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铝材平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936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双色铝材平板单元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材单元,特别是双色铝材中的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双色铝材一般是通过两个不同颜色的铝材单元组合而成的(当然,如果某根铝材是三色以上的,那也完全可以视作其结构中包含了双色铝材)。两个铝材单元的组合方式最常见的就是拼接,例如钩接、扣合、打胶等,而铝材单元与铝材单元之间相互接合的部位如果接合后形成了一个连续平整的表面,则称这种组合件为双色铝材平板单元。一般来讲,在铝材的设计制造工艺中,应当尽可能避免通过组合的方式来构成结构型材,因为毕竟两者是靠单元组合起来的,它们本身存在结构的不可靠性,容易开裂、松脱,且加工设计复杂,往往要多出不少接合结构出来霸占了空间而阻碍了其余功能设计,但由于双色铝材的双色要求,故其必须是先独立生产出铝材单元再两两接合,这使得铝材单元两两接合结构的设计变得不可避免。

双色铝材平板单元中所组合连成的连续平整表面往往担任外观面功能,故这种平板单元都要求整体厚度较薄,方便与其余骨架型材组合。所以现有的双色铝材平板单元一般只设计一个相互扣接位,例如在整体水平的左平板单元的右边缘设置一个右朝向的单槽,整体水平的右平板单元的左边缘向左伸出一个插入所述单槽中并钩紧的单钩,组合完成后,单元的接合位自上而下只有三层结构(即单槽上壁、单钩、单槽下壁,单槽上壁与左平板单元的整体上表面、右平板单元的整体上表面均共面),这便将双色铝材平板单元的整体厚度压缩得较小较轻薄。然而实践中,双色铝材平板单元的左右两单元的两边伸展幅度肯定是远大于所述单槽、单钩的接合深度,一旦遇到法向扭力,左右两个平板单元就会极易松脱解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色铝材平板单元,其左右两边的平板单元接合之后,即使遇到法向扭力也不容易彼此松脱 解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双色铝材平板单元,包括上表面均整体水平且相互共面的、彼此连接在一起的左平板单元及右平板单元,左平板单元的右边缘设有槽口朝右的上嵌槽,右平板单元的左边缘设有先下沉然后向左伸展的上钩片,所述上嵌槽包括:

上嵌槽壁,其上表面与左平板单元的上表面平齐;下嵌槽壁,其位于上嵌槽壁的下方,整体朝右伸展,下嵌槽壁的右端设有第一倒钩,下嵌槽壁的左端与上嵌槽壁的左端相连形成所述上嵌槽;

所述上钩片的左段嵌入至上嵌槽中且上表面抵住上嵌槽壁,上钩片的右端长出第二倒钩与第一倒钩钩接;所述双色铝材平板单元还包括位于下嵌槽壁下部空间的左防扭板及右防扭板,左防扭板的左端通过左竖直板与下嵌槽壁下部相连,右防扭板的右端通过右竖直板与右平板单元下部相连,左防扭板及右防扭板彼此左右相向伸展后相互抵接和/或钩接。

传统的双色铝材平板单元仅依靠左右平板单元相向的一个单薄的嵌接扣合结构来维持彼此相连固定,但这样抗扭强度不高,本发明的核心思路是在保持原有嵌接扣合关系的位置的基础上,在其下方用最简洁的方式增加一套相互抵接和/或钩接的防扭阻挡结构,这样在左平板单元和右平板单元组合之后再应付扭力时,这套新增的防扭阻挡结构亦可产生抗扭功用,原来施加的扭力此时则必须同时应付两个位置的抗扭效果,于是组合体被扭脱分开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

为了保证铝材平板单元的表面平整性能,上嵌槽壁的上表面必须与左平板单元的上表面平齐,但剩下的其余结构则无其他是否严格水平、对齐的要求了,故依此能对上嵌槽壁下表面、上钩片、左防扭板及右防扭板等结构作出多种变换来适应实际设计需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具体举出若干种例子说明这一情况。

进一步地,在左平板单元及右平板单元二者的连接处设有胶水。为了让两个铝材平板单元接合得更紧密,可以在连接处设置胶水,亦即例如在上嵌槽的槽底和/或槽壁、左防扭板与右防扭板的接合面、围闭住第一倒钩的铝材腔位等位置进行涂胶或灌胶,这样当胶水凝固之后,产生的粘接力有助于进一步防止型材松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面对扭转力时,上嵌槽与上钩片的嵌套钩接结构将阻止左平板单元和右平板单元相互松脱,形成抗扭的第一道保险,而位于下嵌槽壁下部空间的左防扭板和右防扭板则因彼此相互抵接和/或钩接,更是妨碍了部件间绕上嵌槽右端的转动,分散了扭转力对接合部位的施力范围,使得部件间更难松脱。本发明结构可靠稳固,抗扭性强,可作为铝型材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应用到实际中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

参照图1,双色铝材平板单元,包括上表面均整体水平且相互共面的、彼此连接在一起的左平板单元及右平板单元,左平板单元的右边缘设有槽口朝右的上嵌槽1,右平板单元的左边缘设有先下沉然后向左伸展的上钩片2,所述上嵌槽1包括:

上嵌槽壁11,其上表面与左平板单元的上表面平齐;下嵌槽壁12,其位于上嵌槽壁11的下方,整体朝右伸展,下嵌槽壁12的右端设有第一倒钩13,下嵌槽壁12的左端与上嵌槽壁11的左端相连形成所述上嵌槽1;

所述上钩片2的左段嵌入至上嵌槽1中且上表面抵住上嵌槽壁11,上钩片2的右端长出第二倒钩21与第一倒钩13钩接;所述双色铝材平板单元还包括位于下嵌槽壁12下部空间的左防扭板3及右防扭板4,左防扭板3的左端通过左竖直板与下嵌槽壁12下部相连,右防扭板4的右端通过右竖直板与右平板单元下部相连,左防扭板3及右防扭板4彼此左右相向伸展后相互抵接和/或钩接。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上钩片2呈自右向左逐渐收薄的楔形,上嵌槽壁11下表面与上钩片2上表面形状相适配。可见实际上,上嵌槽壁11的下表面与上钩片2上表面相抵之后形成的抵接面是自右上至左下倾斜,配合所述的右平板单元左边缘略下沉的设计,使得嵌合后左平板单元与右平板单元的上表面基本齐平,且逐渐收薄的形状设计使片略具有弹性,配合倾斜相抵的结构令片与槽之间的镶嵌动作更流畅迅速。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1中,左防扭板3及右防扭板4彼此左右相向伸展后,右防扭板4紧密抵接在左防扭板3之上,形成自左上至右下的倾斜的抵接面。此处的倾斜相抵设计一方面也是便利了结构的相接或相抵、镶嵌,另一方面也使得在有限的水平长度中右防扭板4与左防扭板3的相接面长度更长,假若左平板单元与右平板单元发生相对转动,则将有更多的结构参与到阻碍转动中。

另外,作一通过上嵌槽壁11右端的、垂直于左平板单元上表面的法向垂直面,所述右防扭板4的左端位于所述法向垂直面的右侧且紧邻所述法向垂直面。经测试,该限定了右防扭板4的插入深度的结构设计,能令右防扭板4发挥出最优的阻挡力矩,且不妨碍拼接。

进一步地,在左平板单元及右平板单元二者的连接处设有胶水。

实施例2:

参照图2,实施例2的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钩片2呈整体等厚的平板,而并非自右向左逐渐收薄的楔形。故相对应地,上嵌槽壁的下表面亦可制成与上钩片2上表面齐平的平面,即上嵌槽壁也是整体等厚。该结构设计使得模具的制作更加简单。

实施例3:

参照图3,实施例3的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左防扭板3是紧密抵接在右防扭板4之上,形成自右上至左下的倾斜的抵接面。即抵接面的走向与实施例1相反。这种结构的设计体现了本发明的多变。进一步地,左防扭板3、右防扭板4可离开下嵌槽壁一定距离,只要整体厚度符合要求即可。

实施例4:

参照图4,实施例4的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要求左右防扭板的抵接面是否倾斜,而是令所述左防扭板3及右防扭板4二者相对的板面均各设锯齿,这些锯齿相互咬合。相互咬合的锯齿使得左右两平板单元的组合体除了抗扭转松脱性能之外水平抗拉性能也得到了加强。该结构是体现左防扭板3及右防扭板4二者同时相互抵接和钩接的典型例子。

实施例5:

参照图5,实施例5的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左防扭板3及右防扭板4均平整,左防扭板3的上表面托住右防扭板4的下表面,左防扭板3右端形成钩住右竖直板下部的托钩。这种结构也使得左右防扭板的抵接面积较大,且托钩能有效护住右竖直板,加强了结构的水平抗拉性能。

实施例6:

参照图6,实施例6的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左防扭板3及右防扭板4彼此左右相向伸展后直接各自在端部钩接。

实施例7:

参照图7,实施例7是实施例1的图样应用到实践中的一个例子,在“H”形的双色型材中,负责连接两端竖直面的水平幅片就是一个典型的双色铝材平板单元,其上表面要求平齐,结合部位要求较薄,组合之后要求能承受较大的扭力而不松脱,故本发明应用在上面之后均能满足上述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虽然采用了左、右、水平、竖直等语句描述,但仅代表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非强制要求组装结构必须严格遵循左右上下水平竖直的物理坐标系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由于上部分的嵌接结构跟下部分的防扭转结构设计并无必然的连带关系,故实际上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各实施例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自由搭配,亦即例如在保持实施例1的上钩片楔形、上嵌槽壁下表面与上钩片上表面形状相适配的方案的同时,型材单元的下部分也可以采用实施例3的左防扭板反抵在右防扭板之上的方案、或者采用实施例4的设计锯齿将两防扭板咬合的方案、或者采用实施例5的两防扭板平整、左防扭板托住右防扭板并最终钩住右竖直板下部的方案、或者采用实施例6的两防扭板直接各自在端部钩接的方案。另外,若采用实施例2的上钩片呈整体等厚的平板的方案时,以上各种防扭板改进方案也均适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