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221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捆绑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绑固定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将传感器安装定位于压缸上的捆绑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场制程中,为了检测一个压缸例如气压缸、液压缸等流体压力缸内的活塞的工作位置,并使用该检测信号作为控制该压缸的信号,用户通常会利用一个捆绑固定机构,将一个传感器安装定位于该压缸上,而目前市面上已研发出相当多种捆绑固定机构,例如美国专利第US20130263733A1号案,及中国专利第CN201376720Y号案与第CN200954912Y号案,所述专利前案虽然能将该传感器安装定位于该压缸上,然而其构造零件多且彼此分离,组装过程中必须随时以一手捏持或抵压,并以另一手锁接,所以组装上较为麻烦不便。当然也有一些现有的捆绑固定机构,例如美国专利第US006007034A号案,虽然构造简单,然而由于其并无预先定位机制,所以在组装时同样需要双手搭配锁接,且其传感器并未邻靠于该压缸,所以检测效果较难精确,因此上述现有的捆绑固定机构设计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捆绑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是用于将一个传感器安装定位于一个压缸上,该捆绑固定机构包含:一个用于可弯挠地圈围在该压缸外围的挠性条、一个第一端座,及一个第二端座,该挠性条包括相反的一个第一端部与一个第二端部,该第一端座固定地设置于该挠性条的第一端部,该第二端座固定地设置于该挠性条的第二端部,并可邻近于该第一端座,该第二端座及该第一端座的其中至少一个界定出一个可供该传感器容置的容装槽;该捆绑固定机构还包含至少一个卡合单元,该至少一个卡合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端座的第一卡合部,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端座且可拆离地结合于该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该捆绑固定机构还包含一个可拆离地串接该第一端座及该第二端座的衔接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该衔接单元包括一支将该第一端座及该第二端座螺锁在一起的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该衔接单元沿着一条平行于该压缸的圆周切线的锁接线设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端座与该第二端座的其中的一的穿孔,及一个对应该穿孔且设置于该第一端座与该第二端座的其中另一的螺孔,该螺丝具有一个邻靠于该穿孔远离该螺孔的一侧的螺头,及一个可拆离地穿过该穿孔且螺接于该螺孔的螺身。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该容装槽具有一个对应面向该压缸的槽口部,可供所容纳的该传感器邻靠于该压缸上。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该第一端座包括一个连接该挠性条的第一端部且供该穿孔设置的基壁,及两个分别由该基壁的两相反侧往该第二端座的方向突伸的侧壁,该基壁与所述侧壁相配合界定出一个供该第二端座嵌入的嵌卡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该至少一个卡合单元的该第一卡合部具有两个相间隔地平行于该锁接线方向的第一卡合面,及一个位于邻近该基壁的一侧且垂直于该压缸的一轴线方向的第一卡抵面,该第二卡合部具有一个具有两个相间隔地平行于该锁接线方向的第二卡合面,及一个位于邻近该基壁的一侧且垂直于该压缸的该轴线方向的第二卡抵面,所述第二卡合面分别接触且卡抵于所述第一卡合面,该第二卡抵面接触且卡抵于该第一卡抵面。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该至少一个卡合单元的该第一卡合部具有两个相间隔地平行于该锁接线方向的第一卡合面,该第二卡合部具有一个具有两个相间隔地平行于该锁接线方向的第二卡合面,所述第二卡合面分别接触且卡抵于所述第一卡合面。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该捆绑固定机构包含两个对应设置在该第一端座及该第二端座的两相反侧间的该卡合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固定机构,每一个卡合单元的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的其中的一为一个卡块,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的其中另一为一个卡槽。

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第一端座及该第二端座分别固定地设置在该挠性条的两端,而且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能在该挠性条圈围时卡合,以将该第一端座及该第二端座初步定位,所以具有组装简便的功效。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捆绑固定机构的一第一实施例用于将一个传感器安装定位于一个压缸上;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构造;

图3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用于将该传感器安装定位于该压缸上,并显示利用一个卡合单元预先卡合的状态;

图4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用于将该传感器安装定位于该压缸上,并显示利用一个衔接单元锁接后的状态;

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捆绑固定机构的一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及

图6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用于将该传感器安装定位于该压缸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以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捆绑固定机构的一第一实施例,是用于将一个传感器1安装定位于一个压缸2上,并使该传感器1平行于该压缸2的一轴线20方向。再参阅图2至图4,该捆绑固定机构包含一个挠性条3、一个第一端座4、一个第二端座5、两个卡合单元6,及一个衔接单元7。

该挠性条3为一条挠性的长条带体,是由金属,或是由塑料、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用于可弯挠地圈围在该压缸2外围,该挠性条3包括相反的一个第一端部31与一个第二端部32。

该第一端座4固定地设置于该挠性条3的第一端部31,且用于容纳该传感器1并使该传感器1靠置于该压缸2上,该第一端座4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一端部31且突立于该压缸2的外围的基壁41,及两个分别由该基壁41的两相反侧沿着平行于一条锁接线21的方向突伸的侧壁42。该锁接线21平行该压缸2的圆周切线且垂直于该压缸2的轴线20。该基壁41与所述侧壁42相配合界定出一个嵌卡空间43。该基壁41具有一个面向该嵌卡空间43的第一基面411。每一个侧壁42具有一个面向该嵌卡空间43的第一侧面421。本第一实施例的该第一端座4为一个塑料块体,但其材质不限于此,在制造上,该第一端座4可与该挠性条3一体成形,或是于成形的同时包覆连接该第一端部31。

该第二端座5固定地设置于该挠性条3的第二端部32,可嵌入该第一端座4的该嵌卡空间43,且位于所述侧壁42间并邻近于该基壁41,该第二端座5具有一个面向该第一基面411的第二基面51,及两个形成于两相反侧且分别邻近所述第一侧面421的第二侧面52。本第一实施例的该第二端座5为一个塑料块体,但其材质不限于此,在制造上,该第二端座5可与该挠性条3一体成形,或是于成形的同时包覆连接该第二端部32。

该第二端座5及该第一端座4的其中至少一个,界定出一个可供该传感器1容置的容装槽44。该容装槽44具有一个对应面向该压缸2的槽口部441,可供该传感器1局部裸露而邻靠于该压缸2上。该容装槽44设置于该第二端座5及该第一端座4间,且平行于该压缸2的轴线20方向地连通两相反侧面,当然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态样中,该容装槽44也可以仅形成于该第一端座4或是仅形成于该第二端座5上,也可以平行于该压缸2的轴线20方向地仅连通其中一侧面,在此不再说明。

所述卡合单元6对应设置在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间,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是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421与所述第二侧面52间,每一个卡合单元6包括一个同体设置于该第一端座4相对应的第一侧面421的第一卡合部61,及一个同体设置于该第二端座5相对应的第二侧面52且可拆离地扣合于该第一卡合部61的第二卡合部62。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卡合部61为一个卡块,并具有两个上下间隔且平行于该锁接线21方向的第一卡合面611,及一个位于邻近该基壁41的一侧且垂直于该压缸2的轴线20方向的第一卡抵面612,该第二卡合部62为一个卡槽,并具有两个上下间隔且平行于该锁接线21方向的第二卡合面621,及一个位于邻近该基壁41的一侧且垂直于该压缸2的轴线20方向的第二卡抵面622,所述第二卡合面621会分别接触且卡抵于所述第一卡合面611,该第二卡抵面622会接触且卡抵于该第一卡抵面612。

当然,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每一个卡合单元6的该第一卡合部61也可以是一个卡槽,该第二卡合部62也可以是一个卡块,只要是可拆离地彼此扣合或卡掣的结合构造即可,例如卡块及卡块,或插孔及插销.等,而且该第一卡合部61及该第二卡合部6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互换或改变,所以不以本第一实施例为限。要注意的是,所述卡合单元6的数目不限于两个,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态样中,也可以是一个,例如该卡扣合单元6也可以仅设置在该第一端座4的第一基面411与该第二端座5的第二基面51间,该第一卡合部61为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基面411的插孔,该第二卡合部62为一个设置于该第二基面51的插销,在此不再说明。

该衔接单元7沿着该锁接线21的方向设置,是可拆离地串接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并包括一个贯穿该第一端座4的该基壁41且连通该嵌卡空间43的穿孔71、一个连通该嵌卡空间43且设置于该第二端座5内的螺孔72,及一支将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螺锁在一起的螺丝73。该螺丝73具有一个邻靠于该穿孔71远离该螺孔72的一侧的螺头731,及一个可拆离地穿过该穿孔71且螺接于该螺孔72的螺身732。至于该螺孔72的设置,可以是在该第二端座5内嵌埋一个螺帽以形成该螺孔72,也可以是在该第二端座5制造时直接一体成形出该螺孔72,或是在该第二端座5制成后另外以攻牙…等方式加工成形该螺孔72,在此不再说明。要注意的是,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态样中,该穿孔71及该螺孔7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互换,例如该穿孔71设置于该第二端座5,该螺孔72设置于该第一端座4。

组装时,先将该传感器1容置于该第一端座4,再将该挠性条3圈围在该压缸2外围,并使该传感器1靠置于该压缸2上,接着将该第二端座5推向该第一端座4并嵌入该嵌卡空间43内,同时迫使所述第一卡合部61相对扣入所述第二卡合部62,使所述第一卡合面611分别接触卡抵于所述第二卡合面621,并使所述第一卡抵面612分别卡抵挡止于所述第二卡抵面622,即能阻止该第二端座5脱离该第一端座4,可将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初步定位而不会分离。接着,只要再将该螺丝73穿过该第一端座4的该穿孔71且螺入该第二端座5的该螺孔72,即可将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串接锁固,以将该传感器1安装定位于该压缸2上。值得一提的是,在螺转该螺丝73,使该螺孔72啮接于该螺身732并逐渐移近该螺头731的同时,也会带动该第二端座5沿着该锁接线21相对直线移向该第一端座4,并使该挠性条3如渐屈线般地摆动,以紧密地圈绕箍束于该压缸2,如此一来该第二端座5及该第一端座4即会相配合一起抵压该传感器1,以迫使该传感器1紧抵定位于该压缸2。

参阅图5与图6,本实用新型捆绑固定机构的一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该第一实施例,其差别在于:所述卡合单元6的构造不同,在本第二实施例的每一个卡合单元6中,该第二卡合部62沿着平行于该锁接线21的方向连通至该第二基面51,所以该第二卡合部62仅具有两个所述第二卡合面621,并省略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第二卡抵面622(见图2)的设置。

将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初步卡合时,所述第一卡合部61会沿着该锁接线21的方向相对滑嵌入所述第二卡合部62,此时该第二端座5虽然受到该挠性条3的挠性回复力,而想要沿着渐开线的方向摆动离开该第一端座4,然而由于所述第二卡合面621必须沿着该锁接线21的方向才能顺畅地离开所述第一卡合面611,所以所述第二卡合面621将会受到所述第一卡合面611摩擦卡抵而不能分离,因此能将该第二端座5及该第一端座4初步卡合定位,以便于后续的锁接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捆绑固定机构在设计上,是将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固定地设置在该挠性条3的两端,使其结构可一体连续而不零散分开,所以能便于快速组卸。再者,该捆绑固定机构还在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间设有该至少一个卡合单元6,可在该挠性条3圈围于该压缸2外围,并使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相对邻靠时,通过该第一卡合部61与该第二卡合部62结合在一起,用于将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初步定位,如此一来使用者的双手就可以离开,而无需如先前技术般尚须以手捏持或按压该第一端座4及该第二端座5,因此组装上较为便利,可具有省时省工的功效,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此外,该捆绑固定机构还将该容装槽44的槽口部441设于邻近该压缸2的一侧,使得该传感器1可靠置于该压缸2上,所以当该螺丝73锁紧于该螺孔72时,该第二端座5及该第一端座4即会下压紧抵于该传感器1,使该传感器1紧抵定位于该压缸2,组装上较为稳定牢固。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