有螺旋齿,且啮合部(7)上螺旋齿的齿根圆直径由远离调节螺杆¢)的一端向靠近调节螺杆出)的一端逐步递增,啮合部(7)上的螺旋齿局部与蜗杆(3)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5)为调心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螺杆(6)位于壳体(I)外侧的一端设有调节手柄(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套(5)内设有导向槽(51),导向槽(51)的宽度与第一轴承(4)的外径适配,导向槽(51)的长度大于第一轴承⑷的外径,第一轴承⑷装配在导向槽(51)内,调节区由导向槽(51)长度向大于第一轴承(4)外径的部分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导向槽(51)的长度方向,导向槽(51)的一端设为弧形,另一端设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向槽(51)内设有压块(8),压块(8)的上方连接有压缩弹簧(9),压缩弹簧(9)与导向槽(51)的矩形端连接,第一轴承(4)设置在导向槽(51)内且位于压块(8)和弧形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压块(8)上与第一轴承(4)相对的面设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且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其中:蜗杆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撑在壳体上,第一轴承外部套有调节套,调节套内设有可供第一轴承径向活动的调节区;壳体上位于调节套的下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啮合部,啮合部为圆台体,啮合部的外周设有螺旋齿,且啮合部上螺旋齿的齿根圆直径由远离调节螺杆的一端向靠近调节螺杆的一端逐步递增,啮合部上的螺旋齿局部与蜗杆啮合。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调节套下方的调节螺杆和设置在调节螺杆一端且的啮合部与调节套进行配合实现对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以消除不利于蜗轮蜗杆传动的间隙。
【IPC分类】F16H57-12, F16H1-16
【公开号】CN104832633
【申请号】CN201510217745
【发明人】黄修良
【申请人】芜湖意维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