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增强RTP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5519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增强RTP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RTP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增强RTP管。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能源是重要的生活、生产和战略物资,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油气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油气运输技术,管道运送是目前石油和天然气运送的最重要手段。管道主要包括金属管和非金属管,金属管因其技术成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管道,但其因腐蚀导致的事故和损失较多。非金属管道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管道,与金属管相比,非金属管具有耐腐蚀,安装方便、成本低、重量轻等优点。RTP管是目前生产技术中比较常用的非金属管道,市场上的RTP管主要用于低内压,低拉力的场合,使用范围比较局限。而在海底油气管道输送过程中管道会承受较大的内压,普通的RTP管的抗内压能力远远达不到上述规定的使用要求,且RTP管口径小,运输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多层增强RTP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增强RTP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增强层和保护层,所述内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包覆有金属丝网骨架,所述增强层由至少四条以预定缠绕角缠绕在内管外壁上的缠绕带构成,所述缠绕带表面涂布有粘结剂,所述保护层通过热熔方式粘结在增强层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带为芳纶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复合带。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采用聚四氟乙烯在金属丝网骨架上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带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RTP管的内管中设有金属丝网骨架,可提高强度,减少受外力时的形变,增强层内设有多条缠绕带,可承受较大的内压,因此在设计时可提高RTP管管径,提高输送效率,缠绕带表面涂布有粘结剂,使增强层与上下结构固结,当RTP管受到拉力时缠绕带的平衡角不会变小,避免管道受损影响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层增强RTP管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1、内管;2、增强层;3、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RTP管的内管中设有金属丝网骨架,可提高强度,减少受外力时的形变。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层增强RTP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1、增强层2和保护层3,所述内管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包覆有金属丝网骨架,所述增强层2由至少四条以预定缠绕角缠绕在内管1外壁上的缠绕带构成,所述缠绕带表面涂布有粘结剂,所述保护层3通过热熔方式粘结在增强层2外侧。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RTP管的内管1中设有金属丝网骨架,可提高强度,减少受外力时的形变,增强层2内设有多条缠绕带,可承受较大的内压,因此在设计时可提高RTP管管径,提高输送效率,缠绕带表面涂布有粘结剂,使增强层2与上下结构固结,当RTP管受到拉力时缠绕带的平衡角不会变小,避免管道受损影响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带为芳纶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复合带。

由上述描述可知,缠绕带为芳纶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复合带,结构强度好,可更好的满足输送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1采用聚四氟乙烯在金属丝网骨架上注塑成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聚四氟乙烯表面摩擦力小,耐腐蚀,可避免内管1内积垢积蜡,影响运输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带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

由上述描述可知,缠绕带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使缠绕带在缠绕过程中以内管1为圆心均匀分布,受力均衡。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多层增强RTP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1、增强层2和保护层3,所述内管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包覆有金属丝网骨架,所述增强层2由至少四条以预定缠绕角缠绕在内管1外壁上的缠绕带构成,所述缠绕带表面涂布有粘结剂,所述保护层3通过热熔方式粘结在增强层2外侧,所述缠绕带为芳纶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复合带,所述内管1采用聚四氟乙烯在金属丝网骨架上注塑成型,所述缠绕带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增强RTP管,RTP管的内管中设有金属丝网骨架,可提高强度,减少受外力时的形变,增强层内设有多条缠绕带,可承受较大的内压,因此在设计时可提高RTP管管径,提高输送效率,缠绕带表面涂布有粘结剂,使增强层与上下结构固结,当RTP管受到拉力时缠绕带的平衡角不会变小,避免管道受损影响使用寿命,缠绕带为芳纶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复合带,结构强度好,可更好的满足输送需求,聚四氟乙烯表面摩擦力小,耐腐蚀,可避免内管内积垢积蜡,影响运输效率,缠绕带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使缠绕带在缠绕过程中以内管为圆心均匀分布,受力均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