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养殖池冲洗水管的调压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5336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用于养殖池冲洗水管的调压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龙头,从其开口处喷出的水流通常为柱状。在需要利用水龙头进行较大范围的冲洗时,柱状的水流覆盖面积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在此情况下,用户只能通过更换花洒接头等设备解决水流覆盖面积小的问题。然而,花洒接头成本高,并且更换困难。在更换花洒接头后,无法再得到柱状的水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用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养殖池冲洗水管的调压接头,包括管体、上封环、下封环、内管、挡板、连接板、销轴、连接管和旋钮;所述管体竖直设置,所述管体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放;所述上封环固定于所述管体的上端,所述上封环的外周面与所述管体上端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封环固定于所述管体的下端,所述下封环的外周面与所述管体下端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封环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过孔;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内管竖直设置,所述内管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放,所述内管的上端端面与所述上封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与所述上封环同轴;所述连接管的下端面与所述上封环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管体外;两个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管体内,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内管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销轴贯穿所述内管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销轴的一端贯穿一个所述连接板和管体的管壁延伸至管体外,并与所述旋钮连接;挡板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内管的正下方。

在使用时,将连接管与使用中的水龙头连接。水龙头中的水进入连接管,然后从连接管流入内管中,从内管中流出的水被位于内管正下方的挡板阻挡。被阻挡的水向挡板四周扩散,与管体的内表面碰撞后,向下冲向下封环,然后通过下封环上开设的通过孔流出,从而得到覆盖较大范围的多股水流,实现了花洒的功能。在希望得到柱状水流时,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将挡板带动至内管的侧面。内管的下端露出,从内管流出的水直接通过下封环内周面之间的空间流出,从而得到柱状的水流。

上述用于养殖池冲洗水管的调压接头,安装容易,成本低,且能够简便的实现柱状水流和覆盖较大范围的多股水流之间的转换。

进一步的,所述下封环的内周面向上延伸构成挡水环。

设置挡水环,在实现花洒的功能时,对向下冲向下封环的水进行阻挡,避免向下冲向下封环的水通过下封环内周面之间的空间流出,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板。

挡板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板,使得从内管流出的水与挡板碰撞后,能够沿挡板的内表面向上运动的同时实现向挡板四周的扩散。如此,能够有效避免被挡板阻挡的水通过挡板边缘流下的情况,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连接管为软管,使得管体的位置能够任意调节,从而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冲洗,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内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

在连接管的内表面设置环形凸起,提高连接管与水龙头连接时的密封性能,避免连接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漏水,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上述用于养殖池冲洗水管的调压接头,安装容易,成本低,且能够简便的实现柱状水流和覆盖较大范围的多股水流之间的。

2.设置挡水环,在实现花洒的功能时,对向下冲向下封环的水进行阻挡,避免向下冲向下封环的水通过下封环内周面之间的空间流出,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3.挡板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板,使得从内管流出的水与挡板碰撞后,能够沿挡板的内表面向上运动的同时实现向挡板四周的扩散。如此,能够有效避免被挡板阻挡的水通过挡板边缘流下的情况,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4.连接管为软管,使得管体的位置能够任意调节,从而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冲洗,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5.在连接管的内表面设置环形凸起,提高连接管与水龙头连接时的密封性能,避免连接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漏水,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养殖池冲洗水管的调压接头实现花洒功能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养殖池冲洗水管的调压接头输出柱状水流时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管体,2-上封环,3-下封环,4-内管,5-挡板,6-连接板,7-销轴,8-连接管,9-旋钮,301-通过孔,302-挡水环,801-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养殖池冲洗水管的调压接头,包括管体1、上封环2、下封环3、内管4、挡板5、连接板6、销轴7、连接管8和旋钮9。

管体1竖直设置,管体1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放;上封环2固定于管体1的上端,上封环2的外周面与管体1上端的内周面固定连接。

下封环3固定于管体1的下端,下封环3的外周面与管体1下端的内周面固定连接,下封环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过孔301。

内管4设置于管体1内,内管4竖直设置,内管4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放,内管4的上端端面与上封环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内管4与上封环2同轴;连接管8的下端面与上封环2的上表面连接,连接管8位于管体1外。

两个连接板6位于管体1内,两个连接板6相对设置,内管4位于两个连接板6之间;销轴7贯穿内管4与两个连接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销轴7的一端贯穿一个连接板6和管体1的管壁延伸至管体1外,并与旋钮9连接;挡板5与两个连接板6的下端连接,挡板5位于内管4的正下方。

在使用时,将连接管8与使用中的水龙头连接。如图1所示,水龙头中的水进入连接管8,然后从连接管8流入内管4中,从内管4中流出的水被位于内管4正下方的挡板5阻挡。被阻挡的水向挡板5四周扩散,与管体1的内表面碰撞后,向下冲向下封环3,然后通过下封环3上开设的通过孔301流出,从而得到覆盖较大范围的多股水流,实现了花洒的功能。如图2所示,在希望得到柱状水流时,转动旋钮9,旋钮9带动连接板6转动,连接板6将挡板5带动至内管1的侧面。内管1的下端露出,从内管1流出的水直接通过下封环3内周面之间的空间流出,从而得到柱状的水流。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下封环3的内周面向上延伸构成挡水环302。

置挡水环302,在实现花洒的功能时,对向下冲向下封环3的水进行阻挡,避免向下冲向下封环3的水通过下封环3内周面之间的空间流出,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挡板5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板。

挡板5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板,使得从内管4流出的水与挡板5碰撞后,能够沿挡板5的内表面向上运动的同时实现向挡板四周的扩散。如此,能够有效避免被挡板5阻挡的水通过挡板5边缘流下的情况,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管8为软管。

连接管8为软管,使得管体1的位置能够任意调节,从而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冲洗,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连接管8的上端内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801。

在连接管8的内表面设置环形凸起801,提高连接管8与水龙头连接时的密封性能,避免连接管8与水龙头的连接处漏水,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