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抽拉、旋转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482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抽拉、旋转的水龙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抽拉、旋转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并且使用非常普遍和广泛;而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居家使用的水龙头也有了很多创新,例如可以冷热变换、可以感应出水、出水方向可调等等,而目前的抽拉式水龙头,均只能实现抽拉的技术效果,当水龙头的出水部固定在水龙头本体上使用时,出水部便不能轴向旋转了(出水部若旋转时,将会连同伸缩软管一起转动,伸缩软管会限制出水部的旋转),使得使用者需要刷牙,洗脸时,必须使用牙杯,毛巾等用具间接取水,增加细菌病毒滋生的机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抽拉、旋转的水龙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抽拉、旋转的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开关阀门和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包括阀芯本体,设置有过渡套管和锁紧块,所述阀芯本体包括进水连接管和进水水道;所述开关阀门通过伸缩软管与所述阀芯本体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连通所述进水水道的进水端,所述进水连接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过渡套管套接于所述进水连接管的外部,所述过渡套管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渡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锁紧块为中通的管状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紧块的一端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锁紧块固定于所述进水连接管,所述环状凸起嵌合于所述环状凹槽;还设置有套接管,所述套接管包括软管结合部和过渡管结合部,所述软管结合部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渡管结合部的一端,所述套接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软管结合部的外壁设置有防滑件;所述套接管的过渡管结合部套接于过渡套管,所述套接管的软管结合部套接于所述伸缩软管;所述阀芯本体通过套接管套接所述龙头本体。

优选的,还包括包裹外壳和起泡器;所述包裹外壳把所述阀芯本体包裹在内,所述起泡器设置于所述阀芯本体的中部出水水道的出水端。

优选的,所述阀芯本体还设置有转角弯头,所述转角弯头包括连接部和折弯出水部,所述折连接部和折弯出水部的连接处成30-180°的夹角;连接部套合于所述阀芯本体的一端,所述中部出水水道;所述阀芯本体还设置有连接突起,转角弯头设置有弯头连接爪;所述连接突起设置于所述阀芯本体的一端的外壁;所述弯头连接爪设置于所述转角弯头的连接部;所述弯头连接爪旋扣于所述连接突起。

优选的,还包括切换阀杆,所述阀芯本体还设置有环状出水水道和水流转换室;所述环状出水水道设置于所述转角弯头内;所述水流转换室的一端设置有阀杆通孔,所述切换阀杆穿过所述阀杆通孔,所述切换阀杆的一端设置有阀杆头,所述阀杆头设置于所述水流转换室内;

所述进水水道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流转换室的一侧的侧壁的中部;所述水流转换室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部出水水道;所述水流转换室的另一侧靠近阀杆通孔的一端的侧壁连通所述环状出水水道;所述环状出水水道的出水口环绕设置于所述中部出水水道的出水口的四周。

优选的,还设置有异型弹片、三角拨块和转换压杆;所述异型弹片包括V型回弹部和梯形凹槽部,所述V型回弹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梯形凹槽部的一端;

所述三角拨块铰接于所述切换阀杆的另一端的近端部;所述转换压杆包括压头部和连接连杆,所述压头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阀芯本体的两侧,所述压头部的尖头部朝向所述三角拨块,并可触压所述三角拨块;所述异型弹片的V型回弹部的另一端抵着所述连接连杆,所述切换阀杆纵向设置于所述异型弹片的中部,所述三角拨块的设置于所述梯形凹槽部32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阀芯本体还设置有部件容纳腔,所述部件容纳腔设置于所述进水水道的下方,所述阀杆通孔设置于所述部件容纳腔的一端,所述水流转换室通过阀杆通孔与所述部件容纳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异型弹片还设置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梯形凹槽部的另一端,所述容纳部朝梯形凹槽部的开口方向折起;所述异型弹片为闭环的环状弹片。

优选的,所述切换阀杆还设置有密封隔水环和限位固定部,所述阀芯本体还设置有阀杆固定孔;所述密封隔水环设置于所述切换阀杆的中部,所述密封隔水环与所述阀杆通孔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限位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切换阀杆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固定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对应的,所述阀杆固定孔的形状与所述限位固定部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限位固定部插入所述阀杆固定孔中。

优选的,还设置有压帽所述;所述压头部设置为“几”字型,所述压帽套合于所述压头部的闭口端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水龙头的出水部不仅可以抽拉、手持式使用,而且套在水龙头时,还可以随意扭转、变换各种出水的角度;2.出水口为可以拆卸更换,便于根据不同的需求而实现不同的出水角度的更换;3.通过两条出水水路的自由切换,从而可以选择是否需要气泡水和冲洗水;4.通过切换阀杆在水流转换室的活动,从而实现对水路的控制,工作原理简单而且可靠;5.通过按压的方式控制切换阀杆的活动,实现简单、轻易的控制效果;6.切换阀芯的结构紧凑而且部件均可以方便拆卸安装,便于生产、维修和美观。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阀芯本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阀芯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气泡水的水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喷射水的水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异型弹片和切换阀杆的示意图;

图7-9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切换阀杆运动的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压杆铰接孔和铰接轴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转换压杆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水龙头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水龙头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阀芯本体A;部件容纳腔A1;弹片固定凸起A2;压杆铰接孔A3;转角弯头A4;连接部A41;折弯出水部A42;弯头连接爪A43;连接突起A5;进水连接管A6;包裹外壳B;起泡器C;伸缩软管D;进水水道11;中部出水水道12;环状出水水道13;水流转换室14;切换阀杆2;阀杆头21;限密封隔水环22;限位固定部23;标记线24;异型弹片3;V型回弹部31;梯形凹槽部32;容纳部33;三角拨块4;转换压杆5;压头部51;连接连杆52;铰接轴521;压帽53;过渡套管6;锁紧块61;环状凹槽62;环状凸起64;套接管7;软管结合部71;过渡管结合部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抽拉、旋转的水龙头(如图1、12、13所示),包括龙头本体、开关阀门和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包括阀芯本体A,设置有过渡套管6和锁紧块61,所述阀芯本体A包括进水连接管A6和进水水道11;所述开关阀门通过伸缩软管D与所述阀芯本体A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A6连通所述进水水道11的进水端,所述进水连接管A6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过渡套管6套接于所述进水连接管A6的外部,所述过渡套管6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渡套管6的一端设置有环状凹槽62;所述锁紧块61为中通的管状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紧块61的一端设置有环状凸起64,所述锁紧块61固定于所述进水连接管A6,所述环状凸起64嵌合于所述环状凹槽62;还设置有套接管7,所述套接管7包括软管结合部71和过渡管结合部72,所述软管结合部71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渡管结合部72的一端,所述套接管7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软管结合部71的外壁设置有防滑件;所述套接管7的过渡管结合部72套接于过渡套管6,所述套接管7的软管结合部71套接于所述伸缩软管D;所述阀芯本体A通过套接管7套接所述龙头本体。

如此设置,套接管7的过渡管结合部72套接于过渡套管6,由于过渡套管6套接所述进水连接管A6,过渡套管6可以相对于所述进水连接管A6旋转活动,这样子便可以使得整个出水部进行旋转,使得水龙头的出水角度可以进一步调整;另外,通过伸缩软管D使得开关阀门和出水部连通,并且龙头本体设置有出水部套座,软管结合部71嵌套于所述出水部套座,这样一来,便可把出水部从出水部套座抽出,进行手持式喷淋,也可以把出水部放在出水部套座,当作普通水龙头使用,一举两得;进一步的,软管结合部71的外壁设置有纵向条纹的防滑件,设置防滑件,可以增加软管结合部71与出水部套座的轴向摩擦力,在轴向转动出水部时,仅仅通过进水连接管A6与过渡套管6之间进行转动,而套接管7不相对于出水部套座旋转,导致伸缩软管D发生旋转,增加伸缩软管D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伸缩软管D产生的回旋力导致出水部发生回旋的问题;而设置锁紧块61,则可以对过渡套管6进行锁紧,避免其从进水连接管A6上脱落,使其只能相对进水连接管A6进行旋转,而不会脱落。

所述阀芯本体A还设置有转角弯头A4,所述转角弯头A4包括连接部A41和折弯出水部A42,所述折连接部A41和折弯出水部A42的连接处成30-180°的夹角;连接部A41套合于所述阀芯本体A的一端,所述中部出水水道12;所述阀芯本体A还设置有连接突起A5,转角弯头A4设置有弯头连接爪A43;所述连接突起A5设置于所述阀芯本体A的一端的外壁;所述弯头连接爪A43设置于所述转角弯头A4的连接部A41;所述弯头连接爪A43旋扣于所述连接突起A5。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水流流出时相对于阀芯本体A的初段成30-180°的夹角,使用更加方便;而且还可以方便对转角弯头A4的更换,便于多种角度的出水效果可调;更具体的,阀芯本体A的一端的外壁也设置有密封隔水环22,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两个部件的气密性,避免漏水。

优选的,还包括包裹外壳B和起泡器C;所述包裹外壳B把所述阀芯本体A包裹在内,所述起泡器C设置于所述阀芯本体A的中部出水水道12的出水端;进一步的,还包括切换阀杆2,所述阀芯本体A还设置有环状出水水道13和水流转换室14(如图2、3);所述环状出水水道13设置于所述转角弯头A4内;所述水流转换室14的一端设置有阀杆通孔,所述切换阀杆2穿过所述阀杆通孔,所述切换阀杆2的一端设置有阀杆头21,所述阀杆头21设置于所述水流转换室14内;所述进水水道11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流转换室14的一侧的侧壁的中部;所述水流转换室1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部出水水道12;所述水流转换室14的另一侧靠近阀杆通孔的一端的侧壁连通所述环状出水水道13;所述环状出水水道13的出水口环绕设置于所述中部出水水道12的出水口的四周。如此一来,便可以通过切换阀杆2在水流转换室14的前后运动,来调节水流的路径(如图4、5所示);当切换阀杆2向后移到最后端时,水流从进水水道11流进水流转换室14,然后通过中部出水水道12流出,经过起泡器形成气泡水流出;当切换阀杆2向前移到最前端时,水流从水流转换室14的另一侧靠近阀杆通孔的一端的侧壁流向所述环状出水水道13,没有经过起泡器,形成冲力较大的冲洗水流。

优选的,还设置有异型弹片3、三角拨块4和转换压杆5(如图6所示);所述异型弹片3包括V型回弹部31和梯形凹槽部32,所述V型回弹部31的一端连接所述梯形凹槽部32的一端;所述三角拨块4铰接于所述切换阀杆2的另一端的近端部;所述转换压杆5包括压头部51和连接连杆52,所述压头部5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连杆52的一端,所述连接连杆52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阀芯本体A的两侧,所述压头部51的尖头部朝向所述三角拨块4,并可触压所述三角拨块4;所述异型弹片3的V型回弹部31的另一端抵着所述连接连杆52,所述切换阀杆2纵向设置于所述异型弹片3的中部,所述三角拨块4的设置于所述梯形凹槽部32的凹槽内。

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异型弹片3、三角拨块4和转换压杆5的相互动作来控制切换阀杆2的前进与后退,从而控制水流的流向。当压头部51向下活动接触三角拨块4的一侧时(如图7所示,其中的标记线24仅仅用于示意部件活动的情况,实际技术中可以不存在),三角拨块4向一边翻转并且另一侧接触梯形凹槽部32的一侧;压头部51继续施力顶压三角拨块4时(如图8所示),压头部51向三角拨块4的上方滑动,所述异型弹片3向上翻转,切换阀杆2向后运动;当松开压头部51时(如图9所示),异型弹片3向下回弹翻转,并把所述三角拨块4顶翻至另一边,压头部51便会对着三角拨块4的另一侧,动作如此重复循环;因为在通水的情况下,水流会对切换阀杆2进行施压,使得切换阀杆2进行前后运动时遇到较大的阻力,而通过对压头部51的施压,便可以轻易控制切换阀杆2向后运动。而切换阀杆2纵向设置于所述异型弹片3的中部可以大大节省部件的活动空间,使得产品更加紧凑轻小;V型回弹部31可以提供转换压杆5的压头部51下压后的回弹力。

优选的,所述阀芯本体A还设置有部件容纳腔A1,所述部件容纳腔A1设置于所述进水水道11的下方,所述阀杆通孔设置于所述部件容纳腔A1的一端,所述水流转换室14通过阀杆通孔与所述部件容纳腔A1连通。如此设置,使得各个部件的位置设置更加紧凑,使得阀芯本体A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便于日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异型弹片3设置有弹片固定缺口,所阀芯本体A设置有弹片固定凸起A2;所述弹片固定缺口设置于所述异型弹片3的V型回弹部31的一端的近端部的一侧或两侧;对应的,所述弹片固定凸起A2设置于所述阀芯本体A的部件容纳腔A1靠近阀杆通孔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弹片固定凸起卡合所述弹片固定缺口。设置弹片固定缺口和弹片固定凸起A2,使得异型弹片3在工作时,不会相对阀芯本体A发生前后位移,使得本实施例的双水路切换阀芯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优选的,所述异型弹片3还设置有容纳部33,所述容纳部33的一端连接所述梯形凹槽部32的另一端,所述容纳部33朝梯形凹槽部32的开口方向折起;所述异型弹片3为闭环的环状弹片。设置容纳部33,使得整个异型弹片3从侧面看,整体类似“几”字型的结构,使得切换阀杆2进行纵向穿过异型弹片3时,具有更大的设置空间,使得部件的结构进一步紧凑;而异型弹片3为闭环的环状弹片可以使其更加坚固和耐用,而且易于生产。

优选的,所述部件容纳腔A1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压杆铰接孔A3(如图2、10、11所示),所述转换压杆5的连接连杆52通过压杆铰接孔A3铰接于所述阀芯本体A;至少一个所述压杆铰接孔A3包括圆环部和开口部,所述圆环部的两端连接所述开口部;所述转换压杆5的连接连杆52与所述压杆铰接孔A3铰接的铰接轴521为半圆形设置。如此设置,可便于转换压杆5的装配与拆卸;在进行装配时,只需把转换压杆5的半圆形铰接轴521竖直地从压杆铰接孔A3的压杆铰接孔A3放入,然后旋转转换压杆5,即可完成装配工作。

优选的,所述切换阀杆2还设置有密封隔水环22和限位固定部23,所述阀芯本体A还设置有阀杆固定孔;所述密封隔水环22设置于所述切换阀杆2的中部,所述密封隔水环22与所述阀杆通孔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限位固定部23设置于所述切换阀杆2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固定部23的横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对应的,所述阀杆固定孔的形状与所述限位固定部23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限位固定部23插入所述阀杆固定孔中。在切换阀杆2的中部设置密封隔水环22,可以避免水流从阀杆通孔中流出;而设置限位固定部23和阀杆固定孔,可以避免切换阀杆2在运动、工作时发生翻转,使得本实施例的双水路切换阀芯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优选的,还设置有压帽53,所述压头部51设置为“几”字型,所述压帽53套合于所述连接突起A5的压头部51的闭口端的外侧,设置压帽53不仅可以保护所述压头部51,而且还可以使得按压压头部51时更加舒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