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分流输入输出同轴同向齿轮箱及齿轮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24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功率分流输入输出同轴同向齿轮箱,包括箱体安装座(1)、低速中心轴(2)、箱体罩(3)、滑动轴承(4)、轴承安装座(5)、行星轮轴(6)、通气帽(7)、行星轮(8)、高速中心轴(9),其特征在于:

A、所述低速中心轴(2)及所属齿轮、所述高速中心轴(9)及所属齿轮构成太阳轮组件(10),所述行星轮(8)和行星轮轴(6)分别构成第一行星轮组件(11)、第二行星轮组件(12)和第三行星轮组件(13),所述三个行星轮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在空间位置形成圆周对称均布;

B、三个行星轮(8)与高速中心轴(9)所属齿轮组成高速行星轮系齿轮传动副,三个行星轮轴(6)与低速中心轴(2)所属齿轮组成低速行星轮系齿轮传动副;

C、六个滑动轴承(4)分别安装在三个行星轮轴(6)两端轴颈上,并由布置在两端的轴承安装座(5)支撑固定,轴承安装座(5)安装在箱体安装座(1)两端,每个轴承安装座(5)另一端各联接安装一个箱体罩(3);

D、通气帽(7)安装在箱体安装座(1)顶端,功率从低速中心轴(2)右端输入,从高速中心轴(9)左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流输入输出同轴同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中心轴(2)所属齿轮、行星轮轴(6)、行星轮(8)、高速中心轴(9)所属齿轮的齿数分别为44、56、102、32。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流输入输出同轴同向齿轮箱的齿轮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最上端的行星轮组件定义为第一行星轮组件(11),依顺时针方向将行星轮组件依次定义为第二行星轮组件(12)和第三行星轮组件(13),将第一行星轮组件(11)、第二行星轮组件(12)和第三行星轮组件(13)的齿轮齿数基准分别定义为M1、M2和M3,按齿轮箱的安装要求先固定第二行星轮组件(12);

第二步,安装高速中心轴(9),用工具固定,并使该轴标记位置处的齿槽与第二行星轮组件(12)大齿轮的第N21个齿保持啮合状态;同样,安装低速中心轴(2),用工具固定,并使该轴标记位置处的齿槽与第二行星轮轴组件(12)小齿轮的第N12个齿保持啮合状态,并保持第二行星轮轴组件(12)与低速中心轴(2)、高速中心轴(9)的位置;

第三步,将未安装滑动轴承(4)的第三行星轮轴组件(13)置于安装位置,使高速中心轴(9)标记位置处的齿槽与第三行星轮轴组件(13)大齿轮的第N26个齿处于啮合状态,同时,使低速中心轴(2)标记位置处的齿槽与第三行星轮轴组件(13)小齿轮的第N15个齿处于啮合状态,在解除固定低速中心轴(2)和高速中心轴(9)的工具后,安装第二行星轮轴组件(12)和第三行星轮轴组件(13)上各自的滑动轴承;

第四步,将未安装滑动轴承(4)的第一行星轮轴组件(11)置于安装位置,使高速中心轴(9)标记位置处的齿槽与第一行星轮轴组件(11)小齿轮的第N1个齿处于啮合状态,同时,使低速中心轴(2)标记位置处的齿槽与第一行星轮轴组件(11)大齿轮的第N1个齿处于啮合状态,之后,安装第一行星轮轴组件(11)上的滑动轴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