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田变压器的防盗放油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904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田变压器的防盗放油阀。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变压器内填充有变压器油,变压器外侧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排放变压器油的放油阀。传统的放油阀主要是在变压器箱体外固定有钢管,在钢管外加工螺纹并配备螺帽,这种放油阀把螺帽卸下来后就能直接放油,变压器油容易被盗窃,会出现变压器因缺油而烧毁的问题。另外,打开螺帽时,箱内油可能瞬间喷出,很难控制放油速度和放油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田变压器的防盗放油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田变压器的防盗放油阀,包括阀体和阀杆,阀杆安装在阀体内,所述的阀体通过螺纹连接在变压器壳体上并通过从变压器壳体内侧装入的大螺母进一步锁紧固定,所述的阀体由两部分焊接而成从而将阀杆封装在阀体内,焊接完成后,阀体的外表面涂有非透明防腐漆,阀体和阀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的阀杆的中央设置有通孔,阀杆上朝向变压器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丝堵,丝堵的最大直径大于阀体上对应端的内孔的直径,阀杆的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非标螺纹,阀杆上通过非标螺纹连接有龙头,龙头呈90度弯折,阀杆上丝堵所在一端的一侧设置有过液孔,过液孔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密封阀体与阀杆之间的间隙的O型密封圈,所述的过液孔为长条状的方孔,方孔的长度方向与阀杆的轴线平行。

所述的O型密封圈均安装在阀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防盗设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阀体通过从变压器壳体内侧装入的大螺母进一步锁紧固定,使得阀体不能从变压器的外侧拆卸,因此不能通过将阀体拆下的方式实现盗油;其次,阀体的外侧为焊接而成的整体式结构,盗油者难以通过拆卸阀体本身,实现盗油的目的,同时也难以窥探本实用新型的开启方式和工作原理;再次,放油时,需要按压阀杆才能导通放油通道,放油方式出乎意料,盗油者难以想到;再次,采用非标螺纹连接阀杆和龙头,因此不知道螺纹的加工尺寸很难复制龙头这一零件,也就无法顺利开启放油阀。另外,过液孔采用长条状的方孔,通过调整按压复位弹簧的力的大小便可实现对放油速度的均匀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丝堵,2-O型密封圈,3-大螺母,4-变压器壳体,5-阀体,6-复位弹簧,7-非标螺纹,8-龙头,9-阀杆,10-过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阀体5和阀杆9,阀杆9安装在阀体5内。

所述的阀体5通过螺纹连接在变压器壳体4上并通过从变压器壳体4内侧装入的大螺母3进一步锁紧固定,阀体5通过从变压器壳体4内侧装入的大螺母3进一步锁紧固定,使得阀体5不能从变压器的外侧拆卸,因此不能通过将阀体5拆下的方式实现盗油。

所述的阀体5由两部分焊接而成从而将阀杆9封装在阀体5内,阀体5的外侧为焊接而成的整体式结构,盗油者难以通过拆卸阀体5本身,实现盗油的目的,同时也难以窥探本实用新型的开启方式和工作原理。

焊接完成后,阀体5的外表面涂有非透明防腐漆,既能起到防腐作用,又能对焊口进行掩盖。

阀体5和阀杆9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所述的阀杆9的中央设置有通孔,阀杆9上朝向变压器壳体4的一端设置有丝堵1,丝堵1的最大直径大于阀体5上对应端的内孔的直径。

阀杆9的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非标螺纹7,阀杆9上通过非标螺纹7连接有龙头8,采用非标螺纹7连接阀杆9和龙头8,因此不知道螺纹的加工尺寸很难复制龙头8这一零件,也就无法顺利开启放油阀。

龙头8呈90度弯折,便于放油工作的进行。

阀杆9上丝堵1所在一端的一侧设置有过液孔10,过液孔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密封阀体5与阀杆9之间的间隙的O型密封圈2。

所述的过液孔10为长条状的方孔,方孔的长度方向与阀杆9的轴线平行。过液孔10采用长条状的方孔,通过调整按压复位弹簧6的力的大小便可实现对放油速度的均匀调整。

所述的O型密封圈2均安装在阀杆9上,与设置在阀体5的内侧相比更容易加工。

放油时,需要按压阀杆9才能导通放油通道,放油方式出乎意料,盗油者难以想到,因此防盗效果良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