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9556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零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转接管。



背景技术:

粉体输送管道等需要经常拆分保养、检修的管道,其拆分处由于拆分频率高,受力情况复杂,容易发生形变、断裂,影响管道使用性能;而整个管道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制造,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管,连接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接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开设有内六角孔,所述内六角孔内设置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开设内六角孔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环状凸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设置凸沿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管同轴设置的半球形凹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沿上朝向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与螺纹脊之间设置有环状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背向凸台的一端固定有弹性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连接杆、左半环、右半环和插销,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左半环和右半环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杆上,所述左半环和右半环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插销穿过两个固定孔,固定连接左半环与右半环,所述插销与左半环通过绳子连接,所述左半环和右半环的内壁上固定有橡胶半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连接管旋入管道中,内六角孔即可供内六角扳手插入,紧固连接管,又可供另一管道插入,连接两段管道。在保养或检修管道等需要拆分管道的情况下就不会直接损伤管道,且转接管损坏后容易更换,成本低,设置有密封垫,提高连接管与管道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转接管的结构图;

图2为转接管的侧视图;

图3为转接管开设安装槽的结构图;

图4为转接管与外部管道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转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脊2,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开设有内六角孔3,所述内六角孔3内设置有密封垫4。将连接管1旋入管道中,内六角孔3即可供内六角扳手插入,紧固连接管1,又可供另一管道插入,连接两段管道。在保养或检修管道等需要拆分管道的情况下就不会直接损伤管道,且转接管损坏后容易更换,成本低,设置有密封垫4,提高连接管1与管道的密封性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1开设内六角孔3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环状凸沿5。凸沿5卡住外部管道的端面,限定了转接管旋入管道的深度,方便安装。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1设置凸沿5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管1同轴设置的半球形凹面6。连接管1道时,使管道与凹面6接触,避免管道与凸棱等尖锐凸出结构直接接触,保护管道。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凸沿5上朝向连接管1的一端设置有凸台7。凸台7配合外部管道上的连接结构,更准确地将转接管安装在外部管道上。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凸台7与螺纹脊2之间设置有环状凹槽8。完成螺纹加工时,直接将刀具退出会损伤螺纹,而停止零件转动,再退出刀具,因零件停止转动,刀具切削力不足以加工零件,且刀具还与零件摩擦接触,由于接触力不规则,会对刀具产生损伤,此时,先加工一个凹槽8,再退出刀具,即保护刀具又能保证加工质量。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1背向凸台7的一端固定有弹性垫10。在连接外部管道时,挤压弹性垫10,弹性垫10受力变形,封闭管道间的间隙,提高密封性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凸沿5上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上设置有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连接杆12、左半环13、右半环14和插销15,所述连接杆12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1内,所述左半环13和右半环14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杆12上,所述左半环13和右半环14的另一端均开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插销15穿过两个固定孔,固定连接左半环13与右半环14,所述插销15与左半环13之间连接有绳子17,所述左半环13和右半环14的内壁上固定有橡胶半环16。 左半环13与有半环相互扣合,将橡胶半环16压在外部管道上,将内六角孔3与外部空间隔绝开来,避免灰尘落入内六角孔3,将插销15插入固定孔,固定连接左半环13与右半环14,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拔出插销15,分开左半环13与右半环14,方便管道连接安装,且便于防尘装置的清洗维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保养或检修管道等需要拆分管道的情况下就不会直接损伤管道,且转接管损坏后容易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