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HDMI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268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HDMI转接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HDMI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HDMI转接头。



背景技术: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是一种数字化视频/音频接口技术,是适合影像传输的专用型数字化接口,其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像信号,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4.5GB/s,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HDMI可搭配宽带数字内容保护(HDCP),以防止具有著作权的影音内容遭到未经授权的复制。HDMI所具备的额外空间可应用在日后升级的音视频格式中。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0.5GB/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HDMI不仅可以满足1080P的分辨率,还能支持DVD Audio等数字音频格式,支持八声道96kHz或立体声192kHz数码音频传送,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视频信号。HDMI可用于机顶盒、DVD播放机、个人电脑、电视游乐器、综合扩大机、数字音响与电视机。HDMI可以同时传送音频和影像信号。目前随着社会的飞快发展,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支持了HDMI接口技术,但是现在很多的HDMI连接器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空间限制,使得布线不方便,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HDMI转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HDMI转接头,通过两个HDMI接口的设计,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旋转,方便HDMI接口进行接线,有效的降低了直接接线带来的困难,可以很好的旋转,提高了接线的多样性,增加了HDMI接口使用的便捷性,值得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HDMI转接头,它包括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所述第一机壳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机壳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机壳下端设置有连接球体,所述第二机壳上端设置有旋转凹槽,所述连接球体插入旋转凹槽内部,所述第二机壳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插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设置有旋转帽,所述固定杆下端设置有固定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口两端设置有荧光指示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机壳上设置有透气栅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帽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HDMI接口的设计,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旋转,方便HDMI接口进行接线,有效的降低了直接接线带来的困难,可以很好的旋转,提高了接线的多样性,增加了HDMI接口使用的便捷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机壳,2-第二机壳,3-第一接口,4-第二接口,5-连接球体,6-旋转凹槽,7-固定装置,8-基座,9-固定杆,10-旋转帽,11-固定凸块,12-荧光指示点,13-透气栅格,14-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HDMI转接头,它包括第一机壳1与第二机壳2,第一机壳1上设置有第一接口3,第二机壳2上设置有第二接口4,第一机壳1下端设置有连接球体5,第二机壳2上端设置有旋转凹槽6,连接球体5插入旋转凹槽6内部,第二机壳2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包括基座8,基座8内插入固定杆9,固定杆9上端设置有旋转帽10,固定杆9下端设置有固定凸块11,第一接口3两端设置有荧光指示点12,第二机壳2上设置有透气栅格13,旋转帽10上设置有防滑凸起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两个连接口设置在两个相互独立的机壳上,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连接球体插入旋转凹槽内,实现两个机壳之间的旋转连接,可以实现一定角度的旋转,从而使得转接头能够更方便接线,设置在第二机壳两端的固定装置,能够方便的将第二机壳插入凹槽内,旋转旋转帽,带动固定杆旋转,从而使得固定凸块卡放在凹槽内,使得设备能够稳定的与电子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HDMI接口的设计,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旋转,方便HDMI接口进行接线,有效的降低了直接接线带来的困难,可以很好的旋转,提高了接线的多样性,增加了HDMI接口使用的便捷性,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