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2535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天线转座,更确切地说是涉及卫星天线转座中蜗杆座的改进结构。
目前,卫星天线架的主要作用是在广泛收集不同轨道的卫星时更加便利及精确。而由于卫星天线的碟形盘体在运转搜寻卫星时,是利用转座内的蜗轮、蜗杆啮合运转实现的,因此,如何能使蜗轮、蜗杆在啮合度及运转上,更能稳定控制碟形盘体的运转角度及方向,是卫星天线转座设计的重点。
传统使用的卫星天线转座,如

图1中所示,是利用转座A1及盖体A2包覆蜗轮A3及蜗杆A4,由马达驱动齿轮组,齿轮组与蜗杆A4啮合(未在图中示出),再利用蜗杆A4与蜗轮A3啮合运转,带动管体A5运转,管体A5的运转顺势驱动转座A1上的碟形盘体按某一方向及角度转动。
蜗杆A4与蜗轮A3均采用固定设置在转座A1内的结构方式,如图2中所示,图中A4′是用于固定蜗杆A4的蜗杆座体,由于没有设置任何调整装置,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因为尺寸的误差,而产生间隙,进而造成运转动作不畅,存在极易损坏的缺点。
传统使用的卫星天线转座在组装使用时,必须考察有无间隙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将蜗杆A4与蜗轮A3一一对应地套配啮合,如果在啮合度上有间隙形成,即抽换蜗轮A3,替换另一蜗轮A3再进行组装。如此一一对正啮合,直到两者在啮合度上无间隙时结束,因此其组装作业相当麻烦,不仅浪费时间,还造成生产材料等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可对卫星天线转座中的蜗杆与蜗轮的啮合度进行调整,使蜗杆与蜗轮在组装啮合时,若产生间隙,即可迅速子以调整,简化组装作业,免除一一套配蜗轮的繁琐作业程序。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包括转座、盖体,蜗轮,蜗杆、管体及一对分别设置在转座内左、右两侧的蜗杆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一蜗杆座体上设有供容置蜗杆一端的半圆轴孔,另一蜗杆座体呈L形,其上设有螺孔;还包括有母座和子座;母座上设有供容置蜗杆另一端的轴孔和设置调整孔,母座的一侧面是具有斜度的倾斜面;子座上设有孔,子座的一侧面是具有与母座上倾斜面相同斜度的倾斜面;还包括有调整螺丝;调整螺丝穿套母座上调整孔与L形蜗杆座体螺固,调整螺丝穿套子座上孔与L形蜗杆座体螺固,母座的倾斜面与子座的倾斜面相抵靠。
所述的调整孔呈椭圆形。
调整螺丝穿套母座上调整孔而将母座螺设于L型蜗杆座体上,调整螺丝穿套子座上孔也将子座螺设于L型蜗杆座体上,且母座与子座的倾斜面互相抵靠,蜗杆两端则分别容置在一对蜗杆座体间。旋动子座上的调整螺丝,推抵子座上下移动,子座以其斜面推抵母座斜面而令母座横向移动,实现蜗杆与蜗轮间的间隙调整,经调整后,再将母座上的调整螺丝螺紧即固定母座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通过对蜗杆座的改进结构设计,利用子母座形式的蜗杆座体,形成可调整的组合型态,使蜗杆实现无间隙的装设,且过程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蜗杆座体采用子母座形式的可调整组合结构,母座与子座的结合面采用倾斜面,通过对子座进行微量调整,抵触母座向侧旁移动,而令蜗杆与蜗轮间无间隙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当蜗杆与蜗轮在使用一段时间因磨擦产生间隙后,亦可利用蜗杆座体子母座的微量调整,使其恢复无问隙状态,不必更换零部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是传统使用的卫星天线转座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使用的卫星天线转座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其内蜗杆呈完全固定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卫星天线转座部分部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卫星天线转座中蜗杆座的母座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卫星天线转座中蜗轮与蜗杆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各图中,转座A1,盖体A2,蜗轮A3,蜗杆A4,蜗杆座A4′,管体A5,蜗杆座体10A、10B,螺孔101,母座11,轴孔111,调整孔112,倾斜面113,子座12,孔121,倾斜面122,调整螺丝20。
图1、图2说明前已述及不再赘述。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仅对蜗杆座体结构作出改进,卫星天线转座中的转座A1、盖体A2、蜗轮A3、蜗杆A4、管体A5及碟形盘体(图中未示出)仍保持原结构。
一对蜗杆座体10A、10B设于转座A1内的左、右两侧,供容置蜗杆A4。其中,蜗杆座体10B为固定式,且具有供容置蜗杆A4一端的半圆轴孔,蜗杆座体10B上设置有螺孔101,用于以螺合方式将蜗杆座体10B固定在转座A1的一侧。
转座A1的另一侧设置蜗杆座体10A、母座11及子座12。蜗杆座体10A呈L形,其上具有螺孔101,分别用于将母座11、子座12及蜗杆座体10A螺固于转座1上。
结合参见图4,母座11上设有轴孔111,供容置蜗杆A4另一端,母座11上还设置有略呈椭圆形并穿透母座11的调整孔112,母座11的一侧面上形成具有斜度的倾斜面113。
子座12上设有穿透的孔121,子座12的一侧面同样形成具有斜度的倾斜面122。两倾斜面113、122的斜度相同。
若干调整螺丝20。
组装时,将蜗杆A4一端先置于蜗杆座10B上的半圆轴孔中,蜗杆A4另一端则设置于母座11的轴孔111中。利用调整螺丝20穿套母座11上的调整孔112及蜗杆座10A上的螺孔101而与轴座A1螺合。
在调整间隙前,上述调整螺丝20呈不完全螺固状态,子座12亦利用调整螺丝20穿套螺孔121、101与蜗杆座体10A结合,即完成蜗杆A4的组装。
结合参见图5,蜗轮A3预先陈设组装,然后组装蜗杆A4并与蜗轮A3啮合,在组装过程中若发现蜗杆A4与蜗轮A3间有间隙存在时,即可旋动子座12上的调整螺丝20,子座12受调整螺丝20的推抵而向下移动,并在下移的同时,利用其上倾斜面122与母座11上倾斜面113相抵触并推抵母座11,使母座11受推抵而朝另一方向移动,可顺势产生蜗杆A4中心位置的偏移,来达到与蜗轮A3间的啮合,此时再完全螺固母座11以固定其位置,直至吻合为止,达到调整间隙的设计目的。如此一来,在组装时就完全摒除了传统结构中蜗杆与蜗轮一一比对组装的麻烦。
特别是,该母座11上的调整孔112,采用略呈椭圆形的设计,使母座11在受推抵时可具有位移的间隙,此位移量虽很小,但对蜗杆A4与蜗轮A3的啮合却有极大帮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蜗杆座设置成子、母座结构,在蜗杆与蜗轮组装时可轻易地调整两者间的间隙,有利于减少整体组装时间,在日久使用后还可随时调整因磨擦产生的间隙。具有进步性及实用性,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依法具文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包括转座、盖体,蜗轮,蜗杆、管体及一对分别设置在转座内左、右两侧的蜗杆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一蜗杆座体上设有供容置蜗杆一端的半圆轴孔,另一蜗杆座体呈L形,其上设有螺孔;还包括有母座和子座;母座上设有供容置蜗杆另一端的轴孔和设置调整孔,母座的一侧面是具有斜度的倾斜面;子座上设有孔,子座的一侧面是具有与母座上倾斜面相同斜度的倾斜面;还包括有调整螺丝;调整螺丝穿套母座上调整孔与L形蜗杆座体螺固,调整螺丝穿套子座上孔与L形蜗杆座体螺固,母座的倾斜面与子座的倾斜面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孔呈椭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整蜗杆位置的卫星天线转座,包括转座、盖体,蜗轮,蜗杆、管体及分设在转座内两侧的蜗杆座体。其中一蜗杆座体容置蜗杆一端,另一蜗杆座体呈L形,其上设螺孔。还包括有容置蜗杆另一端的母座和子座。母座上设调整孔,一侧面是倾斜面。子座上设孔,一侧面是相同的倾斜面。调整螺丝分别穿套母座上调整孔、子座上孔与L形蜗杆座体螺固,母座与子座的两倾斜面相抵靠。上下调整子座推抵母座移动,使蜗杆与蜗轮间无间隙。
文档编号H01Q3/02GK2469569SQ01208400
公开日2002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2日
发明者吴荣真 申请人:模帝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