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4751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传动机构,特别是指一种提升线性转动稳定度的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跨度(Span)一般也称之为跨距,是指结构中相邻的二支撑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力学角度分析,受到结构本身的重量以及地心引力的影响,最大弯矩以及最大挠度均是出现在与二支撑点等距离的中点位置,由此可知,当二支撑点之间的跨度越大,中点位置相对于靠近支撑点的位置,其所产生的变形量明显较大,使得原本应该呈现一直线的结构出现向下弯曲的形变。

应用于各种建筑、机械等领域的机具之中,通常也设置有许多跨距较大的转轴,藉由转轴进行传输物件、带动运作等作业。然而,如果转轴出现弯曲、变形等情况,不仅会影响作业,变形却仍持续运作的转轴,更可能造成机具内部各种相连零组件之间产生磨损,势必损耗机具的使用年限。因此,为了使机具稳定运作并且保护机具,设置精确且不易形变的转轴就显得相当重要。

习知技术中的长跨距转轴机构,为了避免跨距大的转轴产生弯曲、变形,系于二支撑端之间设置一补强结构,该补强结构包含有一分别连接至该二支撑端的支架、以及一或多个设置于该支架上的支撑块,该支撑块主要设置于该转轴较易形变的中间位置并供该转轴穿过,以达到支撑该转轴的目的。然而,习知技术中所耗费的材料、成本较大,对于大型机具或其他庞大的结构而言,设置上显然不符合成本效益。有鉴于于此,本案创作人认为,有必要构思一种可以避免转轴形变以稳定运转,同时兼具经济实惠的解决之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习知技术中传动轴远距连接时容易形变并造成机具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提升线性转动稳定度的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分别于两端连接至一第一遮蔽物及一第二遮蔽物,其特征在于该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包含有:

一轴杆套;

多个轴承,设置于该轴杆套内部,所述轴承包含有一固定于该轴杆套内壁面的外轴环以及一透过多个转动件枢设于该外轴环内侧的内轴环,所述轴承彼此间保持一间距,并于轴承的内轴环上设置有轴孔;

一传动轴杆,穿设于该多个轴承的内轴环上,并与多个轴承的内轴环的轴孔间相互紧配;以及

一或多个内管套,每一内管套设置于二轴承之间,所述内管套具有一穿孔供该传动轴杆穿过,该传动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第一遮蔽物及该第二遮蔽物的致动件以同步调整该第一遮蔽物及该第二遮蔽物的角度。

其中,所述内管套的外径等于或小于该轴杆套的内径,该内管套的内径大于该传动轴杆的直径以与该传动轴杆间保持一间隔。

其中,各轴承彼此间具有相同的间距以针对该传动轴杆的每一区段提供同等的刚性支撑力。

其中,进一步包含有一与其中一致动件相连接并供给动力的驱动装置。

其中,该传动轴杆的二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以及该第二固定件分别具有一供该传动轴杆枢设的贯孔,该贯孔二侧分别设置有一供轴承放置的容置槽以及一供轴杆套一端插入的插槽,该插槽一侧设置有轴承,该贯孔内径大于轴承的内轴环外径以避免接触。

其中,该内管套的穿孔开口处设置有一导角以避免接触轴承的内轴环。

还公开了一种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轴杆套;

多个轴承,设置于该轴杆套内部,所述轴承包含有一固定于该轴杆套内壁面的外轴环以及一透过多个转动件枢设于该外轴环内侧的内轴环,所述轴承彼此间保持一间距,并于轴承的内轴环上设置有轴孔;

一传动轴杆,穿设于该多个轴承的内轴环上,并与多个轴承的内轴环的轴孔间相互紧配;以及

一或多个内管套,每一内管套设置于二轴承之间,所述内管套具有一穿孔供该传动轴杆穿过,该传动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遮蔽物及驱动装置的致动件以将该驱动装置的转动力矩经由该传动轴杆传递至该遮蔽物。

其中,该内管套的外径等于或小于该轴杆套的内径,该内管套的内径大于该传动轴杆的直径藉以与该传动轴杆间保持一间隔。

其中,所述轴承彼此间具有相同的间距以针对该传动轴杆的每一区段提供同等的刚性支撑力。

其中,该传动轴杆的二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以及该第二固定件分别具有一供该传动轴杆枢设的贯孔,该贯孔二侧分别设置有一供轴承放置的容置槽以及一供轴杆套一端插入的插槽,该插槽一侧设置有轴承,该贯孔内径大于轴承的内轴环外径以避免接触。

其中,该内管套的穿孔开口处设置有一导角以避免接触轴承的内轴环。

是以,本实用新型系比起习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功效:

1.本实用新型透过轴杆套作为刚性支撑,增加传动轴杆的刚性支撑力,藉此于传动轴杆进行线性转动时,大幅提升转动的稳定度。

2.本实用新型系透过在轴承与轴承之间设置内管套,作为轴承的间隔固定轴承,藉此增加转轴机构的刚性。

3.本实用新型系透过设置轴承,有效地改善长轴加工过程中因抽拉以及因组合后所产生的公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A,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轴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连接二遮蔽物的外观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连接遮蔽物及驱动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内管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1至图7-6,本实用新型传动轴承与轴杆的组装流程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轴承分布的侧面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再者,本实用新型中之图式,为说明方便,其比例未必照实际比例绘制,该等图式及其比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范围,在此先行叙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的外观以及俯视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轴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100,用以分别于两端连接至一第一遮蔽物B1及一第二遮蔽物B2,目的在于增加转轴的刚性支撑力,避免转轴因重量或长期运作的影响而产生弯曲、变形等情况,藉以降低机具损伤的机率。

所述的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100包含有一轴杆套10、多个轴承20、一传动轴杆30以及一或多个内管套40。

所述轴承20包含有一固定于该轴杆套10内壁面的外轴环21、以及一透过多个转动件22枢设于该外轴环21内侧的内轴环23。轴承20彼此间系保持一间距,并于该轴承20的内轴环23上设置有轴孔231。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转动件22可为金属、塑料等材质所制成的球状或筒状单元,以利该内轴环23相对于该外轴环21转动避免相互间的磨损。于本实施态样中,以滚珠轴承作为一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除了滚珠轴承(Ball bearing)之外该轴承20亦可以为滚柱轴承、滚针轴承、调心轴承或自润轴承等,于本实用新型中不予以限制。

所述的外轴环21的外径系等于或略大于该轴杆套10的内径,藉以该轴杆套10紧配并固定外轴环21,以利该内轴环23相对于该外轴环21转动。所述的轴承20进一步包含有一固定套环24,该固定套环24可供该多个转动件22设置,经由该固定套环24得以将该多个转动件22固定于该外轴环21及该内轴环23之间。

所述的传动轴杆30穿设于该多个轴承20的内轴环23上,并与该内轴环23的轴孔231间相互紧配。该传动轴杆3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第一遮蔽物B1及该第二遮蔽物B2的致动件T1、T2,该致动件T1、T2系与一供给动力的驱动装置(图未示)相连接,以同步调整该第一遮蔽物B1及该第二遮蔽物B2的角度。所述的传动轴杆30二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固定件F1以及一第二固定件F2,该第一固定件F1以及该第二固定件F2分别具有一供该传动轴杆30枢设的贯孔V,该贯孔V的二侧分别设置有一供其中一轴承20放置的容置槽V1以及一供轴杆套10一端插入的插槽V2,该插槽V2一侧设置有轴承20,该贯孔V内径大于该轴承20的内轴环23外径藉以避免接触该内轴环23。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第一遮蔽物B1及第二遮蔽物B2可为板状、片状等具有大面积以提供遮避效果的物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予设限。

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驱动装置的传动方式系可为直结传动、皮带传动、炼条传动、或齿轮传动等方式,该驱动装置系可为同步马达(synchronous motor)、感应马达(induction motor)、可逆马达(reversible motor)、步进马达(stepping motor)、伺服马达(servo motor)、线性马达(linear motor)等,抑或是其他类似的动力装置。关于所述的传动方式或马达种类,于本实用新型中并不予以设限。

请一并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另一实施态样的外观示意图,以下仅就本实施态样与前一实施态样的差异部分进行说明,相同结构将不再赘述,在此先行叙明。本实用新型系揭示一种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200,与前述实施态样的差异在于,所述的传动轴杆30的两端系分别连接至遮蔽物B及驱动装置P的致动件T1、T2,以将该驱动装置P的转动力矩经由该传动轴杆30传递至该遮蔽物B。

为使轴承间彼此保持间距,并提供较高的刚性支撑力,针对轴承的定位方法以下系举一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内管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管套40设置于二轴承20之间,藉以限制二该轴承20之间的距离,该内管套40具有一穿孔41供该传动轴杆30穿过。该内管套40的外径D40系等于或略大于该轴杆套10的内径W10,藉以固定该内管套40,避免该内管套40于该轴杆套10内位移或滑动而碰撞该传动轴杆30。该内管套40的内径W40系大于该传动轴杆30的外径D30藉以与该传动轴杆30间保持一间隔,避免该内管套40与该传动轴杆30产生不必要的碰撞或摩擦。所述的内管套40二端的内侧周缘系设置有一导角r藉以避免接触该内轴环23。

关于轴承装设于传动轴杆的流程以下系辅以图示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7-1」至「图7-6」,本实用新型轴承与传动轴杆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

首先,如「图7-1」所示,该传动轴杆30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固定件F1,该传动轴杆30上穿设有顶抵至该第一固定件F1的轴承20。接续,如「图7-2」所示,该内管套40穿过该传动轴杆30并推设直至顶抵该轴承20。接续,如「图7-3」所示,该内管套40另一侧亦设置该轴承20,即可由该内管套40限制该轴承20彼此间的间距。接续,如「图7-4」所示,依照该传动轴杆30所需装设的轴承20以及内管套40的数量重复上述安装步骤。接续,如「图7-5」所示,将穿设有多个该轴承20以及该内管套40的传动轴杆30穿设于该轴杆套10中。最后,如「图7-6」所示,该传动轴杆30相对于该第一固定件F1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二固定件F2,该第一固定件F1以及该第二固定件F2将该轴承20以及该内管套40固定于X轴方向,防止该轴承20以及该内管套40掉落,即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100、200。关于所述的长轴高刚性传动机构100、200系可装设于一水平面上,抑或是装设于一具有倾斜角度的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中对此并不予以设限,在此先行叙明。

关于轴承配置于传动轴杆上的方式,以下系列举一较佳实施态样进行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轴承分布的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轴承20彼此间系具有相同的间距R1,该间距R1会随该传动轴杆30的长度及直径有所变化,由于该传动轴杆30上每隔该间距R1就设置有该轴承20,可以针对该传动轴杆30的每一区段提供同等的刚性支撑力以利提升运转的稳定度。于另一较佳的实施态样中,于同一个该传动轴杆30内,因尺寸的关系会需要使用不同长度的该内管套40,较短的该内管套40通常设置于该传动轴杆30二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透过轴杆套作为刚性支撑,增加传动轴的刚性支撑力,藉此于传动轴杆进行线性转动时,大幅提升转动的稳定度,以及本实用新型透过在轴承与轴承之间设置内管套,作为轴承的间隔固定轴承,藉此增加转轴机构的刚性。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仅惟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之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