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08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精密仪器与设备的振动隔振领域,特指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和运输业的发展,对电子设备的隔振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广泛使用的阻尼器主要有橡胶隔振器、金属隔振器、钢丝绳隔振器和无谐振峰阻尼式隔振器,但这些隔振器在安装好隔振物体后,都具有较高的固有频率,即整个系统的固有频率均大于5Hz。现有技术的隔振器在发生低频振动或随机激励时,整个系统的隔振效果较低;只有在8Hz以上的激励信号时,上述隔振器才能显示出良好的隔振性能。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精密电子设备,实现超低频隔振,设计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隔振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系统固有频率偏高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对低频激励信号实现良好隔振的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包括隔振导柱、装设于所述隔振导柱上端的隔振板、装设于所述隔振导柱下端的自由板、空心圆柱、装设于所述空心圆柱上端的轴承板、装设于所述空心圆柱下端的固定板、装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空心圆柱内部的蝶形弹簧B、装设于所述轴承板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空心圆柱内部的蝶形弹簧A;所述隔振板上装设有被保护的隔振物体;所述自由板位于所述蝶形弹簧A与所述蝶形弹簧B之间;所述隔振导柱的下端穿过装设于所述轴承板上的直线轴承。

本发明的蝶形弹簧A、所述蝶形弹簧B的压力与静变形曲线均为两段斜直线,其中第二段斜直线的斜率约为第一段斜直线斜率的二十分之一;在所述蝶形弹簧B的第二段斜直线中,最大变形为S2,最小变形为S1,且S1为S2的三分之一;所述蝶形弹簧B在所述隔振物体重力作用下的变形为S1,所述蝶形弹簧A与所述自由板无连接;所述隔振物体装设于所示隔振板上后,所述蝶形弹簧B的变形位于所述压力与静变形曲线的第二段斜直线上,整个系统的固有频率为2-3Hz。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采用双斜率的蝶形弹簧A和蝶形弹簧B,隔振物体安装后,蝶形弹簧B变形位于第二段斜直线上,因此系统工作在第二斜率直线段,系统固有频率较低。

(2)本发明的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中的蝶形弹簧B,第一段直线的斜率约为第二段直线斜率的二十倍,整个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固有频率为2-3Hz。由此可知,本发明能够实现超低频隔振,从而提高了外界激励在5-10Hz的隔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的静态力学变形曲线。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隔振板;10—隔振物体;2—隔振导柱;3—直线轴承;4—轴承板;5—空心圆柱;6—固定板;7—蝶形弹簧A;8—蝶形弹簧B;9—自由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超低频无谐振金属隔振器,它包括隔振导柱2、装设于隔振导柱2上端的隔振板1、装设于隔振导柱2下端的自由板9、空心圆柱5、装设于空心圆柱5上端的轴承板4、装设于空心圆柱5下端的固定板6、装设于固定板6上且位于空心圆柱5内部的蝶形弹簧B8、装设于轴承板4的底部且位于空心圆柱5内部的蝶形弹簧A7;隔振板1上装设有被保护的隔振物体10;自由板9位于蝶形弹簧A7与蝶形弹簧B8之间;隔振导柱2的下端穿过装设于轴承板4上的直线轴承3。

参见图1和图2所示,蝶形弹簧A7、蝶形弹簧B8的压力与静变形曲线均为两段斜直线,其中第二段斜直线的斜率约为第一段斜直线斜率的二十分之一;在蝶形弹簧B8的第二段斜直线中,最大变形为S2,最小变形为S1,且S1为S2的三分之一;蝶形弹簧B8在隔振物体10重力作用下的变形为S1,蝶形弹簧A7与自由板9无连接;隔振物体10装设于所示隔振板1上后,蝶形弹簧B8的变形位于压力与静变形曲线的第二段斜直线上,整个系统的固有频率为2-3Hz。

低频工作原理:隔振物体10装设于隔振板1上之后,自由板9在隔振物体10重力作用下压缩蝶形弹簧B8,使得蝶形弹簧B8工作于第二直线段,此时由于蝶形弹簧B8的第二直线段的斜率仅为第一直线段斜率的二十分之一,故整个系统的固有频率可以有效控制在2-3Hz,当外界的激励信号频率在5-10Hz范围内时,隔振物体10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